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歸來話新媒體發展——專訪北京大學謝新洲教授

2020-12-06 人民網傳媒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

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剛剛落下帷幕,烏鎮這個小小的水鄉再次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本次大會,匯聚網際網路不同領域的中堅力量,探討了當前世界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領域的前沿問題。

其中的新媒體發展論壇針對建立更加可信的網際網路的觀念、現狀與趨勢做了深刻的討論,獲得了與會人員的認同與讚揚。為此,人民網傳媒頻道記者對論壇承辦方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謝新洲院長進行了專訪。

記者:對於習總書記的視頻講話,您有何感想?

謝新洲:我個人的感想主要有三點:一是習總書記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的發展,利用視頻講話,為領導幹部主動上網、用網做出了表率;二是在重申「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的網際網路全球治理理念基礎上,強調以創新作為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根本途徑,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突破。三是提出了「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網絡空間治理目標,為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

記者:與前一屆相比,烏鎮有什麼變化?這屆網際網路大會給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謝新洲:去年,我有幸作為VIP親臨現場,聆聽了習總書記和各國領導人的致辭;今年,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承辦了新媒體發展論壇,我以組織籌備者和嘉賓的雙重身份深入參與其中,倍感榮幸,也深刻地感受到烏鎮的古樸與現代網際網路的融合共生之美。

首先,本屆網際網路大會的組織深刻詮釋了習總書記提出的「共享共治」理念。一方面,更多的國家加入到網際網路治理共同體中來;另一方面,政府與產業界、學界形成良好互動,這種「開門辦會、開放辦會」的格局是未來網際網路全球治理的縮影。

其次,本屆大會完美踐行了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本屆大會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首次組織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向社會公眾開放,將創新作為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驅動,將造福人類作為網際網路發展的終極要義,充分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

第三,網際網路與城市建設的完美融合讓烏鎮更具魅力。我觀察到,我們所處的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不僅在外形上以網狀肌理展現了網際網路氣質,而且將諸多先進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其中,提供了非常友好的網絡和技術體驗。可以說,網際網路大會重塑了烏鎮,智慧交通、智慧養老、智慧醫療等項目讓這裡的老百姓生活得更加便利,讓這個古樸小鎮飄出了新鮮的「酒香」,開始進入國際視線。

還有,網際網路文化迅速融入烏鎮發展的血脈。3年前,烏鎮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旅遊小鎮,如今這裡有了網際網路醫院,有了大數據交易中心,還有騰訊眾創空間、平安創客小鎮等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項目及創新創業平臺,形成了網際網路發展的產業集群,烏鎮老百姓的思想也接受了網際網路思維的洗禮,共享、便捷、交互等理念深入人心。

記者:今年大會您最關注的議題是什麼?

謝新洲:我今年比較關注網際網路新技術的發展,包括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也關注網絡空間內容管理與建設的發展動態。因此,在今年大會上,我特別關注了今年首次出現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新媒體技術快速迭代,通過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可以看到我們未來社會發展的多種可能性。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建設更加可信的網際網路,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讓網際網路真正造福人民。

記者:請您談談北京大學主辦這次新媒體發展論壇初衷。

謝新洲: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承辦的這次「新媒體發展論壇---建設更加可信的網際網路」是在充分認識到網際網路發展中的現實問題之後提出的論題。

一方面我們希望從「可信網絡空間建設」找到複雜網絡生態治理的突破口。網際網路自誕生以來,一直扮演著傳統顛覆者和改造者的角色,在催生新事物的同時也帶來諸多問題與風險。我國現在有網民7.1億,手機網民6.56億,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網絡輿論場和複雜的網絡生態。海量龐雜的信息內容、紛繁複雜的文化生態和思潮紛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網絡的規範與引導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網信工作會議上也重點論述了建立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的重要性,建設更加可信的網絡空間成為當務之急。

