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經]要強的媳婦進山養豪豬(20150623)

2020-12-07 央視網

  任雪梅:「顧客都覺得不好吃,羶味太大。」

  豪豬肉有羶味,本地人吃不慣。鄒江玲丈夫的外公以前是山裡的獵戶,有製作野味的土辦法,能去除羶味,鄒江玲決定按這種土辦法試做看看。

  先把蘿蔔切成大塊,放到鍋裡,煮沸之後放入豪豬肉,燉上10分鐘,除此之外,還有一樣非常特別的秘密武器。

  丈夫:「這個燒紅就行,燒紅就行,看。」

  記者:「瓦片?」

  丈夫:「瓦片,這個燒紅了吧,現在直接放到鍋裡面,我就這樣。」

  記者:「蒸汽出來了。」

  瓦片和蘿蔔都有除羶的功效,這樣經過預處理之後,就可以正常加工,做成各種菜餚。

  鄒江玲把方法推薦給了飯店廚師,飯店也採用這種方法做豪豬肉。

  改良之後,豪豬肉受到了顧客的歡迎。

  顧客劉波:「目前沒有那個羶味,豪豬肉以前沒吃到過,這是第一次吃這樣,還挺好吃的。」

  任雪梅:「現在很多顧客都比較接受了。」

  記者:「現在(飯店)每個月的銷量有多少?」

  任雪梅:「現在每月七八頭這個樣子。」

  鄒江玲找到多家飯店推銷,慢慢打開了重慶本地市場,一斤豪豬肉賣到50元。

  鄒江玲:「你在哪裡?在幹活呢?」

  養殖戶:「對。」

  看到鄒江玲養豪豬賺了錢,從2013年開始,黔江及周邊地區的很多農戶,找到鄒江玲買豪豬,鄒江玲成立了豪豬養殖合作社,她來指導技術,帶領農民一起養殖。

  鄒江玲以前的養殖場,因為距離黔江城區太近,為保護水源,被划進了禁養區,2014年底需要再次搬遷,杉嶺鄉政府的領導主動找到她,希望她把新養殖場建到杉嶺鄉,帶動當地的農民致富。

  中共重慶市黔江區杉嶺鄉委員會書記何開志:「很快就進駐,在進駐過程中,我們黨委政府在道路等等,在水電方面給她一些支持,第二呢,就是在手續的辦理上,特別是在用地這方面,給她提供一些幫助。」

  2015年初,鄒江玲的養殖場遷到了杉嶺鄉,她告訴記者,下一步,她還想用豪豬糞便種植當地特產--紅米和油茶,同時還要把豪豬肉做成熟食產品,對於未來她充滿信心。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感謝您的關注!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致富經]要強的媳婦進山養豪豬(20150623) 談起過去的創業經歷,她失聲痛哭。接連遭遇挫折,她欠下百萬外債,幹啥都不順的女人,又是怎樣賺到豪豬財富呢?

