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

2021-01-07 科學網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精彩新聞

我們很榮幸地歡迎印度塔塔基礎研究院的Sandhya Koushika副教授加入編輯委員會。Koushika 教授的工作專注於調節神經元信息運輸的分子和機制,對於神經系統發育和病理學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即將推出的腫瘤代謝特刊(Special Issue on Cancer Metabolism)現已開始接受投稿!本期特刊將由Navdeep Chandel,Matthew Vander Heiden,Karen Vousden和Kathryn Wellen作為特邀編輯。投稿截止日期為2018年10月31日。點擊此處了解更多特刊相關信息

本月的研究論文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有絲分裂時細胞內膜和微管的行為、細胞對不同濃度過氧化氫的反應以及改進的類器官模型。

三大專題系列的最新內容如下:「進化論」專題中介紹了家犬馴化的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新技術」專題中介紹了亨廷頓病的一種精細的共培養模型;「膜蛋白質量控制」專題中介紹了與線粒體蛋白分解相關的研究和評論。

這些專題系列仍在徵稿中,請點擊此處進行投稿

BMC Biology 一直致力於為作者提供優質服務,並採取各種方式在投稿流程中為作者節約時間。這些方式包括允許作者同時向Genome BiologyGenome Medicine 投稿、格式要求靈活、以及可以直接從bioRxiv導出文章。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者您想諮詢您的稿件是否適合投稿於BMC Biology,均可通過BMCBiologyEditorial@biomedcentral.com與我們聯繫。

您還可以通過我們的Facebook和Twitter帳號@bmcbiology,獲取更多最新消息。

專題文章

人類最好的朋友從何而來

在「進化論」主題中,最新收錄的一篇文章分析了狼和家犬的基因組對比,識別出了早期馴化的基因。點擊此處閱讀作者的博客,了解狗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建立更好的模型

Jeffrey Karp 及其團隊識別了類器官中分離的潘氏細胞,並採用了一種化學幹預手段,提高了小腸類器官的生理仿真性。

通過CRISPR 獲得的突變需要仔細驗證

Lydia Teboul 和 Jason Heaney 的兩篇相關文章探究了利用長單鏈DNA作為CRISPR/Cas9構建小鼠的模板,並強調了篩查意外突變和隨機整合的必要性。

線粒體蛋白的細胞溶質質量控制

Chacinska實驗室的最新研究解釋了線粒體蛋白是如何被靶向分解的。點此閱讀Johannes Herrmann的評論,他在文章中討論了螢光計時器在蛋白穩定性研究中的應用。以上內容均屬於「膜蛋白質量控制」專題的內容。

專題集錦-綜述

本集錦收錄了我們約稿的綜述,包括抗CRISPR軍備競賽、為何抗生素抗藥性沒有更嚴重、多面手巨噬細胞以及癌症的演化。

專題博客—葉酸補充與腸道菌群

David Weinkove近期的文章顯示,在線蟲體內,葉酸補充效果與線蟲體內的菌群對於葉酸分解產物的利用有直接關係。點此閱讀他對這篇文章的討論以及這對人類可能的意義。

目錄

綜述與評論

評論

亨廷頓病的突觸病理學、神經迴路病理學和計算生物學

Anthony J. Hannan

評論

蛋白酶體分解與Mia40介導的蛋白進入線粒體存在競爭機制

Johannes M. Herrmann et al

研究

研究論文

家犬與狼的基因組對比顯示出神經嵴在家犬馴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Jeffrey M. Kidd et al

方法論文

改變皮層輸入揭示了亨廷頓病的YAC128皮質紋狀體共培養模型中的突觸表型

Michael R. Hayden et al

研究論文

線粒體膜間隙蛋白的細胞溶質轉換的決定性因素

Piotr Bragoszewski et al

利用單鏈DNA供體來進行條件性小鼠等位基因敲除

Jason D. Heaney et al

長單鏈DNA供體在基因組編輯中的應用:小鼠突變的構建與驗證

Lydia Teboul et al

葉酸補充劑的細菌通路

David Weinkove et al

對有絲分裂中的果蠅S2細胞進行超微結構分析發現特異性的微管和細胞內膜行為

Maurizio Gatti et al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的REDD1表達能夠減弱肌肉新陳代謝,增強對能量壓力的適應

Vincent Ollendorff and François B. Favier et al

利用單細胞基因組來提高類器官衍生細胞的生理仿真性

Benjamin E. Mead and Jeffrey M. Karp et al

利用體內單組分或雙組分連續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狀態來確定過氧化氫的濃度及其與信號傳導和毒性的關係

Elena Hidalgo et al

向我們投稿的理由

• 貼心的出版過程—BMC Biology 為您提供快速評估,在出版過程中會密切與您保持聯繫,解決您的疑慮。

• 高能見度—所有內容在出版後會立即向公眾公開。BMC Biology 出版的文章在網站會有相關指標,並通過貼身打造的新聞稿、博客和社交媒體對文章進行推廣。

• 格式靈活—為了加快投稿流程,我們對投稿的格式、風格和長度上的要求比較靈活。

• 論文獨家保護—BMC Biology對作者的研究成果提供「獨家保護」,如果在您的投稿之後有其他研究者發表相似的研究,我們不會因此而拒絕您的投稿。

• 可向其他 BMC旗艦期刊同步投稿—如果您的投稿適合 BMC Biology, Genome Biology 或 Genome Medicine,您可以選擇同時向其中的兩個期刊投稿。

• 創新規則和制度—re-review opt out policy 給與作者自行選擇是否讓審編看修改稿的權利,最大節省出版時間。創新的 RegisteredReports 的論文格式支持透明度,使研究和出版的偏差最小化。

