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 製備」大面積單晶粒石墨烯層的自然生長

2020-10-08 智識諮詢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生產出沒有晶粒和縫線的連續單層石墨烯。一篇國際合作論文指出,存在一種產生完美的六邊形原子網而沒有縫合缺陷的方法,自然界在某種條件下組織自身以促進'編織'這樣的理想晶格

一組國際合作者 在《Advanced Materials》(高級材料)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Large-Area Single-Crystal Graphene via Self-Organization at the Macroscale》(通過宏觀自組織的大面積單晶石墨烯)的論文。文章指出,石墨烯晶體的單晶生長可以在較大的(該團隊使用了5x5毫米的襯底)宏觀範圍內實現。


具體來說,研究小組表明,在多晶石墨烯薄膜上成核的石墨烯薄片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同步,從而最終在宏觀上產生相同的晶體取向。研究小組通過實驗發現了石墨烯晶粒在生長過程中的自對準現象,這一現象以前從未被觀察到。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模型來說明導致這種效應的潛在物理機理。

圖:從早期生長的次生石墨烯薄片在多晶石墨烯基底上自動排列的大面積單晶石墨烯生長步驟。

來自中國蘇州大學的Mark Hermann Rümmeli教授和德國德勒斯登IFW的Huy Ta Quang博士是CVD合成的大師,同時還是高質量電子顯微鏡的世界領先專家;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和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的Slava V. Rotkin教授在團隊中負責理論。為了發現這種效應,他們必須將幾種很少使用的方法結合在一起:光學拉曼顯微鏡和同一樣品的DF-TEM,其中的挑戰是要在一個非常大的區域上驗證單個原子厚島的取向區。

在他們的實驗中,研究小組發現石墨烯島在大面積上自對準。後來,他們證明這不僅僅是一個「大」區域,整個樣本都參與了這種相關的增長。然後,他們進行了許多詳細的研究,以證明效果並了解細節。

過去,通過其他方法可以實現石墨烯的單晶生長,但是都需要昂貴的基板或相當複雜的技術。為大面積晶體設計可靠且廉價的生長技術,對生產高質量石墨烯具有直接的技術影響。

Rotkin說:「在所有已經達到原子尺寸極限的現代電子設備中,可變性是一個主要問題。如果工業能夠生產高質量的石墨烯,沒有顆粒,沒有堆垛錯層,並且沒有取向錯誤,那麼這將使石墨烯"神奇材料"在商業產品中可以接受,甚至對於從射頻電子產品到柔性顯示器的許多技術來說都是可取的。」

