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的起點,BMC Biology關注些什麼?

2020-12-08 科學網
回到最初的起點,BMC Biology關注些什麼?

 

原文連結: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15-year-anniversary?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

BMCBio_15anniv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VSo4pQOd1SP02t8HGyBczg

2003年11月,BMC Biology發表了第一篇文章。

建刊15年來,我們致力於發表生物學各領域的傑出研究,力圖為科研人員提供便捷。與此同時,我們堅持用戶開放獲取模式,堅信它將為更大範圍的科研群體帶來益處。

您可以通過核心文章、作者及審稿人訪談錄和編委會對2018年生物學領域的開放性問題的解讀來了解本刊的發展歷程。

點擊此處了解BMC Biology發展詳情

值此15周年之際,讓我們回顧一下BMC Biology成長中的精彩瞬間。

感謝一路走來支持我們的讀者及科研人員!

第一篇文章

Incorporation of gene-specific variability improves expression analysis using high-density DNA microarrays

Vikram Budhraja et al.

28 November 2003

DOI: 10.1186/1741-7007-1-1

點擊此處了解論文詳情

第一篇綜述

Immune mechanisms of protection: can adjuvants rise to the challenge?

Amy S McKee et al.

12 April 2010

DOI: 10.1186/1741-7007-8-37

點擊此處了解綜述詳情

引用最高的文章

Reagent and laboratory contamination can critically impact sequence-based microbiome analyses

Susannah J Salter

12 November 2014

DOI: 10.1186/s12915-014-0087-z

點擊此處了解論文詳情

第一篇Blog文章

Woodpecker controversy hits headlines

Natasha Robshaw

點擊此處了解博文詳情

2007年3月,BMC Biology發表了一篇名為Video analysis of the escape flight of Pileated Woodpecker Dryocopus pileatus: does the Ivory-billed Woodpecker Campephilus principalis persist in continental North America? 的通信文章。

該文章的作者J Martin Collinson分析認為,2005年Fitzpatrick等人發表在《科學》上的文章中,被引用的影像裡所謂的象牙喙啄木鳥(Ivory-billed Woodpecker,Campephilus principalis),更可能是這種幾近滅絕的鳥兒的「親戚」:北美黑啄木鳥(Pileated Woodpecker,Dryocopus pileatus)。Collinson利用影響資料對比,分析了兩種啄木鳥的相似之處,BMC Blog在同月對這篇文章進行了簡短介紹。

象牙喙啄木鳥曾是全世界體型第二大的啄木鳥物種,鳴聲類似小號,分布於北美洲的密林之中。由於人類的獵殺,這種鳥兒自二十世紀之初陷入瀕危之境,並曾在1994年列為滅絕。

而發表在BMC Biology上的不少論文也像Collinson的作品一樣,受到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和廣泛報導。這些被頻頻「熱搜」的文章使BMC Biology走出了科研群體,成為公眾了解科學信息,參與科學討論的橋梁之一。

想了解更多新鮮有趣的科學諮詢?參與熱門的科學討論?盡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微信推送,或我們的微博「開放獲取先鋒」,以及BMC Blog網頁一探究竟。

象牙喙啄木鳥(Ivory-billed Woodpecker,Campephilus principalis)

點擊此處了解更BMC Biology 十五周年紀念特輯

閱讀英文全文請訪問:

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15-year-anniversary?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

