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建設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交互的平臺型媒體,對於增強傳統主流媒體在媒體融合「下半場」的影響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解放軍報》在網際網路上的「新窗口」,解放軍報客戶端參考「平臺化」深度融合發展路徑,以開拓內容生產主體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技術實力支撐作用,探索推出精品內容,著力打造「一站式」自媒體聚合平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建構軍事內容新生態。
關鍵詞: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當前,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全方位地重構社會生活,第42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中98.3%的人使用手機上網。隨著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網絡平臺通過用戶的信息交互、公共表達和社會化生產,媒體化特徵愈發明顯。主流媒體在融合轉型過程中也期待逐步建立平臺化的傳播能力和競爭優勢。平臺媒體化和媒體平臺化,已成為當下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徵和趨勢之一。作為《解放軍報》傳媒集群重要部分的解放軍報客戶端,在歷經改版升級後,影響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平臺化」融合發展,可使解放軍報客戶端和用戶之間建立有效連接,增加新的流量和用戶,提升其傳播效應。
一、解放軍報客戶端發展現狀及特色分析
(一)界面全新呈現,頻道分眾定製
2017年3月5日,解放軍報客戶端全新改版上線。主界面有「推薦」「新聞」、H5、「直播」等頻道,用戶可根據興趣自由添加欄目,實現個性化定製。其中,《武裝力量》《軍事媒體》兩個欄目首次實現了軍事類新媒體的聚合。用戶可在欄目中選擇「軍報記者」「我們的天空」「三劍客」等新媒體「大咖」進行訂閱,在客戶端內即可閱讀其推送內容。
(二)內容形態多元,信息容量較大
新版解放軍報客戶端內容變革較為明顯,改變了以往「一鍋端」的傳統思維模式,分眾化生產傳播的理念得到強化。新聞內容的生產從主要依靠《解放軍報》和中國軍網,變為「自主策劃採編+多平臺交流分享」的融通聚合機制,信息生產成本降低,流通壁壘得到進一步消除。豐富的內容產品以及分眾化的傳播方式也為用戶迅速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三)交互功能豐富,用戶黏性增強
新版解放軍報客戶端將新聞信息的傳播和社交互動行為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著力打造開放型新聞產品。其集成了H5、VR和直播等多種新興播報形式,信息推送、評論互動、用戶登錄等核心功能也更加完善。多元化的互動手段讓用戶參與信息內容的生產與傳播更加便利,在感官層面、內容層面以及情感層面引起用戶的共鳴,讓用戶享受到信息網絡時代融媒體軍事新聞播報的獨特魅力。
二、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化」轉型中面臨的問題
(一)用戶界面同質化,整體風格「設計感」不強
一是啟動頁一成不變。解放軍報客戶端啟動頁畫面中央由一顆「八一」軍徽、「解放軍報」和「兵在掌上閱」動態字體構成。啟動頁雖美觀大方,但在重要節日到來和重大活動開展之際,其並未通過界面相應變化,培養用戶的使用興趣;二是字體和圖標設計感不強。解放軍報客戶端用戶界面中的字體主要採用黑體,圖標設計也較為簡單,長時間使用容易給用戶留下刻板印象。優化界面設計、整體布局、顏色使用,注意布局的節奏感、疏密搭配等,對於爭取年輕用戶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二)內容來源單一,原創生產「續航力」不足
相比於「推薦」「新聞」等熱門頻道,H5、VR等頻道更新頻率相對較低。最能體現新媒體聚合平臺特色的「軍事媒體」欄目中,自媒體「大咖」並未真正入駐創作,內容主要由編輯從微信公眾號上「搬運」而來。信息聚合和平臺化發展要求客戶端的運營人員能夠在方寸之間為用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實現「一站式」閱讀。「自產」和「搬運」顯然無法滿足信息內容的龐雜性要求,這就需要軍內外優質內容生產者共同耕耘。「開門做內容」是大勢所趨。
(三)互動頻次較低,「引流」成效尚待提升
解放軍報客戶端頻道間風格差異較大,文章點讚評論數量較少,未充分發揮客戶端的入口和平臺作用,切實讓內容「活水」流淌在互動機制的「水渠」之中。相較而言,澎湃新聞客戶端將時政新聞和思想分析的特色進行了充分發揮。其專門設置了「中國政庫」「打虎記」「輿論場」等專欄,推出新聞追問和跟蹤功能,不斷積累用戶、引入流量,用戶精彩的評論往往也成為讓人「澎湃」的焦點,值得借鑑。
三、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化」發展的策略思考
(一)開拓內容生產主體,用「平臺化」適應產業鏈變革
