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明軍AFM:氧化物剝離石墨助力SiOx/石墨烯負極

2021-01-09 網易

  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比於石墨負極,Si負極具有更高的理論容量以及適宜的充放電平臺,被認為是構建高能量鋰離子電池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然而,Si和Li之間的合金化反應不可避免地引起巨大的體積變化(≈300%),造成顆粒粉化、電極剝離以及SEI膜皸裂等問題,最終導致容量快速衰減。相比之下,SiOx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能形成納米尺度的Li4.4Si/Li2O/鋰矽酸鹽的均勻混合物,其中Li2O和鋰矽酸鹽可有效緩解矽的體積變化並提高界面穩定性。然而,SiOx負極首圈庫倫效率低,且自身導電性差,因此,SiOx與高導電性基材的複合,能進一步提高SiOx負極的電化學性能。

  石墨烯具有高的導電性和良好的柔韌性,開發能夠在相對溫和條件下有效剝離石墨成石墨烯,與其他材料(如SiOx負極)進行複合,實現SiOx負極在石墨烯中的均勻分散及包覆,能有效提高SiOx負極材料的性能,並有效構建SiOx與石墨烯間的關係。

  近期,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明軍、王立民研究員團隊完成了題為「Unraveling Metal Oxide Role for Exfoliating Graphite: New Strategy to Construct High-Performance Graphene-Modified SiOx-Based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工作,報導了TiO2在有效剝離石墨成為石墨烯層中的獨特作用。作為一個範例,使用TiO2對於鋰離子電池(LIBs)中製備高性能石墨烯改性的SiOx基負極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發表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上,中科大的博士研究生薛宏金為文章的第一作者。研究人員發現在機械球磨過程中通過添加TiO2能夠在原位實現石墨的有效剝離。剝離後的多層石墨烯(即MLG),包裹SiOx以構建SiOx/TiO2@MLG。結果表明,MLG能有效地提高導電性,減緩電解質分解,減輕SiOx的體積效應。這一結果很難用除TiO2之外的其他金屬氧化物來實現。SiOx/TiO2@MLG對於追求能量密度超過300 Wh kg-1的LIBs是實用的。此外,本文這種巧妙的製備策略適用於設計其他更多的功能材料。

  如圖1所示,在26.4°出現的XRD衍射峰有力的證明了TiO2剝離石墨的能力,SEM及TEM進一步證實了石墨被成功剝離。相比之下,其它氧化物(如Co3O4 或者SiO2)並不能達到這一效果,從而佐證了TiO2在剝離石墨這方面的獨特作用。

  

  圖1.MLG的表徵及合成過程。(a)XRD表徵。(b,c)初始石墨及MLG的SEM圖。(d)MLG的TEM圖。(e)不同金屬氧化物剝離過程的示意圖。

  基於這一發現,研究人員將其用於SiOx負極材料的改性。具體如圖2所示,石墨首先在TiO2的作用下發生剝離,然後通過原位自組裝實現對SiOx的緻密包覆,最終產物(SiOx/TiO2@MLG)通過SEM及TEM進行表徵,顯著的核殼結構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圖2.合成過程及表徵。(a)剝落和自組裝包覆過程示意圖。(b,c) SEM及HRTEM表徵。(d-g)TEM/EDX圖。

  對其進行電化學性能測試。如圖3所示,SiOx/TiO2@MLG表現出來了1484 mAh g-1的超高容量、在2 A g-1下超過1200次循環的長壽命。同時,剝離效果差的其它樣品表現較差的電化學性能,進一步證明了剝離後的石墨與SiOx有更高的結合度。

  
圖3.半電池性能。(a) CV曲線。(b)電壓-容量曲線。(c)0.5 A g1電流密度下性能對比。(d,e)倍率性能測試。(f)2 A g1電流密度下循環性能。

  對其表現出的優異性能進行電化學性能解析,通過計算鋰離子擴散係數、HPPC直流及交流阻抗,進一步說明了所得SiOx/TiO2@MLG材料的優越性。

  

  圖4.電化學及阻抗分析。(a,b)不同掃速下的CV曲線。(c)峰電流-掃速平方根的擬合曲線。(d-f)直流及交流阻抗對比。

  將SiOx/TiO2@MLG負極和LiNi0.6Co0.2Mn0.2O2(NCM)正極組裝的全電池表現出優異的性能。為進一步提高全電池的循環性能,在全電池測試前,負極首先在半電池結構中對Li金屬進行循環。由此,以約為1.1:1的N/P比獲得了良好的全電池性能。其中,電池容量為1.4 mAh,電壓平臺在3.3 V左右,0.5 C (1C = 180 mA g1)100次循環,具有82%的容量保持率。

  

