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化」融合發展策略研究

2020-11-29 中國軍網

摘 要: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建設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交互的平臺型媒體,對於增強傳統主流媒體在媒體融合「下半場」的影響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解放軍報》在網際網路上的「新窗口」,解放軍報客戶端參考「平臺化」深度融合發展路徑,以開拓內容生產主體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技術實力支撐作用,探索推出精品內容,著力打造「一站式」自媒體聚合平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建構軍事內容新生態。

關鍵詞: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當前,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全方位地重構社會生活,第42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中98.3%的人使用手機上網。隨著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網絡平臺通過用戶的信息交互、公共表達和社會化生產,媒體化特徵愈發明顯。主流媒體在融合轉型過程中也期待逐步建立平臺化的傳播能力和競爭優勢。平臺媒體化和媒體平臺化,已成為當下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徵和趨勢之一。作為《解放軍報》傳媒集群重要部分的解放軍報客戶端,在歷經改版升級後,影響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平臺化」融合發展,可使解放軍報客戶端和用戶之間建立有效連接,增加新的流量和用戶,提升其傳播效應。

一、解放軍報客戶端發展現狀及特色分析

(一)界面全新呈現,頻道分眾定製

2017年3月5日,解放軍報客戶端全新改版上線。主界面有「推薦」「新聞」、H5、「直播」等頻道,用戶可根據興趣自由添加欄目,實現個性化定製。其中,《武裝力量》《軍事媒體》兩個欄目首次實現了軍事類新媒體的聚合。用戶可在欄目中選擇「軍報記者」「我們的天空」「三劍客」等新媒體「大咖」進行訂閱,在客戶端內即可閱讀其推送內容。

(二)內容形態多元,信息容量較大

新版解放軍報客戶端內容變革較為明顯,改變了以往「一鍋端」的傳統思維模式,分眾化生產傳播的理念得到強化。新聞內容的生產從主要依靠《解放軍報》和中國軍網,變為「自主策劃採編+多平臺交流分享」的融通聚合機制,信息生產成本降低,流通壁壘得到進一步消除。豐富的內容產品以及分眾化的傳播方式也為用戶迅速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三)交互功能豐富,用戶黏性增強

新版解放軍報客戶端將新聞信息的傳播和社交互動行為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著力打造開放型新聞產品。其集成了H5、VR和直播等多種新興播報形式,信息推送、評論互動、用戶登錄等核心功能也更加完善。多元化的互動手段讓用戶參與信息內容的生產與傳播更加便利,在感官層面、內容層面以及情感層面引起用戶的共鳴,讓用戶享受到信息網絡時代融媒體軍事新聞播報的獨特魅力。

二、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化」轉型中面臨的問題

(一)用戶界面同質化,整體風格「設計感」不強

一是啟動頁一成不變。解放軍報客戶端啟動頁畫面中央由一顆「八一」軍徽、「解放軍報」和「兵在掌上閱」動態字體構成。啟動頁雖美觀大方,但在重要節日到來和重大活動開展之際,其並未通過界面相應變化,培養用戶的使用興趣;二是字體和圖標設計感不強。解放軍報客戶端用戶界面中的字體主要採用黑體,圖標設計也較為簡單,長時間使用容易給用戶留下刻板印象。優化界面設計、整體布局、顏色使用,注意布局的節奏感、疏密搭配等,對於爭取年輕用戶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二)內容來源單一,原創生產「續航力」不足

相比於「推薦」「新聞」等熱門頻道,H5、VR等頻道更新頻率相對較低。最能體現新媒體聚合平臺特色的「軍事媒體」欄目中,自媒體「大咖」並未真正入駐創作,內容主要由編輯從微信公眾號上「搬運」而來。信息聚合和平臺化發展要求客戶端的運營人員能夠在方寸之間為用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實現「一站式」閱讀。「自產」和「搬運」顯然無法滿足信息內容的龐雜性要求,這就需要軍內外優質內容生產者共同耕耘。「開門做內容」是大勢所趨。

