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 層工程剝離技術製備高質量的大面積石墨烯

2021-01-07 網易

2020-11-03 17:22:09 來源: 石墨烯聯盟

舉報

  質量和產率之間的矛盾一直是二維材料(2DMs)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問題。到目前為止,自上而下的機械分離方法已經保證了純2DM的實現,但在製造方面一直被認為是較差的選擇。有鑑於此,韓國亞洲大學Jae-Hyun Lee、木浦國立大學Seok-Kyun Son和三星Sung Ho Cho等人,介紹了一種層工程剝離技術(LEE),該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獲得大面積的石墨烯,而且由於所用金屬和石墨烯之間的界面結合能不同,還可以選擇性控制石墨烯層的數目。

  本文要點:

  1)提出了一種石墨烯的層工程剝離技術,不僅可以獲得大尺寸的石墨烯(最高可達毫米),還可以選擇性地控制厚度。在石墨表面蒸發的薄金屬薄膜會產生拉伸應力,從而導致石墨烯剝落,而剝落層的數量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金屬薄膜進行調整。

  2)在預先裂解的新石墨上沉積一層Au薄膜,選擇性地剝離頂層石墨烯單層,因為其與石墨烯的界面韌性與石墨烯的層間結合能相似。通過沉積界面韌性高於Au膜的不同金屬膜(Pd、Ni、Co)來調節界面韌性,也可獲得控制層數的大面積石墨烯。

  3)詳細的光譜學和電子傳輸測量分析支持了提出的剝落機制和剝離後得到的片狀石墨烯沒有任何固有缺陷或化學汙染,表現出優良的品質。

  總之,分層工程剝離技術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構建大面積二維異質結構的方法,可以為石墨烯和其他電子和光電子領域的2DMs的大規模生產提供新的思路。

  

  Ji-Yun Moon et al. Layer-engineered large-area exfoliation of graphene. Science Advances, 2020.

