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

2021-01-15 美食小廣場

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

黃胸鵐,也叫禾花雀,曾經這種鳥類的數量其實多到所有人都沒把它當一回事;而且在歐洲,很多人都認為黃胸鵐的種群一般最少也有六七萬隻,多的則達到三十幾萬支。而且這種鳥類繁殖能力特別強,平均每一窩就可以產出5隻左右的黃胸鵐,所以從來沒人想過,如果有一天這種鳥類滅絕了會怎麼樣?

但是在後來的某一段時間內,歐洲的一些科學家突然發現,黃胸鵐的數量減少了99%以上;額在之前黃胸鵐賴以生存的芬蘭,在2009年後,人們基本上就再也見不到這種很普通的黃胸鵐了。

為此,歐洲的一些科學家開始研究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黃胸鵐的數量急速減少,最後才發現,原來因為氣候變化的額原因,黃胸鵐的遷徙路線發生了變化,但就是因為路線變化了,這就導致了它們的快速滅亡!因為黃胸鵐從波蘭要飛到東南亞過冬,之前是經過中東地區,但是那個地區缺乏它們中途想要的休息場所,所以只能改變路線從中國上空飛過去!

在中國,人們對於食物的喜愛是不分原因的,可能由於某一句話,某一種食材就會突然成為大家爭相購買的對象;此時可能正好趕上黃胸鵐改變遷徙路線飛躍國內上空,有的人就發現了這一商機,所以一時間吃黃胸鵐可以補腎的說明廣為流傳!不管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反正黃胸鵐被頻繁端上餐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廣東東莞市有個本地頭號美食叫做「三禾宴」(用的就是禾蟲、禾花鯉、禾花雀)。

大家都知道,就算黃胸鵐的數量再多,那也經不住這樣的一個吃法,從最開始的黃胸鵐被一串串一盤盤的賣,到後來的一隻一隻的賣,價格也在持續不斷的上漲。從最開始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到後來的主流餐廳花費高價才可以吃的美食;正式因為這樣,吃黃胸鵐更成為了大家爭相追逐的一種時尚!

但是時間久了,黃胸鵐在廣東地區已經吃的所剩無幾,這也就催動了一些人想到了跨省捕捉黃胸鵐,再運到廣東的想法;這樣的一個行為一次運輸的過程中被查獲了!至此,歐洲的科學家才真正發現了黃胸鵐數量急劇減少的真正原因:在遷徙途中被中國人吃掉了,原因竟然是為了補腎!

黃胸鵐數量的銳減影響了黃胸鵐整個的繁衍體系,在後來的幾年時間裡,黃胸鵐的數量越來越少,到2017年的時候黃胸鵐已經被正式認定為極度瀕危的物種!當然,極度瀕危也並不是說黃胸鵐的數量就剩下幾隻幾十隻,根據統計,黃胸鵐目前存活量可能就在幾萬隻左右,而且對於生存環境的要求頗高;不過好消息就是,黃胸鵐這個物種已經引起了所有自然愛好者的關注,而且我們國家現在的飲食環境相比以前好多了,基本上看不到有黃胸鵐再被端上桌的情況了,因為再吃黃胸鵐的話。那可是要蹲班房的!

