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啄食試驗田稻種 農科院不得已拉網捕鳥

2020-11-2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9月24日訊 省農科院的張博士最近有點煩,試驗田裡的新品種水稻即將成熟,可惱人的麻雀要將這成果奪走。在想盡辦法無果後,他們只有支起了大網。但是,愛鳥人士又有意見了。

  大網張開專候麻雀

  省農科院在石橋路德勝汽配市場後面,有兩畝水稻試驗田,而就在水稻田邊,幾十隻麻雀站在電線桿上,對試驗田裡的稻穀「虎視眈眈」。不過,這些麻雀不敢對稻田輕易下手,因為試驗田裡,有三張長10多米的大網,不少耐不住性子的麻雀,因觸網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昨日,有愛鳥人士向記者反映,雖然農科院種的是試驗田,稻種珍貴,但如此對待鳥類,是否手段有點殘忍?難道就沒有既可以保護自己的田地,又善待麻雀的辦法嗎?為什麼以前的農民在田裡搭個稻草人,也可以達到驅趕麻雀的效果呢?

  麻雀戀上試驗田

  帶著愛鳥人士的質疑,記者在完成現場採訪後,來到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作核所),這兩畝水稻是該所張小明博士所種。面對愛鳥人士提出的質疑,張小明博士也有些無奈,他表示這是唯一辦法了,他還不無擔心地說:如今,農科院的作物受到麻雀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了,原因就是周圍的田地越來越少,農科院的田地成了麻雀「眼中釘」。

  問題一:試驗田裡種的是什麼水稻,麻雀吃掉一些不可以嗎?

  作核所回答:這兩畝是試驗晚稻,別看只有兩畝,但這兩畝裡有1900多個品種,其中一些品種就幾株而已,麻雀一吃,等於這些品種就沒了。

  問題二:很少在農民的田地裡看到這種搭網捕鳥的方式,是不是麻雀專吃農科院的稻田呢?

  作核所回答:實際上,不是農民不捕鳥,而是現在農民不種田了。就拿農科院所在的筧橋鎮來說,以前田地很多,麻雀可以這邊吃吃那邊吃吃。可現在筧橋的田地幾乎只有農科院的。田地沒有了,麻雀也只能盯農科院的作物吃了。當然,這兩畝水稻之所以被這麼多麻雀看上,是因為裡面的品種生長情況不一,每幾天都會長出麻雀最喜歡的「嫩水稻」。

  放鞭炮派人守都沒用

  問題三:有沒有想過用其他辦法趕麻雀?這麼讓它們撲在網上死掉太殘忍了?

  作核所回答:事實上,在拉網之前,我們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我們首先買來鞭炮放,用響聲嚇走它們,可是鞭炮放的時候效果好,放完了麻雀就回來了,總不能叫我們一天24小時放鞭炮吧,就算邊上居民沒意見,我們也出不起這筆錢啊。放完鞭炮,我們又派人駐在田邊,這效果比放鞭炮更糟,幾乎等於零。

  張小明博士說,他理解愛鳥人士的感受,拉網的確是「下策」。他決定過幾天去機場看看,因為機場也怕鳥,因此會有專業的驅鳥機構,看看能不能學到驅鳥的好辦法。

  ●延伸新聞

  機場防鳥術

  在機場,對付鳥兒幹擾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作機場生態防鳥技術。

  捕鳥網:200張捕鳥網將機場跑道圍得嚴嚴實實。捕鳥網重點防範的是麻雀等小型飛禽,每張網近3米寬、高2米。

  氨水驅燕子:在跑道周圍升降帶燕子喜歡停留的地方擺放氨水桶,通過刺激性氣味使燕子不能靠近跑道。

  電腦控制放炮嚇鳥:在外場,每隔20米,就有一個有長管子的煤氣炮裝置,只要在按鈕上輕輕一按,「嘭」的一聲響,鳥兒會迅速逃竄開。

  切斷食物鏈:機場圍界外設高約60釐米,長10多公裡的鐵絲網,防止貓、狗、野兔等動物進入,從而使鷹、隼等大型猛禽失去食物;嚴格控制機場跑道附近升降帶草類生長高度,同時加強草地滅鼠、滅蟲工作,使鳥兒的食物鏈遭到破壞。

