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
黃胸鵐,也叫禾花雀,曾經這種鳥類的數量其實多到所有人都沒把它當一回事;而且在歐洲,很多人都認為黃胸鵐的種群一般最少也有六七萬隻,多的則達到三十幾萬支。而且這種鳥類繁殖能力特別強,平均每一窩就可以產出5隻左右的黃胸鵐,所以從來沒人想過,如果有一天這種鳥類滅絕了會怎麼樣?
但是在後來的某一段時間內,歐洲的一些科學家突然發現,黃胸鵐的數量減少了99%以上;額在之前黃胸鵐賴以生存的芬蘭,在2009年後,人們基本上就再也見不到這種很普通的黃胸鵐了。
為此,歐洲的一些科學家開始研究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黃胸鵐的數量急速減少,最後才發現,原來因為氣候變化的額原因,黃胸鵐的遷徙路線發生了變化,但就是因為路線變化了,這就導致了它們的快速滅亡!因為黃胸鵐從波蘭要飛到東南亞過冬,之前是經過中東地區,但是那個地區缺乏它們中途想要的休息場所,所以只能改變路線從中國上空飛過去!
在中國,人們對於食物的喜愛是不分原因的,可能由於某一句話,某一種食材就會突然成為大家爭相購買的對象;此時可能正好趕上黃胸鵐改變遷徙路線飛躍國內上空,有的人就發現了這一商機,所以一時間吃黃胸鵐可以補腎的說明廣為流傳!不管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反正黃胸鵐被頻繁端上餐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廣東東莞市有個本地頭號美食叫做「三禾宴」(用的就是禾蟲、禾花鯉、禾花雀)。
大家都知道,就算黃胸鵐的數量再多,那也經不住這樣的一個吃法,從最開始的黃胸鵐被一串串一盤盤的賣,到後來的一隻一隻的賣,價格也在持續不斷的上漲。從最開始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到後來的主流餐廳花費高價才可以吃的美食;正式因為這樣,吃黃胸鵐更成為了大家爭相追逐的一種時尚!
但是時間久了,黃胸鵐在廣東地區已經吃的所剩無幾,這也就催動了一些人想到了跨省捕捉黃胸鵐,再運到廣東的想法;這樣的一個行為一次運輸的過程中被查獲了!至此,歐洲的科學家才真正發現了黃胸鵐數量急劇減少的真正原因:在遷徙途中被中國人吃掉了,原因竟然是為了補腎!
黃胸鵐數量的銳減影響了黃胸鵐整個的繁衍體系,在後來的幾年時間裡,黃胸鵐的數量越來越少,到2017年的時候黃胸鵐已經被正式認定為極度瀕危的物種!當然,極度瀕危也並不是說黃胸鵐的數量就剩下幾隻幾十隻,根據統計,黃胸鵐目前存活量可能就在幾萬隻左右,而且對於生存環境的要求頗高;不過好消息就是,黃胸鵐這個物種已經引起了所有自然愛好者的關注,而且我們國家現在的飲食環境相比以前好多了,基本上看不到有黃胸鵐再被端上桌的情況了,因為再吃黃胸鵐的話。那可是要蹲班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