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曝光!澳洲牛肉黑暗內幕,50%以上都假的,驗出豬肉、鴨肉、馬肉...

2020-11-23 騰訊網

在中國賣的最火爆的澳洲特產是什麼?

保健品?奶粉?UGG?

都不對,而是——

澳洲牛肉!

點擊播放 GIF 1.5M

在中國,澳洲牛肉可謂是「肉中愛馬仕」,

但即便價格昂貴,

卻仍受到無數中華食客的追捧。

(電商網站澳牛價格)

對於澳洲牛肉在中國的熱銷,

澳洲理應喜聞樂見。

但就在今天,澳媒卻揭露了

一則關於中國澳牛的醜聞,

驚醒了無數中國吃貨!

1.「澳洲牛肉」50%是假的?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

同時也是一個肉類進口大國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前陣子Costco在國內的爆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人對進口商品的龐大需求。

(上海Costco開業,消費者瘋搶澳牛)

雖然澳洲牛肉在中國的售價

要比普通牛肉貴上不少,

但許多商家仍然表示「供不應求」。

但澳媒ABC新聞卻在今天曝光了一個

恐怖的真相:

「你在中國花高價買的澳牛,

很可能是假的!「

(圖片來源:ABC News)

中國對澳洲牛肉供不應求,

但消費者購買的澳牛有50%可能是假的!

據悉,近幾個月來,中國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了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牛肉出口國,中國對澳洲牛肉的需求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一部分原因是非洲豬瘟的肆虐,導致中國豬肉價格飛升,於是推動了牛肉需求量的上升。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牛肉出口量增加了73%,這使得中國成為了澳洲牛肉在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場。

(圖片來源:ABC News)

雖然進口量增多了,但價格並未降低——澳洲牛肉在中國仍然屬於肉類中的「奢侈品」。

(圖片來源:ABC News)

如上面這張照片中所示,這種澳洲和牛三筋牛排的售價高達近500塊錢一斤,對比國產普通牛肉的價格(如下圖牛腱子肉32塊錢一斤),澳牛的售價翻了15倍還不止。

(電商網站牛肉價格)

雖然售價高昂,但打上了「進口」、「澳洲原產」、「高質量可信賴」標籤的牛肉,總有人願意為之買單。

然而,花了如此高價買到的進口澳牛,真的「物有所值」嗎?

普華永道(PwC)農業綜合企業負責人Craig Heraghty表示,根據澳洲出口中國的牛肉總量和中國的澳牛銷量來估算,在中國銷售的「澳洲牛肉」有50%都是假的!

(圖片來源:ABC News)

Heraghty先生說:「肉類欺詐屢見不鮮而且難以追蹤,所以想要知道精確的假冒澳牛數量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根據我們基於對中國大陸分銷商和市場的調查,50%的假貨比例可能還是一個低估的數字…」

(圖片來源:ABC News)

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對澳洲牛肉的需求量幾乎翻了一番,而「假澳牛」也開始在中國泛濫成災。

布裡斯班牛肉公司Beefledger的創始人Warwick Powell表示:「中國業內人士甚至認為,每出售的10公斤澳牛中,只有1公斤是真的!」

(圖片來源:ABC News)

換言之,在某些地區,

有90%的澳洲牛肉都是假的!

市面上我們在大大小小超市、電商平臺看到的「澳牛」,可能並非來源於澳洲;所謂的「澳洲菲力牛排」可能根本不是取自牛的腰部…

更可怕的是,

這些「澳牛」假的可能不僅是

來源國和所取部位,

甚至可能根本不是牛肉!

(圖片來源:ABC News)

Powell先生透露,一些無良的中國賣家甚至不是在「以次充好」,而是在徹頭徹尾的造假:

「你高價買回來的澳洲牛肉,

可能是用豬肉、鴨胸肉或者馬肉做的!」

北京某電商平臺CEO李女士對此觀點表示認同,她說,食品欺詐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它的存在破壞了消費者們對中國的信心,「使用便宜的假肉冒充澳洲牛肉的風險很高,因為有利可圖。」

2.黑工廠造假肉被曝光

對於Powell先生所說的,

用「豬肉、鴨肉、馬肉」

製作假牛肉的說法,

很多人或許沒有很直觀的感受。

今年早些時候,

一位記者就暗訪了一家西餐廳,

揭露這種假牛肉的「真面目」…

事情發生在長沙知名西餐廳「金牛角王」,之所以會引起記者的注意,是因為這裡的澳洲牛排實在是賣的太便宜了!