  圖5.全電池電化學行為。(a)全電池示意圖。(b)CV曲線。(c)電壓-容量曲線。(d-e)循環及倍率性能測試。

  該工作首次發現了TiO2剝離石墨的獨特作用,並將這一結果成功應用於SiOx負極的石墨烯改性。合成製備的SiOx/TiO2@MLG在半電池及全電池中均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為300 Wh kg1的鋰離子電池設計提供了研究基礎。同時,這一策略也為設計新型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Hongjin Xue, Yingqiang Wu, Yeguo Zou, Yabin Shen, Gang Liu, Qian Li, Dongming Yin, Limin Wang, Jun Ming, Unraveling Metal Oxide Role for Exfoliating Graphite: New Strategy to Construct High-Performance Graphene-Modified SiOx-Based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 Funct. Mater.2020, DOI: 10.1002/adfm.201910657.)

  https://doi.org/10.1002/adfm.201910657

  文章來源:清新電源

  "CGIA企業需求服務中心"是由石墨烯聯盟(CGIA)成立的,以推動石墨烯下遊應用為己任,致力於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的服務部門。中心著力於解決需求痛點,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精準的需求對接服務,主張以解決需求痛點,提升企業價值,實現共同成長為目標;以支撐企業精準把握市場定位,推動產品技術轉型升級,加快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及商業化,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為價值體現。我們期待懷揣夢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我們,一起去徵服夢想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長春應化所研成聚醯亞胺纖維
    長春應化所研成聚醯亞胺纖維 2006-01-2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一種具有高模量、高強度、低吸水率、耐水解、耐輻照和優異耐熱氧化穩定性能的聚醯亞胺纖維近日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發成功
  • 聯盟成員 | 電化學剝離石墨烯技術與應用的探索者
    電化學法剝離是將待剝離的石墨作為陽極,鉑電極作為陰極,在不同酸性、鹼性以及鹽溶液的電解液體系中製備石墨烯。當在電化學電池中使用石墨作為工作電極時,電流驅使離子或帶電分子遷移到石墨層間隔中並將石墨烯層推開,整個過程十分迅速,在幾秒到幾十秒之間即可完成。因此電化學剝離石墨烯具有成本低、環保、效率高等特點。一般來說,電化學剝離石墨烯發生在陽極,得到的石墨烯產品仍含有一定量的氧基,這是由於含水自由基(HO-C,O-C)被水分解所致。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調控電化學剝離的不同參數獲得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
  • 楊全紅丨石墨烯:化學剝離與組裝
    富勒烯的無心插柳詮釋了科學的「意外之美」,碳納米管的無冕之王體現著科學的「失落之美」,而石墨烯的厚積薄發則完美展示了科學的「追尋之美」。自從確認了石墨的層狀結構,科學家們便一直嘗試獲得穩定的單層石墨片,進行著「追夢之旅」。
  • 吉林省汽車用高分子材料討論會在長春應化所舉行
    7月13日,由吉林省工信廳組織、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承辦的吉林省汽車用高分子材料討論會在長春應化所舉行。吉林省國防科工辦處長崔玉光,吉林省工信廳處長柳棲森,四平市工信局、遼源市工信局、通化市工信局、白山市工信局領導以及汽車產業相關企業代表等二十餘人參加了討論會。長春應化所副所長周光遠以及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研討。
  • 鴻達興業(002002.SZ):新達茂稀土擬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引進多項...
    智通財經APP訊,鴻達興業(002002,股吧)(002002.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包頭市新達茂稀土有限公司(簡稱「新達茂稀土」)日前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籤署了《技術轉讓(專利權)合同》以及《技術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引進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稀土專利技術,具體包括:一種稀土氫氧化物中鈰的溼法空氣氧化方法、一種稀土氟化物納米粒子的製備方法、一種從包頭稀土礦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分離鈰
  • 直接溶劑剝離法製備石墨烯技術
    因此,發展直接溶劑剝離法製備石墨烯具有重大意義。  何為液相或氣相直接剝離法?文獻中的定義是這樣的:通常直接把石墨或膨脹石墨(EG)(一般通過快速升溫至1000℃以上把表面含氧基團除去來獲取)加在某種有機溶劑或水中, 藉助超聲波、加熱或氣流的作用製備一定濃度的單層或多層石墨烯溶液,【材料+】微信平臺將會為大家持續帶來石墨烯的詳細製備方法。
  • 2019廣東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聯合招收...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現面向國內外聯合招收博士後2 人,具體要求如下:一、院所及導師介紹深圳大學腦病與大數據研究所在倪嘉纘院士的帶領下,應用多種組學技術(如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開展阿爾茨海默症、孤獨症等腦疾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斷生物標誌物研究,在國家自然基金、深圳市科創委學科布局及技術攻關等項目的支持下
  • 「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磷酸氫鋯複合材料
    但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和可攜式電子設備及電力汽車的快速增長,目前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已不能滿足其人們的需求。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通過簡單的機械剝離方法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可單獨存在的二維碳物質
  • Science Advances: 層工程剝離技術製備高質量的大面積石墨烯
