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燭夜,交杯酒該用哪一種酒?
這個問題來自於百度知道。其中,有人覺得是女兒紅,有人覺得要米酒,更有人認為狀元紅有「成家立業」之寓意。
但其中一個網友的回答,在這其中稍顯突出:用葡萄酒,不是幹紅,是甜酒。
當大家的思維都停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究上時,一句「葡萄酒」搞得看客不禁笑了起來。但靜下來想想,在當今這個選擇多樣化的新酒飲時代,葡萄酒的出現一點也沒有「出戲」。
那麼放在當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四鴻喜該喝點什麼酒呢?
01.
久旱逢甘霖 科羅娜最應景
在越來越不靠天吃飯的當下,「久旱逢甘霖」字面意思已經沒有那麼值得慶祝了。但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久旱逢甘霖的事情其實很多。比如失業好久終於有公司發Offer了;比如雙十一剁手吃土半月卻發現公司發獎金了……
這個時候,不少人就會趁著高興,約朋友出去吃一頓好的,喝點小酒。在這種分享愉快,感恩上帝的時刻,喝醉和喝貴都不是目的。
於是,最日常化的啤酒就成了最佳推薦。
細數國內的啤酒,還真有品牌迎合過類似的場景。比如重慶啤酒,以「雙重喜慶」的典故既突出了重慶的歷史文化,更是強調了人逢喜事喝一杯的場景感。
當然,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國外品牌更為推崇,比如科羅娜啤酒。這個品牌在《激情與速度》電影中多期植入,每當主角在激情的飆車中活著回來,他們一般就會在陽臺上烤著串喝著科羅娜。
這樣的場景被年輕人們模仿著,科羅娜與一些精釀啤酒成為他們分享高興事的主打酒種。
02.
他鄉遇故知 來點江小白吧
現在也沒有那種「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場景了。但當你一個人在北漂時,突然在下班路上遇上了曾經要好的大學同學——怎麼辦?走,喝兩盅。
走在沾滿油漬的街道上,坐進一家燒烤攤,點幾串羊肉,點兩瓶酒,這絕對是你一年裡難得一遇的安逸時刻。
喝什麼酒?依舊是一個問題。
北京喝得比較多的,估計就是燕京啤酒。但這玩意真的能撐破肚子,沒人幹兩瓶,故事還沒說到大二一起追過的女孩,你倆估計就喝不了了。
當然,在這種場景,很多人還是喜歡喝點曾經一起喝過的那些酒。新疆同學肯定會去吃點烤羊肉串,再抿點大烏蘇。但這個酒不能喝太多,兩個人一瓶估計就夠嗆了。貴州畢業的同學當然不會拿瓶茅臺喝的,但如果北京有一些泡酒,估計會忍不住來點。
這種小聚小飲小時刻,其實喝點口感清爽、度數低的江小白也不錯。兩個人一起喝半斤,你倆能從開學第一天嗑到畢業照誰最漂亮。關鍵是,這玩意醒酒比較快,第二天起床不頭疼。喝完酒不請假,你照樣是那個精緻的北漂小帥哥。
在而今這種快節奏的工作氛圍下,「他鄉遇故知」的喝酒場景剛需是:回憶、盡興且不上頭。但要盡興又不上頭,在選酒上就需要慎重了。
03.
洞房花燭夜 茅臺別混枸杞酒
我敢打包票,這個年代的洞房花燭夜絕對不是睡覺那麼簡單了。新婚之夜,一般是兩位新人最難應付的一夜,和朋友做點小遊戲喝點小酒……說不定你倆的新房第一夜,床下能「躺屍」10多個醉倒的朋友。
這個場景不怕醉,不怕貴,就怕朋友喝不累。
從中午開喝,第一場應該是茅臺。當兩位新人都說出那句「I DO」之後,眾人斟滿一杯茅臺,酒香四溢齊聲道賀。接下來,你會看到,新郎新娘拿著茅臺的杯子挨桌敬酒。當然,從他們酒杯中太過於透明就能猜出,那分明就是礦泉水。
第二場則是所謂的親朋好友散去,鐵桿哥們和姐妹們湧上來了。這個時候,以灌醉為目的。白酒混雪碧、啤酒混白酒這是比較常規的玩法,更多是專門套用酒吧風格,多種酒調製雞尾酒。
當然,這一場一般是伴郎們倒下。
轉場到夜晚場,真正的洞房花燭夜。在這之前,新郎新娘要先過父母那一關,打開女方爸爸埋藏多年的女兒紅,和男方爸爸的狀元紅。一家人在一張小桌子上形式上吃一點,新人敬酒散場,趕忙跑回新房。
在這裡,好哥們等著。遊戲設置好,酒已準備好。這個時候喝什麼酒?兄弟們會在現場找到什麼酒就給你倆灌什麼酒。所以,教教年輕人,多在新房備點起泡酒、預調酒這種喝起來當喝飲料的酒。
如果兄弟們在你家柜子裡找到了一壇泡製的枸杞酒,那估計你得從洞房花燭夜醉到孩子滿月。
04.
金榜題名時 那就吹瓶摩夕?
現在不考狀元進士了,但每逢畢業季,升學宴多了去了。在農村,好不容易考上一個大學,無論清華北大還是藍翔新東方,都還是需要慶祝一下的,他們稱這為「老爺酒」。
不才,我曾在我自己的升學宴中過早地倒下,怪只怪沒準備好酒。
由於到場的朋友都是高中畢業的同學,白酒一般不會喝。啤酒、紅酒、起泡酒等利口一點的酒水,被選擇的可能性比較高。
這個時候,千萬別圖便捷而選擇啤酒,一個班幾十個同學,每人和你喝一杯,你就能倒下。別問我為什麼這麼清楚……
摩夕mercy起泡酒,國產的夏桐、尚尼等起泡酒都還蠻好,包裝時尚豔麗深得年輕人的歡喜,3斤裝12度,喝得微醺也不失金榜題名時的優雅姿態。
但如果這個局,有歷屆老師在場,那估計就要多備點白酒了。
作為體制以內的消費者,教師一般喜歡茅臺等醬香型白酒,或者五糧液等濃香型白酒。為報答老師的教誨之恩,金榜題名的學生一般都是到桌前做個形式,舉杯小喝一口,含蓄又失禮。
但學生家長多半會陪盡興。沒辦法,在中國的酒局中,吃好喝好都是從陪酒開始的。一般,陪酒的人從左手方開始敬酒,圍著圓桌來一圈。
喝酒是門大學問,金榜題名的莘莘學子不一定搞得懂酒局的門路。在中國酒局文化中,金榜題名大多是酒局文化灌輸開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