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死小龍蝦去哪了? 記者暗訪,真相太可怕……

2021-01-18 掌上宜都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掌上宜都」

來源:楚天都市報(ID:ctdsbgfwx)

記者:李曼英   張萬軍


  近日,市民何先生反映,他去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區買龍蝦時發現,市場上有人專門回收死蝦,這些死蝦到底會用來作什麼呢?



(網絡圖片)




白沙洲市場內,工人將死蝦搬上貨車


  何先生今年32歲,是漢口一家餐館的老闆。每天上午,他都會去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批發些水產品,拖回店裡做原材料。近日,他進貨時發現,市場裡有人專收死蝦。他們以低價回收死蝦後,裝入塑料箱託運出市場。這讓他有些疑惑:這些人耗財費力地收死蝦幹嘛?


  「應該不會是直接扔掉。」何先生分析,如果是直接扔掉,不會有人花錢去收,也不會整齊裝入箱子,安排專人運送。何先生說,他知道業內有人用死蝦作食物原料,通過特殊的調料做出鮮蝦的味道。他也曾聽說,有燒烤老闆將死蝦與活蝦混在一起,通過較多的調料來掩蓋死蝦的味道。


  「如果是這樣就太缺德了。」何先生說,活蝦價格是死蝦價格的10多倍,不排除有餐館老闆以次充好來牟利。但死蝦吃了有害健康,他認為,賺錢要有底線,將死蝦端上餐桌實在不能容忍。






  4月16日,記者來到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區。批發商陳先生介紹,從蝦販子那裡收回蝦子後,他和其它批發商會請人按個頭把活蝦分為3類:個小的,10多元一斤;個稍大的,30多元一斤;再大一點的,50多元一斤。


  由於長途運輸、擠壓等原因,活蝦被挑揀出來後,會剩下不少死蝦。那麼,這些死蝦怎麼處理呢?記者注意到,陳先生在內的批發商們會對死蝦進行二次分揀,個頭大的、蝦尾有彈性的,會迅速去掉蝦頭,以20元一斤的價格把蝦尾賣給餐館老闆做蝦球;個小的,或者死得時間較長,蝦殼有些變形、爛掉的,則會單獨放進另一個盆子裡。


  當記者向一名女批發商提出,想買些變形或爛掉的死蝦回去,當做燒烤的食材時,對方婉言拒絕了。她稱做生意要講良心,剛死的蝦還可以吃,但這部分死蝦是不能吃的。


  那這部分「不能吃」的死蝦會怎麼處理?探訪中,多家批發商說,挑得不要的死蝦也不會浪費,還是有專人來收購,價格每斤2元到3元不等。對於這些死蝦的用途,他們的說法是「用來做飼料」。


  當日下午,記者在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區,先後發現了三處集中回收死蝦的攤點。一輛貨車、一臺磅秤、幾名工作人員,是這些攤點的「標配」。






蝦經分揀後在工廠內被蒸煮熟,工人澆水降溫


  4月17日,記者選定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區交易A區的一處攤點,蹲守觀察。上午9時至下午3時,不停有人拿著死蝦來這裡過磅,以3元一斤的價格賣給攤點。守攤的幾名男子將收來的死蝦堆放在一個個塑料箱裡,直到百來個塑料箱被放滿為止。


  記者注意到,同樣是塑料箱來裝載,但死蝦堆放方式與活蝦完全不同。一般來說,活蝦放入塑料箱時,往往放一層蝦再鋪一層冰,箱子外層不會裝得太滿,且外面還有一層泡沫盒。而這些死蝦只是被堆放在塑料箱裡,沒做任何保鮮處理。


  早上9時到下午3時,因有的死蝦放置時間較長,堆放點散發著一股腥臭味,引來不少蒼蠅。下午3時30分左右,工作人員往裝有死蝦的塑料箱裡撒了些冰碴子,然後搬入尾號為「Q93」的貨車。


  下午3時20分,尾號為「Q93」的貨車從白沙洲大市場內出發,記者一路跟蹤,貨車出城後經漢宜高速開往仙桃,駛出高速後沿著仙監大道進入郭河鎮內。下午5時19分,貨車突然停在一家安裝著井水龍頭的商店門口。司機下車後打開車廂,拿起水龍頭向車內裝蝦的塑料箱噴水。


  附近一家商店的老闆告訴記者,這樣做是給車內蝦子降溫,防止其變臭。他還表示,每天都有不少來自武漢的車子運來蝦子,多半是送往附近一家名叫「外婆家」的食品加工廠作為生產蝦球的原料。