另一方面我們試圖以此為契機構建多方參與、協同行動的網際網路治理對話平臺。網際網路治理離不開多方參與,我們邀請了政府官員、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網際網路從業者,圍繞「建設更加可信的網際網路」,從信息可信、編排可信和用戶誠信三個維度,探討如何提升網絡作為媒體的價值,打造可信可靠的網絡空間,使充滿活力的網絡生活更加健康有序。希望通過成果分享和經驗交流,進一步推動網絡信息信源的可靠性與真實性,傳播過程的規範性與藝術性,提高網絡參與者的信息素養和網絡責任,加強領域內國際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互利互惠。

記者:請您談談當前網絡空間面臨的主要問題。

謝新洲:正如前面所言,我個人比較關注網絡空間內容和生態建設方面的問題。現在,網絡已經成為老百姓獲取信息、發表言論、進行社交的主要空間。與此同時,海量信息泛濫,網絡空間充斥著大量虛假、詐騙、攻擊、謾罵、色情、暴力的內容,甚至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和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的內容也層出不窮,網絡輿論環境極其複雜,使得網際網路成為當前思想建設領域的「最大變量」。如何通過網絡空間治理和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在線上線下形成同心圓,凝聚共識,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記者:在您看來,建設一個可信、可靠的新媒體空間,需要哪些方面的共同努力?

謝新洲:建設一個可信、可靠的新媒體空間,需要發揮「共治共享」的精神,明確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抓住企業的主體責任,調動起網民共同參與管網治網的積極性,建構起多方共治、良性互動的新局面。

政府部門及相關監管部門要堅持依法治網,完善網際網路信息內容管理等法律法規,針對網際網路新技術新產品帶來的新現象新問題,要及時出臺針對性管理辦法,充分發揮立法引領和保障作用。對於汙染網絡空間、危害人民利益的行為,充分利用法律法規手段進行有序管理,維護網絡社會中各方的合法權益。

網際網路企業和媒體要依法辦網,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做真實、可靠信息的生產者與傳播者,加強對不良、不實信息的自我管理,從源頭上切斷謠言的傳播。習總書記在今年網信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

廣大網民要提升自身網絡素養和網絡責任,提高對網絡上良莠不齊的信息的鑑別能力,不盲目跟風,不以訛傳訛,讓不良信息和網絡謠言真正「止於智者」。

可信、可靠的新媒體空間建設,是一個「共畫同心圓」的過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網民的多方協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網絡空間成為現實誠信社會體系的延伸。建設可信的網際網路是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要求,企業需要,政府需要,網民更需要。

(責編:燕帥、宋心蕊)

