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國寶吃成瀕危物種的國家,就連國人都看不下去了,網友:太秀了

2020-09-12 老袁美食

眾所皆知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當然,我們國家的吃貨也多,絕不放過任何一樣美味的食物。咱中國人對自家的美食評價都是很高的,除之之外,就連老外們都感慨自己沒生在中國,因為中國的美食實在是太香了,種類繁多,怎麼吃都不不會厭煩,而且中國人對吃這一方面的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就連國外的入侵物種,老外們都拿它沒有辦法,簡直可惡至極,但是到了是咱中國大廚的手上,便將它們製成了大餐。

不過,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不是入侵物種,而是一種國寶,那裡的人都把國寶吃成了瀕危物種,這就很過分了,就連我們中國人都看不下去了,網友:太秀了!

大家都知道,國寶本身就代表著一個國家動物界中的吉祥物,就像我國的大熊貓,都是將它當作寶貝來疼愛的,但是在這個國家,那裡的人竟然將國寶吃成瀕危物種,這是哪來的勇氣,大家應該很好奇到底是哪個國家這麼強悍,其實這個國家就是北歐五國之一——冰島。

冰島處於北極圈附近,當地的氣候可以說是非常寒冷,因此在當地生活的的人,一年到頭幾乎是吃不上瓜果蔬菜的,畢竟在當地根本不可能將蔬菜種活,當地人只能靠肉食來提供營養以及能量。然而在冰島上,種類最多的肉就是海鮮了,但是當地人吃的最多的一種肉不是海鮮而是一種鳥類——海鸚鵡

海鸚鵡是冰島當地的國寶動物,但只有少數人才將它當成萌寵來看待,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歡將它製成燻肉來吃,始料未及的是,冰島人怎麼都沒想到,他們自己竟然會將海鸚鵡吃成瀕危的國寶,如今生長在冰島的野生海鸚鵡是越來越少了,當地人為了緩解這一症狀,都開始實行人工繁衍了,不過海鸚鵡的繁衍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根本就趕不上冰島人吃它的速度。國人們從網上看到有關的報導之後,都紛紛說他們是自己給自己挖坑,秀過頭了。

