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麟:六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結合起來

2020-12-05 和訊

11月19日,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本屆大會以「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為主題。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出席大會並講話,他提出從加快構建全媒傳播體系、始終堅守正確方向導向、著力擴大優質內容產能、充分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等六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

徐麟在講話中提到,加快構建全媒傳播體系是全媒體時代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目標。這個體系縱向覆蓋中央、省、市、縣4級媒體,模向包括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其中,商業平臺主要是發揮渠道、技術等優勢助力主流輿論傳播。徐麟指出,現在媒體融合已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必須以深化改革推動深度融合,以改革的膽識、改革的思維、改革的舉措破解發展難題,向改革要辦法、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出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媒體融合項目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不斷提高自身造血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下為講話原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出席由中國記協和湖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我謹代表中央宣傳部向大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信息化趨勢,作出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指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到中央政治局以「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媒體融合發展重大任務,到「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從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9月印發《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9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媒體融合發展成為國家戰略、輿論熱詞、業界顯學,充分表明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媒體融合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給我們以鼓舞、給我們以指引、給我們以鞭策。

幾年來,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媒體融合發展取得重要進展,新聞輿論陣地不斷拓展,現象級融媒體產品不斷湧現,主流媒體傳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比如,大家把客戶端建設作為重點,同步做大做強商業平臺官方帳號,著力打造移動傳播矩陣。不僅有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臺等中央媒體的「大端大號」,還湧現出芒果TV、澎湃新聞、時刻新聞、荔枝新聞、封面新聞、南方+等一批各具特色、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

媒體融合發展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從最初的轉觀念、做產品、建平臺,到由表及裡、由點到面逐步鋪開,現在要進入全面發力、構建體系的新階段。這也是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的要求。可以說,媒體融合前期架梁立柱、築基企穩的改革成效顯著,下一步深度融合、提質增效的改革任重道遠。這既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塊硬骨頭。下面,我從6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

第一,加快構建全媒傳播體系。這是全媒體時代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目標。在內涵上,這個體系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改革創新為抓手,實現資源集約、結構優化、差異發展、協同高效。在格局上,呈現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交融並存、網上和網下一體發展的態勢。在結構上,這個體系縱向覆蓋中央、省、市、縣4級媒體,模向包括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其中,商業平臺主要是發揮渠道、技術等優勢助力主流輿論傳播。

我們要順應全媒體趨勢、增強全媒體意識、把握全媒體規律,既要延續發揮傳統平臺和渠道作用,更要強化網際網路思維,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陣地,讓分散在網下的力量儘快進軍網上、深入網上。要規劃好布局、統籌好資源,著力打造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避免各自為戰、簡單相加。

第二,始終堅守正確方向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我們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目的是不斷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更好地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決不能將這一重大戰略低層次、片面化理解為吸粉引流、增加收入,使媒體融合喪失靈魂、迷失方向。

融合發展可能帶來媒體形態的變化,但無論什麼樣的媒體,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商業平臺,無論網上還是網下,無論大屏還是小屏,在導向上都是一個標準,沒有法外之地、輿論飛地。我們要牢牢把握新聞奧論工作的主動權主導權,堅決防止借融合發展之名淡化黨的領導,堅決防範資本操縱輿論的風險。

第三,著力擴大優質內容產能。我們現在既面對海量信息泛濫,更感到優質內容稀缺。能否吸引受眾、留住用戶,能否引領輿論、凝聚共識,最終要看內容做得好不好。不管什麼時候,好的內容永遠是根本,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主流媒體的看家本領,體現在內容的權威性、準確性上,要始終保持內容定力,不斷深化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高內容數量和質量上下功夫,不斷強化自身內容生產優勢。要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結合起來,用心用情製作有品質、有格調的內容,打造更多群眾喜愛、刷屏熱傳的作品,形成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力。

要把媒體的專業專長和網民的創新創造結合起來,吸引廣大網民參與內容生產傳播,生產更多真實客觀的新聞報導,提供更多觀點鮮明的言論評論,不斷豐富優質信息內容。要把受眾「需要什麼」與媒體「生產什麼」結合起來,增強內容供給的精準性、契合度,提供更多個性化、特色化新聞信息產品。我們講打造「內容+政務服務商務」的生態平臺,必須明確內容是核心,不可本末倒置。

