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募格課堂
編輯 | 學術君
有這樣一位在讀博士生楊同學,就讀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面臨畢業之際,他的導師不幸感染新冠去世,相熟的學妹也檢測出陽性,後來痊癒。他本來計劃1月份回國,但疫情導致他只能延遲畢業半年。
圖源:梨視頻截圖
不管是疫情的來襲,還是突發的狀況,偶爾還是會影響到一些學生無法按時畢業,更有甚者出現過這樣「令人難過」的事件:
此前,一起關於中國留學生的「靈異」事件引發網友關注,這名學生不幸因車禍去世,當時學校教務處通知了各位任課老師。
一名叫Lucy的網友稱:因為之前與該名學生有過不少郵件往來,由於疫情改為網上授課的模式,該學生也經常會來上自己的網絡課程(不開攝像頭)。不過,之後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因為這個學生居然在去世之後還在持續不斷地交作業、做小測驗,以及給所有任課老師發郵件。Lucy稱,老師們都嚇壞了。於是將此事上報了學校管理層,此後其收到學校郵件,要協助調查並整理一份代上網課的網站的名單......
事實上,「網課代上」早在疫情前就已露出端倪。但今年疫情的爆發,無疑讓「代課」需求量也出現了猛增。一些學生為了爭取按時畢業,也是想出了類似這樣的「高招」,誰知道在這樣一個悲痛的消息下,暴露出了多數學生對延畢的無奈。
不過,對於延畢這件事,學生更多能做到的是「盡人事,聽天命」,自己刻苦求學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經歷延畢,所以很多時候不該把責任全怪在自己的頭上,只能說延畢原因可能有千萬種,總有一種讓你意想不到:
實驗樣本失去的防不勝防
早前,微博和社交平臺上流傳了一張上海海洋大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的PPT案例講解圖。
實驗室發生事故,是我們最不期盼發生的事情,因為輕則樣品損毀,重則人員傷亡,然而,這次最後比較特殊的是,這次事故並不是有毒氣體洩露或是有機物爆炸,而是由於實驗室人員離開後未緊閉門窗,導致一隻野貓闖入實驗室,把一位同學培養一年多的畢設用魚給吃了……吃了……
這樣的結果,最終也導致這位同學不得不更換了課題,這對於畢業的影響也不言而喻。
要說因為試驗樣品意外導致延畢最出名的,莫過於湖南農業大學的碩士生的吐槽。
因為學校「耘園」的油菜花品種豐富,一到春季開花美不勝收,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去觀賞。而一些遊客賞花不文明,跨過隔離帶跑到實驗田裡拍照,引發師生惱怒。一位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表示,自己辛辛苦苦研究的油菜花品種,實驗品就一株,可卻被遊客給摘了,明年可能畢業都畢不了了!
雖然事後證明,這只是這位同學基於現狀的假設。然而,該校一位博士生卻是真的「欲哭無淚」了。他一直在研究的一個油菜花品種,竟然真的被來校園參觀的遊客們「野蠻地」摘走了。結果,這位為了這項研究辛苦了1年多的博士生,不得不延期畢業...
讀著讀著,導師「沒了」
要知道,從事科研工作是一項極度考驗個人精力及身體健康的工作,近年來青年學者逝世的新聞也多了起來,關注青年學者的健康問題也是刻不容緩,當然如果自己跟隨的導師突發了這樣的情況,學生悲傷和惋惜的同時,更需要去為自己的畢業情況早做打算,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是拋開基於以上情況導致導師的「中途離開」情形,而是導師經歷意外情況下,學生延畢的經歷:
圖源:知乎
在此情況下, 還有一些較為普遍的操作。比如導師因為學校「非升即走」的政策,可能帶著帶著學生,就被調到其他學校了,這個時候他門下的學生該如何自處?
知乎用戶@神煩(浙江大學 金融學博士在讀)分享到:
不是自己但是身邊有一個例子。大師們下面的,一個很牛的老師,在浙大就可以帶博士,17年9月去上海了。離開的時候最大的那個博士博二升博三,手下基本每年都有1-2個在浙大招的博士,碩士5-6個,特別17年進來的碩士和博士,屬於一進來老師就去別的高校了,更有學生其實就是為了她才來的浙大,想跟著她的領域做的。
你可能會覺得很慘,其實並不然。那位老師人品極好相當優秀是我們的楷模,她和我導商量著把這些碩博全部落到我導門下,浙大的導師變成我導,名義上聯合培養,實際上還是她帶著,兩周一次組會,經常督促她的學生寫論文給予指導,並且在她下面的博士其實進度遠遠快於我們,碩士生一屆一屆畢業也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博士的論文問題,畢竟她的單位已經不歸屬於浙大了,且作者的排序比較困難,博士畢業要求往往需要一作或者二作(導師是一作),但是導師也不歸屬於浙大,所以導師位只能是我導。這樣就非常尷尬。不過最後也找到了出路,投外文,她通訊,我導一作,學生二作。也是很贊的哦。
「學術楷模」也面臨延畢
據此前投稿作者@葉子介紹:同門師兄,大師兄給我的印象是為人和藹可親,溫文爾雅,話不多很低調,整天就是三點一線(宿舍、實驗室、食堂),學習非常用功,學術做的非常好,是我的楷模和榜樣(感謝師兄在學術上對我很多的指導)。
今年博士論文答辯被我親導師卡了,這也就意味著師兄來年不能正常畢業了,至少要延畢一年(不過聽答辯組的其他老師說,師兄的論文明明可以通過答辯的,是我親導師的阻撓遲遲不能通過)。
就這樣我師兄是個本來能按時畢業卻被導師壓著不讓畢業的大神,我師兄很是傷心,很是抱怨,那段時間經常破口大罵。因為他本人博士四年4篇SCI(畢業要求只有1篇),四年年年國家獎學金,最後就被親導師所謂的博士論文不夠完善的理由要延畢。
所以,綜合以上學生的延畢經歷再談對延畢的看法,對於社會公眾而言,研究生的延畢或者淘汰多少是一件新鮮事,但或許在若干年之後,這或許將成為常態,很難再引發大規模的輿情。尤其是對於博士生而言,延畢率或者說淘汰率會越來越高。
隨著研究生擴招的情勢下,高校拔高研究生、博士生的畢業門檻,也是希望提升學位的質量,再加上以上這些「意料之外」的延畢原因,即便是學生經歷了延畢,這也僅代表人生中某一階段的挫折事件,是不值得我們處於長期的自責和自我貶低的情緒中的,把握求學的初心,才是堅定自己順利畢業的一劑良藥!
本文來源:募格課堂
綜合自:梨視頻、紅星新聞、科學指南針服務平臺、募格課堂此前報導等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