一塊進口的「澳洲金牌」僅售75元,比普通牛排只貴了10塊錢。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記者為了一探究竟,在該餐廳購買了一塊「澳洲牛排」,並將之帶給了資深廚師左師傅。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這位每天和肉打交道的老廚師一摸就發現了不對:「這不像是牛肉,像組合牛肉。這塊牛排至少有兩三種,至少三種肉在裡面。「

隨後,記者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家西餐廳的牛排供應商,發現這種澳洲整塊牛排進貨價驚嘆只要10多元。

記者為了證明猜想,於是帶著這整塊冷凍的牛排去了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測,結果不出所料——

這塊所謂的澳洲純牛排,

不僅混雜了豬肉,

還加入了鴨肉。

一塊牛排竟由三種肉混合而成!

而且更讓人想不到的,

這三種肉竟然都是直接

用膠水黏起來的!

更可怕的是,這種「膠水組合肉」已經在市面上泛濫成災了…

曾經就有記者深入超市,詢問老闆推薦膠水粘牛肉,老闆輕車熟路強烈推薦了黏肉最佳搭檔——卡拉膠。

點擊播放 GIF 1.4M

他信誓旦旦地說:「用卡拉膠粘肉,可以鎖住水分,吃起來有勁道對不對。而且煎牛排的時候水分也不會跑出來,牛排都不會縮小。」

點擊播放 GIF 1.4M

隨後記者便自己買了一包膠水回去實驗怎麼製作膠水牛肉。

他首先買了一袋碎牛肉,然後開始調添加劑,先在量杯裡倒入散發著過期奶粉味道的添加劑,然後加水攪拌,攪拌成粘稠糊狀。

然後把糊狀的添加劑與碎肉攪拌,跟和面類似。記者形容,這感覺就是一塊濃濃的生肉混酸奶的「肉餅」。

點擊播放 GIF 0.8M

等到均勻融合後,便把這塊「碎肉餅」鋪平。重頭戲來了,就是用刷子均勻地刷上「卡拉膠」。

點擊播放 GIF 1.6M

最後用保鮮膜捲成條狀,靜置定型6小時後,就可以放進冷凍室裡冷凍一晚上。

第二天,把牛肉條切開一塊塊,就是色澤亮麗,形狀規整結實的一整塊牛排了。

點擊播放 GIF 1.9M

重點是以假亂真的牛排,完全不會散,衝洗浸泡都粘得很結實。

點擊播放 GIF 1.9M

(圖片來源:youtube)

恐怖的是,由於加了添加劑,原本的牛腩爛肉,變成假牛排煎完以後口感更勝…

這樣的「澳洲牛排」你還敢吃嗎?

更令人震驚的是,

在中國出售的膠水牛肉,

可能還真的是從澳洲進口的,

因為澳洲也有膠水牛肉的存在!

(圖片來源:youtube)

曾經一檔叫「Today night』的節目就報導過,

澳洲真實的膠水牛肉。

節目稱之為:Dirty secret。

——肉膠「骯髒的秘密「。

(圖片來源:youtube)

澳洲添加的是一種名叫穀氨胺轉胺(Transglutaminase)的物質,由豬和牛的血漿混合製成。俗稱「肉膠」,據說「無毒」。

(圖片來源:youtube)

製作過程跟國內記者用卡拉膠製作膠水牛肉大同小異。

點擊播放 GIF 0.9M

(圖片來源:youtube)

同一樣是將分散的碎肉拼接成一整塊牛肉,絕對不散,而且富有彈性,真假難辨。

點擊播放 GIF 1.1M

(圖片來源:youtube)

記者還是工作人員親自試了一下膠水牛肉,發現一點異味沒有。

完全跟原始整塊牛肉無異。

點擊播放 GIF 1.7M

這肉膠神奇的是不止是牛肉就連豬肉,雞肉,羊肉都可以合成。

這麼明目張胆的做膠水牛肉,對於食品監管嚴格的澳洲來說,實在是難以置信。

可再上網搜一下卻發現,

這肉膠居然合法!

