飛手劉緒剛:嗡嗡嗡,我買架飛機種棉花

2021-01-08 騰訊網

新疆頭條訊(文/記者 劉萌萌 圖/尉犁縣委宣傳部提供)隨著「嗡嗡嗡」的聲音,一架無人機飛回到腳下,43歲的劉緒剛迅速加滿藥、換電池,無人機再次騰空而起,新一輪航線作業又開始了。

每年9-10月,是新疆棉花的採摘季。在棉花採摘之前,用無人機代替人工和拖拉機噴灑脫葉劑,讓傳統的農業帶上了滿滿的科技感,也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叫做無人機植保。尉犁縣古勒巴格鄉棉農劉緒剛就是其中的一員。

「4年前,我開始嘗試利用飛機給自己的棉花地打農藥,今年我又學了無人機駕照,買了兩架無人機,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自己棉花地裡的成本,也可以給附近農戶打藥,掙點錢。」劉緒剛說,一架無人機的噴灑效率相當於60個人工,越來越多的農民和他一樣變身新潮的無人機「飛手」。

自己買飛機接單嘗到甜頭

走入尉犁縣一片一望無際的棉花海裡,無人機在棉田上空來回飛行噴藥。臨近中午,地頭上,曬得黝黑的劉緒剛咬兩口饢,喝口水,繼續投入到無人機的操作中,他已經連續40多天沒回過家了。

劉緒剛種植棉花20多年了,他使用的無人機便是如今活躍在新疆天山南北田地間的植保無人機。

進入採摘季後,為了能讓棉花進行統一採收,棉戶需要向棉花噴灑脫葉劑。這是一種生物調節藥劑,它能讓棉花在同一時段內吐絮、成熟、落葉,方便機器進行統一採收。

「正常情況下,在噴灑脫葉劑後,七到十天內,這些葉子便會自動脫落,露出雪白的棉花,這時採棉機就能進來收割了。」新疆無人機植保業務提供商極飛智慧農業項目部負責人艾海鵬說。

「以前我們都是自己背著藥壺打藥,頂著大太陽,人在地裡聞著農藥味也不舒服,後來是拖拉機噴灑,一天幹下來也快,但看著拖拉機在棉花地裡駛過,一壟壟的棉株被車輪軋死,棉桃掛在車上,很是心疼。」劉緒剛說,100畝的棉花地,拖拉機來回要走10趟,壓毀近10畝的棉花植株,造成上萬元的損失。

4年前,劉緒剛第一次接觸到了植保無人機。「與傳統噴灑農業的方式相比,飛機打藥,更加穩定、準確,成本還低。前兩年,操作無人機的飛手都是內地來的,採摘期在新疆幹一個多月的活,就能掙十多萬元。」劉緒剛說,一臺小小的無人機讓他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商機。

「今年5月,我就去市裡學了無人機駕照,又花了16萬買了2架無人機,自己當飛手。」劉緒剛說,9月初,棉花進入採摘期後,他一天時間就完成了自己家裡500畝地的脫葉劑噴灑,隨後開始陸續接到周邊農戶的訂單。

「起初一畝地是5-6元,最忙的時候8元,從9月初出家門就沒回過家,有時趕進度,都是通宵打藥,沒日沒夜的泡在地裡。」劉緒剛笑著說,儘管辛苦,但一個多月下來,自己完成了2.4萬多畝的訂單量,收入超過10萬元。

無人機打藥,將棉農從繁重的人工作業中解脫出來。棉農王新洲正是受益於此。「無人機打藥噴霧比較均勻,老劉的技術也好,打過的地方沒有漏的。」王新洲說。

傳統農戶變身潮流飛手

據艾海鵬介紹,尉犁縣採購植保無人機的農戶有30家,都是當地的棉花大戶。

43歲的韓光從高中畢業就開始種棉花,如今已有20多年。他的弟弟韓輝2003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兄弟倆在尉犁縣一共種了4000畝棉花。