channelId 1 1 2 f989744e26554f5bb099ac24c965a18d

相關焦點

  • 「豪豬養殖大王」的致富經
    但喜好養殖動物的他,卻在養殖豪豬的路上越走越寬,將豪豬事業越做越大。從2009年開始嘗試養殖豪豬,如今韓家文的養殖場已有200多頭豪豬,成為名聞一方的「豪豬養殖大王」。  1999年,提前退休在家的韓家文,憑著自己的愛好,計劃搞養殖。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中央七套的節目中,看到了養殖豪豬的新聞報導。豪豬吃得少、生病少、價格高的特點吸引了韓家文的目光。
  • 養一隻豪豬年賺兩千元(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訊況勇、鄧龍華、記者陳國菊攝影報導:日前,萬載縣白良鎮坑口村種養殖場,養殖戶王小清正在給豪豬餵食玉米。近年來,該鎮返鄉創業青年林龍平、王小清依託本地資源優勢,發展適合自己的特色養殖,闖出一條「帶刺」的致富新路。
  • 鎮沅:念好「山」字經,釀出致富蜜
    鎮沅田壩鄉民強村地處哀牢山腹地,生態環境優異,當地村民因地制宜,發展蜜蜂養殖,在青山綠水中養出生態蜂,釀出了致富蜜。當地村民朱文春告訴記者,他們家有300多(桶)蜂養在山裡面,一年下來能有五六萬的收入。
  • 瓊海小夥養豪豬的創業故事
    家住海南省瓊海市陽江鎮紅色村三樂塘村小組的謝善陽在技校畢業後,他曾在海口、廣州等地打過工,擺過地攤,賣過燒臘,開過文具店……雖然沒取得多大成就,最後,他仍然堅持最初的創業夢,返回家鄉海南瓊海,率先規模養殖豪豬成功,並且向村民及全省多地農民輸送豪豬苗和養殖技術,帶領越來越多村民致富。
  • 豐都社壇鎮何飛:打破傳統養殖豪豬走上致富路
    華龍網9月8日17時訊(通訊員 王陽)豪豬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珍稀動物,又稱箭豬,其肉、胃、膽、刺、油均可入藥,屬高蛋白、低脂肪、無汙染、無公害的絕色肉食。由於豪豬是草食動物,被稱為綠色肉食,綠色藥物。社壇鎮陳家巖村六組就有一位年輕的小夥何飛看中了商機,打破傳統養殖,養起了豪豬,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的養殖之路吧。
  • 不在城市當模特 她轉行下鄉養豪豬
    她說,當模特吃的是青春飯,為了孩子,要踏實創業致富。  不當女模特 轉行去養豬  昨日上午,記者在南坪一咖啡廳見到了張燕,她身高1米7,五官精緻,穿著一身運動裝仍掩藏不住好身材。  張燕老家在四川南充農村,她16歲就外出打工,因為模樣漂亮,很快當起了平面模特。
  • 越南小夥養500頭豪豬發家致富,烤著吃,可比竹鼠要好吃
    所以現在有些人特別聰明,專門找一些比較冷門的來養,比如華農兄弟養的竹鼠就非常吃香,現在竹鼠的價格比牛肉還要高呢!是非常賺錢的!不過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越南的小夥子! 他之前養了很多的竹鼠,但是後來養竹鼠的人多了起來,他又突發奇想,竟然養起豪豬來!
  • 謝善陽為了喜歡的女孩努力創業,養殖豪豬後帶動百姓致富
    謝善陽為了喜歡的女孩努力創業,養殖豪豬後帶動百姓致富,2007還是父親幫忙想的辦法,說不如讓他去擺地攤試試,於是謝善陽就真的去擺地攤,他賣的就是豪豬的刺。
  • 同樂鄉的兩位致富領路人:一位把胭脂蘿蔔出口到海外,一位養鵪鶉年...
    10:37:08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周召蘭向記者介紹仁壽村的致富經  不過,更早以前,這裡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鄉,是什麼讓這裡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呢?村民們的大拇指都對準了兩位領路人:周召蘭與盛成波。周召蘭:把胭脂蘿蔔賣到海外  「你要學學信林家的媳婦喲。」每當仁壽村有新娘子過門時,村裡的老輩子總會這麼說。
  • 一周致富排行20151116
    第四名:草莓大棚養泥鰍 種植戶拓寬致富路濱海新區大馬杓沽村種植戶從子強,勇於探索,從三個草莓溫室大棚裡騰出兩個養殖泥鰍,拓展致富新門路。現在他養殖的四千斤泥鰍已經有了銷路。記者走進大馬杓沽村的草莓種植基地,從子強的養殖大棚就坐落於其中。
  • 海南小夥養豪豬,一身是寶的豪豬竟帶來百萬財富
    幾年後回到家鄉養殖豪豬賺了大錢,向多省的農民介紹養殖豪豬的技術,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喜歡上豪豬,幾年後回鄉養殖謝善陽和父母說了自己的想法,可是父母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讓兒子養豬,幾番爭論之後,父母給了他十萬元,讓他在當地的一所大學門口開一家文具店,但是以失敗告終。