第四,積極搶佔傳播技術高地。媒體融合是一次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的媒體變革。隨著5G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萬物互聯、萬物皆媒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內容和技術相互驅動、高度融合。我們要始終保持技術敏感,對新技術要有了解的興趣、接納的態度、運用的能力、管理的本領,戰略上佔據主動,戰術上更趨精準,緊盯技術前沿,瞄準發展趨勢,加強對新聞傳播領域有關新技術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決不能觀望等待、被動應對。

要充分用好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大膽將信息通信、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融入新聞信息生成、傳播、服務全過程,驅動傳統媒體加快轉型升級,引領和帶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要統籌各方面技術資源和力量,建好用好媒體融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實現傳媒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成果共享,搶佔全媒體時代技術高地。要堅持技術為內容服務,適用管用、安全可靠,避免片面追求最新、最尖端技術。比如,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偽造」的換臉換聲技術,存在較大侵權和真實性風險,運用在新聞領域要慎之又慎,確保新聞真實準確。

第五,大刀闊斧推進深化改革。現在媒體融合已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必須以深化改革推動深度融合,以改革的膽識、改革的思維、改革的舉措破解發展難題,向改革要辦法、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出路。融合發展不是簡單地增設一兩個部門,也不是物理上的組合拼裝,既要做好相關機構融合,也要做好新聞業務、資源要素融合。我們曾說過,媒體領導班子裡如果還有一位專管新媒體的,做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如果還是兩撥人,說明仍是「兩張皮」。現在看來,這個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要準確把握媒體發展規律,處理好存量和增量的關係,用好增量、激活存量,優化資源配置、淘汰落後產能,提升整體發展效能。要著力破解體制機制壁壘,深化內部組織架構和採編流程改革,建立適應移動網際網路傳播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形成集約高效的內容生產體系和全媒體傳播鏈條。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媒體融合項目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不斷提高自身造血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六,充分激發人才隊伍活力。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人,實現融合發展關鍵在人才、在隊伍。隨著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各單位對全媒體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人才稀缺、跟不上的問題日益凸顯,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立足改造和提升現有人才隊伍,把他們放到媒體融合這個大平臺上來歷練、來提高,通過學習新技術來練就新本領,通過運用新媒體來駕馭新媒體。

要創新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職稱晉級制度、薪酬分配辦法,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讓想留的留得住、想引進的引得進,想淘汰的淘汰得了。要加強採編播管、技術開發、產品運營的人才建設,促進科技人才與傳媒人才融合發展,補齊媒體融合專業人才短板。要加快培養後備人才隊伍,用好部校共建新聞學院、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人才培養基地等平臺,為媒體融合源源不斷地輸送全媒人才。

以上6個方面的思考,簡而言之就是全媒為本、導向為先、內容為王、技術為要、改革為重、人才為寶,這是我們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需要牢牢把握的基本問題和關鍵環節。

同志們、朋友們,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是中央交給我們的重大任務,是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希望各媒體把握機遇、順勢而為,各地各相關部門加強政策指導和資源保障,共同支持和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國記協要充分發揮團結服務作用,把中國新媒體大會越辦越好、辦出特色辦出影響,多為大家提供相互學習、交流研討的平臺。

