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內容提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主流媒體要適應時代發展、更好發揮作用就必須解答好這個課題。要認清媒體融合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抓住信息革命機遇,加快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

    1月25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認真學習貫徹這一重要講話精神,要深刻認識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意義,抓住信息革命機遇,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平臺,奮力譜寫新時代媒體融合發展新篇章。

    深刻認識重要意義

    面對信息社會不斷發展、新興媒體影響越來越大的形勢,將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作為一項緊迫課題具有重要意義。

    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信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提速降費措施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9.6%。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新聞客戶端和各類社交媒體成為很多幹部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源。這意味著我們已進入了資訊時代。信息的主體與客體是相互的、雙向的,既是「人找信息」,也是「信息找人」。媒體融合發展需要從「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進化到「你找信息、信息找你」的智能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媒體僅僅生產內容和信息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而要變得更智能,能夠將信息精準分發給需要這條信息的那個人。

    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需要。當今時代,技術進步是傳媒發展的重要動力,核心技術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在過去的20多年裡,我國通信技術實現了從「2G跟隨」「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正朝著「5G領跑」邁進。信息技術的迭代演進大幅提升了信息傳輸的速度和容量,讓圖文、視頻、直播、虛擬實境等信息傳播載體愈加豐富、新聞報導方式日益多元。主流媒體要跟上時代,就必須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及時掌握和運用先進技術,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夯實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的需要。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主流媒體只有把群眾變成「用戶」,通過豐富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來增強對用戶的吸引力、感染力,保持穩定增長的用戶量和總用戶時長,深入影響廣大用戶的思想和言行,才能充分發揮塑造主流社會價值、夯實共同思想基礎的主渠道作用。

    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需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今,人們對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斷上升,很多人把網際網路作為滿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渠道。如果主流媒體對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與供給用力不夠,就會失去贏得更多用戶關注和使用的機會。媒體融合發展應超越新聞業務的限制,拓展內容建設的空間和領域,把豐富用戶高質量精神文化生活作為重要發展方向。

    切實增強緊迫感

    當前,媒體智能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媒體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但離構建媒體平臺還有差距。從縱向發展看,這幾年傳統主流媒體發展新媒體的力度很大,融合發展程度不斷加深,取得的成績十分顯著。例如,人民日報從陣地拓展上推動融合,截至2018年6月,人民日報客戶端累計下載量已達2.4億,微博總粉絲數突破1億,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超過2000萬,新媒體用戶總數突破3.5億。但從橫向對比看,主流媒體與商業平臺的差距仍然不小,在用戶下載數量、打開頻率、使用時長等方面都有較大差距。

    新興技術應用普遍,但技術駕馭與研發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傳統媒體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普遍把網絡信息前沿技術運用於新聞傳播實踐,網際網路思維明顯增強,在新技術應用上取得重大進展。但大多仍處於將別人的技術拿來用的狀態,所運用的技術主要是別人開發的,所建設的各類媒體「雲」大都嫁接在商業平臺上,自主性不夠強,影響範圍和覆蓋面比較有限。

    融媒體內容創新得到社會認可,但可持續性還不夠。媒體融合發展推動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內容創作方式和表現形式日益豐富,湧現出大量有思想、有情感、有溫度、有品質的融媒體精品力作。一些主流媒體推出的融媒體產品,因其優質、生動、親切等特點贏得社會認可,受到網民歡迎,但也存在有爆款作品、無爆款產品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爆款產品的創作生產機制尚不完善,還沒有形成可持續的內容生產力。

