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家華文媒體齊聚杭州 傳播新時代華媒正能量

2020-12-0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傳播新時代華媒正能量

  初夏時節,浙江省杭州市,清爽怡人。西湖碧波蕩漾,遠處青山如黛。

  5月29日,在這煙柳絕勝的江南名城,第三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召開。

  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是由人民日報海外版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而主辦的全球華媒高端對話合作平臺。此前已在北京和成都舉辦過兩屆。

  本屆論壇以「融合新時代:華文媒體的使命與擔當」為主題。論壇上,來自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165家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知名僑領和專家學者逾300人齊聚一堂,共商大計、共襄盛舉,為寫好新時代的中國家書,擘畫出一幅宏偉藍圖。

  五洲四海 共襄盛會

  本屆論壇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日報海外版作重要指示3周年,本屆論壇是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系統闡述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後,由中央媒體主辦的第一個以推動媒體融合、加強正面宣傳為主旨的全球媒體論壇。

  開幕式上,人民日報社編委、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王樹成提出,華文媒體打開機遇之門的路徑,就是融合發展。在此方面,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我們願意向全球華文媒體分享。

  開幕式之後,舉行了主論壇和四個平行分論壇,代表們圍繞融合發展、城市創新發展、人工智慧與新媒體未來、新時代中國海外形象塑造、傳播方式與開放創新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討論。

  參會陣容豪華是本次論壇一大亮點。來自美洲的「加拿大中華傳媒集團」、歐洲的《歐洲時報》、非洲的《非洲華僑周報》、亞洲的《世界日報》、大洋洲的「澳中傳媒集團」……本屆論壇,匯聚了來自五大洲的165家海外華文媒體和機構,凝聚和容納了全球主要海外華文媒體力量。

  「海外華文新媒體論壇,讓海外華文媒體人,能夠充分理解中國的政策和藍圖。」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版總編輯張忠義對本報記者說,「論壇的成功舉辦,體現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號召力。能夠召集如此之多的華文媒體,表明大家相信人民日報海外版,認可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屆論壇受到官方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副部長譚天星,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康曉萍,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季星星,以及傳媒界代表等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屆論壇是海外華文媒體的一次盛會,非常成功。」談及參會感受時,菲律賓《世界日報》總主筆侯培水對本報記者表示,感謝人民日報海外版提供這個平臺,它為華文媒體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機會。

  七大項目 成果豐碩

  主論壇上,組委會發布了7個重量級的報告和合作項目。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了《新時代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全球媒體關注度、海外華人認知度認可度等方面,立體展現新時代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影響力情況。

  報告顯示,習近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中國符號。十九大以來,作為報告樣本的全球媒體中,有關習近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報導量持續升溫,總計約15.6萬篇,月均報導量2萬篇,環比增長13.6%。

  以這些報導為基礎數據,測算出的「全球主要媒體關注指數」顯示,「習近平」一詞全球主要媒體關注度處於「高度關注」狀態,在所有有關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的關鍵詞中,位居榜首。外媒在報導中經常提及習近平的「領袖形象」。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中國領導人的「人民領袖」形象。二是為世界謀大同的「大國領袖」形象。

  論壇上,全國網絡視頻海外傳播平臺暨全球拍客聯合招募正式啟動。人民視頻負責人陳星星對本報記者說:「人民視頻已有一支充滿正能量、有專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民拍客』隊伍。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網聯合人民視頻等啟動全球拍客招募,可以拓展人民拍客的海外隊伍,深挖全球資源,深化海外合作,引進海外優質視頻內容。」

  論壇期間,人民日報海外版與來自美國、菲律賓、希臘等多個國家的海外華文媒體籤約合作;人民日報海外版攜手全球華媒與「一帶一路」地方合作委員會戰略合作啟動。同時,海外華文新媒體聯播平臺成立,海客新聞4.0上線;人民日報海外網與杭州市委外宣辦戰略合作啟動;全球華文媒體語言互通平臺也在論壇上啟動。論壇還發布了《海外華文新媒體影響力報告》和《杭州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上,75歲的印尼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的演講,贏得5次熱烈掌聲。他激動地說:「我第一次到中國是1978年,一轉眼40年。我親眼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見證了這40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心裡始終對中華民族有著最崇高的敬意!」

  融合發展 面向未來

  新時代海外華文媒體的使命和擔當是什麼?