相關焦點

  • 麻雀為什麼是保護動物?
    許多小夥伴私信問:麻雀為什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首先糾正一下哈,麻雀並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二級」和「二類」的區別還是很大。國家將動物的瀕危等級不同分為了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其中一級比二級要瀕危,比如東北虎、大熊貓是一級保護動物,而原雞、黑熊等等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它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中的分級。
  •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文玩商人大肆使用這些稀有材質,導致了一些動物瀕臨滅絕,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五大極度瀕危動物。硨磲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硨磲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硨磲外套膜內有大量的蟲黃藻,藉助膜內玻璃體聚光,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作為自身養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關係。打磨好的硨磲有像玉一般的光澤,硨磲在古代被佛家用於製作佛珠的頂級材料。在清朝,六品大員的官帽頂珠也是用硨磲,後來大量文玩人開始開採硨磲。
  •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早在幾千年前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然而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火蜥蜴火蜥蜴是一種身體上有斑紋的兩棲動物這種會遊泳的火蜥蜴是極度瀕危物種,只生活在墨西哥城南面一片很小地區裡。與其它兩棲動物一樣,墨西哥鈍口螈從曾經廣闊的棲息地裡消失了。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種動物,它們不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損的肺臟、重傷的脊椎神經,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損的大腦。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因其常年生存在洞穴之中並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而得名,如今務川臭蛙正瀕臨滅絕。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
  • 石蛙、虎紋蛙、畫眉鳥、麻雀…… 這些野生動物不能隨便捉!
    溫州網訊 很多人知道非法捕獵或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是犯罪行為,其實,石蛙、麻雀等一般野生動物也不可以隨意捕捉。他聽說甌海區澤雅鎮山上的山澗邊有不少石蛙,吃起來味道鮮美,就想抓一些來吃。今年8月12日晚,趁著夜色,黃某約上朋友,騎著摩託車,帶著一套簡易的照明設備上山尋找石蛙。其朋友捕捉到幾隻石蛙後,在等待黃某的過程中因形跡可疑被巡邏的民警抓獲。民警在現場發現摩託車一輛,摩託車上有兩個袋子,分別裝著石蛙18隻和20隻,頭戴式照明設備一套。之後,黃某也被民警抓獲歸案。
  • 「麻雀店員」搶顧客吃的還會逗人,「鳥媽媽」一喚它就飛到手上特粘人
    如今 1 年時間過去了,這隻小麻雀對她特別依戀,每次放飛後,它都不肯留在樹林裡呆長時間,只認 " 許媽媽 " 開的倉買店就是自己的 " 家 "。只要許媽媽一喊 " 鳥兒 ",它就會從樹上飛進屋,不管多遠,都能落在她的手上,有時累了、" 耍嬌 " 了,它還會在 " 媽媽 " 身上來回蹭幾下,趴在她肩膀上睡覺。
  • 把國寶吃成瀕危物種的國家,就連國人都看不下去了,網友:太秀了
    眾所皆知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當然,我們國家的吃貨也多,絕不放過任何一樣美味的食物。咱中國人對自家的美食評價都是很高的,除之之外,就連老外們都感慨自己沒生在中國,因為中國的美食實在是太香了,種類繁多,怎麼吃都不不會厭煩,而且中國人對吃這一方面的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就連國外的入侵物種,老外們都拿它沒有辦法,簡直可惡至極,但是到了是咱中國大廚的手上,便將它們製成了大餐。
  • 雲南首次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圖為民警救助的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餘澤 攝中新網昆明7月6日電 (李宗穎)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
  • 它外表如蛇一般嚇人,卻因太美味被吃到瀕危,如今成二級保護動物
    咱們中國人喜歡魚,也特別愛吃魚,而且也非常會做魚,不管是哪一種魚,幾乎都可以被端上餐桌,烹飪成各種各樣的美味。但是就是因為這樣,有些魚就因為過量的捕撈食用,而變得非常的稀少,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種魚,它外表如蛇一般嚇人,看起來並不討喜,但是卻因太美味被吃到瀕危,如今成二級保護動物,已經不多見了,如果見到的話請珍惜。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一、世界上極度瀕危的十大動物1、華南虎:現存數量:幾乎滅絕華南虎又叫廈門虎主要以野豬、鹿、狍子等食草型動物為食,曾經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它是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 鄉下的這6種鳥,現在都成了保護動物,你見過幾種