  10分鐘後,貨車再次啟程,幾分鐘後,貨車駛入一家掛有「湖北外婆家食品有限公司」牌子的工廠。




  記者見狀,立即向仙桃市食藥監局反映此事。當日下午6時,在仙桃市郭河鎮食藥監所蔡所長帶領下,記者進入湖北外婆家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又見到尾號為「Q93」的貨車。此時,貨車上的蝦已被下空,空塑料箱摞在一起。


  空塑料箱不遠處,多名工人正在一條流水線上分揀小龍蝦。流水線一側,兩個塑料箱裡裝著爛掉、變形的小龍蝦及雜物。另外一側,三個塑料盒裡裝著規格較小、體態完整的小龍蝦。一名工人告訴記者,分揀出的大個頭龍蝦已被送往加工區,這三箱龍蝦將被用來製作蝦尾。沒一會兒,工廠生產負責人熊先生趕到現場,稱這三箱小龍蝦會被做成飼料出售,不會作為食品原料。



  隨後,記者與蔡所長一起來到該工廠加工區,工人將分揀後的小龍蝦倒入一臺蒸煮機,不一會,就出來紅彤彤的熟蝦。在蒸煮機旁邊,擺放著逾百箱煮熟的小龍蝦,按照個頭大小擺放在不同位置。一名工人稱,這些蝦都被用來製作食品,話沒說完就被旁邊多人阻攔,一旁的熊先生則稱這些蝦也是用作飼料。


  不久,公司負責人劉某趕來,仙桃市食藥監局檢疫局兩名負責人也趕到現場。檢疫局一名負責人向劉某詢問這批蝦子是否有採購單據時,劉某回答稱沒有。


  據劉某介紹,尾號「Q93」運來的蝦子約有4000斤,其中三分之一是符合做蝦仁標準的蝦,其餘部分則是做成蝦飼料,以每斤6角錢的價格賣給甲魚等養殖戶。將蝦煮熟是為了防止腐敗變質,煮熟後,他們會再一次分揀,分揀出合格的蝦,作為生產蝦仁的原料。劉某稱,該工廠主要從事蝦仁出口。如果原料不合格,既通不過國內標準,也通不過國際標準。


  當記者提出,這些蝦都是市場不要的,九成以上都已死亡時。該負責人稱,有些蝦還是活著的,有些蝦也只是「腦死亡」,看起來死了,肌肉仍有彈性,可以作為原料使用。



(網絡圖片)



  死蝦可以用作食品原料嗎?仙桃市食藥監局檢疫局相關負責人稱,廠方說將蝦煮熟後還要進一步分檢,也就是說,這批蝦還不是食品的原料,他們不好檢測。


  湖北省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對原料採購履行驗證、檢測等程序,不允許採購腐敗變質的材料作為原料。企業應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


  該工作人員表示,在現有的法律法規中,不是根據動物的死活來判斷能否作為原料,而是根據其是否腐敗變質來判斷是否可作為原料。小龍蝦只要沒有腐敗變質,就可以作為食品加工企業的原料。如果市民發現食品經營企業採購腐敗變質食材進行加工,可以向食藥監部門進行舉報。


  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工作人員稱,該局主要負責食品在進出口環節的檢驗,採購蝦源是在國內進行的,不屬於他們的管理範圍。


  湖北省水產局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主要管理水產品第一次銷售前的質量,至於水產品加工成商品,再次銷售時,則不在他們的管理範疇。一般來說,用於出口的蝦子,原產地必須具備出口資質。



(網絡圖片)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施先豔介紹,小龍蝦與螃蟹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死後腐敗速度很快,非常容易變質。蝦蟹體內蛋白質構成中含有大量組氨酸,死後組氨酸迅速轉化為有毒物質組胺,就是燒煮後也很難消除,它會引起人體過敏等不良反應,可能會導致急性腸胃炎。

  

  其次,小龍蝦與螃蟹死後腐敗分解時易滋生肉毒桿菌等細菌,也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加上蝦蟹都是底棲生物,平時以微生物為食,本來就易沾染細菌,所以建議市民儘量吃新鮮活蝦,不要食用死亡的蝦蟹。