  在王樹成看來,廣泛團結聯繫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新時代全球華文媒體的使命與擔當。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住在國與祖(籍)國新時代的發展變化,讓全球華僑華人共享中國繁榮富強的歷史機遇和偉大榮光,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郭衛民指出,本屆論壇著力探討海外華文媒體在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中肩負的新使命、新擔當,順應國際傳播格局大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強起來的中國需要展示自己,變革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國。把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故事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給國際受眾,是海外華文媒體肩負的時代使命。

  「中國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今年剛好40年。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這只是一兩代人的一瞬間。但就在這彈指一揮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昂首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必然要有新氣象、新任務。海外華媒在新時代也有新使命。」在融合發展分論壇上,歐洲時報社社長張曉貝說,「傳播中國新時代,凝聚華媒正能量。在新時代傳播中國故事,是我們海外華媒義不容辭的使命和擔當!」

  《歐洲華聲報》社長兼總編輯馬列表示,這次論壇對於海外華文媒體回答「如何在新時代有新作為」這一問題,具有指導意義。「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如何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宣傳『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方案?這次論壇指明了方向。」

  如何承擔新時代的新使命?代表們認為,融合發展是必經之路。

  秘魯《公言報》總編輯孟可心輾轉飛行30多個小時,專程從南美洲前來杭州參會。「參加這次論壇是我此行的唯一目的,最吸引我的就是這次論壇的主題。」孟可心說,他在秘魯從事華文媒體工作已有20多年,親眼見證華文媒體在紙媒時代的蓬勃發展,而今正在直面新媒體的異軍突起。「一個切身體會是,我們既要發展傳統媒體,也要擁抱新媒體,這是必須要走的路。」

  「這次論壇讓我大開眼界。」通過這次論壇,孟可心驚喜地發現,國內一些新媒體技術,包括編輯、播放甚至翻譯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這讓我們更有信心。」