    緊緊抓住關鍵環節

    面對信息革命對新聞輿論工作帶來的新挑戰,主流媒體作為黨的宣傳輿論陣地,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搶抓機遇、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媒體競爭本質上是對用戶注意力的競爭。用戶對媒體的使用頻率越高,媒體的價值就越高、影響力就越大。一體化發展能夠整合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聚合各種應用,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增強媒體平臺對用戶的友好度和黏性,形成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媒體融合發展需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係。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不是搞「一刀切」「一個樣」,而是根據各自特色和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堅持移動優先策略。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到98.6%,智慧型手機是最大的上網入口,移動網際網路已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隨著5G、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主流媒體需要用好信息革命成果,加快建設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用好商業化、社會化網際網路平臺,開發互動式、服務式、體驗式等信息服務,藉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堅持用主流價值駕馭新興技術。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面臨的最大風險,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是包括主流媒體在內的我國企事業單位的共同使命。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我們重視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運用技術,著力用信息技術創新成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但我們並不奉行技術中心主義,而是堅持用主流價值引導技術發展、規範技術運用,努力做到趨利避害、確保安全。

    堅持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準確、權威的信息得不到及時傳播,虛假、歪曲的信息就會搞亂人心;積極、正確的思想輿論不發展壯大,消極、錯誤的言論觀點就會肆虐泛濫。在信息生產領域,主流媒體既要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及時提供更多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信息內容,牢牢掌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又要開放媒體平臺,構建內容生產、分發與收益機制,給各種內容生產者提供創作與展示空間,讓用戶、專業機構、社群等主體生產的內容進場,讓內容生產變得更加多元、專業和智能,從而為主流媒體平臺帶來更加豐富、多樣、生動、感性的網絡信息,不斷增強對用戶的吸引力、感染力。同時,主流媒體應探索將人工智慧運用於信息內容的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提供千人千面、特色有效的信息,全面提高輿論引導的精確制導能力。