覺得不錯,請點讚↓↓↓



長按上方二維碼,選擇「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記者暗訪發現「人造雞蛋」純屬騙局
    記者:見過嗎?市民:沒見過。記者:那你相信嗎?市民:相信。解說:社會上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假雞蛋難道真的存在嗎?為了調查真相,記者與一家公司取得了聯繫。這家所謂的公司只有幾張桌子,兩臺電腦,外加三名工作人員。
  • 記者暗訪揭秘納米汗蒸 誇大效果忽悠顧客資質不符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市民養生意識的提高,加上商事登記行政許可審批「前置」改為「後置」,大大降低了入行門檻,「以前要求各項都達標後才能辦理營業執照,現在改為後置,只要你符合基本條件,可以先去辦理營業執照,再去辦理相關審批項目,相對容易。」從宣傳單上看,納米汗蒸館的作用馬馬虎虎。
  • 記者一月暗訪還原化石倒賣產業鏈 幾人格分裂
    用暗訪還原化石盜賣產業鏈  持續15年的古生物化石盜賣,珍惜化石流落海外。記者喬裝化石販子,深入追蹤還原整個盜賣鏈條。一個月的暗訪,不停的身份轉換,記者幾乎人格分裂。  新聞背後:最初的考慮應該是由兩篇報導組成。一篇講當地挖掘和販賣市場的情況;另外一篇報導講海外市場,貴州以外的化石情況以及購買化石的客戶。
  • 記者暗訪二手自行車市場
    記者暗訪二手自行車市場 www.zjol.com.cn 2003年11月20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昨天下午,記者前往市區幾處二手車交易點暗訪。        記者在東渡路看到,數百輛二手自行車放在路旁,一攤主熱情招呼記者:有軟照的100元一輛,沒軟照的90元一輛。記者問為什麼相差10元,攤主說:我們收購一本軟照也要10元錢。
  • 央視記者暗訪遭扣押 45億資產公司惡行昭然天下(圖)
    原標題:央視記者暗訪遭「扣押」!央視記者暗訪遭扣押村幹部竟是排汙企業「看門打手」肆意排放,坑害百姓,一家上市公司為何如何大膽,將工業廢物傾倒在村莊,將泛著惡臭、刺鼻的工業廢水排到汾河裡呢?正當記者詢問這些問題時,幾個自稱是溝裡村村幹部的人攔住了記者的去路。
  • 四川電視臺道歉,「暗訪」按摩店節目出現不當畫面
    7月27日,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晚間節目播出暗訪調查報導,對按摩店存在色情服務的問題進行了曝光,然而暗訪畫面出現不可描述的不雅一幕,「記者」的下體部位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且沒有馬賽克。致廣大網友及觀眾的道歉信廣大網友、各位觀眾:7月27日,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晚間節目播出暗訪調查報導,對按摩店存在色情服務的問題進行了曝光。
  • 記者暗訪南通大氣保護情況:廢棄機油桶隨意堆放 煙塵收集裝置成擺設
    9月17日至18日,省生態環境廳工作組赴南通暗訪當地大氣保護情況,記者一路跟隨,看到多個現場情況不容樂觀,暴露出很多汙染失管的問題。今年以來,全省空氣品質總體改善,但進入二季度,南通紫琅學院、蘇州南門、淮安楚州區監測站等7個國控站點空氣品質明顯滑坡。有的地方PM2.5濃度甚至連續三個月持續升高。
  • 記者暗訪街頭算命攤:大學生白領也上當[組圖]
    記者近日在天津市暗訪中發現,在天津市婦產醫院、大悲禪院等地,集中了一大批無業人士公然進行算卦看相等迷信活動騙取錢財。   不少接受採訪的市民表示,這類街頭卜卦、看相、算命活動,不但影響城市形象,還助長了封建迷信思想、敗壞了社會風氣。
  • 被曝光!暗訪發現醴陵一加油站存在加油計量違規問題,誤差達30‰
    根據株洲新聞網消息,近日,中國質量萬裡行「誠信加油萬裡行」明察暗訪組在株洲醴陵市督察暗訪時,發現一起加油計量誤差超國家標準的問題。據悉,此次曝光存在問題的加油站是位於醴陵市G106國道花石山村中國京油花山加油站。暗訪過程中,暗訪組選擇在其中一臺加油機上加了0號柴油,加油機顯示單價4.9元,加油量為20升,共花費98元。
  • 暗訪曝光!澳洲牛肉黑暗內幕,50%以上都假的,驗出豬肉、鴨肉、馬肉...
    但澳媒ABC新聞卻在今天曝光了一個恐怖的真相:「你在中國花高價買的澳牛,很可能是假的!黑工廠造假肉被曝光對於Powell先生所說的,用「豬肉、鴨肉、馬肉」製作假牛肉的說法,很多人或許沒有很直觀的感受。今年早些時候,一位記者就暗訪了一家西餐廳,揭露這種假牛肉的「真面目」…事情發生在長沙知名西餐廳「金牛角王」,之所以會引起記者的注意,是因為這裡的澳洲牛排實在是賣的太便宜了!
  • 曝光!展銷會熱銷的「野生石斛」竟暗藏玄機,記者揭秘真相!
    見到記者返回,她立馬背轉身去,掏出一疊錢遞給老闆隨即離開了。 設託攤位拒不撤櫃,組委會承諾退還被騙者錢財 不過,記者此前暗訪多次的這個攤位
