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時光∣生命是什麼,昆蟲告訴我

2020-12-04 東莞日報i東莞

福星媽

這段時間,因為陪著女兒觀蝶,我對蝴蝶也有了些興趣,留心觀察,發現這個季節的蝴蝶好多啊,開成一片粉色的美麗異木棉周圍,數不清的報喜斑粉蝶起起落落;甚至待在辦公樓裡,只要往窗外一望,就看見有蝴蝶飛過。

它們原來可以飛十幾層樓這麼高,它們是在到處尋找最合自己口味的花嗎?會迷路嗎?以蝴蝶的生命周期來說,天氣漸冷,它絢爛而短暫的生命也即將結束。看上去單薄的它,在這麼闊大的天地間獨自飛翔,會不會覺得迷茫而孤單?

孩子爸看我特別關注蝴蝶,推薦我再看一下《哆悉噠?》。這本早前入手的大獎繪本,全書都是一群昆蟲的呢喃。蟲子們怎樣生活,怎樣交流,平日裡大多數人很少去躬身關注。

不得不嘆服作者的視角,她直接創造了一套蟲語,全書沒有一句「人話」。想看故事,全憑圖畫;還想知道點啥,那就猜蟲語。

先是兩隻像豆娘的小蟲,對著一棵剛剛冒出土的嫩芽聊天,「哆悉噠?」「哦卜嘰。」翻譯一下,估計是「這是啥?」「我不知道」,或者可以是,「漂亮吧?」「我喜歡」。畢竟,這是一套完全可以自由解讀的新語言,發揮想像盡情配音好了。

有點像無字書,但這些嘰裡咕嚕的蟲語,十分吸引語言萌發期的小朋友,畢竟,學會說話之前的小朋友,也是各種咿咿呀呀。

一位朋友說,給幼兒園小朋友講這個故事時,這些蟲語非常「上頭」,小朋友興奮得不得了,很快就把蟲語解碼,拿來作為日常對話用了。暫時拋開成人的話語體系,和小朋友一起,用一種剛學來的「第三方語言」交流,這種平等感多麼難得。我想小朋友的內心獨白是,「這些大人,終於不是只會說那些無聊的大人話了。」

孩子的世界,我們了解多少?就像昆蟲的世界,我們知道多少?

在書中,各種昆蟲跟隨一朵奇異大花的成長,經歷了驚奇,喜悅,恐怖事件,目睹綻放的盛宴,在冬天一起凋零。全書的高潮有兩段,一次是花朵盛放,吸引了無數昆蟲圍觀;還有一次就是蟄伏了整個夏天的雌性毛毛蟲,被雄性蝴蝶的琴聲喚醒,破繭成蝶。

整本書的畫面,在空間布局上特別能呈現故事的起伏,比如最初發現植物嫩芽的毛毛蟲,小小地在畫面一角,大部分畫面是留白。而大鳥吃掉蜘蛛的一頁,鳥大到一頁畫面都容不下,「一鳥遮天」的感覺。在一隻昆蟲的眼裡,人類就是這種可以遮天的大怪物吧。

四季中的昆蟲世界,絢爛而匆忙,簡單又純粹。幾十頁的小書翻完,路過昆蟲的一生,有種「一日看百年」的劇場感。一片隨風飄落的葉子,一顆悄悄墜地的果實,一隻就此沉睡的蝴蝶……有多少生命變化,正在默默發生。每一次對人類之外世界的細微探察,都是逃離小我的時刻。世界有多大,取決於自我的藩籬有多高。就像我自己,轉眼半生,才剛剛懂得關注一隻昆蟲。

