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普適性機械解理技術製備大面積二維材料

2020-12-03 中科院物理所

二維材料家族涵蓋了絕緣體、半導體、金屬和超導體,並展現出許多不同於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是近年來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製備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特別是原子層量級的超薄材料,是開展二維材料前沿探索的基礎。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最早發展出了機械解理技術,並獲得了單層石墨烯,掀起了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潮。近十多年來,機械解理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製備各種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石墨烯、MoS2以及單層高溫超導材料Bi2212等諸多材料的本徵物理性質,都是在機械解理的樣品上觀察到。在異質結和轉角石墨烯等人造晶體中,機械解理的樣品也同樣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機械解理的樣品與基底相互作用弱,製備過程相對簡單,樣品質量高,這些優勢使得該方法在二維材料研究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該方法同樣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製備效率低和樣品尺寸小等問題,限制了許多先進的實驗手段如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紅外-太赫茲光譜以及角分辨光電子能譜(ARPES)對二維材料的研究。

2015年,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黃元博士和Peter Sutter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高鴻鈞院士合作,利用氧氣等離子體增強石墨烯和基底相互作用的新型解理方法(ACS Nano. 9 (11), 10612 (2015)),成功獲得了毫米量級的單層石墨烯和高溫超導材料Bi2212,極大的提高了樣品尺寸和製備效率,使得研究單層單晶石墨烯和Bi2212的更多物理性質成為了可能。藉助這種改進的機械解理技術,他們還成功製備出石墨烯氣泡和褶皺(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0, 186104 (2018); Carbon 156, 24 (2020) ),並首次在石墨烯氣泡中觀察到具有拉曼震蕩行為的牛頓環。

近期,中科院物理所周興江研究員團隊、高鴻鈞院士團隊與中國人民大學季威教授和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Peter Sutter教授合作,在機械解理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他們發展了一種金膜輔助的普適性機械解理方法,可以用於獲得大尺寸超薄二維材料。中國人民大學季威教授團隊結合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規律,系統計算了58種層狀材料體系與金基底的相互作用 (圖1)。由於二維材料層間是範德華相互作用,而金和許多二維材料可以形成準共價鍵,這種相互作用遠大於範德華相互作用,因此藉助金作為媒介層,可以在不影響材料本徵物性的前提下高效地解理出大面積的單層樣品。中科院物理所黃元副研究員等人在實驗上成功實現了對40種二維材料的大面積解理,單層二維材料尺寸達到毫米量級以上(圖2和圖3),製備效率接近100%。該研究表明層狀材料的最外層元素和基底的相互作用是影響機械解理最關鍵的因素,因此,針對最外層元素含有VA,VIA,VIIA主族的層狀材料,可以採用金膜輔助的解理方法。

圖1. 不同層狀材料自身層間結合能以及與金相互作用能的對比。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解理方法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可以實現多方面的調控。首先,製備過程無需連續的金膜,可以高效實現懸空樣品的製備,這為研究材料的本徵光學性質和輸運性質提供了理想的研究體系;其次,這種方法可以實現基底導電性的調控,針對不同的實驗要求,可以選擇性地改變基底的導電和絕緣。針對掃描隧道顯微鏡(STM/STS)和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ARPES)等需要基底導電的真空表徵手段,可以通過增加金膜的厚度,直接將二維材料解理到金膜上,用於研究其原子結構和能帶結構 (圖4)。在前期的研究進展中,周興江研究團隊的劉國東研究員和趙文娟博士等人利用ARPES,在機械解理的大面積單層MoS2上觀察到了清晰的能帶結構( Nano Research, 12(12): 3095 (2019))。針對螢光光譜和電輸運測量,可以將金屬膜的厚度控制在3 nm以下,形成絕緣的金屬島,從而獲得良好的螢光信號和高開關比的場效應電晶體 (圖5),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在超薄金屬膜上獲得高性能器件,打破了人們之前對於器件加工必須在常規氧化物絕緣基底上實現的認識。此外,這種方法製備過程避免了額外轉移帶來的汙染和破壞,並且使用的金僅有幾納米,極大的節省了貴金屬的消耗,為製備高質量二維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黃元副研究員等人利用該技術在國際上首次解理出大面積的單層FeSe, PtTe2和 PdTe2等材料,為後續開展一些新材料物性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解理方法展現出了非常好的普適性,可以在透明基底、柔性基底上實現有效解理,為多種光學研究、柔性器件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這一研究成果首次給出了針對不同層狀材料的普適性解理規律,對於探索更多二維材料的新奇物理性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也為未來大面積晶圓級二維材料的製備和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2453 (2020))。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基金委面上項目、中科院先導計劃及青促會和廣東松山湖實驗室的資助,以及物理所微加工實驗室和N07組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圖2. 機械解理獲得多種大面積高質量超薄二維材料。(a) 新型機械解理的步驟; (b-e) 不同基底上解理得到的大面積MoS2; (f-g) 解理得到的多種大面積二維材料;(h-j) 異質結及懸空二維材料的拉曼光譜及螢光光譜。

