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掏耳朵會不會引起咳嗽呀

2021-01-09 呼吸科孫思慶醫生

又到了咳嗽門診的時間了,又來了不少慢性咳嗽的病人,一個個慢慢地問病史,看他們的各種檢查化驗單和各種治療單,慢慢地找咳嗽的原因。

但有個女病人一進診室就問道:「醫生,掏耳朵會不會引起咳嗽呀?」

我回答道:「會呀。」

「難怪我一掏耳朵就咳嗽了,那為什麼掏耳朵會把咳嗽掏出來了?」

門診上曾經接診過一個小夥子,因「反覆咳嗽2年餘」來本院就診。

他發病以來,多次在外院行「肺功能、激發試驗」,後診斷為「咳嗽變異性哮喘」,給予「多種抗生素、止咳解痙藥物」各種藥物治療,仍然有咳嗽,症狀時輕時重,同時逐漸伴有耳鳴、耳癢。既往否認吸菸史。

查體:咽部未見異常,扁桃體不大,心肺腹未見異常。胸部CT檢查未見異常。

後來在耳鼻喉科行耳部檢查發現左耳外耳道耵聹栓塞,在取耵聹時出現刺激性乾咳,考慮慢性咳嗽為耳源性。

耵聹取出後,咳嗽症狀消失,隨訪半年未出現咳嗽。

{!-- PGC_COLUMN --}

咳嗽是怎麼產生的?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著機械感受器、化學感受器和肺牽張感受器,因而黏液、灰塵或異物的機械刺激,煙燻、毒氣等的化學刺激,以及支氣管痙攣引起肌張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衝動的傳入咳嗽中樞和咳嗽中樞興奮的傳出主要通過迷走神經。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動作,藉此可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排出體外,頻繁劇烈的咳嗽對人體有害。

為什麼掏耳朵會咳嗽?

迷走神經耳支(Arnold’s nerve) 位於外耳道後、下壁,約有2.3%的正常人在刺激此處時,可通過作用於迷走神經的感覺支而傳遞到咳嗽中樞,然後由傳出神經纖維通過有關神經(主要是喉下神經、膈神經以及脊神經)分別將反應傳到聲門、膈肌及其他呼吸肌,由這些「效應器」協同作用產生了咳嗽。

當這些患者存在外耳道堅硬的耵聹、異物、脫落的毛髮位於鼓膜表面時,夜間患耳受壓時和掏耳朵時可出現咳嗽症狀,當取出異物後或停止掏耳朵後症狀可立即解除。

咳嗽症狀首先考慮呼吸系統疾病

臨床上耳源性咳嗽(耵聹栓塞導致長期慢性咳嗽)

非常罕見

往往被忽視

造成患者痛苦

慢性咳嗽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應想到耳源性。

耳部異物、耵聹栓塞、慢性中耳炎的膿液刺激均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應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注意。