    第一:麻雀,這個在鄉下是最常見的,現在還是有很多,不過跟以前相比還是少了很多,以前真的到處都是,但是這種鳥很煩人,曾經把它叫做「四害」之一,因為它們專吃農民的糧食,不管是稻穀還是大米,記得小時候家裡曬稻穀的時候,就要專門的來守著這些麻雀
  • 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驚現景谷
    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經了解,該鳥系當地一村民王某在景谷鎮響水水庫邊釣魚時發現的,當時該鳥看起來非常虛弱無力,王某立即向景谷鎮派出所報警。派出所民警接報後趕赴現場,見大鳥極度虛弱,於是將大鳥帶回救助。經森林警察觀察,大鳥無明顯外傷,隨後民警買來肉類投喂,大鳥吃完後,元氣慢慢恢復,狀態逐漸好轉。目前,該鳥暫時寄養在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健康狀況良好。
  • 這一種鳥喜歡拔毛送人,最後變成瀕危動物,被譽為鳥界「哈士奇」
    導語:平時,我們最常見的一些鳥兒也就只有麻雀、燕子、鸚鵡之類的了,但是這些鳥兒脾氣性格都比較溫順,一般靠五穀雜糧或者小蟲子為生,是再普通不過的了,但是有一種鳥,小編估計大家都沒見過,它被稱為鳥界中最霸氣的鳥,別看它總是有一副蠢蠢的表情,那是因為你沒見過它獵殺鱷魚時的場景,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 男子抓300多隻麻雀每隻賣1.8元 被拘稱不知違法
    ,否則絕不會做這樣的事兒……」他因非法獵捕300多隻麻雀被警方刑事拘留。  蔡某交代,7月19日下午3時,他在甌海一花鳥市場裡,找到一家買放生鳥、觀賞鳥的店。「老闆當時跟我說,他們店裡賣的麻雀都是放生的,賺不了錢,只賣1.8元一隻,但我還是同意了。」  蔡某稱,7月20日上午,他去任橋那邊的田地裡架好了網,在邊上等著,一有麻雀粘上去,他就抓下來放到籠子裡。至當晚6時,他總共抓了103隻麻雀,並作價180元全部賣給了鳥店老闆。
  • 麻雀啄食試驗田稻種 農科院不得已拉網捕鳥
    大網張開專候麻雀  省農科院在石橋路德勝汽配市場後面,有兩畝水稻試驗田,而就在水稻田邊,幾十隻麻雀站在電線桿上,對試驗田裡的稻穀「虎視眈眈」。不過,這些麻雀不敢對稻田輕易下手,因為試驗田裡,有三張長10多米的大網,不少耐不住性子的麻雀,因觸網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 因為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5種動物,長江白鱘上榜
    因為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5種動物,長江白鱘上榜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出於本能就會尋覓食物。對於吃東西這件事,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為了果腹,然後是追求美味。在人類的大肆捕食下,有些動物已經滅絕,小編下面就和大家說說5種因為肉太好吃,深受人類喜愛,以至於「全軍覆沒」的動物。渡渡鳥,英文名字:Dodo,因為這種鳥不會飛,所以不知道是哪個人類把它抓起來給吃了,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被認定的國鳥,在被人類發現後的短短70年時間裡,已經徹底絕跡,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
  • 麻雀、喜鵲也是保護動物?北京朝陽民警查獲上千隻野生鳥類!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幾何時麻雀是作為四害之一要被人人喊打的,而現如今,其實麻雀已經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要受到大家的保護。但是呢,油炸麻雀烤麻雀您聽沒聽說過呢?一些人為了飽口腹之慾,竟然把黑手伸向這些野生鳥類,麻雀、喜鵲和蠟嘴雀都是他們的目標。
  • 同樣是「國寶」,待遇卻天差地別,快被該國人吃成瀕危動物了
    國寶是一個國家的吉祥物,通常外表可愛,十分討人喜歡,比如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光憑藉外表就贏得了中外一致好評,甚至有些國家不惜花費重金也要養一隻。通常來說我們對國寶的印象都是稀有、珍貴,但是也有一些比較「慘」的國寶,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現在已經變成餐桌上的常客了,在中國就跟豬肉鴨肉一樣普遍,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因為早些時候澳洲政府對於袋鼠的過度保護導致袋鼠數量比他們人口多了近一半。
  • 討人厭的「垃圾鳥」大部分都在雪梨!?到處翻垃圾,搶食物,竟然還是瀕危動物...
    大家都叫它「垃圾鳥」,因為他們總是站在髒兮兮的垃圾桶上,翻找人類剩下的各種能吃的東西。但是這些看起來灰常適應城市生活,還喜歡吃垃圾食品的大鳥其實本來都是「鄉下鳥」...他們原本生活在新州西部的沼澤和溼地,但是卻從1970年後開始逐漸的從他們本來的棲息地向城市遷徙...
  • 中國5類極度瀕危的珍貴物種,圖3至今仍出現在人們菜單上
    黔金絲猴,中國極度瀕危的金絲猴物種,現僅少量分布於貴州梵淨山中,生存範圍極其狹小,加之野生數量稀少,估測僅有不到一千隻,被現代科學家譽為「世界的獨生子」。藏原羚,我國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物種,常年生存在數千米高的山草原草甸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