4年前,韓家兄弟接觸到了植保無人機,今年,兄弟倆直接買了兩架無人機來管理自家4000畝棉田。操作者是弟弟韓輝。

「以前打藥都是靠人工或者拖拉機噴灑,無論是哪種方式,人工費和機械費用都很高。」韓輝說,無人機打藥及時、噴灑均勻、不受時間限制,成本也大幅降低。

昌吉回族自治州紅旗農場二分廠七隊的棉農王偉峰也是今年加入到飛手隊伍裡的。「之前我就是自己種點地,棉花、辣椒、打瓜都有,收成還可以。今年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在用無人機,就買了一臺。」他說,經過一個多月的專業培訓後,他成為了一名職業飛手,收入也翻了一番。

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博樂人王紅雨,這個80後小夥子如今也嘗到了做飛手的甜頭。「去年9月我買了第一架無人機,一個月就回本了。今年,我又買了一架,到2019年8月底,累計作業量已超過6萬畝。」王紅雨說,除了打脫葉劑,他每年還會接單打生長劑、殺菌劑等,和農戶一樣從春天忙到秋天。

新疆植保無人機將突破5000架

記者從自治區農機局獲悉,到今年年底新疆植保無人機將突破5000架,累計作業面積將達到4000萬畝次,自治區將在全疆範圍內試點推廣植保無人機補貼。

艾海鵬介紹,9月以來,極飛智慧農業有近3000架植保無人機、1500多名飛手、1000多支飛防隊伍陸續從全國各地奔赴新疆,聯合新疆本地的近5000架無人機,為棉花噴灑脫葉劑,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打個比方,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總共是3000多萬畝,今年無人機在新疆的作業數量為1000多萬畝,也就是說,每3件新疆棉花做的衣服裡,就有1件衣服的棉材料是用無人機完成噴灑作業的。」艾海鵬說。

新疆無人機植保業務提供商大疆農業新疆銷售經理付建華介紹,在今年9-10月30多天的作業中,超過4000臺的大疆植保機開足馬力,為南北疆的棉田噴脫葉劑,目前,大疆農業在新疆已經擁有100多家銷售網點和培訓網點。

「我們聯合當地政府建設了2個人才孵化基地,對當地農戶進行新型農民職業培訓,也就是飛手培訓,農閒時農戶就能來學。」艾海鵬說,如今,基地已經培訓出了10多名飛手,不僅有90後的年輕人,也有60多歲的農民。

「我種棉花20年了,看著我們的農業新技術一次次變化,澆水從大水漫灌到節水滴灌,播種從半精量播種到精量播種,棉花採摘從人工撿拾到機採棉的全過程,最終得到切切實實好處的是我們農民。」劉緒剛說,脫葉劑這兩天就全部打完了,無人機業務就開始閒了,他回家休息幾天,冬天再去縣城裡的超市打工,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越來越有奔頭。