    堅持依法管網與技術治網相結合。對網絡內容治理與監管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系統梳理,對其中滯後的內容進行修改和完善,確保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主流媒體可以探索與提供內容信息服務的網站和應用程式建立綜合治理協作機制,開發網絡內容管理與審核應用程式,將法律規定的內容和行業標準程序化、數據化、流程化,從管理體系、運行機制、保障機制、追責機制、技術支撐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的網絡內容治理指令執行體系,提升內容管理智能化水平,確保網絡生態健康有序。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原標題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轉發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烏鎮歸來話新媒體發展——專訪北京大學謝新洲教授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 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剛剛落下帷幕,烏鎮這個小小的水鄉再次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本次大會,匯聚網際網路不同領域的中堅力量,探討了當前世界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領域的前沿問題。 其中的新媒體發展論壇針對建立更加可信的網際網路的觀念、現狀與趨勢做了深刻的討論,獲得了與會人員的認同與讚揚。為此,人民網傳媒頻道記者對論壇承辦方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謝新洲院長進行了專訪。
  •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表示,網際網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也給世界各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帶來許多新的挑戰。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逆歷史潮流而動,單純從自身的利益和喜好出發塑造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結構。
  • 謝新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迎戰略機遇期
    對於中央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認識和理解。  第一,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迫切需要。2014年8月,中央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吹響了媒體融合發展的號角。
  •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確認出席2019鳳凰網科技峰會
    鳳凰網科技訊 (作者/鄭媛)8月9日消息,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中央網信辦智庫專家趙子忠確認出席2019鳳凰網科技峰會,本次峰會主題為「5G時代·智連聚變」,由鳳凰網與鳳凰新聞客戶端主辦、人民網協辦,由新奧迪A8L冠名贊助。本次峰會將於8月15日在望京凱悅酒店舉辦,為期一天。
  • 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四):中央吹響衝鋒號,媒體融合正闖關,廣電如何再出發?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
  • 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即將登場!就在明天!
    全國矚目的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暨廈門新興媒體產業對接會將在廈門禹洲溫德姆酒店盛大舉行。  本屆大會由新華社、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協辦,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特別協辦,廈門市委宣傳部支持,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廈門市委網信辦、湖裡區人民政府承辦,廈門日報社具體執行。  一年來,媒體融合發展有哪些最新實踐?
  • 謝新洲:建設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守住網上輿論陣地
    【謝新洲:建設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守住網上輿論陣地】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指出,在全媒體時代,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日益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摘編自《光明日報》  【王公龍: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王公龍表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 報告丨媒體正從戰術性創新向戰略性融合邁進
    2020年,媒體融合作為我國國家戰略推進已邁進第七個年頭,主流媒體已進入深度融合發展階段,身處深水區和攻堅區,怎麼往前走成為需要解答的緊迫課題。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曾祥敏,發布了由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編撰的《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2020》。
  • 聚焦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首屆人民雲融媒體協同發展研討會召開
    圖:人民雲融媒體協同發展研討會現場12月4日下午,由人民在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主辦的首屆人民雲融媒體協同發展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舉行。來自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網信辦,北京市昌平區融媒體中心等多家單位的嘉賓及人民在線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本次研討會,人民在線與現場嘉賓共同對地方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頂層設計、內容運營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經營造血能力提升等問題進行了交流,並針對地方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商解決之道。
  • 乘風破浪立潮頭 媒體融合譜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兩年來,不斷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大新聞、大交通、大產業」的融合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為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持續深化改革,從採編流程再造入手,形成「移動首發、多平臺聯動播出」的全新採訪報導模式。經過兩年的實踐,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業務全面的全媒體隊伍。記者張婷婷如今廣播、電視、新媒體樣樣都能拿得起,做得好。
  •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 聚焦深度融合路徑
    全國新聞行業匯聚一堂共商融合、共謀發展,探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推動新媒體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2020年是中國媒體融合事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七年,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布局的第三年,縱深發展、融合深耕下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正在積極構建。
  • 唐良智會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
    唐良智會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彭練矛一行
  • 當前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趨勢
    自2014年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媒體融合拓寬了深度和廣度並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黨和國家積極戰略部署新媒體發展格局,出臺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並相繼實施,為新媒體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社會環境。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2月25日,媒體融合會議提出要順應全媒體的發展趨勢。
  • 全國黨報網站「媒體融合發展深度探索」優秀論文和優秀案例徵集通告
    各黨報社/黨報網站: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 ...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
    原標題:「從0到1」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新華財經北京12月6日電(記者高少華)痴迷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引領業內潮流……這些矽谷創新者的共性,用在深圳市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章乃雲身上也同樣適用。
  • 謝新洲: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當前縣級融媒體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縣級融媒體建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紮實推進,發展速度超出預期。  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與路徑規劃   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整合優勢資源、推動集約發展、強化服務功能,以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具體來說,可以考慮重點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 【專稿】廖祥忠 | 從媒體融合到融合媒體:電視人的抉擇與進路
    相對於前文重視理論的建構,這篇論文著重從實踐的角度,探討了融合媒體時代,電視媒體和電視從業者如何主動轉型的重大課題,並提出了應對之策。同時對傳媒業態發展進行了系統性思考和梳理,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內容摘要】技術創新正強勢驅動電視媒體向融合媒體加速轉型。從全景式描繪的角度,媒體融合可劃分為媒體融合、融合媒體和智能媒體三個時期。
  • 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分宜開幕
    12月4日,2020「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省分宜縣開幕。年會以建設「融媒體+」,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跨越式提升為主題。200餘名業界大咖與嘉賓集聚,一同解讀縣級媒體融合改革發展趨勢,共同探討縣級融媒體創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話題。
  • 重大項目巡禮|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金鳳凰」落地引人才 推動...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濰坊市三大國際級農業平臺之一,該項目建成後,將藉助北京大學在技術引領、技術服務、技術集聚方面的優勢,引進培育一大批高科技人才,成為濰坊市重要的人才儲備庫,為高科技產業發展輸出高端人才,提供造血功能。
  • 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新發展格局背後的經濟規律 記者:如何看待中央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後深意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