圖3. 解理得到的多種二維材料的光學照片。

圖4. 在大面積的單層樣品上獲得的原子圖像、低能電子衍射斑點及能帶結構圖。

圖5. 通過控制金屬膜的厚度,可以獲得絕緣的金屬膜,可以在器件中實現高開關比和超導特性測量。

編輯:fengyao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為什麼不倒翁小姐姐能搖一晚上不倒?

2. 如果在家考,作弊就很容易嗎?

3. 「我給你 37 美元,求求你把這桶油搬走吧」

4. 老師隔離後用射擊遊戲上網課,真不怕學生看完更想玩遊戲?

5. 被五步蛇咬,走幾步才最安全?

6. 我們從不騙你,除非……你不懂物理

7. 為什麼菜油倒海上能救命?這道題美國學霸國父也不會做

8. 為什麼有 32 個關卡的超級馬裡奧兄弟只要 64KB?

9. 十大物理效應,一次看個夠!

10. 方程 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相關焦點

  • .: 普適性機械解理技術引領二維材料研究新熱潮
    液相剝離法可以實現二維材料的量產化製備,對於工業化應用有重要應用潛力,但這種製備方法在製備過程中會引入缺陷和液相汙染,不利於研究二維材料的本徵性質。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最早發展出了機械解理技術,並獲得了單層石墨烯,掀起了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潮。近十年來,機械解理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製備各種高質量的二維材料。
  • 一口氣解理40種大面積單晶二維材料!
    2004年,機械解理技術最早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用於製備石墨烯。近十年來,機械解理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製備各種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中的無質量費米子和量子霍爾效應,MoS2從多層到單層過渡時的能帶結構轉變,以及單層高溫超導材料Bi2212的超導相圖,都是在機械解理的樣品上展開研究的。
  • 進展 | 二維精雕,遊刃有餘:一種二維材料圖案化的直寫加工技術
    通過常規的微納加工技術,包括光刻和反應離子幹法刻蝕或者化學溶液溼法腐蝕,可以對其進行加工剪裁。然而在這些加工步驟中,二維材料需要接觸光刻膠、溶劑以及高能離子等,這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樣品的表面汙染以及邊界鈍化等問題。在電子學器件工作過程中,汙染物作為電子散射中心,降低了材料的導電性,從而影響器件性能的提升,並且這種現象對於二維材料電子器件尤為明顯。
  • 二維材料通用製備技術研究獲進展
    11月17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二維材料通用製備技術領域取得進展。
  • 周薇薇副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哈工大報訊(威海/供稿)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泰山學者項目支持下,我校威海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薇薇副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幾年來,二維結構的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結構特性及其在光電子、場效應管、能源轉換和存儲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但是,目前二維材料的製備方法主要分為氣相法和液相法,但是均存在一定的缺點,如化學氣相沉積法成本高、產量低,液相法很難獲得大尺寸的二維納米片,且後續需要繁瑣的純化處理。此外,上述方法大多局限於層狀二維材料的合成。
  • 中國學者「吹」出二維材料製備新方法
    圖為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新進展。(哈工大提供)中新網哈爾濱9月18日電(記者 史軼夫)有6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民間藝術「吹糖人」,如今在科研領域得到「應用」。哈爾濱工業大學18日發布消息,該校威海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薇薇副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二維結構的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結構特性及其在光電子、場效應管、能源轉換和存儲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
  • Nature子刊:實現釐米級疊層二維材料製備及轉角精確控制
    二維材料的維度與界面調控是推動其持續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二維材料層間弱的範德華力相互作用,可以按需將任意的二維材料堆疊在一起,組合成範德華雙層及多層人工材料,從而實現對其物理性能的調製。利用轉角自由度調控,會在人工疊層材料中引發多種有趣的物理行為,例如非常規超導電性、摩爾激子、隧穿電導、非線性光學以及結構超潤滑等。由此,也開啟了轉角電子學的時代。
  • 超快雷射直寫二維材料製備多功能光子學器件綜述
    各種各樣的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化物、黑磷和鈣鈦礦都已經被成功地分離出來。二維材料表現出奇異的物理化學性質,比如具有原子層厚度、強烈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磁性以及優異的機械性能。這些與其對應的塊體材料迥異的性能為二維材料應用於納米器件,尤其是在光子學中的應用創造了新的機遇。
  • 深圳先進院建立二維矽納米片製備新方法並拓展其生物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佳宏課題組在二維矽納米片的定向解理及生物光子學應用中取得進展,相關工作以From Octahedron Crystals to 2D Silicon Nanosheets: Facet-Selective Cleavage and Biophotonic Applications為題發表於在材料領域國際權威期刊Small上(影響因子
