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9年來,他始終紮根基層,虛心好學,善於鑽研,堅持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逐漸形成了較強的研判分析、審訊偵查能力,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理念,經常加班加點,熬夜奮戰,積極參與偵破轄區各類大小案件數百餘起,人稱警界「夏洛克」,他就是武義縣公安局白洋派出所副所長陳文星。
2010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先後在柳城派出所、刑偵大隊等部門工作。他刑偵業務能力突出,偵查破案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對刑偵工作充滿熱情,虛心好學,從警以來,迅速從新警佼佼者成長為青年軍領頭羊,刑偵業務線上排頭兵。
2014年1月,陳文星調入刑偵大隊工作,負責合成研判工作。
到刑偵大隊工作後,在老一輩刑偵人的悉心教導下,陳文星業務水平提升很快,到刑偵不到半年,刑偵領導便對其委以重任,把負責案件前期偵查的合成作戰工作交給了他。因為他偵查破案時,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較強的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善於分析總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規律特點,然後對症下藥,遇到疑難案件也能保持理智,沉著應對,尋找案件突破口,打開局面破獲案件。
2015年「國慶長假」期間,縣城與桐琴鎮等地連續發生6起持刀搶劫案。接到第一起搶劫案件後,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偵破工作。陳文星臨危受命,成為專案組的主辦偵查員,主要負責視頻偵查和案件的合成研判工作。
該案發生時正值「國慶長假」,為儘早破案,還百姓一個安寧,陳文星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全力以赴投入偵破工作。
由於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沒有因果關係,使得影像追蹤即成為發現、追蹤嫌疑人的關鍵途徑。陳文星組織4名有豐富視頻偵查經驗的監控員以案件現場為中心,向周邊延伸輻射,調取案發現場及周邊銀行、企事業單位、私人等各類視頻探頭100餘處,調取視頻監控資料1000餘GB,總時長達80餘個小時。陳文星和監控員24小時晝夜不間斷逐幀查看,以點連線,以線擴面,將嫌疑人的行蹤串聯成一幅畫面,確定了犯罪嫌疑人踩點、作案、潛逃的全過程,為案件偵辦指明了方向。
經過連續多日的艱苦偵查,陳文星最終鎖定了該團夥的活動軌跡,收網的時機成熟。10月8日晚19時許,專案組在白洋街道上邵村一撞球活動室,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徐某、何某、周某(均為貴州籍人)。
負責合成作戰工作期間,陳文星參與或協助破獲各類大要案40餘起,其它各類案件100餘起,鎖定犯罪嫌疑人100餘名,堪稱警隊裡的「夏洛克」,青年軍中的領頭羊。
因工作成績突出,2016年10月,陳文星通過競聘選拔被提拔為縣公安局白洋派出所副所長,分管刑偵、禁毒、經偵工作。
擔任中層副職以來,陳文星勇挑重擔,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也當教練員,做到帶頭幹,傳幫帶,各項分管業務考核均處全局前列,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後獲個人三等功二次,優秀破案能手,執法標兵、嘉獎等榮譽稱號。陳文星還定期組織開展刑偵小課堂,提升全所民警刑偵業務能力,在他帶領下,也培育了一批新一代人才,2018年縣局獲市局信息化比武團體第一名,參賽人員有一半以上來自白洋派出所。
2016年4月,一受害人到縣公安局報案,稱自己被貸款詐騙騙走9000餘元。警方通過前期偵查發現嫌疑人的位置竟然是在緬甸邊境。該案件受到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視,通過多方偵查,陳文星鎖定了詐騙團夥的具體位置。在公安部等上級部門的組織牽頭下,陳文星帶領20餘名警力出發緬甸,連續三天三夜作戰成功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20名。
將所有嫌疑人帶回武義後,陳文星與同事一起埋頭苦幹,連續一個多月天天加班,審訊、做筆錄、固定證據……最終,19名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其中一名主犯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名嫌疑人判處有期徒刑5年以上。
2017年6月,經局主要領導推薦,陳文星到公安部刑偵局借調學習半年,期間工作表現優良,獲得部局相關領導高度肯定。
進修回來後,陳文星創新「小案快破」新機制,針對傳統打法的不適時性,人民群眾的高標準要求,傳統破案手段已無法滿足當前工作的需要,建立「白洋戰艦」微信群,從接警、偵查、抓捕實施無縫對接,快速抓捕打處犯罪嫌疑人。他遵循破大案也要破小案、破案件更要防案件、破案件還要追逃追贓的原則,助力持續深化小案快破機制,打造夜間巡邏防控體系,有效降低轄區警情以及案發率,得到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4月21日晚,胡先生把電瓶車停在了高鐵站的電梯口處,然後坐高鐵去了金華。第二天下午14時30分下班回來,發現車不見了,趕緊打電話報警。
接到報警後,白洋派出所民警通過查看視頻監控,發現有三名男子在21日晚騎著胡先生的電瓶車離開了高鐵站。民警順著視頻監控一路追查,發現電瓶車最後停在了白洋街道雙仙廳村。到了22日上午,其中一名男子騎著胡先生的電瓶車來到某修車店,將車賣給了該修理店。
民警鎖定該男子的身份,一邊到男子上班的公司裡將其抓獲,一邊趕到該修理店,將胡先生的電瓶車追了回來。此時,距離接到報警時間僅3個小時。
「自從有了『小案快破』機制,所裡的破案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破案率也提高了不少。」陳文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