  • 記者暗訪「純鈦眼鏡架」亂市 和鈦沾邊便高貴
    暗訪中記者發現,所謂的「純鈦」鏡架確實比其他鈦家族的鏡架輕一些,多數銷售員表示,分量越輕表示鏡架的含鈦量越高,價格也越高,至於「純鈦」之間的價格和重量差別,銷售員稱是品牌的原因,而市區眾多品牌眼鏡店正是從濟南眼鏡市場等地方進的貨。
  • 記者暗訪「人造海蜇絲」製作全過程(一)
    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市場、深入暗訪發現,武漢多家菜場海蜇絲等「海產品」岔著賣。這些「海產品」實為人造,其化學原料用量超國家標準。食品專家提醒消費者,「真的海蜇絲不會這麼便宜。」這類人造菜沒有任何營養價值,長期食用還會影響健康。南湖大道旁一菜場內,多家的店鋪均將涼菜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品種主要包括水產品和豆製品,每斤售價在4到6元之間,而海木耳和海蜇絲等「海產品」則賣到每斤7.5元左右。
  • 「矽膠娃娃體驗館」走紅,記者暗訪發現……
    該店的老闆李博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盈利不是他開這家店的第一目的,他更多是解決工人們的需求。記者在店內牆壁上看到貼有警告標語,「試用必須使用安全套」,試用需收取一定費用,188元/小時。6月24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督局民治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暫未接到關於這家矽膠娃娃體驗館相關的投訴。這家店是用自己的矽膠產品,讓別人來體驗。「僅僅體驗產品這種(行為),沒有什麼問題。」在體驗過程中,如果有涉黃或其他違法的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反映。
  • 美國向全球擴散新冠病毒,美媒曝光可怕真相
    最近美國的一家媒體曝光了一個極其可怕的真相:美國現在正在對全球擴散新型冠狀病毒!此前,各國就擔心美國的病毒會擴散出去,可沒想到現在川普政府居然故意做出這件事情。可想而知,這肯定會令世界各國之前的抗疫工作功虧一簣,看來現在各國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 記者暗訪桶裝飲用水黑幕:地下水過濾後裝罐
    然而,「生產桶裝礦泉水,發現問題一大堆」,6月30日,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欄目推出的「重磅」調查為,記者暗訪低價桶裝水製作黑幕,地下水過濾後裝罐貼牌。  青島膠州地區的市民向記者反映,他們當地的桶裝水質量可能有問題,很多加工點直接抽取地下水來進行灌裝。
  • 記者暗訪桶裝水小作坊:地下水過濾後裝罐貼牌
    7月3日,在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對兩家作坊式桶裝飲用水生產廠家進行了暗訪調查。  桶裝水裡竟生長出綠苔  滄州市民蔣先生一家最近到山東煙臺遊玩了一趟,外出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家中的桶裝飲用水裡竟然生長出一層毛茸茸的綠苔,見後讓人頓生厭惡之情。蔣先生趕緊將剩餘的多半桶水倒掉了,他懷疑自己所購買的桶裝水品牌存在質量問題,或者購買到了假冒產品。
  • 記者暗訪北京某大型美容醫院 一針人胎素要1萬
    記者暗訪北京某大型整形美容醫院,一針人胎素,要價在1萬元左右  近日,記者進行調查後發現,在北京的一些美容院,仍在銷售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的「人胎素」,有些已改頭換面,變身為所謂的生物製劑、基因製劑、納米製劑。
  • 五彩隕石30萬真相曝光,眾人不顧安危去「挖寶」令人驚
    在看到「五彩隕石30萬」的時候是有點驚訝的,但再仔細一想,珍寶值30萬也不出奇,然而,這背後的真相卻並非是如此,所謂的寶,也就是鐵礦石罷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具體的詳情,看看這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吧。
  • 登雲集團旗下美容院遭央視曝光「套路推銷」 回應稱「與可顏麗爾...
    中國網財經7月17日訊 (記者 牛荷)今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美容院以免費體驗為誘餌進行套路推銷等問題,「麗絲蘭雅」、「可顏麗爾」、「潤城詩美」、「可諾丹婷」4家美容院被點名。  央視暗訪顯示,可顏麗爾與可諾丹婷,都同屬江西登雲健康美業互聯有限公司(「登雲集團」),是全國連鎖美容機構,有超過1700家美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