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常常冷嘲熱諷中國的「黑暗食材」有多嚇人?其實,我們只是節儉和環保而已,不像西方人吃什麼,內臟、四肢都丟掉,反而更加浪費和不環保。要是!中國人都像西方人這樣浪費的話,那對地球生物更是傷害。西方不僅無視中國的貢獻,還無端指責,真的虛偽又雙標,令人作嘔
最浪費國家,每年浪費6000萬噸能養活5億人
事實?恰恰相反。西方國家在吃的方面!一直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像是:馬肉、鴕鳥肉、鱷魚肉、鯨魚肉等不說,甚至連他們自己國寶都不放過。相比中國來說西方才是真正的浪費和不環保,真正的原始社會。我們的黑暗食材和西方黑暗食材比自愧不如,小巫見大巫了
珍愛生命,遠離野味
揭秘:西方國家鮮為人知的「黑暗食材」都有哪些?前方高能!
1、澳大利亞:「國寶」
袋鼠和鴯鶓:不僅是人類最古老的史前動物之一,更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作為國家符號在澳大利亞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國徽、貨幣、郵票、飛機、軍徽、戰車和戰艦上,都可看到其形象。但是,有很多澳大利亞人喜歡把國寶當成盤中餐
澳大利亞國徽
目前,澳大約有5000萬隻袋鼠,每年大概有五百萬隻被食用。澳不僅自己會吃,還會出口,目前出口袋鼠肉已成為澳的主要收入之一。每年被吃掉4千噸的袋鼠肉,在很多大的超市都能找得到,平均價格與牛肉相仿,口感也有些相似
2013年,一種含有80%的袋鼠肉和3%的鴯鶓肉的漢堡正式在澳國內開賣,在東海岸主要城市的紀念品商店、免稅店都可以找到。一些餐廳還會把肉乾加工,製成鴯鶓肉沙拉、肉碎土豆泥等。在北領地,一些餐廳還提供新鮮的燻鴯鶓肉
在北部的熱帶地區,還可以吃鱷魚肉屬於白肉,肉質比較鮮嫩,而且和很多魚肉的最大區別是,鱷魚肉沒有小刺
在乾旱的北領地,很多餐館可以吃到新鮮駱駝肉排。在愛麗絲和達爾文等背包客棧、還能吃到便宜的駱駝肉套餐
黑暗料理
2、北歐:「鯨魚盛宴」
北歐的挪威和冰島,與日本一起,並稱臭名昭著的「捕鯨三巨頭」。1982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就禁止商業捕鯨。此後,日本人繼續鑽空子打著「科研」的幌子繼續捕鯨。而挪威人連空子都懶得鑽,繼續秉持維京海盜風格:你說你的,我逮我的
北歐的鯨魚捕殺現場
2016年,根據美國《時代》周刊的報導:挪威每年捕殺的鯨魚數量超過了日本和冰島的總和,成為全球的頭號「鯨魚殺手」。自1993年以來,挪威的捕鯨量就高達1.2萬頭;光是2016年挪威就捕殺了880頭,2017年則上升到了999頭
捕鯨人喜歡跟著母鯨、因為遊得比較慢
挪威製造的捕鯨叉最大可達45公斤重,能以400多公裡的時速刺進鯨魚腹部,幾毫秒內觸發機關,迅速釋放100克炸藥,爆炸後捕鯨叉便會像傘一樣打開,4個鉤子包裹住鯨魚肉。這種炸藥可以破壞鯨魚的體內組織,殺傷力遠大於黑火藥
憤怒:被捕獲的鯨魚中90%都是懷孕的母鯨
3、歐洲:馬肉醜聞
2013年,路透社報導:英國和愛爾蘭超市出售的牛肉食品中發現含有馬的DNA,「歐洲馬肉」醜聞愈演愈烈。事實上,儘管馬肉被許多歐洲人視為禁忌,但馬肉從未徹底離開過歐洲人的食譜,醜聞甚至給法國的馬肉市場帶來意外的好生意
法國的馬肉市場銷量上升了15%