是的你沒看錯,

這樣的肉既可以提高賣相,

也可以減少成本!

澳洲政府竟然也贊同...

可有專家表示粘合肉碎的過程中,肉碎之間會有縫隙,會產生細菌滋生,會引發腸胃不適。

更何況,原本消費者就想買牛排,卻買到個混雜體,那不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嗎?!

3.高科技手段打擊假「澳牛」

假澳牛的出現,

不僅僅威脅著中國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還嚴重影響了正宗澳洲牛肉的口碑。

(圖片來源:ABC News)

為了打擊「假澳牛」的泛濫,澳洲的牛肉出口商業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了。

布裡斯班牛肉公司Beefledger,就計劃在本月末在中國啟動一個區塊鏈計劃,將高科技系統運用於牛排供應鏈的各個方面。

(圖片來源:ABC News)

公司創始人Warwick Powell表示,這一系統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到貨真價實的澳洲牛肉。

這一區塊鏈計劃將貫徹牛肉從飼養到被送上餐桌的整個過程,通過這一系統,消費者可以追蹤到牛肉的部位、健康情況、運輸和加工信息,使消費者和生產者聯繫起來。

(圖片來源:ABC News)

這一計劃也得到了澳洲聯邦政府的支持,相信很快就能夠付諸實踐。

那麼,在新技術上線之前,消費者們該如何區別「真假澳牛」呢?

01

仔細查看標籤信息

正規進口的澳洲牛肉都有著嚴格的追溯體系,如果商品信息不全的話,十有八九是假貨了。

商品標籤上,幾個比較重要的信息包括:等級/品名、包裝形式、帶骨/不帶骨。牛肉的等級越高,包裝也會越精細。

02

看肉質肌理、外觀

真正的牛肉,指壓後能立即恢復,表面摸起來不光滑不粘手。紋理自然、一條連著一條。

如果你拿到手的牛肉不符合以上幾點,那麼你就得懷疑是不是買到膠水粘起來的「重組肉」了…

最後,

澳洲牛排深受廣大華人的喜愛,

但這份喜愛也成為了黑心商販眼中的「商機」。

點擊播放 GIF 0.5M

希望大家都能夠擦亮雙眼,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澳洲,

都能少花冤枉錢、買到真正好品質的澳洲牛肉!