文字/段利華

攝影/段利華 攝像/無

編輯/鍾彥亮

相關焦點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那段時間,女兒只要在地上,或樹葉上發現昆蟲,都要停下來仔細觀察一番。這是天牛!那個是不是甲蟲?甚至還想收養它們,哈哈。回到正題上吧。介紹這套繪本書之前,一定要先介紹一下法布爾先生。一、熱愛大自然的法布爾。
  • 繪本《我生氣了》:告訴我們如何管理情緒?
    繪本《我生氣了》講述了爺爺和孫子安的一個日常小小場景,爺爺催促在玩積木的安吃飯,安卻想繼續玩兒,為此他們起了衝突,就是這樣一件日常的小事,相信大家都經常在自己的生活裡遇到這樣的小事情吧?至於我們這個繪本裡面的小主人安,他又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的呢?我看到他首先是用表達性的行動,就是大哭,表達了自己的情緒,然後他給自己的情緒命名,同時他也接納自己的情緒,並說:我太太太生氣啦。
  • 看了1000多冊的繪本,我發現了這3個規律
    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回到家,跟我提到他們今天認識了北極星,北鬥星,還有其他的星座,為此周末我們一起去了一次天文館,第一次去北京天文館,孩子一路上也比較好奇,天文館什麼樣兒啊,都有什麼好玩兒的啊。夏天夜晚出門遛彎的時候,也會給孩子講講天上的星座的事兒,不過我認識的星座並不多,所以去天文館裡去轉轉,孩子也比較有興趣。
  • 劉航宇:將念念不忘的回憶變成繪本
    新作《誰偷吃了我的柿子》講了一個令人回味的田園故事,收穫不少好評。談及繪本創作的源頭,劉航宇坦陳,是生活給了他靈感,他想通過繪本來表達感動過自己的事物與念念不忘的情感。例如,他寫柿子的故事,是因為他的外婆家有一棵柿子樹,自己小時候經常吃,對外婆及外婆的小院很有感情,「我的外婆家在皖北,院子裡有好幾種柿子樹,下雪後,樹上的柿子如一盞盞紅燈籠一樣好看。
  • 繪本分享,關於大自然的這些繪本,讓宅在家的孩子不再纏人
    文|親子早教派 我是小派媽媽,每個月都會帶孩子看30本+繪本,遇到優秀的、冷門的、熱門的繪本,我都想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轉發,一起把親子閱讀進行到底。被迫宅在家,一直沒法出門的我們,不想讓孩子看電視機、玩手機,那麼,只好帶孩子看繪本了。
  • ...源於野外行走|勐海尋蟲記|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昆蟲|李元勝|燕鳳蝶
    12月28日下午,「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李元勝《勐海尋蟲記》」新書分享會,在成都言幾又書店舉行。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來自重慶的著名詩人李元勝分享了他在雲南、海南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熱帶雨林裡拍攝昆蟲的經驗、感受以及背後的故事。李元勝自2000年開始拍昆蟲,藉助微距鏡頭,觀察並記錄了它們,神奇而美麗的生命瞬間。
  • 《昆蟲總動員》(昆蟲展)
    這隻中華扁鍬甲踩到我的蕨[jué]了!     本次展覽中的標本不但製作精良,還配有生動的文字及圖片說明,讓您不再馬觀花,了解生命背後的有趣故事。      生命的魅力是標本所無法比擬的。這次展覽中我們布置了10組生態缸,儘可能還原不同物種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原貌,觀眾甚至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零距離接接觸這些精靈,感受生命在指尖的脈動。
  • 寫給孩子的優秀科普繪本
    在早教啟蒙方面,歐美國家一直很重視科普,科普繪本很多。家長們也並非強求孩子學了繪本知識以後成為學霸,而是給孩子一個了解科學、自然的機會,讓孩子體會到科學的樂趣。今天介紹幾套寫給孩子的優秀科普繪本。《法布爾昆蟲記》《法布爾昆蟲記》一共十卷,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的靈性。
  • 假如時光倒流……致敬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人
    那些曾經在你生命中出現的人,你還是否記得他們的模樣,你還是否記得你們曾經一起走過的歲月。如果給你一次時光倒流的機會,你最想回到哪一個瞬間呢?就讓我開啟歲月的時光機,伴隨著發黃的膠片,一起回到那些我曾經走過的歲月。去回味那些美好的,甜蜜的,苦澀的,悲傷的青春時光。大學時光,最美好的青春記憶大學的生活是每個人所嚮往和憧憬的。
  • 直面生命教育,一定要看的2本繪本,教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
    文/婷媽生命,意味著什麼?生命的本質就是生與死,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只要心中有愛有回憶,帶著逝去之人的期望,生活依舊可以精彩繼續。現在,我們不需要藏著掩著了,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啟齒或無法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時,我們可以挑選合適的繪本,陪孩子一起讀繪本,讓孩子自己在繪本裡找到答案。