相關焦點

  • 掏耳朵為何會咳嗽?(圖)
    市民張女士有時候覺得耳朵癢
  • 挖耳取出詭異綠毛 常掏耳朵會引起這些危害
    經過醫生40分鐘的忙碌,終於在彭女士的耳朵裡面取出了七八根花花綠綠的毛,綠毛比她的頭髮絲還要細,這樣的情況讓醫生也驚呆了,究竟它們是從哪裡來的?難道彭女士的耳朵發黴了嗎?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彭女士的耳道存在這些綠毛已經有幾個月了。彭女士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在網上網購了一款十分花俏的採耳工具,在它的另一頭長著一些彩色的毛,可能是自己在掏耳洞的時候把這些毛弄進了耳朵裡面。
  • 為啥一掏耳朵就會忍不住咳嗽
    掏耳朵會出現咳嗽的情況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生理反射,雖然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比例不是很高(有資料報導在1-4%之間),但不能說明身體存在有疾病,這種生理反射大致的情況如下:1、外耳道內的感覺神經由三叉神經和迷走神經共同組成。
  • 酷醫點 | 為什麼有的人掏耳朵時喉嚨癢甚至會咳嗽?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掏耳朵,在成都甚至還有專門提供掏耳朵服務的民間手藝人。不過,有些人在掏耳朵時會發現自己喉嚨發癢,甚至咳個不停,這是什麼原因呢?喉嚨的事怎麼會扯上耳朵呢?
  • 掏耳朵有講究!不要再這樣掏耳朵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之所以要掏耳朵,是想把耳朵裡一個叫耵聹(耳屎)東西掏出來。這個耵聹是皮膚在耳道裡面的一種皮脂腺的一種異化,也就是特殊的一種皮脂腺的細胞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它可以起到防止感染,防止病蟲進入外耳道,因為它微微發苦。」  專家告訴我們,耵聹還可以阻礙聲波對鼓膜的傷害,同時也有抑菌殺菌的作用。可是,長時間不掏耳朵會不會像網友所說的使耳道不乾淨,甚至會堵塞耳道呢?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不掏的話,看到寶寶耳朵裡的大塊耳屎又覺得很不乾淨,而且寶寶的耳朵也容易癢。再者,萬一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掉下來一塊耳屎,也是件讓人很倒胃口的事。可能會有人認為小孩才多大,耳朵裡應該不會有耳屎吧。其實,寶寶雖小,但這方面和成年人是一樣的。
  • 男子咳嗽長達一年不知原因 醫生:因為耳屎引起的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5日訊(記者 劉佩佩)男子小張在一年前開始頻繁咳嗽,尤其在運動後咳嗽的症狀會加重,並伴有耳鳴。小張四處求醫,肺、喉嚨都做了檢查但並沒有發現問題。最終,他在川大華西醫院耳鼻喉科找到了病因——一年多的咳嗽,竟然是耳屎引起的!  據川大華西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趙宇解釋,咳嗽是很常見的症狀。
  • 掏耳朵竟讓寶寶鼓膜穿孔!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而在平日裡不管是父母給自己掏耳朵還是給孩子挖耳朵,取出的都是外耳道的一部分,而裡面的耳屎依舊在裡面,同時因為挖耳屎過程中,對外耳道皮膚的刺激,孩子耳屎會因為耵聹腺體被刺激而分泌更多的耳屎,不利於孩子耳屎的排出,反而因耳屎的堆積而形成耳道的栓塞;另外就是耳屎是緊貼著外耳道皮膚的,在藉助外力挖耳屎時,會人為破壞耳屎的形態,同時會損傷外耳道皮膚,從而引起皮膚細菌,真菌感染繼發中耳炎。
  • 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不得不說的是,經常掏耳朵,也會帶來一系列危害。因為孩子的外耳皮膚是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如果經常掏耳朵,用力不當就極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從而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 耳朵出問題也可能引起咳嗽
    專家表示,慢性非特異性咳嗽,常見病因有咳嗽變異性哮喘、上氣道咳嗽症候群及感染後咳嗽,也有少見病因如心因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多見於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孩子可能在學校或生活上有不愉快的經歷,表現為反覆咳嗽,通常伴有緊張、焦慮。家長發現孩子不願意上學,或者一看醫生就咳,而在門外等待就不咳,睡著也不咳嗽,器械檢查也正常,就要考慮到心因性咳嗽。
  • 男子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 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掏耳朵竟暗藏這麼多危險,不要再隨便掏了
    #掏耳朵#一位42歲的女性,時常覺得耳朵堵得慌、聽東西模模糊糊,還嗡嗡作響。就這樣過了差不多20年,才去尋求醫生幫助,一看才發現,她的耳道已經被耳屎堵死了。醫生問她,「多久沒有掏耳朵了?」女士不好意思地說,「這20多年,都沒有掏過耳朵呀。」當那塊巨無霸耳屎被掏出後,她的世界一下子就變得聲響很大,像是一個新的世界。耳朵被堵的傳聞,從小倒是聽過不少。因為,醫生和專家的建議更多的是,人類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 棉籤掏耳朵竟致顱內感染?更可怕的是
    文中提到,一名女性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先是聽力出現問題,接著出現了顱內感染,差點危及生命。導致這一嚴重後果的禍首竟是掏耳朵時殘留的棉纖維。很多患者詢問,「硬的工具掏耳朵不安全,怎麼軟的棉籤也這麼可怕?」「我掏耳朵從來沒出過事,那以後還能不能掏了?」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文/銀花有媽媽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忍不住要動手掏一掏,一方面是強迫症,一方面覺得「髒」,「髒東西」堵在耳朵裡不舒,也會影響娃的聽力;但也有父母擔心給娃掏耳朵會損傷耳膜。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娃掏耳朵呢?在我服務的家庭中,也是常被媽媽們詢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 原來並不是所有人掏耳朵都會咳嗽,自以為原來很可怕
    我是一個十分喜歡掏耳朵的人,每一次掏耳朵都覺得很舒服。但是,總有一個位置,仿佛是個潘多拉的盒子,只有一碰那裡,我的喉嚨就會咳嗽。這個情況從小就是這樣,我從來都不認為是並,而且覺得幾乎所有人都應該是這樣的。
  • 男子掏耳朵竟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伯常掏耳朵檢查結果令他慌了上周在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這位名叫 Jasmine 的女性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在一次清潔之後,她突然感到耳內一陣沉悶的疼痛,甚至聽不到她2個兒子的聲音,耳內甚至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醫生給她進行了聽力測試,顯示她有中度耳聾。然後做了CT,結果顯示:她不僅被細菌感染,細菌還「吞噬」了她耳後的頭骨,出現了可怕的顱內感染。醫生告訴她必須做手術,不然有性命之憂!
  • 耳朵很癢,但是掏不出什麼東西,是怎麼回事?請不要亂掏
    掏耳朵大家都會,在耳朵癢的時候就會用工具去掏,很多時候會出來一些耳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現在人懶了,喜歡讓別人來掏,還有個非常文藝的名字,叫採耳,非常舒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其實耳屎是有自己的清潔功能的,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們掏它自己就會掉下來,比如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甚至用手也能摳出來。如果本身不會掏耳朵的,建議最好不好掏,因為這樣會將耳屎推到更深的地方,這樣容易堵塞耳道,稍微用力還會捅破耳道,造成發炎,嚴重的說不定還會影響聽力。
  • 大爺愛掏耳朵竟然掏出了「瘤」……醫生:嚴重可侵犯顱腦致命
    掏耳朵時,那種觸電般的酥麻感讓人難以抗拒,特別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