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人才發展中心產學融合論壇:以人為本,打贏數位化轉型持久戰

2020-12-05 艾肯家電網

11月28日,由智聯招聘發起的「內生力量 重塑新生」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中國人力資本管理論壇在無錫舉行。當日下午,智聯人才發展中心舉行「重新詮釋僱傭關係-產學融合論壇」。

 

智聯人才發展中心執行總監劉寧主持「重新詮釋僱傭關係-產學融合論壇」

智聯招聘多年來圍繞組織體系、文化體系、成長體系、激勵體系進行僱傭關係的趨勢研究,並且見證了僱傭雙方從二元對立向共生發展的進化。在今年的最佳僱主企業評選過程中,人們發現企業組織精英化、數位化、靈活化的趨勢逐漸蔓延,職場人努力修煉內功、學習技能,雙方都在向內審視,通過彼此成就獲得新的生命力。

智聯人才發展中心主辦的「重新詮釋僱傭關係-產學融合論壇」,圍繞新僱主經濟模型的四個體系展開了討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雅博士後陳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徐建平,廣發銀行總行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高濤,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馮帥章,浪潮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張新瓊,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浩然,杭州縵圖攝影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行政總監王向陽等學者與企業代表發表了專題演講,嘉賓們也從學術和應用的角度分享了企業在組織結構、管理激勵和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企業管理數位化 核心依然是以人為本

對於企業組織數位化轉型,王迪認為其本質不是單純去實現管理、節約成本和踐行專業理念,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為了去創造更好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其根本是「以人的需求」為原則。陳龍則認為企業組織數位化轉型的本質上在於價值創造方式的轉變:從勞動創造價值到數據和技術同樣都在創造價值——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開始實施責任自治和數字泰勒主義的雙重管理策略,即充分利用員工自主性,將其工作經驗分析學習,使其成為生產領域的數據創造者。

與此同時,人的行動、使用場景也為數位化工具提供了海量的數據與真實的用戶場景。陳龍基於對網際網路平臺用工的研究,發現數位化轉型後,企業由單一勞動創造價值改變成了由勞動和技術或數據都在創造價值。他以外賣行業與共享用車行業舉例提出,真實的地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數據連接,服務過程不斷精細化,人工智慧結合使用者的真實使用場景,不斷優化、進化出最優路線。

組織文化要為員工構築安全與信賴的工作環境

企業的核心是人,對於人的關注是企業能夠基業長青的關鍵。在張新瓊看來,不管是技術融合也好,還是消費個體的崛起、業務生態的邏輯變化,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人,人始終貫穿於企業整個數位化變革過程。企業要想建立敏捷性組織,必須進行以能為本的崗位組織和設計、搭建人才數位化意識。徐建平認為,每一個成功的人或企業背後都有「三個人」,一是會計師,幫你理財;二是律師,解決法律問題;三是要找一個心理醫生,幫助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企業需要關注員工心理健康,不僅將員工的壓力轉為動力,更要讓員工釋放壓力,建設「健康職場」。

Z世代的員工進入職場,對企業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濤認為,企業文化廣義上包括幾個層級:理念層,是企業文化之魂;制度層,是企業文化之軀;形象層,是企業文化之形。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員工感受到組織對他的重視,感受到自己在企業裡成就自我的職業安全。何浩然在研究發現,企業招聘過程中,物質激勵越高也就是工資越高,相應的申請人數和人才質量也更高;而同一個月薪等級類的工作,申請率從無彈性到彈性逐漸增加而逐漸增加,可見大家喜歡彈性工作。

新就業形態催生組織成長體系與法規政策調整

馮帥章從宏觀層面評價了就業形勢。他認為以新業態、新模式、新就業為基礎產生的新型靈活就業是目前「六穩」「六保」政策重要的著力點,但在在當前新型靈活就業還存在難界定、人員權益難保障、就業平臺發展不充分等問題,亟待通過相關政策的建立調整,為就業賦能。例如,有關部門應儘快將靈活就業的相關指標納入勞動力市場的統計體系與勞動法的保護範圍;參照低準入低享受原則,研究與靈活就業人員收入水平相適應的社保繳費方法,建立對靈活就業群體更友好的社保體系;取消不合理的市場準入限制,規範平臺企業的市場進入,規範平臺企業經營。

包括靈活就業在內,勞動力市場不斷變化,以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在變化作為常態的時代,王向陽提出:雖然大家都在討論組織變革,但組織變革不能下猛藥,不能採用死亡療法,還是要循序漸進,組織穩定是相對的,變革是永恆的。在構建學習型組織的成長體系中,要有效激勵員工展現自驅動的學習能力,並把企業的業務成功和對應的能力提升作為成長體系考核依據之一。

謹慎擁抱數位化 讓個體與組織共生演化

在隨後的「數字時代的組織與人才發展新勢能」圓桌論壇上,東軟集團華東大區人力資源總監曾祥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校園與僱主品牌部長童部林,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迪,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浩然,智聯招聘集團首席戰略官汪維綱參與了討論。