Rotkin也認為,將這項技術放大到晶圓級,並將其轉換為其他2D材料以及能夠完全控制晶體取向的任務可能需要花費數年的研究時間。


免費獲取原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2755

相關焦點

  • Science Advances: 層工程剝離技術製備高質量的大面積石墨烯
    有鑑於此,韓國亞洲大學Jae-Hyun Lee、木浦國立大學Seok-Kyun Son和三星Sung Ho Cho等人,介紹了一種層工程剝離技術(LEE),該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獲得大面積的石墨烯,而且由於所用金屬和石墨烯之間的界面結合能不同,還可以選擇性控制石墨烯層的數目。
  • 石墨烯迎來最新產業應用?「烯旺科技」在醫療領域做出突破
    多數市場機構預測,一旦石墨烯的製備技術和應用技術實現突破,將給多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預計到2020年帶來千億規模的市場,包括新能源電池、半導體、航空航天......甚至是醫療。不過,目前產業界的聲音都集中在石墨烯電池、防腐塗料、供暖等領域。36氪近期接觸到的「烯旺科技」則是一家將石墨烯進行醫療產業應用的公司。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同時,為增加石墨烯溶液的穩定性,人們往往在液相剝離石墨片層過程中加入一些穩定劑以防止石墨烯因片層間的範德華力而重新聚集。Englert等[13]合成一種新型的水溶性含大芳香環的兩親性物質並作為片層石墨的穩定劑(圖3),利用該物質與石墨片層的π-π 堆積與疏水作用來製備穩定的石墨烯水溶液。
  • 原位生長+氫刻蝕:石墨烯納米帶陣列的快速、高質量製備方法|NSR
    ,同時將氫氣流速控制在相對微量的狀態,引入梳狀的氫刻蝕行為,從而獲得大面積、高質量的石墨烯納米帶陣列。尤其是,石墨烯納米帶中存在由量子效應引入的帶隙,具有獨特的電學性能,可以克服石墨烯本身半金屬特質帶來的不便,更適用於集成電路的製造。 然而,快速、大規模、低成本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納米帶的方法還有待開發。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調控化學氣相沉積過程中的生長參數,直接在液態金屬表面原位生長出大面積、高質量的石墨烯納米帶陣列。
  • 進展|原位電鏡石墨烯液相反應池方法生長BeO新型二維晶體結構
    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如雲層中水分子在灰塵礦物質表面的聚集造成的降水/降雪、生物礦物質的形成等物理/化學過程等,都與基於結構物態相變的物理機制有關。BeO的自然穩定相為纖鋅礦結構,陰陽離子沿<0001>晶體方向存在極性表面,理論認為在低層數下結構不穩定(極化災難),陰陽離子會塌縮到同一層形成二維結構。在液相反應系統中自下而上的實時觀測表徵為實驗驗證這一預言提供了可能,而且石墨烯的表面無懸掛鍵,避免了襯底界面應力影響,是理想的本徵熱力學研究模板。
  • 石墨烯的基本表徵手段與檢測方法大全
    它具有高倍率、大景深、高解析度等優點,在石墨烯研究特別是CVD石墨烯研究中被廣泛用來表徵石墨烯的晶粒大小、晶粒取向、晶粒形貌等信息。由於掃描電子顯微鏡需要基底導電,所以採用金屬催化的CVD生長的石墨烯特別適合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由於石墨烯發射二次電子的能力比較弱,在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視野中一般會呈現為深色,圖 4 所示為在基底銅上生長的六邊形石墨烯的掃描電鏡圖。
  • 科學網—新方法突破等離子體製備石墨烯技術瓶頸
    目前通常採用射頻感應加熱和微波加熱等離子體製備石墨烯,性能不佳、能耗高且難以工業化應用。熱等離子體熱解碳氫化合物合成石墨烯,由於等離子體電導率隨著溫度增加迅速上升,導致電弧自動收縮到很小的範圍,對於合成石墨烯要求的毫秒級反應時間,難以實現均勻加熱,產品均勻性差。
  • 石墨烯的幾種主流製作方法
    缺點:製備過程複雜,生產效率低。  氧化還原法是利用氧化劑將石墨逐層氧化,利用超聲等方式將已氧化的層剝離。之後,利用還原劑將氧化石墨層還原,即得到石墨烯。  優點:成本低廉,生產效率較高。  金屬催化外延生長法是在超高真空條件下將碳氫化合物通入到具有催化活性的過渡金屬基底如Pt、Ir、Ru、Cu等表面,通過加熱使吸附氣體催化脫氫從而製得石墨烯。氣體在吸附過程中可以長滿整個金屬基底,並且其生長過程為一個自限過程,即基底吸附氣體後不會重複吸收,因此,所製備出的石墨烯多為單層,且可以大面積地製備出均勻的石墨烯。
  • 石墨烯化學氣相沉積生長研究獲進展
    自2004年揭示石墨烯的優異性能及潛在的應用後,石墨烯受到了科學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石墨烯薄膜在柔性透明導電膜等領域市場化應用的前提是高質量石墨烯薄膜的規模化可控制備技術,而可控制備技術的建立需要對石墨烯成核和成長有深刻理解。在石墨烯薄膜的CVD製備方法中,考慮到碳原子在銅中的溶解度比其它具有催化性能的金屬如鎳較低,銅基底被廣泛用於CVD方法製備石墨烯薄膜。
  • 劉忠範和彭海琳課題組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綜述:石墨烯製備決定...
    最近,劉忠範課題組和彭海琳課題組應邀在國際著名刊物《自然面向石墨烯產業化應用的製備技術不是對實驗室製備過程的簡單放大,規模化製備對製備技術的可重複性、安全性和成本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儘管從產能上看石墨烯的粉體和薄膜均實現了宏量化製備。然而,石墨烯產品的生長工藝、原材料、設備甚至生產批次的不同,得到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參差不齊,且很難達到統一的標準。以史為鑑,參考另一類戰略性碳材料——碳纖維的產業發展歷程可知,材料的品質決定了其應用前途。