  • 【周四午後悅讀】解密「小強」,感悟生命的力量!
    這套科普繪本是日本科學繪本大師、著名博物學家、生物研究家盛口滿先生的「生命的力量系列」,精裝兩本,一個是《生命的力量:神奇的種子圖鑑》,另一個是《生命的力量:神秘的蟑螂圖鑑》。今天來到這裡,我只是想大體地跟大家說一下日本的科學繪本,說一下盛口滿,說一下蟑螂,說一下我們一直以來所司空見慣,卻拒不接受但又出乎意外的一些東西。
  • 一場繪本故事與古典音樂的邂逅
    當音樂遇上繪本,我們的耳朵、眼睛、和心靈就被同時喚醒了!讓我們帶著繪本與音樂的翅膀,相遇在一個個美妙的故事裡······1月2日晚上,漣水縣圖書館舉辦國家圖書館繪本音樂之旅讓孩子們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氛圍,用「音樂」向少兒讀者和家長們拜年!到場的孩子和家長們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悅讀」時光。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地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MOVE圖鑑 昆蟲》:掌上昆蟲博物館,帶領孩子親臨大自然
    有一次我逛網上書店,偶然看到了《MOVE圖鑑 昆蟲》這本書,雖然封面的蟲子稍微有點嚇人,但是當我看到詳細內容以後,我發現這本書太實用了,果斷入手。所有的昆蟲分為兩種呈現的形式,一個是生態照片,一個是標本照片,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去了解昆蟲的生長環境、日常生活,以及每隻昆蟲的具體身體結構、特徵等。
  • 大自然】23:什麼蟲子不能隨便玩
    斑蝥是芫菁科的昆蟲,這裡的描述其實是魯迅搞錯了,這個描述並不是斑蝥,而是圖上這類名為屁步甲的昆蟲。屁步甲受驚時,會急速從尾部噴出上百度高溫的腐蝕性氣體,噴到手上會有灼燒的痛感,手也會染黃一塊,幾天後才能消除顏色。如果在石頭下翻到這種長相的昆蟲就不要隨便抓咯。大步甲類的受到刺激後多多少少都會噴一點,圖上這隻拉步甲也不例外,噴了我一手,只是被它噴到殺傷力沒有那麼強。
  • 一起讀繪本01~與孩子共同了解《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
    《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是一本翻譯版的科普類繪本,特別適合家長帶小朋友共同學習。繪本通過《祖先》這個故事,以圖片,文字和思維導圖的形式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世間萬物的生命進化,以及跟我們自身有什麼有關係。同時,還列出了一些有關生命進化的基本術語解釋,可以方便繪本解讀者父母或自主閱讀兒童更深入和正確的理解生命進化。以思維導圖形式繪製的「我們的生命進化樹」,從古細菌開始進化成真核生物再分化成植物和動物兩大類。而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就是——魚。
  •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電影表現的是遠離我自己生活的異國故事,可是我那一顆少年心,卻被深深震撼了,我朦朧地意識到,地球上社會底層小民的生存,確實如螻蟻一般!離開電影院,走在赤日炎炎的街市上,我胡思亂想起來,覺得電影裡的那對農民夫婦,實在跟努力滾糞球的蜣螂一樣悲壯……走了好遠,才猛地發現,咦,我的那本心愛的《昆蟲記》呢?我趕忙轉身往電影院跑……最後也沒能把那本《昆蟲記》找回來。
  • 寫給孩子的病毒科普繪本
    ……1月24日除夕晚上,一篇名為《我寫給孩子們的「冠狀病毒」繪本,用它解釋正在發生的一切》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簡潔清晰的圖片、親切的語言表達,令文章在短短幾天時間迅速發酵,達到1500多萬的閱讀量。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許多家庭計劃隨之改變。孩子心思細膩又敏感,必然感受到了氣氛的凝重,卻又懵懵懂懂,不一定真的明白髮生了什麼。此時,相關繪本既是生動易懂的科普,也是暖心的心靈慰藉。
  • MOVE圖鑑昆蟲:生動豐富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昆蟲世界
    拿到《MOVE圖鑑 昆蟲》繪本時,我被「嚇到了」,第一,這是一本很厚的繪本,裝幀設計非常精美;第二,細緻、逼真的圖片,細節都拍的清清楚楚;第三,專業的團隊。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出版,原版作者來自日本甲蟲協會、東京大學、日本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為知識保駕護航。標本實拍圖和昆蟲生態攝影作品均由昆蟲研究者、專業攝影師提供。為什麼要讓孩子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