    有鑑於此,韓國亞洲大學Jae-Hyun Lee、木浦國立大學Seok-Kyun Son和三星Sung Ho Cho等人,介紹了一種層工程剝離技術(LEE),該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獲得大面積的石墨烯,而且由於所用金屬和石墨烯之間的界面結合能不同,還可以選擇性控制石墨烯層的數目。
  • 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與前景
    在對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過程中,一些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及混合物可以作為導電性能優良的穩定材料,常被用於開發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石墨烯由於其質量輕、導電性好、韌性高等優勢成為材料研究層面的一大突破。2004年,Geim等人首次通過機械剝離法製得單層石墨烯,並發現了其特殊的電學、力學性質,其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應用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 構築醯胺鍵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銀複合催化劑實現端炔與CO2羧化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在溫和條件下催化製備不飽和羧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構築醯胺鍵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
  • 構築醯胺鍵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銀複合催化劑實現端炔與CO2羧化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在溫和條件下催化製備不飽和羧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構築醯胺鍵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銀複合催化劑實現了端炔類化合物與二氧化碳反應高效生成羧酸,設計的催化劑表現出了優越的循環穩定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atter上。
  • 中國石墨粉體與負極材料大會·2018鶴崗邀請函
    它是極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不僅能夠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促使電壓平穩,增強導電率,還可降低電池成本。難怪,全國70%的天然石墨負極材料都來自鱗片石墨的主產區——黑龍江鶴崗。  這個初秋,我們將會同全國石墨粉體和負極材料的從業者,集結鶴崗,探討一些行進中的矛盾以及關於未來的可能。電池能量密度到上限了麼?礦產開發總是不可持續麼?要提升導電性就得增加成本麼?
  • 《Science》子刊: 大規模剝離毫米級高質量石墨烯!
    自從2004年單層石墨烯被成功地從天然石墨中剝離出來,石墨烯就以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吸引了廣泛的關注。然而,石墨烯的質量和產量之間的競爭一直是它實現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問題。例如,機械剝離法能保證石墨烯的高質量,但很難用於工業生產。還原氧化石墨烯法是當前工業化生產石墨烯的主要選擇,但化學/熱還原過程難免使石墨烯產生缺陷。
  • 石墨烯材料:迄今為止最專業的一篇深度文章
    高品質的石墨烯的振實和壓實密度都非常低,成本極其昂貴,根本不存在取代石墨類材料直接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的可能性。既然單獨使用石墨烯作為負極不可行,那麼石墨烯複合負極材料呢?   石墨烯與其它新型負極材料,比如矽基和錫基材料以及過渡金屬化合物形成複合材料,是當前「納米鋰電」最熱門的研究領域,在過去數年發表了上千篇paper。
  • 【頂刊】Nature子刊:高性能石墨烯負極來了,石墨烯應用之路再進一步!
    理論容量為744 mAh/g的石墨烯,具有10000cm2V-1s的超快電子遷移率和超高的Li+擴散率(10-7-10-6cm2s-1),作為高能LIBs負極材料具有巨大的前景。遺憾的是,不同方法製備出的石墨烯性能差異較大,這種優異的性能往往只能在高品質的石墨烯中實現,石墨烯的缺陷以及石墨烯片的不可逆堆積會降低其導電性、電化學穩定性和結構穩定性,同時還會影響電池電壓分布和能量密度。
  • 你所不知道的石墨烯
    什麼是石墨烯?其實,將石墨的層狀結構無限剝離,直到原子級厚度,該薄層碳材料的性質與原來的石墨有極大的不同,該薄層碳材料就是石墨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並表徵了它的性質,兩人也因「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故都科技: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與前景!
    在對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過程中,一些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及混合物可以作為導電性能優良的穩定材料,常被用於開發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 石墨烯由於其質量輕、導電性好、韌性高等優勢成為材料研究層面的一大突破。2004年,Geim等人首次通過機械剝離法製得單層石墨烯,並發現了其特殊的電學、力學性質,其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應用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鋅/石墨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石墨正極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性,而鋅負極具有體積能量密度高、儲量豐富、鋅沉積/溶解過電位低等優點,因此,結合鋅負極與石墨正極各自優點的鋅/石墨雙離子電池在電網規模儲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與固態能源系統研究組研究員崔光磊、副研究員趙井文,前期研究基於鋅沉積/溶解的快速動力學和二(三氟甲基磺酸)亞胺陰離子(TFSI-)嵌入/脫出石墨的贗電容行為,構建基於鋅負極和石墨正極的鋅/石墨雙離子電池,該電池可實現200C倍率充放電,功率密度達
  • 年年都被熱炒的石墨烯電池,其實暫時還是個花架子
    在學界和工業界公認有1-2層nanosheet的石墨烯(Graphene)才是真正的石墨烯,而這種材料的製備成本可謂是非常高昂。目前,石墨烯的製備主要有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氧化-還原法,和溶劑剝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