  • 石墨烯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了一篇由高超課題組完成的石墨烯製備研究成果。該成果避開現有石墨烯製備方法的諸多缺陷,突破了傳統氧化石墨烯製備方法,找到了一條低成本製備單層石墨烯的綠色路線。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類似正六角形的蜂窩狀薄片。萬片石墨烯加在一起,才相當於人類的一根頭髮絲粗細。
  • 進展|普適性機械解理技術製備大面積二維材料
    中國人民大學季威教授團隊結合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規律,系統計算了58種層狀材料體系與金基底的相互作用 (圖1)。由於二維材料層間是範德華相互作用,而金和許多二維材料可以形成準共價鍵,這種相互作用遠大於範德華相互作用,因此藉助金作為媒介層,可以在不影響材料本徵物性的前提下高效地解理出大面積的單層樣品。
  • 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取得進展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點:銅襯底和石墨烯晶格失匹配,導致石墨烯的晶界密度過高,削弱了石墨烯的物理性能;為了抑制石墨烯成核,傳統的CVD方法往往通過降低碳源濃度來實現,導致石墨烯的生長速率偏低,在0.03 µm/s-0.36 µm/s之間;隨著石墨烯製備面積的不斷擴大,石墨烯生長氣氛因為受流阻的影響變得不均勻,導致大批量製備的石墨烯不連續或者不均勻。
  • 中科院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獲進展
    實驗結果證明SAPCVD系統能夠同時在20層銅襯底上批量化製備光學均勻的石墨烯,其生長速率達到1.5μm/s。(中國證券網)   7月20日從中科院獲悉,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偉課題組和蘇州格瑞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首先對銅襯底進行晶向調控,揭示了氧化層對銅襯底晶向的調控作用和機制。
  • Science:單晶金屬箔可實現大面積製備(助力鋰電和燃電再發展)
    銅單晶也是非常好的襯底材料,在表面科學、薄膜製備方面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近些年,銅上石墨烯的生長技術越發成熟,單晶銅箔對於提高石墨烯的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單晶金屬的價格昂貴,尺寸較小且難以獲取,越來越難滿足人們對大面積單晶金屬的需求。 近日,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IBS)的Hyung-Joon Shin和Rodney S.
  • 進展|用矽烯插層打開外延生長的雙層石墨烯能隙
    石墨烯因其獨特的晶格結構而具有諸多優異性能,但其零能隙特徵極大地限制了它在電子學器件上的應用。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納米物理與器件重點實驗室高鴻鈞院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石墨烯及類石墨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製備、物性調控及應用等方面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 清華大學鍾敏霖教授:如何用雷射大面積列印石墨烯?
    由於這些優越的性能,石墨烯的應用潛力巨大。例如,石墨烯可以應用在透明電極/柔性顯示、鋰電池、牙齒「紋身」、石墨烯散熱片、單分子氣體傳感器、石墨烯電晶體、透明導電電極、集成電路IC、超級電容、石墨烯生物器件、單分子氣體傳感器、石墨烯電晶體、集成電路IC、超級電容、石墨烯生物器件。2.
  • Mater.發文介紹石墨烯化學氣相沉積製備方法
    「製備決定未來」,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備方法自2009年被發明以來,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是目前低成本製備大面積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的最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放大性。然而,CVD石墨烯薄膜在製備的過程中會產生缺陷、晶界和褶皺,製備和轉移的過程也會造成表面汙染與破損,因此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使用液態碳源製備高質量石墨烯
    為了降低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高質量石墨烯薄膜的成本
  • 中科院物理所等用原位電鏡石墨烯液相反應池方法生長BeO新型二維...
    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如雲層中水分子在灰塵礦物質表面的聚集造成的降水/降雪、生物礦物質的形成等物理/化學過程等,都與基於結構物態相變的物理機制有關。發展液固相變成像技術,在原子尺度上對液固相變自下而上的成核結晶熱力學/動力學行為進行實時觀測表徵,揭示相變微觀物理圖像,對生長機理研究和新材料合成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