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深度融合: 全生態資源快速協同 乘法效應顯著

2020-12-05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從新媒體到全媒體、智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再到深度融合,全智媒的深度融合這道極其複雜的綜合大題考驗著多個學科多個行業多領域的跨界綜合協同能力。解決一個難題不難,重要的是綜合解決所有難題,找到平衡的最優解。

  在各種視頻社交媒體的推動下,媒體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大環境的變革促使「自媒體」門檻不斷降低。媒體單位作為內容生產鏈條重要的一環,既要與「自媒體」競爭,將有限的新聞素材以新穎的形式進行矩陣化傳播,又要與經營實際相結合,提供智慧城市服務,創收盈利。當下,大多數媒體選擇順勢而為,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媒體融合改革創新的參與者,基於在媒體行業近20年的服務經驗,推出智能媒體融合服務解決方案,以自主研發的「智能媒體融合服務平臺」為基礎,圍繞「指揮策劃、內容採編、新聞發布、輔助決策」四大業務環節,通過融合生產、新媒體運營以及大數據服務能力的建設,實現圖、文、音視頻內容在全媒體渠道的統一編輯、發布與運營管理,重新定義「策、採、編、發、饋」新聞生產全流程,從而為媒體單位深度融合轉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以及政企單位對外宣傳引導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與服務支撐,在推動媒體行業向「智能」「智慧」深度建設及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對於那些融合改革成果不佳的媒體單位來說,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該有的技術設備都有,該建的平臺也都建了,該融的系統也都融了,但是成效仍不明顯,提不出具體的痛點和真正的需求。而太極的優勢在於資源的整合與連接能力,結合自身的集成基因和20年的行業資源積累,運用連接思維和場景發現能力,洞察用戶需求,打破其偽需求,創造、引領真需求,結合實際的場景做好落地,為其提供定製化服務,並持續迭代。

  5G時代下,智能終端、智能家居等物聯網時代的產物,使得原有固定的報紙、廣播、電視、手機等傳播媒介圈將被打破,物聯網上的任何一個終端都可以是傳播的媒介,既可以收集信息的同時還能輸出信息,每一個智能終端都可以「媒體化」,信息傳播也會變得無處不在,千變萬化。在這基礎上的傳統數據中心模式顯然已不合時宜,數據中心建在廠商本地,將所有數據匯集到數據中心進行分析,造成數據中心壓力大、分析結果呈現不及時。現在5G技術提升了數據的傳輸效率和計算速度,可以通過在用戶端建立邊緣計算節點,與數據中心實現聯動分析,提升數據中心算力和分析效率,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也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

  在萬物皆媒的時代,各行業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媒體技術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媒體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不斷向文旅、文創、遊戲、教育等領域拓展,實現媒體+政務、媒體+服務、媒體+商務等功能的延伸。