相關焦點

  • 這個國家太秀了!把國寶吃成瀕危動物,連中國人都自愧不如
    再加上氣候條件的不一致,導致我國每個城市都擁有當地非常獨特的絕味美食。對於我國的每一個城市來說,每一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的特產。要說世界上美食最多的國家,那當屬中國無疑。很多國家的食材都是非常單一的,而且烹飪手法也大都相同。但是在我們中國,一樣很普通的食材就可以有十幾種不同的烹飪方法,每一種方法烹飪出來的味道都是非常美味的。
  • 把國寶吃成瀕危動物,連鯊魚也不放過,網友:這食譜夠硬
    都說中國是一個吃貨非常多的國家,而每一次的物種入侵也更加證實了這一事實,在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雖然說大家現在已經不愁吃喝了,但是對於現在人們的物質需求依舊急速上漲,不僅對吃的沒有一點下降,反而對於吃東西更加的講究了,中國的吃貨到底有多能吃?大家看一下入侵物種的下場就知道了。
  • 明明是國寶卻被吃成瀕危物種?網友:還是太年輕,多學學大熊貓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寶,有的國家國寶甚至有好幾種,但每種國寶的待遇卻截然不同,有些國寶的待遇就非常好,被各種人員照顧,而且受到大量的關注和喜愛,但是有些國寶卻不見得如此,有些國寶甚至過的比一般動物還慘。
  • 同樣是「國寶」,待遇卻天差地別,快被該國人吃成瀕危動物了
    國寶是一個國家的吉祥物,通常外表可愛,十分討人喜歡,比如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光憑藉外表就贏得了中外一致好評,甚至有些國家不惜花費重金也要養一隻。但是還有一種國寶被吃是真的得喊冤了,那就是冰島的海鸚鵡。
  • 最「遭罪」的國寶,因美味被當地人吃到瀕危,中國吃貨都深表欽佩
    而國鳥這方面也有例如白頭海雕,韓國的稀缺,比利時的紅隼都是這樣的體現,而中國的丹頂鶴也是一個被民間認定是中國國鳥的存在。這些獨特的國獸和國鳥,也為國家的形象增添了不少精彩和刻畫,這在很多的影視和繪畫作品中都能得到體現,所以這些動物都成為了每個國家的國寶,也屢屢會受到很多的保護,例如中國的大熊貓,美國的白頭海鷹都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 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
    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黃胸鵐,也叫禾花雀,曾經這種鳥類的數量其實多到所有人都沒把它當一回事;而且在歐洲,很多人都認為黃胸鵐的種群一般最少也有六七萬隻,多的則達到三十幾萬支。
  • 陸地上的螃蟹一隻十幾斤重,肉質鮮甜,一度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
    陸地上的螃蟹一隻十幾斤重,肉質鮮甜,一度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人們形容膽子大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嘗試新事物的人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見吃螃蟹是一件多麼需要勇氣的事,同時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任何螃蟹的價格都不算便宜,而且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吃河蟹了,海裡的蟹也不算稀奇
  • 美國遭物種入侵,連水泥都吃,我國人也沒辦法,但在非洲活不下去
    在全球化時代到來之後,因為國與國之間要進行密切的交流,所以物種入侵事件也在頻繁的發生,就比如在我們中國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小龍蝦,就是一種入侵我國的物種,不過最後還是被我國的吃貨大軍輕鬆解決了。而這次我們要講的是美國的一種入侵物種,連水泥都吃我們國人看見也沒辦法,這種物種就是非洲的大蝸牛,因為在美國是入侵物種,所以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方面非洲大蝸牛都是極強的。值得一提的還有這種蝸牛的吃飯能力,可以說根本就不挑食,不管是農作物還是林木都可以是食物,有時候甚至就連水泥都吃,而美國人面對這樣的入侵物種也是束手無策。
  • 大熊貓怎麼成為國寶的?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珍稀動物僅從名字定義來理解,那肯定是珍貴而又稀少的動物,但很多時候它又和瀕危動物扯上關係,瀕危野生動物指的是由於物種自身或者人類以及其它動物、或者自然條件變遷或者或者棲息地受到災害影響,種群面臨滅絕風險的生物種群!
  • 植物國寶德保蘇鐵首次亮相湖南 百名公眾見證首秀
    紅網時刻5月20日訊(通訊員 彭煒 記者 姚冶)今天是湖南科技活動周的第二天,湖南省森林植物園舉辦「走近植物國寶——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公益講解活動。活動中,省植物園植物引種與信息管理研究所所長牟村等青年專家帶領100多名家長孩子參觀珍稀植物園,讓公眾一睹銀杉、珙桐等國寶級植物的真容,特別是園裡最新引進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的國寶級植物——德保蘇鐵,是在湖南首次公開展示,這批遊客有幸成為首秀見證人。