BMCBio_15anniv_Scinet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BMC Biology | 近期研究精選
    郵箱:bmcbiologyeditorial@biomedcentral.com。 其他文章 評論文章 Open questions: how to get developmental biology into shape? 如何使發育生物學成型 Timothy E.
  • BMC Biology | 近期要文及特刊更新
    點擊查看更多文章 該系列將發表綜述、問答和原創研究,關注正在改變神經科學的新興技術; 此外本系列還將發表放大燈顯微鏡技術、光遺傳學、組織清除以及電子顯微鏡等方面的約稿。 點擊了解BMC Biology的最新內容: 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goings-on/?
  •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期刊:BMC Biology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閱讀原文: 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
  •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
    本月的研究論文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有絲分裂時細胞內膜和微管的行為、細胞對不同濃度過氧化氫的反應以及改進的類器官模型。 三大專題系列的最新內容如下:「進化論」專題中介紹了家犬馴化的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新技術」專題中介紹了亨廷頓病的一種精細的共培養模型;「膜蛋白質量控制」專題中介紹了與線粒體蛋白分解相關的研究和評論。
  • 新的名字 | 從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到 BMC Chemistry
    新的名字 | 從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到 BMC Chemistry
  • BMC系列9月摘要
    BMC Biotechnology:保存人成肌細胞薄片用於心肌再生治療的玻璃化方法 論文連結:https://bmcbiotechn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96-018-0467-5
  • BMC Series 5 月精彩回顧
    原文連結:http://blogs.biomedcentral.com/bmcseriesblog/2018/06/19/highlights-bmc-series-may
  • BMC Biology | 九月內容更新
    問題討論:CRISPR生物學 Open questions: CRISPR biology Eugene V.
  •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BMC Materials 和此前陸續推出的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C Chemical Engineering, BMC Energy, BMC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以及BMC Chemistry 一起標誌並見證著
  • 《週遊記》回到最初的美好 周杰倫暢談出道往事
    節目中,「J式之旅」發起人周杰倫,不僅回到了自己夢開始的地方,暢談那些出道之際的寶貴經歷,還與「黑人」陳建州、杜國璋、陳冠霖、蔡威澤,多角度挖掘臺北的魅力。作為「東道主」和學長,陳建州會帶周杰倫打卡臺北哪些特別的景點?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周杰倫將打開塵封的出道往事2000年,周杰倫憑藉首張專輯《Jay》出道,20年來他的作品承載了無數人的青春記憶。
  • 抖音回到最初我做的夢有著你牽著我的手是什麼歌 愛你3000歌詞
    抖音回到最初我做的夢有著你牽著我的手是什麼歌?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首歌,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回到最初我做的夢有著你牽著我的手什麼歌  歌名:愛你3000  歌手:潘瑋柏 / SeanT肖恩恩 / 黃旭
  • CRISPR/Cas9介導的非同源DNA敲入在多拷貝基因敲除中的應用 | BMC...
  • ...遠離酒精的英國少年們·對流浪漢的臨終關懷 | BMC系列10月摘要
    The BMC Series』 newest journal for the physical science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now open to submissions • A highly parallel strategy for storag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in living cells • AIChE Annual
  • 歡迎投稿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工作與肌肉骨骼健康專輯
    英文標題:Work and musculoskeletal health 期刊:BMC Musculoskeletal
  • 親愛的作者… 您的吐槽我來解決 | BMC Medicine
    期刊: BMC Medicine 原文連結: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utm_campaign=BSCN_3_WX_BMCMedicine_SubmitGuide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z7Alc_KS5A_8YtkBpMhzxQ 2019年1月,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Madhukar Pai教授在Twitter上發起了一項名為「致醫學期刊編輯的出版心願清單」的意見徵集活動
  • 給你五分鐘時間回到過去 你會做些什麼?看到友軍評論,心疼
    允許你回到過去五分鐘。你會回到哪一個時間段?做些什麼事。有網友表示說。如果能回到過去五分鐘,就會回到十年前跟自己談了四年的女友。在分手的那一天。把那句我們分手吧。變成我們結婚吧。雖然現在我們都各自已經有了家庭和孩子,但有時偶爾會想起他。可也早已經是物是人非了,而心卻一直隱隱作痛另一個網友表示自己的心理素質很差。
  • 串聯重複基因在植物代謝進化中的作用 | BMC Biology
    圖1 通過基因組學和功能測定,我們首次在某種植物中完全解讀了紅素生物合成的專用途徑。
  • 與菌共舞在浩瀚宇宙 | BMC Microbiology
    Conclusion Given the MDR results for these ISS Enterobacter genomes and increased chance of pathogenicity (PathogenFinder algorithm with > 79% probability), these species
  •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想做些什麼?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賣,但是如果真的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讓你回到過去,你還會做些什麼?研究人員表示,生活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和空間站一起圍繞著地球運動,受到「時間膨脹效應」的影響,他們在回到地球以後的實際年齡要比地球上的同齡人小。在一定意義上,這些從太空歸來的太空人已經實現了時間的穿越,只不過這個數字實在太小,小到人們可以忽視它的存在。
  • 拯救起點中文網的不只有《升龍道》,還有它!起點暫無評分!
    然後就是03年的起點二版問世,推出VIP為原創作者支付稿費,才真正讓原創網絡文學有了發展的土壤。當時的單價是2分/千字,是非常低的。和現在的《鬥羅大陸》《鬥破蒼穹》等等一本版稅就能達到成百上千萬的,實在不能,也無法可比,而起點中文網當時只有5本VIP小說,VIP的銷售並不樂觀。同年10月份,又因為轉籤風波,讓起點中文網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可以說是建站以來第一次最嚴重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