  • 男子養豪豬被認為是「異類」,但男子發現了豪豬的價值,銷路不愁
    豪豬以棘刺聞名,棘刺有保護禦敵作用,最長可達35釐米。遇敵時棘刺豎立抖動,發出「沙沙」聲響,緊急時能後退,再有力地撲向敵人將棘刺插入其身體。豪豬體型肥大,最大者體長達70釐米以上;頭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與尾部生有長而硬的棘刺,此系防禦天敵的重要器官;頭骨較細小,顴弓不外擴,而鼻腔卻甚膨大;有20枚齒根很淺的牙齒。南昌養豪豬的養殖戶不在少數,有一對夫婦養豪豬養了十年,樣的豪豬銷路不愁,老闆來收貨甚至沒貨了。
  • 仙泉流淌潤百業 喬梓巧念致富經
    彭水自治縣喬梓鄉以長壽村最有名。這裡曾經被地理中國等多家媒體進行過採訪報導。據考證,長壽的秘決就在於當地優質的山泉水。太極水富含鍶元素,太極水鍶元素含量在0.2到0.7毫克,根據國家標準在0.2以上就可以稱為富鍶水。太極水是天然小分子團水,也是天然弱鹼性水。
  • 張啟源:感恩扶貧,脫貧後引領本村群眾致富的土家漢子
    早年畢業於湘西職業技術學院的張啟源,懷揣致富夢來到東部沿海地區,想用自己所學的數控專業技術大展身手。在上海一加工中心做過汽車模型,後又輾轉到浙江寧波一家數控車床加工企業上班。 2015年,因在家的父母年老多病,無人照顧,自己在外務工的薪資偏低,張啟源選擇了返鄉創業。
  • 重慶廟壩村:依靠生態綠色致富,上門女婿回鄉了
    18年後,他靠山吃山選擇發展,成了家鄉的致富能人。  梁大文轉變的背後,是重慶市南川區山王坪鎮廟壩村在脫貧攻堅戰中,堅持綠色發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上綠色致富之路的生動體現。如今,當初那個偏僻荒涼的小山村,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農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增長到2019年的2.8萬元。
  • 想要豪豬養得好,這幾點很重要,老養殖戶告訴你怎麼養!
    這貨比農戶養的家豬要小的多了,想想家豬動不動就是好幾百斤。全身都是黑色的後頸有長而粗的毛髮,大部分的身上披滿了鎧甲當有動物想吃它的話要先問問它全身的刺同不同意了。不過這都擋不住我們中國的吃貨。如今的養殖戶不在局限養殖傳統的家禽,有很多的養殖戶開始打起了豪豬的算盤。雖然這貨比較難養,可我們勤奮聰明啊。
  • 以為養的是刺蝟,原來是豪豬,豪豬養殖技巧知道嗎
    我國養殖豪豬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也是最近幾年才有的。豪豬本來是野生動物,後來有太多的人獵捕,導致豪豬的數量越來越少,已經接近滅絕的地步,後來才有人開始養殖豪豬。因為豪豬的肉很好吃,而且含的蛋白質不多,更有營養成分,所以,豪豬是很多人都喜歡的美食。
  • 90後技校小夥「幹哪行敗哪行」,沒想到如今竟養殖豪豬致富
    謝善陽,一位2007年從海口某技校畢業的一名學生,畢業之後在海口一家公司實習,還在廣州學過電動工具維修,還在海口當過酒類服務員,在廣州的那段時間裡,謝善陽發現市場上有很多賣豪豬刺的,於是他就向別人打聽,他知道了原來安徽有養殖豪豬基地,隨後他就去了安徽考察。
  • [致富經]隱藏在羊群背後的毒蛇財富(20110920)
    >>>進入《致富經》官網>>>更多致富資訊    這個人叫楊勳倫,[致富經這種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眼鏡蛇,楊勳倫養了四萬多條,價值2000多萬元。這個規模在整個西南地區都是不多見的,他也被人稱為「重慶蛇王」。可提到他養蛇的經歷,村民們竟然這樣告訴記者。    村民:開始說的騙人家說養羊的,結果是養蛇的。    村民任濤:其實他就是為了羊子的幌子,他偷偷摸摸自己搞那個眼鏡蛇,這個人有點老尖,確實有點老尖。
  • 治多:念好「致富經」唱活「草山戲」
    如今,投資3450萬元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門禁、保護站建設項目已經完成,黑土灘治理、草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完工,既是民兵,也是生態管護員的牧民們巡護著這裡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全面推行三級河長制,完成治多縣境內河湖名錄登記報備;投資580萬元的城區綠化工程全面完工,美麗鄉村、城區亮化和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全面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