  • 超萌|國寶成精了!都能跟飼養員四川話對答如流了~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得益於中國政府幾十年堅持不懈的保護,中國國寶大熊貓已不再屬於「瀕危」物種,降級到「易危」。網友們表示,感覺國寶成精了,不僅能聽懂四川話,說的都像四川話……滾滾都已經精通四門語言了,你還不滾去學習?不然,你連給美蘭當中文老師的資格都木有啊!
  • 連水泥都吃的野生動物,非洲人把它吃到瀕危,在中國卻泛濫成災
    那是不是代表所有野生動物都不能得罪呢?其實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對方是入侵物種,那麼完全可以清除打壓這種類型的野生動物。入侵來的野生動物如果不去清除它,會帶來很大危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種連水泥和同類都吃的野生動物,彪悍生猛的非洲人把它吃到瀕危,然而它在中國卻泛濫成災!它就是非洲大蝸牛,學名褐雲瑪瑙螺。
  • 北極生育狂魔,半年繁殖160多萬隻,網友:分分鐘給吃成瀕危物種
    北極生育狂魔,半年繁殖160多萬隻,網友:分分鐘給你吃成瀕危物種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之中,物種之間的生存是每個物種之間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有很多生物處於劣勢,如果要想生存下去的話,就只能靠高繁殖量來增加自己這個物種的存活機率,就比如像昆蟲,鳥類之類的動物
  • 世界「最可憐」國寶,當地人每天都要吃5隻,活活被吃成瀕危動物
    已經越來越少了,甚至瀕臨滅絕,而且因為野生海鸚鵡數量驟減,現在只能靠人工繁殖來擴充海鸚鵡的數量,但是冰島人吃海鸚鵡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吃5隻以上的海鸚鵡,雖然冰島這個國家的人數並不是很多,可是這樣每天都成批量的吃,換誰也頂不住啊。
  • 商周時期就有種植,如今成秋季觀賞物種,網友:為何成瀕危物種
    這些古老的樹木記錄著很多的故事,每一棵樹木都有一段故事被記錄下來,它們自然也成為一種保護植物。 今天咱們要說一種植物,它和楓樹一樣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從商周時期就開始種植,但卻一直是一種瀕危物種。商周時期就有種植,如今成秋季觀賞物種,網友:為何成瀕危物種?
  • 為什麼大熊貓最終勝出成為中國國寶?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家都很清楚。大熊貓的軟萌的性格、討喜的外貌。不僅國人很喜歡它,外國人也很喜愛大熊貓。因此,中國大熊貓也被稱為「中國的可愛軟實力」。物種瀕危有些動物只在特定地域生長。如大熊貓,它只在中國生長。而且中國的大熊貓只有一千多頭。生物課上講過,每一種生物都會在至少一個生物鏈中。如果大熊貓數量繼續減少,那麼不僅大熊貓會瀕臨滅絕。它所在的生物鏈也將十分不平衡。
  • 熊貓上班蹺二郎腿,連園長也敢怒不敢言,網友:畢竟是國寶啊!
    熊貓上班蹺二郎腿,連園長也敢怒不敢言,網友:畢竟是國寶啊!說到大熊貓,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國寶級的「人物」,在地球上叱吒風雲800萬年,被稱為古老的「活化石」。但是,這種愛賣萌的動物,越來越有「成精」的趨勢。相信大家去動物園時,會發現熊糰子趴在地上,成為軟趴趴的湯圓狀。但是,下面這隻大熊貓本性貪玩,不好好上班就算了,還翹著二郎腿坐在鞦韆上,連園長也敢怒不敢言。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這天,奶爸把兩隻熊糰子放到草坪上,讓它們自己在空地玩。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4種類人猿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此外,在這份報告中,IUCN還提到,藏羚羊的情況也有所好轉,可觀的增長,讓藏羚羊的評級從「瀕危」連降兩級成為「近危」,一舉摘掉「受威脅物種」的帽子。  另一個國際環保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環保官約翰·魯濱遜告訴記者:「很少有物種能夠從(瀕危)名單上被劃掉,這說明保護措施有效。」
  • 美食博主摘瀕危植物煮泡方便麵,該不該對他「窮追猛打」?
    最近,就有人因為食材「太獨特」攤上了事——美食博主「野食小哥」,因為在海拔4500米的戶外採摘瀕危植物雪兔子煮方便麵,陷入輿論漩渦。雖然他已刪博道歉,但植物學家的一句「我們連標本都捨不得採」,讓很多網友覺得此事不能就這麼算了。「沒人告訴,誰知道這是瀕危植物」?
  • 把國寶當豬肉來吃的國家,一年吃上百萬隻,當地人:根本停不下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當今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存在著很多的物種,在經過歷時時間長河的衍生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量的生物消失,又有生物不斷的出現,直至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光是人類已經發現的動物就有150多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