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會蹦迪,直到昆蟲飛進我的耳朵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國仁君 果殼病人 收錄於話題#耳鼻喉7個

一天半夜,我夢見自己大腦被啃了一口,生生從睡夢中疼醒過來。醒來後聽到左耳裡面嗡嗡響,像是翅膀高速撲動的聲音。

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意識到應該是某種昆蟲好巧不巧地飛進了自己耳朵裡,並且狠狠咬了一口。

凌晨三點,我光顧了耳鼻喉科

想起昆蟲有趨光性,我趕緊打開手機手電筒對準耳朵,給它指了一條明路,希望它能循著光源自己飛出來,一人一蟲好聚好散,不要再互相折磨。舉著手機照了半天,蟲子也沒出來,期間它似乎又咬了我耳朵幾口,我整個腦殼都疼。

人一旦疼起來,就容易胡思亂想,特別是當危險離腦子如此近的時候。即使不知道這個不速之客屬於哪個綱目科屬種,我潛意識已經將它歸為毒蟲了,幻想它會咬穿鼓膜、直達大腦,然後把我腦子啃掉。

驚懼之下,我掙扎著站起來,一邊在原地蹦蹦跳跳一邊大力甩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在瘋狂蹦迪。蹦到我累了,它終於也消停了一會兒,但僅僅過了一會兒,它又開始咬,一咬我又得開始蹦迪。

我一邊在原地蹦蹦跳跳一邊大力甩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在蹦迪。丨Pixabay

我琢磨著蹦到天亮自己身體也吃不消啊,最終還是決定去附近醫院掛個耳鼻喉科急診。

凌晨三點的耳鼻喉科人很少,排在我前面的只有一位大哥。和大哥一聊,才發現原來同是耳朵進蟲的人。大哥是前幾天耳朵進蟲子了,本來沒當回事,但蟲子天天在他耳朵裡挑釁,大哥忍不了了。為了掏出蟲子,他用挖耳勺輕攏慢捻抹復挑,還往耳朵裡噴酒精、灌油、塞棉花,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疼得直把耳朵捂。

不過大哥就是大哥,再疼也熬著,要不是今晚他耳朵疼痛突然加劇,聽別人說話也聽不太清,實在熬不住了來看急診,我們也不會有這樣的緣分。

我和大哥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

醫生過來後,讓大哥坐在治療椅上,拿耳內鏡剛一看,就發出「嗬」的一聲。剛剛還款款而談的大哥一下子緊張起來,連忙問醫生啥情況。醫生說因為暴力取蟲,大哥耳道內已經出血加嚴重感染了,大量炎性分泌物和油、棉花等凝結在一起,堵住了外耳道,這就是疼痛和聽力下降的原因。

醫生拿著耳內鏡,用細鑷子一點一點取出大哥耳朵裡黑色或棕色的帶有異味的不明物體,然後用生理鹽水又是衝又是洗。期間,看起來孔武有力的大哥一直讓醫生輕點。

聽著大哥發出嘶嘶的倒抽氣聲,旁觀的我不禁默默捂住了自己的左耳。

差不多半小時,醫生才處理完大哥的耳朵,給他開完藥後,醫生扭頭問我為啥來醫院,我手指顫顫巍巍地指了下大哥:「和他一樣。」

醫生示意我坐下,左耳朝向他,開始處理我的耳朵。出乎意料的是,整個過程不到十秒。

具體處理步驟如下:

1. 醫生用耳內鏡看了一下我的耳朵;

2. 醫生拿生理鹽水滋了一下我的耳朵;

3. 醫生再用耳內鏡看了一下我的耳朵。

然後他說:「好了。」

我:「……是什麼蟲子?」

醫生:「蚊子。」

我:「……取出來了嗎?」

醫生:「滋走了。」

我:「這就好了?」

醫生:「好了。」

我:「……不用開啥藥嗎?」

醫生:「你又沒像他一樣(指了一下還沒走的大哥)自己瞎搗鼓,耳朵啥事沒有,不用開藥。」

大哥有點委屈:「我也是想著把蟲子搞死就沒事了嘛,不然它老咬我。」

醫生:「蟲子是搞死了,自己耳朵也發炎了。過兩天你還得再來複查看看。幸好這次沒傷到鼓膜,不然更難處理。耳朵裡面你都看不見,怎麼能瞎搞呢?以後耳朵裡面進了小東西還是及時來醫院,有耳內鏡看著取才安全。」

大哥猛點頭:「我以後再也不瞎搞了,哪怕搞也溫柔點。」

醫生和我:「……」

不要像大哥一樣自行處理外耳道異物。丨圖蟲創意

去交費的時候,大哥的治療費是我的四倍多。走出醫院大門的時候已經是凌晨四點多,大哥一路上都在後悔,說早知道就像我一樣早點來醫院,不至於現在這樣又花錢又受罪,還得請假來複查,說到請假他又開始談起自己那苛刻嚴厲的上司。