相關焦點

  •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表示,網際網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也給世界各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帶來許多新的挑戰。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逆歷史潮流而動,單純從自身的利益和喜好出發塑造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結構。
  • 謝新洲
    謝新洲 1990年7月  理學碩士學位,武漢大學情報科學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2000年9月  管理學博士學位,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工作經歷 1990.7-1992.7  助教,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1992.8
  •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內容提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主流媒體要適應時代發展、更好發揮作用就必須解答好這個課題。要認清媒體融合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抓住信息革命機遇,加快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
  • 北大教授2020全年研究重點
    基於疫情背景下的公共輿論、內容治理、個人信息保護等成為新聞傳播教授的關注重點。同時,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如何在對外傳播和宣傳中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5G、人工智慧、數位化等技術變革對傳媒領域產生了哪些影響?也是本年度教授們都十分關注的話題。
  •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樓宇烈接受中國網專訪(攝影:姜壹平)活動期間,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樓宇烈教授就「佛教的中國化、網際網路與祖庭文化傳播、參加本次活動的感受」等話題接受了中國網記者專訪。
  • 謝新洲:建設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守住網上輿論陣地
    【謝新洲:建設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守住網上輿論陣地】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指出,在全媒體時代,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日益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摘編自《光明日報》  【王公龍: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王公龍表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 謝新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迎戰略機遇期
    第一,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迫切需要。2014年8月,中央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吹響了媒體融合發展的號角。全國各級媒體都進行了積極探索,在中央和省級層面都有了代表,如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內容生產平臺融合和浙江日報集團利用資本力量進行融合,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烏鎮時間丨《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中國軍網烏鎮11月23日電(記者孫智英)23日下午,《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烏鎮舉行。
  • 在浙江桐鄉看見「數字三農」的未來 烏鎮智慧農業發展咖薈成功舉行
    烏鎮智慧農業發展咖薈成功舉行 11月23日下午,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烏鎮智慧農業發展咖薈」在浙江桐鄉烏鎮舉辦,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原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徐鴻道等領導,智慧農業產業領域專家學者、知名農業企業家等出席會議,共話數字農業發展。
  • 烏鎮五年:大飯局小飯局的輪迴
    16年的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駱軼航和王興、張一鳴、程維的那場「下半場」談話至今仍是烏鎮最開放、深刻的一場對話。烏鎮飯局依舊是最吸睛的八卦。只是丁磊、張朝陽的那一代人中的其他old money早已不在舞臺中心。另一些人則是需要給自家產品打廣告。餘承東、趙明、楊元慶在飯局上紛紛掏出了自家手機。楊元慶更是在短短三四天內發了10條和烏鎮相關的微博。
  • 在小說家中,金庸是最有學問的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專訪
    在小說家中,金庸是最有學問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專訪  五年前,電視臺找我做專訪,已經預錄了關於金庸的訪談,估計很多媒體也提前做了資料準備。  兩年前,香港舉辦「我與金庸」全球華文徵文比賽,收到近萬篇來稿,有商人,有官員,有教授,也有大學生、中學生。換句話說,武俠小說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讀者至今仍有吸引力。某種意義上,這與當下中國對於傳統文化的提倡也有關係。
  • 李汝祺教授誕辰115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來自國內外的數十位生物學界的著名學者參與了本次會議,其中包括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士朱作言先生,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薛勇彪教授,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喬守怡教授等眾多學者。已故著名生物學家談家楨先生的夫人邱蘊芳女士也專程從上海趕來參加紀念活動。大家一同緬懷李先生嚴謹的學風、淵博的學識,以及他對我國遺傳學的貢獻。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於11月23日至24日在烏鎮舉行...
    、「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直通烏鎮」全球網際網路大賽等活動。以「線下+線上」形式開展各項活動,在烏鎮設置實景會場,無法到現場的嘉賓將線上參會。  趙澤良指出,在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同時,今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也有很多「不變」的地方。一是聚焦主題,深化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以貫之的主題。
  • 北京大學授予崔琦教授名譽博士
    ■教育快訊  本報訊 (記者楊靖)近日,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籍華人崔琦教授到訪北京大學,接受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並成為「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首位入選學者。
  • 專訪洪文斌:《奇蹟歸來》目標月流水5000萬
    騰訊遊戲頻道在現場就第九城市新遊《奇蹟歸來》的相關情況,專訪了該遊戲製作人洪文斌先生。騰訊遊戲訊,2013年7月25日,ChinaJoy(微博)世界移動遊戲大會(簡稱:WMGC)在上海浦東嘉裡酒店舉辦。騰訊遊戲頻道(微博)在CJ現場採訪到到了第九城市洪文斌先生。
  • 華科在線 | 專訪胡杰:華山醫院功能神外亞專業發展概況
    神外前沿訊,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在功能神經外科亞專科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史玉泉教授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做癲癇手術,隨後蔣大介教授、江澄川教授、唐鎮生教授、潘力教授等神經外科前輩都在功能神經外科領域做出了卓越的業績;自2013年成立功能神經外科亞專科以來
  •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中國智慧的範例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國安法是在維護國家安全領域對基本法的制度完善和重要補充,有助於基本法規定的各項制度得到有效實施,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保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慶祝概率統計學科設立60周年
    2016年6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學概率統計學科設立60周年慶典暨學術研討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國內45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同行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和校友近200人歡聚一堂,共同慶賀北京大學概率統計學科設立60周年。開幕式由數學科學學院概率統計系主任房祥忠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