(三)互動頻次較低,「引流」成效尚待提升

解放軍報客戶端頻道間風格差異較大,文章點讚評論數量較少,未充分發揮客戶端的入口和平臺作用,切實讓內容「活水」流淌在互動機制的「水渠」之中。相較而言,澎湃新聞客戶端將時政新聞和思想分析的特色進行了充分發揮。其專門設置了「中國政庫」「打虎記」「輿論場」等專欄,推出新聞追問和跟蹤功能,不斷積累用戶、引入流量,用戶精彩的評論往往也成為讓人「澎湃」的焦點,值得借鑑。

三、解放軍報客戶端「平臺化」發展的策略思考

(一)開拓內容生產主體,用「平臺化」適應產業鏈變革

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增長已進入高位穩態區間,使用手機上網的穩定用戶群已基本形成。增量紅利進一步縮減,用戶存量中的競爭必將日益激烈。

在這種趨勢下,解放軍報客戶端設置了「評論」「專題」頻道,期望通過內容「供給側改革」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爭取更多忠實受眾。商業平臺的飛速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傳統主流媒體的內容優勢,這說明內容價值回歸的機遇,並不是單純做好內容就能夠抓住的,更要看到內容產業鏈的新變革,用「平臺+內容」的模式雙管齊下。解放軍報客戶端應改變原有「原創」理念,通過聚攏優質軍事內容生產者,將內容生產者範圍擴大到編輯室外,引入客戶端發展的「活水」,實現內容生產的社會化。

(二)著力打造內容精品,回歸新聞本質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商業平臺通過推薦算法等技術手段,在充分放大「眼球效應」的同時獲取了大量流量。但快速生長的背後是內容失控,網際網路治理力度應該加強。內容價值的回歸,使得在內容把關上更勝一籌的傳統主流媒體獲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彎道超車」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解放軍報客戶端在內容生產方面有著理性和深度的獨特優勢,在內容創作方面,解放軍報客戶端可不斷創新話語體系,爭取做到雅俗共賞;在表達形式上,要不斷嘗試「聯合作戰」機制,有機結合文字、圖片、短視頻、直播、H5等多種表現方式;在特色亮點上,解放軍報客戶端應著眼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增加內容創作的吸引力,推出一系列為廣大官兵喜聞樂見的優質內容。

(三)確立差異化新指向,瞄準用戶市場探索「趣緣社交」

隨著媒體融合發展進入「下半場」,新聞客戶端的用戶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並未達到用戶數量的「天花板」。數據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預測的2019年網際網路十大趨勢中,「對用戶的精細化運營越來越受重視」「興趣圈層崛起、小領域下的大市場」即佔兩席。解放軍報客戶端不能「身」融「心」不融,片面追求「大而全」,而要在新聞類客戶端的同質化怪圈中立足差異找準定位。

作為最權威的軍事類資訊發布平臺,解放軍報客戶端在吸引廣大軍事愛好者方面有著巨大潛力。下一步,解放軍報客戶端可以借鑑嗶哩嗶哩、豆瓣等應用的經驗,嘗試以軍事愛好為牽引推進興趣社群建設,建構起一個既可以獲取權威海量軍事信息,也可以輕鬆平等對話交流的「興趣社區」,吸引更多「年輕流量」。

(四)著力提升技術實力,發力短視頻佔領「流量高地」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短視頻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多種新興技術,其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較低、參與性強,有著高頻穩定的內容輸出和強大的粉絲渠道,已成為各媒體平臺競相爭奪的「流量高地」。

如何將技術與內容產品進行有效嫁接,決定了在新一輪用戶流量爭奪中客戶端的發展走向。目前軍事類短視頻的發展相對較快,主要集中在抖音、今日頭條等商業媒體平臺。但商業平臺推送背後的算法邏輯基於「流量變現」,受眾對軍媒帳號視頻內容的觀看只能依賴於平臺的推送,密集的價值觀輸出很難在這類平臺中實現。構建解放軍報客戶端自己的短視頻平臺,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用戶並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可以將「黨媒算法」邏輯融入平臺建設之中,真正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