相關焦點

  • 牛肉一斤20多,比豬肉還便宜,藏著啥貓膩?網友:別買
    今年的牛肉之所以漲幅這麼大,還因消費需求比較大,因豬肉價格持續大漲,很多人將目光看向了牛肉,也因此帶動牛肉價格提升。 不過今日,「牛肉一斤20多元」的話題上了熱搜,這讓人很是不解,目前的批發價都40多元,20多元的牛肉到底從哪裡來的?
  • 馬肉、豬肉加香精製成的假驢肉,為何行銷全國
    於是,「聰明」的商販就想到了用便宜的豬肉代替驢肉,得益於強大的食品添加劑——驢肉香精,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真假驢肉。某著名廠商每年驢皮消耗量就達到150萬張,即便把全國新出欄的驢全用上,都難以滿負荷生產,缺口部分需要以進口驢皮來補充。
  • 外媒曝光:中國市面上銷售的澳洲牛肉有些是假的!價格還貴了5倍!
    澳洲的畜牧業世界領先,中國是澳洲牛肉的最大進口國,中國消費者對於澳洲牛肉的口感、品質和質量十分傾心。 ABC News日前卻更新了一則新聞,標題是:中國市場急需大量澳洲進口牛肉,但中國消費者購買到的很可能是假貨!
  • 港媒:假牛肉僅冰山一角 食品欺詐考驗全球監管
    中新網3月13日電 香港《文匯報》13日刊文說,歐洲「馬肉風波」令全球進一步關注食品欺詐問題。食品標籤與成分不符並不罕見,如南非已在香腸及漢堡驗出驢、水牛及山羊的基因。馬肉風波意味在全球一體化加速、經濟不景促使消費模式改變、食品生產技術提高等多種因素交錯下,未來可能有更多食品風波被揭發。
  • 「假豬肉」到底是怎麼生產的?加工過程曝光,以假亂真都吃不出來
    相信現在一定都是有許多的人們可以感受到了,隨著我們現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現在人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和從前相比起來都是有了不小的改變,我們現在的社會是更加的進步了,所以我們人們的生活也都是變得更加的幸福了。
  • 日本人牛肉,馬肉,熊肉都敢吃,為什麼幾乎不吃羊肉?
    日本人是非常喜歡吃肉的,日本每年進口的牛肉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特別是牛肉,雞肉,不過日本不吃豬肉和羊肉。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前,日本是個什麼肉都敢吃的國家,馬肉、熊肉、狐狸肉,幾乎百無禁忌,日本那時死於瘟疫的也比較多
  • 農民心中馬和牛地位相同,牛肉已被端上餐桌,為啥很少看到馬肉?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類,就連狗肉都不算稀奇,但是我們也發現,我們很少能看到馬肉,而且在養殖戶的口中,肉牛、肉雞、肉狗等詞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但是肉馬這個詞卻少聽說。都說耕牛是農民的命根子,如今也沒有躲過被端上了餐桌的命運,那麼和耕牛同樣地位的馬,為啥吃貨們不吃呢?從馬肉的營養價值來說,馬肉的脂肪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預防動脈硬化,而且馬肉還有補氣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由於馬是食草動物,農民餵馬的時候,馬的草料裡基本沒有精飼料和添加劑,更符合人們綠色食品的標準。其實,我們不吃馬肉,是有原因的。一、肉質原因。
  • 生鮮肉價格偏高,而那些便宜的滷豬頭肉和牛肉又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今天一個北方滷友問我,在生豬頭肉30元/斤,生牛肉40元/斤的情況下,他們當地的滷豬頭肉才賣32元/斤,滷牛肉才賣50元/斤,這滷肉是怎麼做出來的?能吃嗎?確實,按照今年生豬肉和生牛肉的價格,上面這個熟食價格確實低得有點離譜。
  • 美洲野牛和馬肉軟嫩,亞伯丁安格斯牛肉可生吃,神戶牛肉柔滑多汁
    美洲野牛的肉質精瘦而軟嫩,並且含有比大多數牛肉更多的鐵元素以及更少的脂肪。大廚們十分喜歡牛身上昂貴的部分,比如腰部的嫩肉、長片形狀的肉和裡脊牛排肉。必須注意不要把肉做老了一要用小火慢慢地烹製。 不太嫩的部位需要用燉的方法烹製。人們將家牛和野牛雜交,創造出了新的肉牛:在美國它們被叫做皮弗婁牛,在加拿大則被叫做雜種牛。
  • 冬天常吃驢肉好處多,營養師卻說:這2類人一口都不能多吃!
    吃了幾十年的驢肉火燒,今天突然因為一篇記者的暗訪報導成了網絡熱點。據新京報記者暗訪,因吃驢肉而全國文明的河間地區,有大量黑作坊用豬肉、馬肉、騾子肉炮製假驢肉,銷往全國各地,其實還包括北京的很多街頭驢肉火燒鋪子。
  • 外媒:「馬肉醜聞」未了 「魚肉風波」再起