我想了半天才想到一個安慰他的理由:「雖然折騰了一夜,也還是有點收穫——你學會了溫柔,我學會了蹦迪。」

醫生點評

張永蘭 | 南開大學附屬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主治醫生

「外耳道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一般兒童多見,因其年幼無知,喜歡將小物體塞入耳內。成人外耳道異物則多因挖耳、外傷等致使異物留在耳內,或野營露宿時昆蟲進入耳內。

外耳道異物種類繁多,根據種類不同,可分為三類:

1、動物類異物:包括蟑螂、蚊子、飛蛾、螞蟻、蛆、蜈蚣等。多在夜間睡覺等情況下飛入或爬入耳內。

2、植物類異物:包括穀類、豆類、小果核等。這類異物遇水體積膨脹。

3、非動植物類異物:包括小石塊、沙粒、鐵屑、木屑、棉籤、紙團等。若為銳利異物,可刺傷外耳道皮膚。

外耳道異物的臨床表現

如果是小而無刺激性的異物,可長期存留在耳道內而無任何症狀;較大的異物可引起耳痛、耳鳴、聽力下降、反射性咳嗽等。

具體而言,活昆蟲等動物性異物可在外耳道內爬行騷動,引起劇烈耳痛和耳鳴。植物類異物遇水膨脹後,可引起炎症,或壓迫外耳道引起脹痛和聽力下降。尖銳性異物進入耳內可使患者發生難以忍受的疼痛、耳鳴,甚至引起出血。

並且,異物位置越深,以上症狀會越明顯,甚至損傷鼓膜和中耳。

發生外耳道異物時的注意事項

一旦有異物進入外耳道,不要慌張,立即就醫。

如為活昆蟲等動物類異物,可先滴入食用油將其淹斃,待異物不再活動後,及時就醫。像文中患者那樣試圖用亮光將其引出是不正確的,因為讓患者出現症狀的動物類異物一般都比較大,亮光會使其活動,如果昆蟲等往外耳道深部移動,可能損傷耳道皮膚或鼓膜。

對於豆類、花生等植物類異物,應避免外耳道進水,以免引起異物膨脹。

避免自行掏出外耳道異物。因無法看到異物,「自行動手」可能會將異物推到外耳道深處甚至損傷鼓膜,或像文中大哥一樣造成耳道感染。

總之,發生外耳道異物時,應及時就醫,避免異物在耳內留存時間過長,引起外耳或中耳感染,加重病情。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國仁君