  • 浙大:極端機械減薄法!製備單元素金屬二維材料
    二維(2D)材料由於其特殊結構而具有一系列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然而,機械剝離、化學沉積和生長等傳統方法在製備單元素金屬二維材料方面存在諸多挑戰。近日,浙江大學張澤院士、王江偉研究員課題組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Ting Zhu教授、中科院金屬所杜奎研究員等人合作,基於材料塑性變形的普遍特徵提出了利用「自上而下」的機械減薄法來製備單元素金屬二維材料,並通過Au雙晶/多晶納米結構的原位機械拉伸成功獲得了單原子厚度的Au薄膜。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課題組JACS:層數可控的二維材料NiTe2的製備
    來源 | 湖南大學 編輯 | 化學加導讀近日,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段曦東教授課題組在在二維材料層數連續大面積調控以及層數依賴的性能調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全面開發利用這些二維材料性能的一個前提在於:用一種穩定、可靠的製備方法,實現二維材料精確的層數調控進而實現二維材料在電子學、光學、磁學、催化、儲能和傳感器等領域的巨大應用。近幾年來,儘管許多TMDCs已經被合成和報導。然而,迄今為止的研究主要局限於尺寸相對較小且產量較低的剝落薄片,如何精確地調控二維材料的層數依然是個很大的挑戰。
  • 製備均勻潔淨的二維材料 清華-伯克利深圳團隊的研發實現突破
    研究成果以《「溶解-析出」法生長均勻、潔淨的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為題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圖為「溶解-析出」生長的單層二維MoS2具有潔淨的表面和高質量。據悉,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因其優異的電學、光學、力學和磁學性質,以及其在電子、光電子和自旋電子器件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化學氣相沉積(CVD)是生長二維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傳統的生長過程存在金屬源在空間上的分布不均、樣品表面沉積副產物等問題。
  • Nature:北大劉開輝課題組首次實現分米級二維單晶六方氮化硼的製備
    該生長機制具有普適性,可推廣到其它二維材料大面積單晶的製備。跳轉閱讀找化工原料、中間體,CAS號查詢,推薦您用用這個小程序!材料是推動現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基礎。基於矽基材料的各種先進器件引領了現代信息科技革命,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 段曦東:二維材料淘金者
    2017年,Science上刊登了一篇論文《二維異質結、多異質結、超晶格的通用製備》,為二維材料研究再下一城。該研究論文是二維材料領域重要的研究進展,在未來研製超薄電子、光電子器件等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對基於二維材料的塊體、薄膜熱電材料的應用進行了闡述,探討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無機和有機熱電材料中的性能優化機制和應用進展,討論了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的研究方法,探討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的光電探測器的研究進展。文章最後對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一些潛在問題和發展思路進行了總結。
  • 北航合作在二維晶體材料噴墨列印製備技術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期,Science advances雜誌在線全文刊發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張夢副教授與劍橋大學Tawfique Hasan博士等團隊合作在二維晶體材料噴墨列印製備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A general ink formulation of 2d crystals for wafer-scale
  • 南京大學製備新穎二維材料—新聞—科學網
    ;(d-g)不同晶向亞原子分辨結構表徵;(h)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材料中的豐富強關聯二維量子態展望   南京大學聶越峰教授課題組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對非層狀結構的氧化物鈣鈦礦材料進行單原子層精度的生長與轉移,結合王鵬教授課題組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分析,成功製備出基於氧化物鈣鈦礦體系的新穎二維材料。
  • 重慶研究院單晶二維材料GeSe大面積單原子層研究獲新進展
    重慶研究院單晶二維材料GeSe大面積單原子層研究獲新進展 2017-12-13 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GeSe為代表的IVAVIB大面積單原子層材料製備和能帶結構確定,及其器件測試分析研究中取得最新進展。
  • ...成會明、劉碧錄團隊提出「溶解-析出」方法製備均勻潔淨二維材料
    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因其優異的電學、光學、力學和磁學性質,以及其在電子、光電子和自旋電子器件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化學氣相沉積(CVD)是生長二維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