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媽
這段時間,因為陪著女兒觀蝶,我對蝴蝶也有了些興趣,留心觀察,發現這個季節的蝴蝶好多啊,開成一片粉色的美麗異木棉周圍,數不清的報喜斑粉蝶起起落落;甚至待在辦公樓裡,只要往窗外一望,就看見有蝴蝶飛過。
它們原來可以飛十幾層樓這麼高,它們是在到處尋找最合自己口味的花嗎?會迷路嗎?以蝴蝶的生命周期來說,天氣漸冷,它絢爛而短暫的生命也即將結束。看上去單薄的它,在這麼闊大的天地間獨自飛翔,會不會覺得迷茫而孤單?
孩子爸看我特別關注蝴蝶,推薦我再看一下《哆悉噠?》。這本早前入手的大獎繪本,全書都是一群昆蟲的呢喃。蟲子們怎樣生活,怎樣交流,平日裡大多數人很少去躬身關注。
不得不嘆服作者的視角,她直接創造了一套蟲語,全書沒有一句「人話」。想看故事,全憑圖畫;還想知道點啥,那就猜蟲語。
先是兩隻像豆娘的小蟲,對著一棵剛剛冒出土的嫩芽聊天,「哆悉噠?」「哦卜嘰。」翻譯一下,估計是「這是啥?」「我不知道」,或者可以是,「漂亮吧?」「我喜歡」。畢竟,這是一套完全可以自由解讀的新語言,發揮想像盡情配音好了。
有點像無字書,但這些嘰裡咕嚕的蟲語,十分吸引語言萌發期的小朋友,畢竟,學會說話之前的小朋友,也是各種咿咿呀呀。
一位朋友說,給幼兒園小朋友講這個故事時,這些蟲語非常「上頭」,小朋友興奮得不得了,很快就把蟲語解碼,拿來作為日常對話用了。暫時拋開成人的話語體系,和小朋友一起,用一種剛學來的「第三方語言」交流,這種平等感多麼難得。我想小朋友的內心獨白是,「這些大人,終於不是只會說那些無聊的大人話了。」
孩子的世界,我們了解多少?就像昆蟲的世界,我們知道多少?
在書中,各種昆蟲跟隨一朵奇異大花的成長,經歷了驚奇,喜悅,恐怖事件,目睹綻放的盛宴,在冬天一起凋零。全書的高潮有兩段,一次是花朵盛放,吸引了無數昆蟲圍觀;還有一次就是蟄伏了整個夏天的雌性毛毛蟲,被雄性蝴蝶的琴聲喚醒,破繭成蝶。
整本書的畫面,在空間布局上特別能呈現故事的起伏,比如最初發現植物嫩芽的毛毛蟲,小小地在畫面一角,大部分畫面是留白。而大鳥吃掉蜘蛛的一頁,鳥大到一頁畫面都容不下,「一鳥遮天」的感覺。在一隻昆蟲的眼裡,人類就是這種可以遮天的大怪物吧。
四季中的昆蟲世界,絢爛而匆忙,簡單又純粹。幾十頁的小書翻完,路過昆蟲的一生,有種「一日看百年」的劇場感。一片隨風飄落的葉子,一顆悄悄墜地的果實,一隻就此沉睡的蝴蝶……有多少生命變化,正在默默發生。每一次對人類之外世界的細微探察,都是逃離小我的時刻。世界有多大,取決於自我的藩籬有多高。就像我自己,轉眼半生,才剛剛懂得關注一隻昆蟲。
文字/段利華
攝影/段利華 攝像/無
編輯/鍾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