原標題:《我本不會蹦迪,直到昆蟲飛進我的耳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科普|耳朵昆蟲的「蠼螋」,會鑽耳朵嗎?
    耳朵昆蟲那麼有人就會問道,蠼螋真的會鑽進人耳朵嗎???我本善良提起蠼螋,大家印象最深的想必正是它「屁股」後面威風凜凜的大夾子,而那實際上是它的鉗狀尾須,堅硬的尾須看起來就像剪刀一樣,因而蠼螋又被人們稱為剪刀蟲。
  • 飛蟲進耳朵還在用棉籤掏?手機的這個功能10秒鐘幫您解決!
    急診白班那天,我的診室走來一位年輕的男性患者。「醫生,我剛才去公園帶孩子玩的時候,忽然感覺耳朵眼兒裡飛進了一個蟲子,特別的不舒服,當時我沒太在意,想著蟲子自己會飛出去,可是回到家後,我總感覺耳朵裡有『嗡嗡』的動靜,很難受,有些疼,我趕緊用掏耳勺去掏,但是蟲子掏不出來。
  • 媽媽說兔子的長耳朵就是用來拎的,直到遇見驢~我差點搶救不回來
    比如我,一身的地攤貨,幾十元的鞋子,全身上下價值不超過100元,那麼你會覺得我沒錢?對,你猜對了,我就是沒錢。2、有一次看見媽媽在誇拉完屎的狗「真棒」,就忍不住說了句「這都能被誇獎,羨慕狗」,結果現在自己每次上完廁所從衛生間出來時全家都給我喝彩鼓掌……3、小時候看見別人拎兔子的兩隻耳朵,我問我媽,這樣兔子不疼嗎?
  • 二年級下冊《大象的耳朵》預習: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的+名詞地+動詞動詞+得+形容詞2.學習課文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做人要保持自我,不要一味盲從。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大象有一對耷拉著的大耳朵。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小兔子等小動物都對大象的耳朵為什麼耷拉著產生疑問,於是大象想把耳朵豎起來。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大象想辦法把耳朵豎起來後,遇到了很多煩惱,又把耳朵放下來。
  • 孩子耳朵飛進蟲子,別著急掏,會損傷鼓膜,這幾種辦法收藏下
    小祥正在午睡,突然感到耳朵裡有東西,直接被嚇醒了,於是一邊哭著叫媽媽一邊用手掏耳朵。但是並沒有起到多大用處,甚至耳朵裡面從開始有聲音變得又疼又癢,這是,媽媽聞聲跑了過來,感覺應該是耳朵裡面進蟲子了,趕緊讓小祥將腦袋側著,試著"倒"出來,但是沒有用。於是媽媽拿來耳勺,想將耳朵裡的蟲子掏出來。但是沒想到,根本沒有用,反倒將蟲子趕到耳道深處,孩子耳朵更疼了。
  • 蹦迪泡吧的爆笑朋友圈文案
    13,周末不蹦迪,周一變垃圾。 14,別人已經一房兩人三餐四季了,而我還在一杯兩壺三紮四打。 15,太 落陽 山就是 酒喝 的信號。 16,我們的口號是幹掉氣氛組!我們的原則是掀翻頂棚蓋!我們的目標是喝倒一人有光榮!
  • 男童聽到怪聲 竟是耳朵住進小蟑螂 醫生提醒:昆蟲喜歡鑽洞 郊遊...
    專家提醒,夏季昆蟲活躍,帶娃外出露營或者家中有蟑螂滋生的,都要當心昆蟲入耳。而一旦感覺耳朵裡進了什麼,千萬不要自己掏,要及時就醫。帥帥家住黃陂,眼見快開學,媽媽帶他去山區探望爺爺奶奶。在爺爺奶奶家住了幾天後,帥帥總說感覺不對勁,因為夜裡睡得正香時,他左側耳邊總能聽到一陣陣的異樣響聲,聲音好像離得很近,但就是不知道從哪兒發出來的。
  • 本以為《知否》夠好看了,直到看了這3本古言文,我還是太年輕了
    本以為《知否》夠好看了,直到看了這3本古言文,我還是太年輕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3本高人氣古代言情小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喜歡古代言情小說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哦!第一本《不負如來不負卿》節選片段:而羅什,他每天回家,先向父親問安,再來我這裡上課,然後還要去書房看一會書。他默默地看書,我默默地抄書。他走時手裡還會拿本沒看完的書,第二天就能換本書帶走。有時他來了我還沒結束弗沙提婆的課,他便默坐一旁自己看書,往往等我給他講課了,他早已經能背誦出要講的內容。
  • 裡面居然有蜘蛛……蟲子進了耳朵...
    生命力旺盛的季節請大家千萬小心動物類耳道異物的發生小飛蛾、小蜘蛛、蚊子、棉籤頭、耳釘,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物、小物件,一旦進了人的耳朵,就要引起重視了。2018年6月15日 深圳男子李先生睡覺的時候 耳朵裡跑進了一隻蟑螂 2016年9月17日凌晨 揚州女子桃桃的耳道內 竟鑽進了一隻蜈蚣
  • 《我的世界》裡另類生物,有翅膀卻不會飛,沒有翅膀卻飛得最高