學者與企業代表探討「數字時代的組織與人才發展新勢能」

在數位化實施的過程中,王迪認為需要積極又謹慎,做到尊重個體價值。擁抱一場轉型,提倡一場變革時,首先要有冷靜的判斷,量力而行、向時而動、因時而動、結伴而行。何浩然則特別提出了組織的成本問題。建立敏捷性組織我們需要考慮其背後的成本,要求我們對此報以謹慎的態度。增加企業的敏捷性的前提是技術的敏捷性,如果把數位化技術用好了對於技術敏捷性會有很大的提升。

在談及組織和個體共生關係構建時,童部林表示要看到個體價值,並與組織利益關係相捆綁,構建共生關係與共生能力的體系。他認為一方面通過協同在線、溝通在線、生態在線的方式做好組織效能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扁平化組織體系建設,明確個體在倒金字塔中的角色與任務,在去中心化的過程中讓個體以能力與信用價值贏得更多工作,更好實現自我價值,與組織協同發展,打造幸福、溫馨、向上的工作環境。

關於如何打造企業的韌性,曾祥菊認為:當前環境變化就是不斷的實踐,企業非常需要韌性。共生是一種能力,是我們用有限的個人能力或組織能力去撬動大的支點,運用資源帶來更大可能性的一種能力,所以在當下,每個管理者和企業都要有這樣一種資源運用、連結生態的能力。汪維綱則認為,在組織發展領域,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選擇努力走一條老路和選擇變革重生,結局完全不同。

智聯招聘集團首席戰略官汪維綱提示企業,每家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成功都是無法複製的,一定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數位化轉型還是要回歸到以人為本。同時,數位化是一種賦能手段,不是目的,千萬不能為了數位化而數位化。要想迅速進行數位化轉型或用幾年時間完成數位化轉型是不現實的,數位化轉型是持久戰。「如何以人為本地去推進效能的提升,以及員工和背後人幸福感的提升,是不斷探索、長期演進的過程。」汪維綱總結道。

主辦本次「重新詮釋僱傭關係-產學融合論壇」的智聯人才發展中心是智聯招聘旗下領先的人才評估與發展平臺。成立13年來,智聯人才發展中心整合線上線下測評、培訓和諮詢等服務,聚焦解決企業人才評估、人才培養及人才管理三大問題,其「招測培」一體化解決方案受到了企業的廣泛歡迎,解決方案中的「AI易面」智能招聘工具,也獲得了有關政府專業主管單位與行業的各種獎項認可。本次論壇的舉行,也整合了智聯人才發展中心旗下智聯人才研究院等專業團隊、人才發展顧問的專業洞見。未來,智聯人才發展中心將與各企業在數位化轉型的道路上共同向內求索,重塑新生。