  奈及利亞華人網總經理黃亞靜對本報記者說:「我對人工智慧與新媒體未來這個議題非常感興趣。我們也正在做奈及利亞華人網的微信公眾號。」她認為,新媒體的表達與傳統媒體非常不同,海外華文媒體要順應潮流,做好轉型發展。「本屆論壇讓我收穫很大。論壇的內容和成果非常創新,尤其是語音領域的人工智慧令我大吃一驚。」黃亞靜表示,自己作為一名中外交流的使者,要傳播中國新時代,傳播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深感責任重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五大洲23家海外華文媒體「聚焦」新疆(組圖)
    五大洲23家海外華文媒體「聚焦」新疆(組圖) 2016-09-17 19:15: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題: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作者 婁曉  「在全媒體時代的今天,儘管在信息傳遞相對落後的非洲,平面媒體也面臨著轉型和挑戰。」
  • 論壇直達車:星光閃耀 共謀華文傳媒的美好未來
    中新社成都九月三日電(記者 楊傑)十位華媒領軍人物今天下午在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大會上登臺演講,就華媒關心的話題暢所欲言,交流新知,共謀華文傳媒的美好未來。  今天下午舉行的論壇大會,群賢畢至。日本《中文導報》總編輯楊文凱、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美國格律媒體集團總裁謝一寧、加拿大多倫多《世界日報》原社長丁侃、亞洲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石惠敏、《澳門日報》總編輯陸波、羅馬尼亞《歐橋傳媒》董事長高進、紐西蘭《中文先驅報》主編文揚、西班牙《歐華報》董事長王紹基、美國天羿傳媒文化公司總監孫曉光等十位登臺發言。
  • 段躍中:利用主流社會資源 打造華媒話語權
    中新社上海九月二十日電 題:段躍中:利用主流社會資源 打造華媒話語權  中新社記者 朱沿華  從東京到上海,作為一名始終活躍在一線的新聞人,日本僑報社社長段躍中即便是在像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這樣的全球媒體人聚會上也會因為其明顯的外部特徵而很容易地被辨認出來——西服背後那個大大的雙肩包裡裝著須臾不離身的筆記本電腦和數位相機
  • 融媒體時代科學傳播工作研討會召開
    5月28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融媒體時代科學傳播工作研討會在昆明召開。會議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主辦,昆明動物研究所、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承辦,主題為「融時代、聚能量、謀創新、增活力」,旨在把握「新媒體、融媒體、微傳播」時代科學傳播工作現狀、問題、趨勢與應對,聚焦研討如何藉助媒體融合傳播優勢,提升傳播影響力和效果。
  • 【阿聯生活】阿聯各大媒體搭建媒體聯盟 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杜拜時間7月11日,阿聯各大華文媒體齊聚一堂,就海外華文媒體應該如何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展開討論。今年5月,來自全球約33個國家的80多家海外華文媒體受國僑辦邀請回國參加「第十六期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進修。在為期9天的學習中,各大海外華文媒體深刻領會到,海外華文媒體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向海外社會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阿聯自1984年建交以來,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順利。特別是近年來,中阿關係呈現全面、快速發展勢頭。
  •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與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攜手打造「大灣區...
    &nbsp&nbsp&nbspuuid:&nbsp&nbsp&nbsp&nbsprequestId:&nbsp&nbsp&nbsp&nbsp播放時間:&nbsp&nbsp&nbsp&nbsp12月16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共建的
  • 「正能量」圈粉讓生活更美好,時代更美麗!
    MV 被學習強國、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多家平臺轉載。24 小時內,全網閱讀量破億。網友們被 MV 中的網紅打卡地圈粉,有網友表示「恨不得立馬訂機票飛過來」,還有網友喊話網紅藏族小夥丁真:「你喜歡的藍天白雲美食美景,三明都有。」
  •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新粵媒體合作帶來大灣區新知
    但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認為,對於很多新加坡人來說,與廣東的聯繫是從更個人、更深刻的感受開始,然後才不斷地演變到社會跟社會之間的關係。&nbsp&nbsp&nbsp&nbsp李慧玲社長給我們展現了一張2009年她在廣東潮安拍下的照片。她說,這張照片總能讓她覺得與廣東有某種特別的聯繫。「我是潮州澄海人,當時我和家人去看外婆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 傳播媒體--深圳年鑑
    宣傳報導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深圳好聲音、傳播深圳好故事,為深圳加快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管理,逐級籤訂導向把關責任書,形成日常檢查督查制度,確保集團輿論導向安全。
  •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四川內江 聚焦內江高質量發展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四川內江 聚焦內江高質量發展 2020-09-26 11:47:09 25日,在結束2020海內外華文媒體「魅力天府」內江行後,埃及《中國周報》朱新娥表示,內江擁有「成渝之心」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交通網的迅速完善,也給內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  9月22日至25日,來自俄羅斯、日本、義大利等13個國家的16家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四川內江,聚焦內江高質量發展。
  • 徐麟:六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結合起來
    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出席大會並講話,他提出從加快構建全媒傳播體系、始終堅守正確方向導向、著力擴大優質內容產能、充分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等六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徐麟在講話中提到,加快構建全媒傳播體系是全媒體時代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目標。這個體系縱向覆蓋中央、省、市、縣4級媒體,模向包括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
  • 海外華文媒體看內江產業發展:「想不到這裡有如此先進的企業」
    23日,來自俄羅斯、日本、義大利等13個國家的16家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區,近距離觀察內江產業發展。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親眼目睹的機械手臂,只是該公司全數控、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一個縮影。據介紹,該公司具有成熟的汽車曲軸製造工藝,近年來通過近10億元的投入,目前建成全數控、自動化曲軸生產線14條和智能化生產線2條,形成年產轎車、輕型車、微型車曲軸220萬件生產能力,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10%。
  • 少君:早期的華文網絡文學史
    目前全世界每天上電腦網路的人有幾十億人次,每天又以千萬人次地增長,其中以中文為媒介的網絡讀者就有數億人以上,電子網絡已成為當今世界最便捷最有效的傳播媒體之一。由此可見,它擁有任何一種平面媒體所無法比擬的龐大的讀者群。
  • 河南少年王泯燃入選全國正能量人物
    義不容辭,寫滿熱血和擔當2019年12月3日,大河報以《為救女童14歲的他6次倒掛下深井》為題,報導了鶴壁少年王泯燃的感人事跡,引發全國媒體轉載,新華社等央媒也給予極大關注。12月3日,新華社、人民日報微信公眾平臺報導後,半天時間閱讀量分別突破10萬+。
  • 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
    11月17日,由上海作家協會主辦,華語文學網和復旦大學華人文化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在上海作協開幕。今年論壇主題為「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共組織十二組作家與評論家對話。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攝專注於研究海外華文作家的作品相比前兩屆,與會海外華文作家來自的區域更為廣泛,涵蓋美洲、歐洲、澳洲、亞洲四大洲,寫作體裁也更為多樣,有小說家,也有詩人和散文家。而受邀評論家分別來自高校和研究機構,其中包括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的會長和多位副會長,代表了國內當前華文文學研究的最高水準。
  • 「網聚時代正能量 爭做西安好網民」2020西安好網民活動正式啟動
    8月6日下午,由西安市委網信辦、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聯合主辦,新浪陝西承辦,西安市網絡聯誼會協辦的「網聚時代正能量 爭做西安好網民」2020年西安好網民活動啟動儀式暨雲上發布會在西安交通大學絲路報告廳隆重舉行。
  • 獵媒傳播:2020年5G時代新聞營銷的三度空間
    從social社會化媒體營銷,內容營銷,短視頻營銷,到VR營銷……每次技術革新都會催生一批新的概念。但新聞營銷——作為營銷與傳播結晶中的長子,在5G時代,仍像老大哥一樣「罩」著眾多小弟們。現在跟著獵媒傳播小編一起解構 2020 新聞營銷三度空間,讓營銷更有效。
  •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12月5日的時候,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莫裡森製造的對華困境。該媒體認為,與中國交惡,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衝擊,各行各業,都遭受嚴重的損失。
  • 第二屆江蘇女性融媒體創意大賽圓滿收官·融媒體五大行動再出發
    本屆大賽號召融媒體人用鏡頭聚焦抗疫復產戰鬥中、全面小康進程中、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中的奮鬥芳華,彰顯忠誠、堅韌、創新、慧雅的江蘇女性特質,以作品傳遞時代溫度。中國婦女報副總編輯金勇、省委網信辦網絡傳播處處長傅晴、新華社江蘇分社全媒體報導中心副主任李雨澤、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經營管理辦公室主任魏長健、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融媒體新聞二部副主任李軒、新華網江蘇頻道副總編輯黃蓉、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員吳志遠組成專家評審團,與大眾評審團共同為決賽作品打分。她說·決賽現場10個月的賽程,記錄「她」風採,見證「她」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