    《我的世界》是一款風靡全世界的沙盒像素風遊戲,遊戲模式和玩法被很多遊戲模仿借鑑。大家好,我是尼古拉私。在《我的世界》裡,大大小小几十種生物,各有生物特性,各具特色。其中會飛的生物有好多種,但是在這些飛行生物中,卻有這樣的一種怪現象,那就是「有翅膀的卻不會飛,沒有翅膀卻飛得最高」!
  • 如果我做不好 對不起犧牲的昆蟲
    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進辦公室,我就被他養的「寵物」嚇到了。  只見辦公室的角落裡有兩個箱子,我好奇地打開其中一個,看見裡面有不少白菜葉子,赫然趴在白菜葉子上的,竟然是一隻巨大的蟑螂!常凌小翻開菜葉,下面還有大大小小10多隻蟑螂,頓時我雞皮疙瘩起一身。常凌小卻隨手拿起一隻最大的放在手心裡,輕輕撫摸,那動作完全和擼貓一樣。
  • 有趨光性的昆蟲,為什麼不向著太陽一直飛?
    再加上本身飛蛾飛行的角度就是斜角,所以它會圍著光源一直向裡面飛,直到沒有角度後撞到光源上。因此,飛蛾撲火併不是因為趨光性,而是因為被其他光源幹預,導致的導航錯誤。我認為有三個原因:01 昆蟲的習性在上面我們說過,擁有正趨光性的昆蟲,大都是晝伏夜出的,而這些昆蟲在白天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休息,不外出活動。這種習性大都是為了躲避捕獵者才產生的,相對來說,昆蟲最大的天敵是鳥類,而大多數的鳥類是晝出夜伏的。
  • 寶寶耳朵上長了一個小肉疙瘩,用切除嗎?
    @lining我耳朵上也有!特別自卑、總感覺自己比別人差!!從小受夠了異樣的眼神和嘲笑!@贊媽我家小贊耳朵上也有,不過老人兒說長小耳朵的孩子聰明、很少有手術的、不妨礙寶寶健康就行。副耳一般長在耳朵前,形狀多樣,有的只是一個小圓包,有的就長成個小肉柱;有的人只長一個,有的人會長好幾個,有的人兩側耳朵都有,都不一樣。副耳通常生下來就有,是由於胎兒時發育異常造成的。有時候會與其他畸形同時發生。不過副耳不會影響寶寶發育或有其他不良後果,只是可能有些影響容貌。副耳不像民間傳說中的是聰明的象徵,更沒有什麼寓意。
  • 蠼螋真的能鑽進耳朵嗎
    相傳蠼螋能鑽進人的耳朵並且在耳朵裡產卵,蠼螋表示很冤枉,從他們的食譜和養育後代的方式可以得到辯解。蠼螋屬於雜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腐爛的植物,也會捕食一些弱小的昆蟲或者昆蟲幼蟲,吃飯的工具就是尾巴了,當筷子用,當然這尾巴也可以用於雄性間爭鬥的武器。
  • 醫生,掏耳朵會不會引起咳嗽呀
    但有個女病人一進診室就問道:「醫生,掏耳朵會不會引起咳嗽呀?」我回答道:「會呀。」「難怪我一掏耳朵就咳嗽了,那為什麼掏耳朵會把咳嗽掏出來了?」門診上曾經接診過一個小夥子,因「反覆咳嗽2年餘」來本院就診。
  • 繪本時光∣生命是什麼,昆蟲告訴我
    它們原來可以飛十幾層樓這麼高,它們是在到處尋找最合自己口味的花嗎?會迷路嗎?以蝴蝶的生命周期來說,天氣漸冷,它絢爛而短暫的生命也即將結束。看上去單薄的它,在這麼闊大的天地間獨自飛翔,會不會覺得迷茫而孤單?孩子爸看我特別關注蝴蝶,推薦我再看一下《哆悉噠?》。這本早前入手的大獎繪本,全書都是一群昆蟲的呢喃。
  • 男童耳朵住進蟑螂 醫生:昆蟲愛鑽洞郊遊要當心
    專家提醒,夏季昆蟲活躍,帶娃外出露營或者家中有蟑螂滋生的,都要當心昆蟲入耳。而一旦感覺耳朵裡進了什麼,千萬不要自己掏,要及時就醫。帥帥家住黃陂,眼見快開學,媽媽帶他去山區探望爺爺奶奶。在爺爺奶奶家住了幾天後,帥帥總說感覺不對勁,因為夜裡睡得正香時,他左側耳邊總能聽到一陣陣的異樣響聲,聲音好像離得很近,但就是不知道從哪兒發出來的。
  • 溫州一男子熟睡時耳朵劇痛,沒想到是它進了耳朵裡面
    接連幾天,龍灣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接診了數位特殊的外耳道異物患者,進入他們耳朵的,竟然是蟑螂,聽起來都讓人起雞皮疙瘩。 「當時感覺有什麼東西爬進耳朵,很快就被疼醒了。」回憶起前兩天的遭遇,家住龍灣的王先生不寒而慄。
  • 廈門一女子半夜忽然耳朵劇痛!醫生一查竟有隻蟑螂正在……
    「醫生,快幫我把耳朵裡的蟲子取出來,好疼呀!」萬一蟑螂鑽進耳朵裡,該怎麼處理呢?醫生提醒:昆蟲入耳先滴酒精 儘快就醫取出蟲子「夏季昆蟲活躍,蟑螂、螞蟻、蒼蠅等昆蟲,在人睡覺的時候爬(飛)進耳朵的事情時有發生。」劉海樓醫生說,他接診的患者大多是晚上過來的,「因為昆蟲碰到鼓膜會產生劇痛,很多人疼得沒辦法睡覺就趕緊來醫院就診」。
  • 「我一覺醒來,發現蟑螂鑽進了我的鼻孔。」
    《雲南信息報》也介紹過一系列「不速之客」闖入耳鼻器官的案例:一天流鼻血七八次,4次就診不明原因,卻是螞蟥「盤踞」在鼻腔內;耳中突起「呼嘯風聲」,原來是蜜蜂在「安營紮寨」…… 這不禁讓人驚恐萬分:鼻子耳朵裡跑進蟲子,怎一個「恐怖」了得!鼻孔耳道那麼小,為什麼蟲子能闖進去?怎樣才能避免?萬一真闖進去了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