相關焦點

  • 產學深度融合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產學融合是立足產業發展,對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和實現途徑所給出的高度概括。從人才供需關係看,產學深度融合是以產學深度合作為依託,全方位融合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結構要素,將企業的需求與願景、技術與產品、人力與資金、環境與平臺等多元要素融入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在結構、質量與水平上的高度契合[1],提高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行業企業技術進步以及學習者創造價值的能力[2]。
  • 「2020中國製造論壇」召開:專家縱論企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2020中國製造論壇」召開:專家縱論企業數位化轉型
  • 「2020大型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舉行,與會者提加速轉型「五大...
    浪潮集團供圖  「2020大型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11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在會上發表演講。浪潮集團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張素)「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尤其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和行業頭部企業。」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20日在北京說。
  • 京東智聯雲(麗水)智能設計中心為企業開啟服務
    -好設計幫你從賣得出到賣得好 北京2020年9月28日 /美通社/ -- 浙江省近年來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工業設計發展水平,發揮其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 北森2020未來人才管理論壇啟幕:洞察HR變革轉型的中國智慧
    大會現場,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院長周丹發表了《中國人才管理年度趨勢洞察》,從數字時代HR領域轉型的必要性、創新科技在HR全場景中的應用落地以及人才管理數位化趨勢等方面解讀面向未來的機遇和挑戰。HR數位化轉型在經歷1.0信息化、2.0數據化階段後,正在進入3.0智能化階段,智能化數據治理正在成為可能,多數企業的HR數位化轉型不再是循序漸進的,而是跨越式的發展。
  • 蘭州大學與莊浪縣建立「產學融合 創新賦能」校地合作
    11月8日,第21個中國記者節之際,蘭州大學與莊浪縣成功籤約,建立「產學融合蘭州大學在新聞媒體人才培養方面久負盛名,擁有國內最頂尖的師資隊伍、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最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實踐基地」在莊浪縣融媒體中心的掛牌成立,將對進一步提升莊浪縣媒體融合發展水平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也給校、地雙方在媒體融合方面學習交流先進技術理念、媒體融合創新方面創建了一個良好平臺。
  • 達內教育技術副總裁郭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天極網IT新聞頻道】8月28日,「達內教育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經驗和實踐,探討了校企合作新趨勢和新模式。   本次分享會由達內教育集團主辦,中教全媒體承辦。
  • 油氣行業數位化轉型實踐與思考
    當前,油氣行業主要圍繞作業現場智能化、生產運營一體化、貿易銷售平臺化、研究設計協同化4個方向,推動數位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在數位化轉型中具有3方面主要特徵:一是數位化轉型已上升到公司發展戰略高度;二是數據資產化管理是轉型的前提和基礎;三是跨界合作成為快速提升數位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國海油在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與管道、煉油化工、專業服務、經營管理領域進行了數位化轉型實踐,也面臨著挑戰。
  • 深圳論壇|國內外頂級專家「論見」科技與人才的創新之道
    在全球商品流、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文化流相互交織、相互碰撞融合的今天,在世界需要依靠創新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各國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攜手加強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創造人才成長環境,發揮人才重要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繁榮,共享發展成果。
  • 專家:數位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等共同探討科技、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與社會更好發展。王一鳴指出,目前,數位技術在我國不同產業界的應用差異較大,生活服務業的數位化進程較快,而製造業的數位化程度較慢。
  • 借力數位化 我愛我家推進全新人才戰略
    隨著房產經紀行業邁入品質服務時代,對於高學歷的人才吸收,是提升整體服務標準的關鍵。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2025最具發展潛力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0年,房產經紀行業本科及以上人才需求佔比由26.7%上漲到40.2%,房產經紀行業整體人才質量提升需求迫切。
  • 中軟國際籤約東莞 推動三萬億「世界工廠」數位化轉型發展
    雙方將在產業轉型升級、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數字人才培育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打造集數字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為一體的數字產業集聚區和數位化轉型特色示範區,全面推動東莞數字經濟大發展,助力東莞「世界工廠」的數位化建設。
  • 用友聯袂雲投集團舉辦數位化轉型論壇 推動雲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為」)聯合主辦主題為《共創數字經濟美好未來》雲南省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此次高峰論壇,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把握歷史機遇,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並加快推進雲南省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全面推動雲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 政產學三方圓桌對話新基建,「規畫寶」華為IdeaHub助力創新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秘書長餘曉暉以及華為公司副總裁、中國區雲與計算總裁史耀宏等來自政產學三方的嘉賓展開圓桌對話,共同探討中國城市新基建發展範式,互通新基建建設痛點,凝聚新基建發展共識。
  • 共推DICT應用業態發展 助力客戶5G數位化轉型
    共推DICT應用業態發展 助力客戶5G數位化轉型——中國電信DICT應用生態論壇今日舉行  9月20日,在2019年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舉行期間,中國電信DICT應用能力中心舉辦了主題為「培育5G新動能,共築DICT生態圈」的DICT應用生態論壇,並發布智能通信雲平臺、雲會議等重磅產品。
  • 新技術人才需求暴漲,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一步
    實時3D內容創造平臺Unity就利用這些技術重構機場數位化模型,通過與機場裡面的上百萬個IoT設備連接,把整個機場的T級別數據通過雲端進行實時渲染,而此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目前,以虛擬實境、數字孿生和AI為代表的使能技術,已被用於製造、交通、醫療、工業等行業助力數位化轉型。
  • 賽迪智庫丨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研究之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篇
    為此,賽迪智庫信軟所數位化轉型研究團隊圍繞15個新業態新模式的內涵及特徵、基本進展、發展趨勢和發展痛點進行了系統梳理,形成了《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研究報告》(PPT)(點擊藍字,閱讀PPT全文)、各方向專題報告等系列研究成果,敬請關注。本文為該研究系列的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篇。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有哪些內容?
    1、 提高數位化認知水平 在企業內部,建立從上至下的數位化轉型認知體系,特別是企業領導層、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系統性,從思想上,深刻認知數位化轉型和企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強化數位化轉型和業務的融合思想,強化技術和業務協同發展的理念。
  • 2020智聯世界AI·5G高峰論壇召開,機器人咖啡師上崗服務
    12月26日,5G·AI智聯世界高峰論壇在上海嘉定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了上海市委、中國科技部、中國科協等主要領導,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高校主要領導,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華為、中興等國內著名人工智慧與通信單位負責人出席會議,旨在推動我國引領全球智聯網絡系統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領域標準及成果產業化發展。5G和AI碰撞,將會給產業界帶來哪些變革?這些最受關注的問題在2020智聯世界AI·5G高峰論壇中一一揭曉。
  •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人力資源融合發展論壇召開
    本次論壇圍繞「智匯、人才、產業、融合」為主題,旨在加強交流,緣聚共識,促進合作,促進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與人才的協同發展。主論壇議程由台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柯婉瑛主持,主題演講及圓桌論壇由傑特思哲諮詢(上海)創始人&CEO高翔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