  DOI: 10.1126/sciadv.abc6601

  http://doi.org/10.1126/sciadv.abc6601

  文章來源:納米人

  "CGIA企業需求服務中心"是由石墨烯聯盟(CGIA)成立的,以推動石墨烯下遊應用為己任,致力於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的服務部門。中心著力於解決需求痛點,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精準的需求對接服務,主張以解決需求痛點,提升企業價值,實現共同成長為目標;以支撐企業精準把握市場定位,推動產品技術轉型升級,加快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及商業化,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為價值體現。我們期待懷揣夢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我們,一起去徵服夢想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 大規模剝離毫米級高質量石墨烯!
    因此,如果一種技術可以克服石墨烯質量和產量的競爭問題,那麼它將是製備石墨烯的最具商業價值的合成方法。最近的研究表明,藉助金屬薄膜剝落二維材料可能是獲得質量和產量可控的二維材料的關鍵。在石墨上蒸發的金屬薄膜會引起張應力,使得金屬薄膜的剝落誘導石墨烯的剝落,其中石墨烯剝落層的數量可通過使用不同的金屬膜來調節。作者對所得石墨烯進行了詳細的光譜學和電子傳輸測量分析,證明了所提出的剝落技術同時保障了石墨烯的質量和產量。該分層工業剝離可以為電子和光電子領域中石墨烯和其他二維材料的大規模製造工藝的開發鋪平道路。
  • 直接溶劑剝離法製備石墨烯技術
    要實現石墨烯的應用,必須尋找一種合適的是石墨烯製備方法。目前,石墨烯的製備方  法主要有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還原氧化石墨烯法以及直接溶劑剝離法等。微機械剝離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雖然能得到高質量的石墨烯,但是產率低,難以滿足石墨烯在複合材料等領域的應用。還原氧化石墨烯法實現了石墨烯的低成本大規模製備,但是所得到的石墨烯含有大量的缺陷。
  • AM:電化學剝離層狀材料:快速高效製備二維材料的新方法
    目前廣泛採用的製備手段,包括膠帶或超聲剝離層狀晶體,化學氣相沉積生長大面積薄膜,具有產率低,性能差或者成本高等缺點。因此,無論是學界還是工業界,都在尋求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點的新方法。 近幾年,電化學剝離方法逐漸開始受到重視。
  • 「石墨烯 製備」大面積單晶粒石墨烯層的自然生長
    圖:從早期生長的次生石墨烯薄片在多晶石墨烯基底上自動排列的大面積單晶石墨烯生長步驟;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和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的Slava V.過去,通過其他方法可以實現石墨烯的單晶生長,但是都需要昂貴的基板或相當複雜的技術。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Geim等[1]在1mm厚的高定向熱解石墨表面進行幹法氧等離子刻蝕,然後將其粘到玻璃襯底上,接著在上面貼上1μm 厚溼的光刻膠,經烘焙、反覆粘撕,撕下來粘在光刻膠上的石墨片放入丙酮溶液中洗去,最後將剩餘在玻璃襯底上的石墨放入丙醇中進行超聲處理,從而得到單層石墨烯。雖然微機械剝離是一種簡單的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但是它費時費力,難以精確控制,重複性較差,也難以大規模製備。
  • 進展|普適性機械解理技術製備大面積二維材料
    製備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特別是原子層量級的超薄材料,是開展二維材料前沿探索的基礎。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最早發展出了機械解理技術,並獲得了單層石墨烯,掀起了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潮。近十多年來,機械解理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製備各種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石墨烯、MoS2以及單層高溫超導材料Bi2212等諸多材料的本徵物理性質,都是在機械解理的樣品上觀察到。
  • 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取得進展
    從中科院獲悉,蘇州納米所等在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因為在半導體工業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優勢,銅基表面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被認為是**有潛力實現大規模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
  • 中科院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獲進展
    摘要 【中科院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獲進展】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偉課題組和蘇州格瑞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該團隊提出了通過構建一個基於分子熱運動的靜態常壓CVD(SAPCVD)系統,實現了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
  • 楊全紅丨石墨烯:化學剝離與組裝
    通過低溫負壓化學解理,遠低於常規剝離溫度(1100 ℃),甚至突破氧化石墨熱剝離的理論閾值(550 ℃),在低至200 ℃的溫度下,實現了功能化石墨烯的低溫宏量製備,為石墨烯的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圖1)。
  • 少層二硫化鉬製備新方法
    二硫化鉬二維材料原子層與層之間的作用力是可以輕易被打破的範德華力,因此在更輕便的光電設備研究中,常常使用打破層間範德華力束縛的厚度較薄的少層二維材料少層二硫化鉬是TMDCs家族中研究最為廣泛的二維材料之一,2H相是其最穩定存在的一種形態。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人員利用氯化鋰作為插層劑,成功建立等離子體液相製備二維材料的新方法。該辦法不僅可以快速剝離石墨紙,還可以拓展至製備高質量少層2H相二硫化鉬。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材料科學》(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
  • 石墨烯的幾種主流製作方法
    優點:所得石墨烯結構好,尺寸不受原料的限制。缺點:製備過程複雜,生產效率低。  氧化還原法是利用氧化劑將石墨逐層氧化,利用超聲等方式將已氧化的層剝離。之後,利用還原劑將氧化石墨層還原,即得到石墨烯。
  • 聯盟成員 | 電化學剝離石墨烯技術與應用的探索者
    電化學法剝離是將待剝離的石墨作為陽極,鉑電極作為陰極,在不同酸性、鹼性以及鹽溶液的電解液體系中製備石墨烯。電化學剝離技術將極有可能會作為石墨烯製備最新的技術,並對傳統的石墨烯產業進行衝擊。電化學剝離石墨烯產品特徵如下:1.可根據要求得到橫向尺寸在200nm-10um之間的石墨烯。2.可根據要求提供3-20nm不同厚度的樣品。
  • 淺析石墨烯行業產業的發展
    特別是,石墨烯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都比常用材料氧化銦錫優良。由於氧化銦錫脆度較高,比較容易損毀。  在溶液內的石墨烯薄膜可以沉積於大面積區域。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可以製成大面積、連續的、透明、高電導率的少層石墨烯薄膜,主要用於光伏器件的陽極,並得到高達1.71%能量轉換效率;與用氧化銦錫材料製成的元件相比,大約為其能量轉換效率的55.2%。
  • 中國博士生設計出高溫爐 可製備高質量石墨烯
    朱授恩用自己設計製造的高溫爐製備出高質量石墨烯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來自中國的博士生朱授恩,不久前用自己設計製造的高溫爐製備出高質量石墨烯
  • 信息技術盯上石墨烯
    但在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採用剝離方法,用膠帶將塊體石墨不斷減薄,首次獲得了單層碳原子晶體材料石墨烯。他們也因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隨後,石墨烯引發了新一輪二維晶體材料研究的熱潮。 據高鴻鈞介紹,石墨烯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質,有望被用於製造新一代高性能電子學器件。
  • 原位生長+氫刻蝕: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快速、高質量製備方法|NSR
    最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於貴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徐志平課題組合作,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快速、高質量製備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方法:以液態金屬為催化基底,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原位生長石墨烯薄膜
  • 進展 | 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通過外來原子與本徵石墨烯中的碳原子化學成鍵獲得石墨烯功能化材料以及構築新型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是擴充二維材料庫重要途徑之一。例如,所有碳原子與氫原子雙面成鍵形成全氫化石墨烯結構, 又稱為「石墨烷」(graphane);氫原子和碳原子為1:2的單面氫化石墨烯,文獻報導中稱為「graphone」。然而,目前在實驗上製備大面積高質量的氫化石墨烯的工作仍很稀少,實現材料結構和物性的調控仍很困難。
  • 大面積可控單晶石墨烯多層堆垛製備技術新突破
    石墨烯薄膜的性質相對於層數及其晶體堆垛順序有很大變化。例如,單層石墨烯表現出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對於超高速電晶體尤為重要。相比之下,AB堆垛的雙層或菱面體堆垛的多層石墨烯在橫向電場中顯示出可調的帶隙,從而產生了高效的電子和光子學器件。此外,有趣的量子霍爾效應現象也主要取決於其層數和堆垛順序。因此,對於大面積製備而言,能夠控制石墨烯的層數以及晶體堆垛順序是非常重要的。
  • 北航合作在二維晶體材料噴墨列印製備技術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期,Science advances雜誌在線全文刊發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張夢副教授與劍橋大學Tawfique Hasan博士等團隊合作在二維晶體材料噴墨列印製備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A general ink formulation of 2d crystals for wafer-scale
  • Science子刊:石墨烯再顯神通!海水淡化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膜基海水淡化技術包括最先進的反滲透(RO)技術,已被證明比熱脫鹽方法更有效。傳統的聚合反滲透膜仍然存在這樣的缺陷,如汙垢阻力低,選擇性差,抗汙穩定性低,抗化學/熱降解差。因此,尋找和探索具有更好的滲透性,選擇性,化學穩定性,並能同時抗汙的新材料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