最後,祝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講話內容來自中國記協網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直播文字實錄)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出席大會並講話。他指出,應當從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始終堅守正確方向導向、著力擴大優質內容產能、充分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等六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徐麟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信息化趨勢,作出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
  • 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推動全媒體時代媒體深度融合,事關廣播電視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事關壯大主流輿論,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廣播電視機構積極落實,媒體融合取得重要進展。為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 聚焦深度融合路徑
    全國新聞行業匯聚一堂共商融合、共謀發展,探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推動新媒體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2020年是中國媒體融合事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七年,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布局的第三年,縱深發展、融合深耕下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正在積極構建。
  • 當前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趨勢
    在國家政策和資金保駕護航下,2019年縣級媒體在借鑑「長興模式」「邳州模式」等融合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經濟、文化、資源等實際情況系統展開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探索,從而對當地群眾提供本土化綜合服務,目前福建、甘肅、天津、貴州、江西等九個省(直轄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已全部建成並掛牌成立。通過搭建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成為縣級媒體融合中心建設的重要途徑。
  • 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四):中央吹響衝鋒號,媒體融合正闖關,廣電如何再出發?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
  • 臻和科技與浙江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合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文發布,其中關於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內容備受關注。《建議》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 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 ...融合推進大會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潘愛華副司長致辭
    大會始終堅持以推進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為目標,構築一個傳遞和解析國家兩化融合政策,分析行業兩化融合發展現狀和趨勢,交流兩化融合經驗,關注企業兩化融合發展動態,推動新技術應用的平臺。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兩化融合在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設備設施管理,兩化融合等兩化融合發展的基礎要素已趨於成熟,具備了向更高階段發展的條件。
  • 突出特色,推動陸軍媒體平臺深度融合
    記者︰傳媒界有這樣的共識,媒體融合重在系統性深度相融,而不是各平臺簡單相加。但如何實現深度融合,未知大於已知,變化快於規劃。對此,中心的建設思路是什麼?有哪些創新舉措?王?楊︰當前,媒體傳播格局不斷嬗變,不跑起來必然會掉隊。中心豐富的媒體形態,為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和廣闊空間。
  • 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化」融合發展策略研究
    關鍵詞: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當前,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全方位地重構社會生活,第42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中98.3%的人使用手機上網。隨著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網絡平臺通過用戶的信息交互、公共表達和社會化生產,媒體化特徵愈發明顯。主流媒體在融合轉型過程中也期待逐步建立平臺化的傳播能力和競爭優勢。
  • 省政協《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調研報告》提出 把「大...
    去年,為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結合大研討大行動,省政協把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作為2017年重點調研課題,並成立調研組深入開展調研。去年9月20日,省政協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專題協商座談會在海口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到會聽取意見建議,對省政協為推動「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進行充分調研表示肯定。
  • 山東廣電「五智融合」獲評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度全國廣電媒體融合...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12月1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公布2020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典型案例、成長項目徵集評選結果的通知》。由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報送的「五智融合」案例獲評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
  • 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即將登場!就在明天!
    新形勢下,媒體融合如何向縱深推進?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現場將重磅發布《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2020》。  據了解,《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2020》由新華社出品,由我國媒體融合研究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共同完成,將詳細盤點2019年至2020年中央、省、縣級媒體融合的優秀案例,並梳理5G技術創新在網絡、終端、內容、業務、平臺和場景上與媒體融合的最新探索,為當前新媒體融合發展指明方向。
  • 媒體融合成為必然趨勢,華為雲攜手雲南廣電將融媒體平臺搬上雲端
    當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已成為一項緊迫課題。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技術是創新應用的基礎。5G時代將實現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協同發展,並進一步帶動媒體深度融合,帶來更豐富的傳播內容、更高效的生產速度以及更清晰的音視頻觀看體驗。
  • 【2020熱點時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這6個方面是著力點!
    ,這6個方面是著力點!《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01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集中精銳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引導企業向應用基礎研究等創新鏈前端延伸,在重點領域繼續布局建設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健全以企業為主體
  • 媒體深度融合: 全生態資源快速協同 乘法效應顯著
    從新媒體到全媒體、智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再到深度融合,全智媒的深度融合這道極其複雜的綜合大題考驗著多個學科多個行業多領域的跨界綜合協同能力。解決一個難題不難,重要的是綜合解決所有難題,找到平衡的最優解。  在各種視頻社交媒體的推動下,媒體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大環境的變革促使「自媒體」門檻不斷降低。
  • ...署名文章:做深做實「四個強化」「四個融合」 堅定不移把大數據...
    一年來,「四個強化」「四個融合」紮實推進,大數據發展蹄疾步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能。推進「四個強化」、做實「四個融合」,貴州大數據發展才能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加快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我省在全國率先編制《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建立全國第一個專門面向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標評估體系,為全省14947家規上企業開展融合評估、診斷,已通過工信部評審,正作為國家評估標準培育。
  • 「短視頻重構媒體融合主戰場」優秀論文徵稿啟事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 橫崗街道「融合式」特色黨建匯聚服務民生「大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該街道以「黨建品質提升行動」為依託,研究出臺《橫崗街道加強和改進街道機關「1+4+3」文件》,以黨組織生活制度規範化、陣地建設標準化等為抓手,全面推進機關黨建工作。「街道深入推進機關『星級黨支部』創建工作,制定5大標準、30項黨建清單,每年開展評比檢查,形成了機關黨組織規範化建設、黨建引領隊伍建設等多個方案,助力街道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羅鐵牛說。
  • 徐麟會見美國新聞集團執行長羅伯特·湯姆森
    10月19日,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在京會見美國新聞集團執行長羅伯特·湯姆森先生一行。  徐麟會見美國新聞集團執行長羅伯特·湯姆森(焦非 攝)  徐麟首先歡迎湯姆森先生一行來國新辦做客。他表示,中美關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有益於世界其他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