  目前5G、AI能力已成為未來媒體競爭的關鍵因素,機器寫稿、智能編輯、虛擬主播等應用已在媒體行業中嶄露頭角,並改變了媒體行業的生產、傳播形態,更新了服務用戶、吸引用戶的方式。未來,伴隨媒體大數據及智能平臺的建設,人工智慧技術將不斷被應用到媒體融合生產的各個環節,在各類場景中輔助提升業務生產效能,創新對外服務模式。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推動全媒體時代媒體深度融合,事關廣播電視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事關壯大主流輿論,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廣播電視機構積極落實,媒體融合取得重要進展。為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 媒體融合成為必然趨勢,華為雲攜手雲南廣電將融媒體平臺搬上雲端
    對於媒體來說,3G、4G帶給媒體深刻影響,而5G將重塑媒介生態。5G具有網速更快、容量更大、延時更短等特點,將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萬物互聯。通過5G網絡,無時不在、無所不在的信息傳遞將成為現實,媒體融合也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徑和方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指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到中央政治局以「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媒體融合發展重大任務,到「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從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9月印發《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9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 徐麟:六個方面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結合起來
    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指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到中央政治局以「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媒體融合發展重大任務,到「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從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9月印發《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9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 聚焦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首屆人民雲融媒體協同發展研討會召開
    圖:人民雲融媒體協同發展研討會現場12月4日下午,由人民在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主辦的首屆人民雲融媒體協同發展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舉行。來自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網信辦,北京市昌平區融媒體中心等多家單位的嘉賓及人民在線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本次研討會,人民在線與現場嘉賓共同對地方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頂層設計、內容運營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經營造血能力提升等問題進行了交流,並針對地方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商解決之道。
  • 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把總書記的要求落到實處,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關鍵是要在動力機制變革、成果轉化機制創新和協同機制優化方面加強探索,強化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支撐。培育新的動力機制,應注重技術創新引擎效應與產業結構優化效應的耦合。技術創新是包括研究和開發活動、技術資源和產業資源整合配置、向市場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的一系列活動過程。這其中,技術研發的引領效應和產業結構的優化效應可實現一定程度的耦合。研發項目與產業對接越充分,兩者耦合程度越高,科技與經濟的融合程度越深,推動經濟發展效果越好。
  • 陳春花:形成協同效應需要重構企業邊界
    面向未來,企業必須不斷打破邊界,構建一個廣泛連接的生態結構,和更多成員協同,才能領先於其他企業。形成協同效應的第一步,就是重構企業邊界。01 數位化時代,企業要打開邊界企業邊界(enterprise boundary)是企業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徵之一,它是指企業以其核心能力為基礎,在與市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經營範圍和經營規模,其決定因素是經營效率。
  • 催化融合質變 放大一體效應:省級黨報地方分社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共...
    當下,我省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媒體融合不斷地向縱深化發展,縣級融媒體中心已成為省內一支重要的新聞宣傳力量。為進一步做好「下沉」文章,浙報集團溫州分社先行先試,圍繞《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聯盟建設方案》,聯合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立共享聯盟,加強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內容生產、主題策劃、運營活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有效提升了縣域融媒體中心策、採、攝、錄、編、發等能力,實現「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應」的預期目標,更好地發揮新聞宣傳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
  • 平臺主體企業談演化①:全生態、全周期、全維度助力教育改革和創新...
    引言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成立以來,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數字媒體等十多個重大領域推動產教融合的創新實驗,成為培養前沿科技和新興產業人才的重要力量。全生態、全周期、全維度助力教育改革和創新三大產教融合項目助力「大平臺+」戰略落地並不斷走向深入「大平臺+」系列產教融合項目是推動應用型高校轉型、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改革特區和重要載體,華晟經世作為推動產教融合發展的實幹者,與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合作了哪些項目?
  •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加速深度融合,「中國神化」「中國神航」要來了?
    就在8月28日,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在京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目標,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 繼「中國神車」、「中國神船」後,「中國神化」、「中國神航」也即將來襲?
  • 當前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趨勢
    自2014年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媒體融合拓寬了深度和廣度並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黨和國家積極戰略部署新媒體發展格局,出臺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並相繼實施,為新媒體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社會環境。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2月25日,媒體融合會議提出要順應全媒體的發展趨勢。
  • 知與行|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積極作為、善作善成,扎紮實實把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協同推進成效顯著,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奠定堅實基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十三五」時期,我省積極作為,與京津一道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 媒體融合的冷思考
    2000 年3 月,美國佛羅裡達州坦帕市的媒體綜合集團成立坦帕新聞中心,將旗下的報紙、電視臺和報紙的新聞網站搬到一起辦公,被稱為「媒體融合實驗」與未來新聞編輯部的模型,這一事件被認為是國際媒體融合的標誌性事件。而以2008 年3 月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媒體戰略,組建全媒體新聞中心為標誌,我國媒體融合進入了第三階段,即全媒體時期。
  • 佛山傳媒與中移動攜手,開展5G+媒體融合應用創新合作
    雙方將在5G通信的全息採訪、4K全景制播、 VR直播等5G無線業務、融媒雲服務應用、「5G+4K+AI」數字內容產業生態拓展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全媒體業態的技術服務雲平臺在融媒雲服務應用方面,佛山傳媒集團將依託中移動佛山分公司提供的支持手機、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網絡電視臺、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CDN分發視頻服務、手機報、手機電臺、手機電視、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移動電視等全媒體業態的技術服務雲平臺,實現在雲端支撐媒體融合要求,實現媒體深度融合一站式流程製造
  • 協同+263雲通信,致遠軟體全場景定義雲協同的生態圈
    此番發布的新品不僅將企業郵件、企業網盤、電話會議、網絡會議、即時通信、網絡直播等功能進一步融合,讓溝通協作更順暢,同時還添加了諸如備忘錄、審批、任務等更契合現代辦公需求的增值功能,為企業的業務模式創新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決方式,助力企業實現信息化轉型。
  • 科技扶貧與生態系統服務提升融合的機制與實現途徑
    扶貧脫貧工作往往局限於短期目標和直接效應,主要聚焦於收入、貧困人口快速脫貧、貧困村出列和貧困縣摘帽等顯性與硬性的經濟上的脫貧,而對留守農民、失地農民和進城農民工等新型貧困群體關注不夠。  科技扶貧與生態系統服務提升融合的實現途徑  我國政府實施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的重大生態保護與修復系列工程,目前已取得階段性的顯著成果。2018年,Nature發表長篇評述「衛星影像顯示中國正在變綠」,高度肯定中國生態恢復成就。
  • 「花香中國音樂藝術晚會」演繹花神的生態乘法戰略
    (原標題:「花香中國音樂藝術晚會」演繹花神的生態乘法戰略)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創新發展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生態系統正被快速重構 銀行將如何生存?
    經濟觀察網 胡群/文銀行業的生態正在快速被重構 在C端,消費市場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趨勢更加凸顯,「長尾效應」及「超級明星效應」同時顯現,消費品交易效率大幅提升,消費平臺化、場景化已成為趨勢,然而銀行在平臺化、場景化並不擅長;在B端,隨著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快速拓展,「網際網路+」與「智能+」通過連接產業上下遊企業以及企業內部的個體及設備,正在重構傳統企業的業務鏈及產業鏈,以產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網際網路下半場拉開大幕
  • 陝西廣播電視臺臺長王福豹:資源融合發展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12月9日,在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網際網路電視產業高峰論壇上,陝西廣播電視臺臺長王福豹在演講中表示,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應該抱團發展,充分發揮區域和地緣優勢,契合「一帶一路」的戰略,用中國文化的文化自信來進行融合,最後實現融通世界。
  • 「終端媒體」快速出圈,OPPO營銷打開新疆界
    OPPO網際網路銷售運營總經理任榮宗在金投賞專場開場演講提到,作為中國領先的終端廠商,OPPO已經是中國流量最大的終端媒體之一,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而是一家多終端、軟硬服務一體化的科技企業,OPPO不僅擁有快速增長的自有流量生態,ColorOS的月活用戶超過3.7億,還有規模可觀的聯盟流量布局,聯盟流量日均的請求量超過了4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