相關焦點

  • 扮演一支小蜜蜂,嗡嗡嗡,飛到花叢中
    3、念「飛到花叢中」時,伸出兩隻手在身側,做「飛」的動作。4、念「飛到西來飛到東」時,分別向左右側過身體,做「飛」的動作。5、念「飛來飛去嗡嗡嗡」時,誇張地用嘴發出「嗡嗡嗡」的聲音,並將頭靠近寶寶。也可以這樣玩寶寶坐在嬰兒椅裡,或由媽媽抱著,爸爸裝扮成小蜜蜂,加上全身動作,在寶寶面前來回「飛」,讓寶寶更形象地理解「飛來飛去
  • 突發,一小型飛機墜落山東濱州,目擊者:我回頭一看飛機掉下來了
    山東省濱州市,一輛飛機突發事故墜落在一村莊。據悉,事故發生時,該小型飛機正在濱州空域進行飛行訓練,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據知情人士稱:飛機是十點來鍾掉下來的,當時聽到嗡嗡嗡的響聲,回頭一看,發現飛機掉下來了。
  • 揭秘 | 六種生物登上月球 為什麼棉花首先發芽?
    △15日,「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發布最新試驗照片,照片顯示試驗搭載的棉花種子已長出嫩芽。六種生物登上月球「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了棉花種子、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六種生物,均放置於密封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內。△視頻:登上月球的六種生物如何被選出的?
  • 寶可夢劍盾棉花巨魔雙軸隊雙打隊伍配置
    (精神香草的攜帶率很高,經常無法阻止空間),跟我來飛機,滅歌乘龍(注意位置交換),棉花(在其順風快要結束的時候挑撥,最差也能逼換),潛在的鬼火等。而面對大量抗鋼/惡果,配合跟我來的空間手,可以反開空間(55開猜拳),也可以在面對順風/極巨飛的隊伍時,主動開空間反向控速,次輪鼓掌對方順風手使其卡場,並且為重暴提供輸出環境。
  • 身為無人機飛手「老司機」,你不會交白卷吧?
    雖然很突然,這個問題,請不假思索地快速回答:各位無人機飛手「老司機」們,有沒有利用最近的時間飛飛機、漲姿勢呀?如果有絕對自信,就來做這份《飛手能力八級測試》2020年半期卷看看能答對幾道題!,如果在飛行過程中,飛機觸發低電壓返航,無論飛機距離起降點距離遠近,都需要先讓飛機飛回本場上空後再執行「降落」指令。
  • 「機陣」華麗幾分鐘「飛手」苦練幾年功
    而在300個無人機飛上天空、進行燈光秀表演時,有一批人密切地觀察著它們,時刻做好著防止意外發生的準備。他們就是無人機表演中的「飛手」。與普通人所想的不同,飛手們的主要工作,並不是操控每臺無人機進行表演。在全電腦編程的無人機表演中,「飛手」不再是負責指導飛機的起飛、走位、降落,而是負責時刻緊盯無人機的後臺系統,一旦系統檢測到某架飛機狀態異常,便分配給預備著的「飛手」。
  • 航模基礎課程:(二)飛機為什麼會飛
    第二學期:(二)飛機為什麼會飛教學思想:
  • 看見|記者體驗無人機飛手操控室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基本素質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8月29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進入第四天,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7館,第二屆國際無人機競速大獎賽的嘉年華活動吸引了不少觀眾,沒有了比賽的緊張,飛手操控無人機輕鬆飛行;而觀眾除了看無人機賽道飛馳
  • 這棵樹為什麼會嗡嗡嗡嗡嗡?
    這棵樹為什麼會嗡嗡嗡嗡嗡這棵樹為什麼會嗡嗡嗡嗡嗡這棵樹為什麼會嗡嗡嗡嗡嗡 這棵樹為什麼會嗡嗡嗡嗡嗡這棵樹為什麼會嗡嗡嗡嗡嗡
  • 科學家為什麼把棉花糖機搬進了實驗室?
    不是一塊一塊的那種,是真的像棉花的那一種。這種棉花糖是很多人童年美好的回憶。在小朋友們看來,製作棉花糖是如此神奇的過程:只要在旋轉的部分中間加上幾勺糖,過不了多一會兒,周圍就會出現棉絮般的細絲。用竹籤將這些細絲卷到一起,就變成了仿佛雲朵般又輕又軟的一大團棉花糖。這背後的原理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 網友試驗20種折法摺紙飛機 可飛一分多鐘不落地