    【奧地利《標準報》網站2月日報導】題:本來是鯖魚的金槍魚(記者託比亞斯·米勒)  未來幾天,歐盟範圍內將進行數千次基因檢測,以便搞清楚消費者購買牛肉而實際吃到馬肉的機率有多大。眼下已經榴當確定的是,魚肉的造假程度更甚。  「問題非常現實。」位於德國漢堡的蒂嫩海洋漁業研究所所長格爾德·克勞斯說。
  • 冬天買牛肉,「內行」都買這4個部位→
    常見的肉類很多,有雞鴨肉、豬肉、牛羊肉等,不過寒冬時節適合吃牛肉,可以暖胃,是冬補佳品,受到人們的喜愛。牛肉口感軟嫩,營養豐富,做法多樣,可炒可煎可燉可滷,怎麼做都好吃。豬牛羊等畜肉,一頭分為十幾個部位,每個部位的肉質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各有各的做法。
  • 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幾乎沒人吃呢?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無論是豬肉、羊肉還是牛肉,用這種材料烹製的美食種類繁多,幾乎每一種都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吃貨,讓人垂涎三尺。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很少吃呢?不過,不吃馬肉也不是絕對的。 而且有句話叫做「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可能馬肉的味道並不好,所以大家才不會首選馬肉作為食材
  • 原切、合成、整切,怎樣區別,皓月牛肉為何讓人放心?
    原切牛肉、整切牛肉、合成牛肉是目前市面存在的三種牛肉,這三種肉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但肉眼看去,讓人難以辨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三種牛肉的不同。可以說只有原切牛肉才是真正的有營養的牛肉,另外兩種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是「假」牛肉。
  • 馬和牛在農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樣的,桌上有牛肉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甚至狗肉也不少見,但我們也發現,我們很少見到馬肉,在農民口中,我們經常能聽到肉牛、肉仔雞肉狗等字眼,但我們很少聽到「肉馬」這個詞。據說牛是農民的命根子,現在牛也沒有逃避被端上餐桌的命運,那麼,與牛地位相同的馬為什麼不吃呢?
  • 揭秘:西方鮮為人知的「黑暗食材」都有哪些?連國寶都不放過
    西方常常冷嘲熱諷中國的「黑暗食材」有多嚇人?其實,我們只是節儉和環保而已,不像西方人吃什麼,內臟、四肢都丟掉,反而更加浪費和不環保。要是!中國人都像西方人這樣浪費的話,那對地球生物更是傷害。一直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像是:馬肉、鴕鳥肉、鱷魚肉、鯨魚肉等不說,甚至連他們自己國寶都不放過。相比中國來說西方才是真正的浪費和不環保,真正的原始社會。
  • 日本、澳洲、美國都養和牛,但哪個國家的牛肉更合你口味?
    澳洲和牛 在日本以外,澳大利亞是擁有最多「全血和牛牛口」的國家。 走進餐廳,你會發現澳洲和牛才是中國和牛界餐廳的「霸王」,包括很多掛著日式招牌的餐廳,走進去都是採用澳洲和牛為食物原料。
  • 法國人每年消費3000噸結核病牛肉
    法國人每年至少消費3000噸來自結核病牛的牛肉,商家並未在牛肉包裝上做特別標明,而這一切都是合法的。食用病牛肉可能導致人類罹患類似疾病。普通人並不了解出售病牛肉合法,也不清楚每年都有人因病牛而感染結核病。法國人每年至少消費3000噸結核病牛的牛肉法國著名政治諷刺媒體《綁鴨報》10月25日報導,法國人可能經常吃到患結核病的牛肉,並且毫不察覺。
  • 買牛肉別再亂挑了,專挑牛肉的3個部位買,軟嫩多汁做法也多
    買牛肉別再亂挑了,專挑牛肉的3個部位買,軟嫩多汁做法也多夏天秋天可能很多人想要保持身材,所以對吃肉這件事有所顧慮,而且夏天本來就燥熱,肉吃多了也很有可能會造成上火。但是到了冬天這都不是事,冬天就是吃肉進補的季節,不僅要吃豬肉,牛肉、羊肉、鴨肉等等都是很適合的。牛肉和豬肉相比起來,口感差距確實有點大,總而言之還是牛肉最好吃。更何況現在豬肉和牛肉的價格相差不大,還是買牛肉更實惠一些。我這段時間就總愛買牛肉吃,餐桌上似乎成了「全牛宴」,有小炒牛肉、有土豆燉牛肉、還有滷牛肉、牛肉湯等等。雖然隔三差五吃,但是總也吃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