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播新時代華媒正能量
初夏時節,浙江省杭州市,清爽怡人。西湖碧波蕩漾,遠處青山如黛。
5月29日,在這煙柳絕勝的江南名城,第三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召開。
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是由人民日報海外版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而主辦的全球華媒高端對話合作平臺。此前已在北京和成都舉辦過兩屆。
本屆論壇以「融合新時代:華文媒體的使命與擔當」為主題。論壇上,來自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165家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知名僑領和專家學者逾300人齊聚一堂,共商大計、共襄盛舉,為寫好新時代的中國家書,擘畫出一幅宏偉藍圖。
五洲四海 共襄盛會
本屆論壇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日報海外版作重要指示3周年,本屆論壇是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系統闡述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後,由中央媒體主辦的第一個以推動媒體融合、加強正面宣傳為主旨的全球媒體論壇。
開幕式上,人民日報社編委、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王樹成提出,華文媒體打開機遇之門的路徑,就是融合發展。在此方面,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我們願意向全球華文媒體分享。
開幕式之後,舉行了主論壇和四個平行分論壇,代表們圍繞融合發展、城市創新發展、人工智慧與新媒體未來、新時代中國海外形象塑造、傳播方式與開放創新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討論。
參會陣容豪華是本次論壇一大亮點。來自美洲的「加拿大中華傳媒集團」、歐洲的《歐洲時報》、非洲的《非洲華僑周報》、亞洲的《世界日報》、大洋洲的「澳中傳媒集團」……本屆論壇,匯聚了來自五大洲的165家海外華文媒體和機構,凝聚和容納了全球主要海外華文媒體力量。
「海外華文新媒體論壇,讓海外華文媒體人,能夠充分理解中國的政策和藍圖。」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版總編輯張忠義對本報記者說,「論壇的成功舉辦,體現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號召力。能夠召集如此之多的華文媒體,表明大家相信人民日報海外版,認可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屆論壇受到官方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副部長譚天星,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康曉萍,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季星星,以及傳媒界代表等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屆論壇是海外華文媒體的一次盛會,非常成功。」談及參會感受時,菲律賓《世界日報》總主筆侯培水對本報記者表示,感謝人民日報海外版提供這個平臺,它為華文媒體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機會。
七大項目 成果豐碩
主論壇上,組委會發布了7個重量級的報告和合作項目。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了《新時代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全球媒體關注度、海外華人認知度認可度等方面,立體展現新時代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影響力情況。
報告顯示,習近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中國符號。十九大以來,作為報告樣本的全球媒體中,有關習近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報導量持續升溫,總計約15.6萬篇,月均報導量2萬篇,環比增長13.6%。
以這些報導為基礎數據,測算出的「全球主要媒體關注指數」顯示,「習近平」一詞全球主要媒體關注度處於「高度關注」狀態,在所有有關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的關鍵詞中,位居榜首。外媒在報導中經常提及習近平的「領袖形象」。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中國領導人的「人民領袖」形象。二是為世界謀大同的「大國領袖」形象。
論壇上,全國網絡視頻海外傳播平臺暨全球拍客聯合招募正式啟動。人民視頻負責人陳星星對本報記者說:「人民視頻已有一支充滿正能量、有專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民拍客』隊伍。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網聯合人民視頻等啟動全球拍客招募,可以拓展人民拍客的海外隊伍,深挖全球資源,深化海外合作,引進海外優質視頻內容。」
論壇期間,人民日報海外版與來自美國、菲律賓、希臘等多個國家的海外華文媒體籤約合作;人民日報海外版攜手全球華媒與「一帶一路」地方合作委員會戰略合作啟動。同時,海外華文新媒體聯播平臺成立,海客新聞4.0上線;人民日報海外網與杭州市委外宣辦戰略合作啟動;全球華文媒體語言互通平臺也在論壇上啟動。論壇還發布了《海外華文新媒體影響力報告》和《杭州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上,75歲的印尼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的演講,贏得5次熱烈掌聲。他激動地說:「我第一次到中國是1978年,一轉眼40年。我親眼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見證了這40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心裡始終對中華民族有著最崇高的敬意!」
融合發展 面向未來
新時代海外華文媒體的使命和擔當是什麼?
在王樹成看來,廣泛團結聯繫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新時代全球華文媒體的使命與擔當。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住在國與祖(籍)國新時代的發展變化,讓全球華僑華人共享中國繁榮富強的歷史機遇和偉大榮光,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郭衛民指出,本屆論壇著力探討海外華文媒體在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中肩負的新使命、新擔當,順應國際傳播格局大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強起來的中國需要展示自己,變革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國。把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故事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給國際受眾,是海外華文媒體肩負的時代使命。
「中國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今年剛好40年。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這只是一兩代人的一瞬間。但就在這彈指一揮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昂首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必然要有新氣象、新任務。海外華媒在新時代也有新使命。」在融合發展分論壇上,歐洲時報社社長張曉貝說,「傳播中國新時代,凝聚華媒正能量。在新時代傳播中國故事,是我們海外華媒義不容辭的使命和擔當!」
《歐洲華聲報》社長兼總編輯馬列表示,這次論壇對於海外華文媒體回答「如何在新時代有新作為」這一問題,具有指導意義。「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如何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宣傳『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方案?這次論壇指明了方向。」
如何承擔新時代的新使命?代表們認為,融合發展是必經之路。
秘魯《公言報》總編輯孟可心輾轉飛行30多個小時,專程從南美洲前來杭州參會。「參加這次論壇是我此行的唯一目的,最吸引我的就是這次論壇的主題。」孟可心說,他在秘魯從事華文媒體工作已有20多年,親眼見證華文媒體在紙媒時代的蓬勃發展,而今正在直面新媒體的異軍突起。「一個切身體會是,我們既要發展傳統媒體,也要擁抱新媒體,這是必須要走的路。」
「這次論壇讓我大開眼界。」通過這次論壇,孟可心驚喜地發現,國內一些新媒體技術,包括編輯、播放甚至翻譯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這讓我們更有信心。」
奈及利亞華人網總經理黃亞靜對本報記者說:「我對人工智慧與新媒體未來這個議題非常感興趣。我們也正在做奈及利亞華人網的微信公眾號。」她認為,新媒體的表達與傳統媒體非常不同,海外華文媒體要順應潮流,做好轉型發展。「本屆論壇讓我收穫很大。論壇的內容和成果非常創新,尤其是語音領域的人工智慧令我大吃一驚。」黃亞靜表示,自己作為一名中外交流的使者,要傳播中國新時代,傳播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深感責任重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