四、結語

媒體融合,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媒體深度融合的快進鍵已經按下,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可以說,這段「正在發生的歷史」沒有任何先例可循。解放軍報客戶端須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應勢而動,在媒體融合發展的「下半場」牢牢把握「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要求,深耕內容並時刻緊跟技術前沿,不斷提昇平臺發展活力。

解放軍報客戶端在全媒體時代的「平臺化」改革中,一定能挖掘出提升主流聲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巨大潛力,在「融」中創造、在「合」中提升,借力媒體深度融合把中國軍隊聲音傳得更遠、叫得更響,更好地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

責任編輯:呂俊平

相關焦點

  •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18全國兩會融合報導實踐
    打通「報網端臺」的真融合 上述案例中,兩大媒體集團通過黨媒平臺實現了「報網端臺」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 12月3日解放軍報導讀
    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3日星期四,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今日軍報頭版刊登《在黨的旗幟下鑄牢軍魂——全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鑄魂育人綜述》。
  • 人民網《2020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發布
    本屆論壇主題為「深度融合、一體發展——加快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人民網監事會主席、人民網研究院院長唐維紅在24日上午舉辦的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2020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以下為全文內容:2017年,人民網研究院研究構建了黨報融合傳播指數指標體系,並首次發布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今年我們通過抓取當年1月1日-8月15日全國三級黨報紙報、網站、微博、微信、自有新聞客戶端、入駐聚合客戶端、入駐抖音平臺、入駐喜馬拉雅FM的相關數據,人民網研究院對全國377家黨報的融合傳播情況進行考察,力求客觀呈現黨報融合傳播的現狀及特點。
  • 人民網研究院發布《2020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
    本屆論壇主題為「深度融合、一體發展——加快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人民網監事會主席、人民網研究院院長唐維紅在24日上午舉辦的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2020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以下為全文內容: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興一年一度我們再次相聚在黨媒網站的高峰論壇上,今年感謝深圳鹽田區的支持,我們在美麗的鹽田相聚。
  • ...客戶端的內容運營邏輯探析——以深圳「12·20」山體滑坡事故為例
    媒體的移動化趨勢日趨明顯,移動媒體的誕生改變了現有的媒介生態,新的媒介產業與之誕生,傳統媒體與移動媒體的融合互通,其中尤以手機媒體的發展最引人矚目,不斷再造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成為重要的媒介形態。 而從簡訊新聞、手機報等原始手機新聞閱讀方式,到WAP電子報、新聞客戶端、開放平臺公眾號等新媒體形態,資訊獲取一直是手機用戶的剛性需求。
  • 當前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趨勢
    2019年9月19日,人民日報成立智慧媒體研究院,並推出全媒體智慧雲等新項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先後成立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時政新聞中心、技術局、國際傳播規劃局、民族語言節目中心等部門,從而加快媒體融合的進程,為其他省市級、縣級媒體提供示範。
  • 2017媒體融合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融合新路徑:聚合+算法
    提高網絡輿論自律水平」——2017媒體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回顧3年來主流媒體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的歷程,與會者有哪些體會值得分享?又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為此,本期《傳媒周刊》集納論壇中的觀點精髓,以饗讀者,期待能為業界進一步開拓思路。   眾所周知,近3年來,中央與地方主流報刊積極作為,從「報紙+網絡版+手機報」的加和式轉型,進入融合發展質效並重的時期。
  • 【解放軍報】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單參數量子精密測量是量子精密測量中最簡單的問題,近30年來國際學界對此有深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在引力波探測等問題中進行了應用。但是,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要複雜得多,每個參數的最優測量方案一般不兼容,參數之間存在精度制衡。如何實現多參數的最優測量,是當前國際量子精密測量科研的前沿問題之一。
  • 12月2日解放軍報導讀
    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2日星期三,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2月1日,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總理伊姆蘭·汗在伊斯蘭瑪巴德分別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