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增長已進入高位穩態區間,使用手機上網的穩定用戶群已基本形成。增量紅利進一步縮減,用戶存量中的競爭必將日益激烈。
在這種趨勢下,解放軍報客戶端設置了「評論」「專題」頻道,期望通過內容「供給側改革」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爭取更多忠實受眾。商業平臺的飛速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傳統主流媒體的內容優勢,這說明內容價值回歸的機遇,並不是單純做好內容就能夠抓住的,更要看到內容產業鏈的新變革,用「平臺+內容」的模式雙管齊下。解放軍報客戶端應改變原有「原創」理念,通過聚攏優質軍事內容生產者,將內容生產者範圍擴大到編輯室外,引入客戶端發展的「活水」,實現內容生產的社會化。
(二)著力打造內容精品,回歸新聞本質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商業平臺通過推薦算法等技術手段,在充分放大「眼球效應」的同時獲取了大量流量。但快速生長的背後是內容失控,網際網路治理力度應該加強。內容價值的回歸,使得在內容把關上更勝一籌的傳統主流媒體獲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彎道超車」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解放軍報客戶端在內容生產方面有著理性和深度的獨特優勢,在內容創作方面,解放軍報客戶端可不斷創新話語體系,爭取做到雅俗共賞;在表達形式上,要不斷嘗試「聯合作戰」機制,有機結合文字、圖片、短視頻、直播、H5等多種表現方式;在特色亮點上,解放軍報客戶端應著眼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增加內容創作的吸引力,推出一系列為廣大官兵喜聞樂見的優質內容。
(三)確立差異化新指向,瞄準用戶市場探索「趣緣社交」
隨著媒體融合發展進入「下半場」,新聞客戶端的用戶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並未達到用戶數量的「天花板」。數據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預測的2019年網際網路十大趨勢中,「對用戶的精細化運營越來越受重視」「興趣圈層崛起、小領域下的大市場」即佔兩席。解放軍報客戶端不能「身」融「心」不融,片面追求「大而全」,而要在新聞類客戶端的同質化怪圈中立足差異找準定位。
作為最權威的軍事類資訊發布平臺,解放軍報客戶端在吸引廣大軍事愛好者方面有著巨大潛力。下一步,解放軍報客戶端可以借鑑嗶哩嗶哩、豆瓣等應用的經驗,嘗試以軍事愛好為牽引推進興趣社群建設,建構起一個既可以獲取權威海量軍事信息,也可以輕鬆平等對話交流的「興趣社區」,吸引更多「年輕流量」。
(四)著力提升技術實力,發力短視頻佔領「流量高地」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短視頻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多種新興技術,其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較低、參與性強,有著高頻穩定的內容輸出和強大的粉絲渠道,已成為各媒體平臺競相爭奪的「流量高地」。
如何將技術與內容產品進行有效嫁接,決定了在新一輪用戶流量爭奪中客戶端的發展走向。目前軍事類短視頻的發展相對較快,主要集中在抖音、今日頭條等商業媒體平臺。但商業平臺推送背後的算法邏輯基於「流量變現」,受眾對軍媒帳號視頻內容的觀看只能依賴於平臺的推送,密集的價值觀輸出很難在這類平臺中實現。構建解放軍報客戶端自己的短視頻平臺,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用戶並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可以將「黨媒算法」邏輯融入平臺建設之中,真正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
四、結語
媒體融合,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媒體深度融合的快進鍵已經按下,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可以說,這段「正在發生的歷史」沒有任何先例可循。解放軍報客戶端須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應勢而動,在媒體融合發展的「下半場」牢牢把握「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要求,深耕內容並時刻緊跟技術前沿,不斷提昇平臺發展活力。
解放軍報客戶端在全媒體時代的「平臺化」改革中,一定能挖掘出提升主流聲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巨大潛力,在「融」中創造、在「合」中提升,借力媒體深度融合把中國軍隊聲音傳得更遠、叫得更響,更好地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
責任編輯:呂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