    近日,一位網友在百度貼吧上傳了一個紙飛機教程,號稱自己」折了20種機型,用這個方法折的紙飛機,在空中飛行時間最長,80米高的樓層扔下,可飛1分21秒不落地。」這番言論惹來了不少網友的關注,甚至有網友親自試驗這種紙飛機的飛行時間是否真的能飛那麼持久。不過除了好奇心,更多的人表示,這小小的紙飛機仿佛把他們帶回了小時候的歡樂時光。
  • 智造Goods| 低空遊覽、飛行培訓、購置飛機,通通要選它
    不僅如此,隨著國內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私人飛機商務出行或旅遊也開始成為現實。 近日,兩架卓爾領航者JA-600飛機橫跨5省逾2000公裡,從武漢飛往內蒙古興安盟,支援內蒙古阿爾山飛行營地業務運營。順利抵達阿爾山五岔溝機場這是該款機型在疫後進行的首次跨省超長距離飛行,也是國內通航史上的重大突破,為輕型運動類飛機長距離跨區調機飛行積累了寶貴經驗
  • 中國人在月球上種的棉花發芽了
    『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種棉花』「玉兔二號」上配置的科學載荷主要包括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這些載荷用於月球地質探測、宇宙天文科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嫦娥四號」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國際合作。
  • 在失重飛機上做實驗是種怎樣的體驗?
    我要飛上天去做實驗,和太陽肩並肩……別人的實驗室,窗明几淨空氣好:
  • 我本不會蹦迪,直到昆蟲飛進我的耳朵
    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意識到應該是某種昆蟲好巧不巧地飛進了自己耳朵裡,並且狠狠咬了一口。凌晨三點,我光顧了耳鼻喉科想起昆蟲有趨光性,我趕緊打開手機手電筒對準耳朵,給它指了一條明路,希望它能循著光源自己飛出來,一人一蟲好聚好散,不要再互相折磨。舉著手機照了半天,蟲子也沒出來,期間它似乎又咬了我耳朵幾口,我整個腦殼都疼。
  • 地球上「長相」最奇葩的5種飛機:圖一太嚇人,最後一架怎麼飛?
    地球上「長相」最奇葩的5種飛機:1、長相還能再怪異一點嗎?看著有點嚇人,還長了兩個耳朵。地球上「長相」最奇葩的5種飛機:2、這個造型像馬的飛機,你看像不像?地球上「長相」最奇葩的5種飛機:3、好像是懷孕的戰鬥機?這樣子還能靈活的飛翔嗎?
  • 棉被裡有棉花嗎? 棉花、化纖棉傻傻分不清楚
    面對琳琅滿目的床上用品,不少市民一直是棉被的忠實用戶者,但你知道棉花被裡面有棉花嗎?有市民向市市場監管局舉報,稱某商業城內買不到真正的棉花被,因為現有的棉花被都是化纖棉填充做成的。王某(化名)打算到市場上去購買一床棉被,可購買的棉花被沒有起到保暖的作用,他告訴筆者:「我在市場上買了一床棉花被,拿回家的時候,發現棉花被裡放的不是棉花而是化纖棉,蓋起來當然也不暖和。」城東所的工作人員接到市民投訴後,立刻對該市場出售棉花被的店鋪進行了調查。商家表示,該棉花被是根據被子的重量來定價格的,價格在30元到100元不等。往往作為墊被或作為蓋被使用。
  • 打雷了,為什麼飛機就不能飛?(下)
    是的是的,這篇是雷暴和飛行安全的知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昨天不少粉絲在後臺給小編留言:急死啦急死啦,快點快點告訴我,另外,如果雷雨的範圍非常大,飛機繞行幾百公裡也繞不過去的話,航空公司只能選擇推遲起飛返航或者備降。 「繞飛」為什麼要遠離雷暴雲的主體20公裡? 因為即使不穿越雷暴雲,它也可能造成尖端放電效應,對機翼、機頭等尖端部分產生影響。
  • 飛機上的我
    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二次坐飛機,其實我挺害怕坐飛機,總擔心會不會掉下來,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飛機✈️不大沒起飛時我坐在裡面感覺呼吸空難,又擔心疫情不敢摘口罩,又擔心自己有恐高症起飛時會不會尖叫,總之胡思亂想,各種擔心。 胸口憋得慌我瞧瞧深呼吸,孩子讓我坐在窗口的位置想讓我看看外面的景色。下午7點多到8點半天還沒黑,外面景色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