  • 遼寧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移動客戶端上線運行
    日前,遼寧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移動客戶端APP——「遼儀共享」正式上線運行,標誌著遼寧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工作向「網際網路+儀器共享」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 深度 | 基於信息物理融合的網絡控制系統安全研究策略
    如何從工業控制系統信息物理融合這一本質特點出發,深度融合計算、通信和控制領域的研究成果,構建一個可控、可信、可擴展並且安全高效的工業控制網絡安全技術體系,是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亟待研究的方向。IT網絡安全領域的入侵檢測系統(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共同特點是將網絡本身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的是攻防雙方在網絡上的博弈策略和對網絡特性的影響。對於具備上述攻擊特徵的黑客攻擊行為,單純地研究網絡特徵的變化已經無能為力。
  • 報告丨媒體正從戰術性創新向戰略性融合邁進
    2020年,媒體融合作為我國國家戰略推進已邁進第七個年頭,主流媒體已進入深度融合發展階段,身處深水區和攻堅區,怎麼往前走成為需要解答的緊迫課題。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曾祥敏,發布了由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編撰的《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2020》。
  • 媒介融合背景下BBC的立體化新聞報導平臺構建
    本文將借鑑和對比英國BBC改革的成熟路徑,研究它如何在新浪潮中構建多媒體平臺,並基於多媒體平臺進行新聞報導實踐,實現新聞報導的立體化傳播和對媒介市場的全方位佔領,保持媒體的的輿論引導力和社會影響力。 二、構建多媒體平臺體系 (一)三大新聞平臺為基石 作為多媒體融合改革中的翹楚,BBC也是經過了在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之間的艱難選擇。BBC的高層一直強調如何在新的環境下突破傳統的「廣播電視機構」的定位。
  •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內容提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主流媒體要適應時代發展、更好發揮作用就必須解答好這個課題。要認清媒體融合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抓住信息革命機遇,加快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
  • 青島供電聯合高校企業推動產研融合發展
    ,推動產研融合發展。一直以來,青島供電公司高度重視企業創新工作,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下一步將聯合科研院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資源,構建產研融合與人才培養平臺,在產研融合與人才培養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共同進行探討研究,打造產研新模式範例,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 「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
    5月22日,黑龍江省融媒重點項目「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作為一個全新的新聞資訊權威發布平臺、政務服務智慧平臺和行業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極光新聞」客戶端集「新聞+政務+服務」於一體。
  • 智聯人才發展中心產學融合論壇:以人為本,打贏數位化轉型持久戰
    當日下午,智聯人才發展中心舉行「重新詮釋僱傭關係-產學融合論壇」。、文化體系、成長體系、激勵體系進行僱傭關係的趨勢研究,並且見證了僱傭雙方從二元對立向共生發展的進化。陳龍則認為企業組織數位化轉型的本質上在於價值創造方式的轉變:從勞動創造價值到數據和技術同樣都在創造價值——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開始實施責任自治和數字泰勒主義的雙重管理策略,即充分利用員工自主性,將其工作經驗分析學習,使其成為生產領域的數據創造者。與此同時,人的行動、使用場景也為數位化工具提供了海量的數據與真實的用戶場景。
  • 馬伯庸主筆融合策略卡牌手遊《代號:三國》首發曝光
    近日,在騰訊遊戲年度發布會上,由著名作家馬伯庸擔任世界觀架構師的創新玩法手遊《代號:三國》正式亮相,馬伯庸親臨現場闡述了他希望為玩家描繪的三國世界,並通過遊戲內錄展現了遊戲融合策略卡牌的創新玩法,引來大批玩家矚目期待。
  • 解放軍報評論員: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牽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
    原標題: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牽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理論創新的根本指向是推動實踐,問題切入是理論通向實踐的橋梁。落實好《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推動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走深走實,必須注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牽引。
  • 上報集團掌門人裘新披露融合發展路線圖:今年布局四個新項目
    對照「新型」的要求,我們的短板在於「四個缺乏」:1.缺乏在影響力、體量上能夠真正與商業性新聞客戶端相抗衡的平臺級項目。2.缺乏以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個性化推薦等網際網路技術為驅動的項目。3.缺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將內容傳播與社交、服務相融合的網際網路社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