• bioRxiv 轉讓—BMC Biology 樂於考慮已經或將要在預印本伺服器上發表的文章。您可以直接從 bioRxiv 向我們投稿,無需再次上傳相關文件。

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詳細信息請點擊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BMC-BMC_Biology-Biology-China&utm_campaign=BMCF_SUB_BSCN_DD_BMCBiology_ToC_June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BMC Biology | 近期研究精選
    研究論文包括識別線蟲中的長的功能性非編碼RNA,以及解讀肌動/球蛋白的收縮性在Notch信號傳導中的作用等等。同時,我們根據進化論系列文章中的最新一篇詳細介紹了薄葉海膽的轉錄組、蛋白質組和基因組草圖。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者您想詢問您的論文是否適合在BMC Biology 上發表,請隨時聯繫我們!
  • BMC Biology | 近期要文及特刊更新
    我們通過貼身打造的新聞稿、博客和社交媒體同步為您的文章進行宣傳,使其獲得高能見度。您還可以向其姊妹期刊Genome Biology或Genome Medicine同時投稿以加快文章的發表進度。 BMC Biology本月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和約稿文章,其內容包括:從演化角度探討人類衰老的綜述、確定人類基因組中基因數目所面臨的挑戰、以血管新生為靶點的新技術,以及對裸鼴鼠長壽秘密的探索。 主題文章 人類究竟有多少個基因?
  •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期刊:BMC Biology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閱讀原文:
  • BMC Biology | 九月內容更新
    、期刊新聞、熱點文章及最新內容目錄。 BMC Biology為您提供快速的評估過程,投稿格式靈活,加快整體流程。我們通過貼身打造的新聞稿、博客和社交媒體同步為您的文章進行宣傳,使其獲得高能見度。您還可以向其姊妹期刊Genome Biology或Genome Medicine同時投稿以加快文章的發表進度 。
  • BMC期刊突破生物醫學領域
    BMC正不斷將其出版領域從生物醫學擴展到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我們很高興地宣布,最新推出的兩本工程類新刊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MC Medicine|8月內容更新
    BMC Medicine與您分享八月內容的更新、期刊新聞、熱點文章及最新的內容目錄。
  • BMC Biology十五年發展路
    作為BMC系列的旗艦開放獲取期刊,BMC Biology持續為生物學各個領域的傑出研究提供分享平臺。在BMC開拓精神的激勵和專業編輯團隊的不懈努力下,BMC Biology在出版創新和提供高標準作者服務方面都取得了傑出成果。值此建刊十五周年之際,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回顧過去十五年中的裡程碑時刻,並重溫本刊的核心精神。
  • 新的名字 | 從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到 BMC Chemistry
  • 親愛的作者… 您的吐槽我來解決 | BMC Medicine
    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 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3_WX_BMCMedicine_SubmitGuide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z7Alc_KS5A_8YtkBpMhzxQ 2019年1月
  • 精準腫瘤學——跨期刊專題系列徵稿 | BMC Journa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Onc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recisionOncology_Collections_Wechat 微信連結:https
  • BMC精選 | 醫學領域:期刊·論文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wqL6kDlnb11EMSU3Ygdx9w BMC 精心挑選旗下醫學領域的優秀論文及特色期刊內容供您閱覽
  • BMC Plant Biology 是一本怎樣的期刊?
  • 血液腫瘤研究知多少 | BMC研究及期刊推薦
    為配合這一主題,提升公眾及研究人員對血液腫瘤的認識,BMC期刊很自豪地向各位介紹我們已經發表的一些血液腫瘤研究,以及開放獲取的腫瘤期刊組合。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對血液腫瘤的持續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風險評估和預後、診斷、遺傳學、臨床試驗和治療方面的研究。BMC的腫瘤學期刊編輯們為大家整理了這一領域的相關最新研究,歡迎點擊此處免費瀏覽閱讀。
  • 微生物生態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SBB)簡介
    中科院是發文最多的單位(205),排名第6的為南京農業大學(37)。2019年全年303篇,中國109篇(35.974 %),其中中科院56篇。審稿效率:從Letpub上別人的分享來看,速度不是很快。我們組之前也有同學投過,她的經驗也是審稿流程比較慢,稿件投出去基本上是3~6個多月會返回修改或拒稿。如果是返修的話一般要求在一個月內返回。返修的response letter需要足夠細緻才能達到要求,一條修改意見對應一條回復。一般都會找三個審稿人,意見細節很多。編輯會綜合考慮審稿人的意見再給出最終的決定。
  •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編委專訪
    ,我們專訪了期刊編委英國皇家工程院士Seeram Ramakrishna教授。作為BMC系列期刊的一部分,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是一本完全開放獲取的期刊。發表的文章可以免費閱讀和分享。
  •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期刊:BMC Materials 原文連結:https://bmcmaterials.biomedcentral.com?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BMCMaterial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jnONvn84qU8ahjuizB91BQ 2019年1月,BMC家族又迎來了新成員:
  • 回到最初的起點,BMC Biology關注些什麼?
  • 【撒花】BMC 期刊引用量TOP 10 出爐 | 四大期刊分享
    本期Critical Care 將討論鎮靜劑和止痛劑的適當使用問題;誠然,鎮靜可能為最嚴重的患者提供些許神經保護,但仍應當終止其使用以允許臨床日常檢查。類似地,指導輸液與輸血的最佳方式也要得到準確的檢查。大腦血液循環的調節和床旁評估這一重要議題可能為避免這些患者的腦灌注不足提供重要建議。最後,合集將討論蛛網膜下腔出血後腦血管痙攣的治療,這仍然是神經系統預後不良的主因之一。
  • 歡迎投稿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工作與肌肉骨骼健康專輯
    英文標題:Work and musculoskeletal health 期刊: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原文連結:
  • BMC F4 | 生物醫學領域高影響力開放獲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