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月學姐
關注我呦!
昨天,中國向行星探索第一步--奔向火星,終於實現了。
為什麼人類喜歡探索宇宙?因為滿足了人類對於茫茫宇宙的好奇心。在電影《火星救援》裡,太空人馬克因為一場沙塵暴與隊友失聯了,並且在太空艙種土豆維持生命,最後被地球隊員發現並成功救援。
火星就像電影描述的一樣,基本上是沙漠行星,整個火星一年中有1/4的時間都籠罩在漫天飛舞的狂沙之中。
其實,除了火星,宇宙裡除了人類的家園地球,還有恆星,如太陽、衛星,如月亮、彗星、流星體、隕星、小行星等多種天體,很多都是人類未知的。探索火星只是人類探索行星的第一步。
未知都是迷人的。就連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顧佳的鄰居土豪王太,她的兒子在學校因為科學大賽輸給了同學,失去了可以獲得小行星的命名權資格。王太想要彌補自己的兒子,揚言要給兒子買一串小行星。
當然,王太不知道,小行星是不能買的。小行星的發現和命名是個漫長而謹慎的過程。
獲得命名權也不是那麼簡單,花錢是不可能買到小行星命名權的,不管你跑到哪裡去買都買不到,從臨時編號、暫定編號、永久編號到極少部分擁有正式命名,其過程動輒數年之久。
除非,你自己發現一顆從未觀測到的小行星,或者發現者贈予給了你。
周杰倫曾經發行歌曲《愛的飛行日記》,歌詞裡寫道:找一顆星,為了你命名,我用光年傳遞愛情,為愛飛行。
這首歌曲內容是寫浪漫的愛情,但是實際是他為了感謝粉絲的善意,為他申請了一個小行星的命名權而回贈的禮物。
原來在2009年,三個天文愛好者合作發現了小行星,剛開始這個小行星,只是一個臨時編號,後來在2010年獲得一個永久編號,但是因為發現者都是周杰倫的粉絲,所以他們想這個小行星以周杰倫的名字命名。於是他們提案上報,國際天文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最後通過了,這也算粉絲追星的最高境界了。
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2011年,周杰倫星正式誕生,剛開始周杰倫聽到這個消息還以為是粉絲給他開玩笑。
天上除了有周杰倫星,也有姚貝娜星。在2015年,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公布的信息,第41981號小行星已經被命名為「姚貝娜」,這顆小行星由天文愛好者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
後來,楊光宇為了紀念姚貝娜的逝去,紀念她的才華和勇氣,就把這顆自己發現的小行星命名權贈予了她。
既沒有星光耀眼的成就,也沒有那麼多熱心的小粉絲,那麼小老百姓是不是就得不到小行星的命名權呢?
有位浙江大學的校友,就是通過「搶沙發」得來的。有位知名的業餘天文愛好學家,開展一項環遊中華印封之旅計劃,並且在博客裡公布他旅途中的遊記,並承諾誰搶到他遊記1/3以上的沙發,便有機會獲得一顆他在巡天項目中發現的小行星的命名權。最後有位叫鄭存懷的浙大幸運校友就搶到了。
「愛你就把天上星星摘下來送給你」,送星星是一件挺浪漫的事情,而且這個儀式感還會得到國際的權威公認,如果你有小行星命名權,你會送給誰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