有法國馬肉商販說:「因為這起醜聞,人們常常在辦公室裡談論吃馬肉的事,降低了對吃馬肉的罪惡感,平常愛吃馬肉的人開始敢於給別人推薦」。2013年,根據《商業周刊》數據:歐洲人每年吃掉8萬噸馬肉。法國人、比利時人、瑞典人、荷蘭人、德國人和瑞士人等都有吃馬肉
歐洲黑暗食材的「冰山一角」
4、西方:鴕鳥市場
從19世紀歐洲開始,當時鴕鳥羽毛很時尚,導致了南非建立第一個鴕鳥場。上世紀60年代,市場轉移到對鴕鳥皮的需求。80年代,美國人開始在美國鴕鳥養殖,當時一張鴕鳥皮價格高達1000美元,種蛋更是貴如金。1990年,歐洲開始養殖
目前在歐洲每千克鴕鳥肉8歐元~16歐元
鴕鳥市場的分布:
肉:德國、法國、瑞士、等
皮:日本、美國、歐洲(用於時裝)
羽毛、翅羽:巴西(用於時裝)
德國:世界上主要的鴕鳥肉消費國,據不完全統計:大約南非、以色列和澳大利亞所產70%的鴕鳥肉在德國銷售。每年消費約3000噸~5000噸
義大利:鴕鳥肉市場北部消費比南部多。有本地生產的,但多數靠從比利時、南非和英國進口。每千克10歐元~15歐元,每年消費約500噸鴕鳥肉
奧地利:超市裡沒有鴕鳥肉出售,只有一些農場直接銷售給消費者,或者在農場開的餐館(價格是每千克8歐元~16歐元),最大市場是「CashCarry」
英國:有一段時間銷售挺好,因狂牛症等其它原因導致鴕鳥業的衰退。只有在聖誕節期間,需求會有一個高峰。現在,仍然有一些小的鴕鳥場存在
瑞士:老牌的鴕鳥肉消費國。幾乎在所有的超市、餐館、等,都有其出售。每年消費大約300噸鮮肉和200噸凍肉,價格為每千克12歐元~17歐元
5、西方:貓狗市場
據說在二戰期間,義大利以貓肉為食的現象並不罕見。目前,在義大利的普利亞大區和某些地區,貓肉還是一些義大利人的最愛。除了貓肉之外,非法銷售海豚的案件在普利亞大區也時常發生;知更鳥在威尼託大區的某些餐廳也非法提供
2014年,法新社報導:瑞士動物保護組織向瑞士議會提交了請願書,要求立法禁止吃貓肉和狗肉,這是一項棘手的任務,因為在瑞士的一些地方,貓肉、狗肉仍是傳統的聖誕節菜單上的佳餚。據悉:約有3%的瑞士人在偷吃貓肉或狗肉
瑞士和南美國家的某些地區都有吃
6、美國:火雞獻禮
在感恩節這一天,美國人都會和朋友、家人聚在餐桌邊,一起享用火雞、收看橄欖球比賽,細數幸福,感謝恩賜。據美國火雞協會的數據:2017年的感恩節,美國人吃掉了4500萬隻火雞,平均每隻被買走的火雞重達16磅(約14.5斤)
7、法國:蝸牛大餐
「歐洲美食之都」的法國有很多享譽世界的美食,鵝肝牡蠣之外,還有一道開胃菜是法國人的最愛,就是法式鋦蝸牛大餐。據不完全統計:法國蝸牛肉的消耗量為每年6萬噸左右,因為吃的人太多了,養殖蝸牛也成為了法國的一種經濟產業
歐洲人有著漫長的吃蝸牛歷史。據考古發現, 幾千年前歐洲人就開始偷吃蝸牛了。但隨著不停的吃,加之殺蟲劑的使用,即使法國現有的人工養殖的蝸牛也無法滿足他們吃蝸牛的數量,每年還需要從匈牙利進口蝸牛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量
當然,這些黑暗食材還只是西方世界的「冰山一角」。還有一些受法律保護的食材,像是:豪豬、松鼠、睡鼠、刺蝟等也被端上了飯桌。難道這些動物就不可愛了啊?這就是西方人口口聲聲說的動保意識?自由平等這時怎麼就都視而不見了!
實際,捕殺大型野生動物一直是西方人傳統惡習,他們崇尚野蠻的打獵遊戲。一向表裡不一的西方人,人均捕殺率遠高於世界各國,他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他們對於自然的保護只會打嘴炮。切記!保護野生動物、遠離野味、人人有責。
地球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