相關焦點

  • 警探號丨鳥販子拉網捕鳥被抓獲 北京警方9月以來刑拘16人
    不一會兒功夫就吸引來許多鳥,鳥隨即被粘網捕獲。還有人用彈弓射擊鋼珠捕鳥。而在民警前去現場抓捕時,甚至還有嫌疑人揮舞著鐮刀試圖反抗。最終,民警在現場起獲非法狩獵粘網10張、拍網32個,播放器4個,起獲非法獵捕黃眉、柳鶯、紅喉、歌鴝、蘭喉歌鴝等鳥類7種,共計67隻,上述鳥類均列屬北京市二級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國家「三有」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目前,任某義、王某祥二人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已被豐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 在草叢潛伏個把小時抓了24隻麻雀 三男子野外捕鳥被逮捕
    他們三人都來自貴州,在義烏閒得無聊結伴到野外張網捕鳥,結果被義烏警方抓獲。楊某今年33歲,小學文化,與妻子租住在義烏江東街道東上村。8月20日清晨早上6時許,他和好友趙某((42歲,小學文化))、金某(34歲,小學文化)開車來到赤岸鎮柏峰水庫到曉峰村的一條路邊架設捕鳥網。此時,有幾個曉峰村的村民途經此地,看到三個男子的違法行為後,馬上攔截,並及時報警。
  • 麻雀鳥的「倔強」——絕不活在籠子裡!
    相信不管是鄉下還是城裡,麻雀的身影無處不在。有時為了啄食一粒米即便有人在旁邊它們也不怕,趕都趕不走。真的是累死老婆,氣死老頭了!看著這些曾被鳥界拉入黑名單的「四害」之一,是否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這麼養鳥的,卻沒有養麻雀的?
  • 毛澤東與麻雀的故事
    麻雀如何成了「四害」?   1955年,毛澤東收到農民的反映,說是麻雀禍害莊稼,於是指示:麻雀是害鳥,能不能消滅它們?農業部副部長劉瑞龍找到中科院前任動物所副所長錢燕文。錢回答,我們對麻雀的食性還沒有系統研究過,不敢肯定是否應當消滅麻雀。
  • 南京「鳥王」捕252隻暗綠繡眼鳥受審,稱只知道麻雀不能抓
    南京「鳥王」捕252隻暗綠繡眼鳥受審,稱只知道麻雀不能抓 丁晟/現代快報 2016-12-22 10:53 來源:澎湃新聞
  • 麻雀屬於「受保護鳥類」 捕獵捕數量20隻以上算犯法(圖)
    麻雀(資料圖)近日,河南大學生閆某因「掏鳥案」被判10年零6個月事件在全國引發熱議,不少人認為量刑過重。12月7日,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在我們黃山,屬於國家一級、二級以及「三有」(即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有科學研究價值)保護的鳥類多達211種,其中類似的受保護鳥類有白頸長尾雉、鳶、雀鷹、草鴞、雕鴞等等。現狀: 打鳥、 捕鳥時有發生在不少人的印象裡,麻雀曾被當做「四害」消滅,因此,打麻雀、捕麻雀應該和「受保護鳥類」沒有關係。
  • 盜獵者利用候鳥遷徙拉網捕捉 不乏國家級保護鳥類
    盜獵者利用候鳥遷徙拉網捕捉 不乏國家級保護鳥類 原標題: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記者 郭丹)中秋假期,卻有人「加班加點」趁著候鳥遷徙之際,捕捉鳥兒牟利。
  • 人挑食,鳥呢?中國科學家揭示麻雀挑食高粱的分子機制
    科學前沿人挑食,鳥呢中國科學家揭示麻雀挑食高粱的分子機制人會挑食,鳥也會嗎?來自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麻雀對高粱也會「挑食」,科學家還就此揭曉了揭麻雀對不同高粱品種「挑食」的分子機制。不過,高粱卻有一個「天敵」——麻雀,後者喜食高粱,會造成高粱的減產。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謝旗介紹,在作物灌漿期到成熟期,大量麻雀遷飛到農田中啄食籽粒,使籽粒破損並發黴,同時傳播各種病蟲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有研究表明鳥害能使高粱減產超過50%。不過,一旦麻雀挑食,結果會怎麼樣?
  • 鳥也挑食!我國科學家揭示麻雀選食高粱的分子機制
    鳥也挑食!>麻雀喜食高粱,會造成糧食減產。在作物灌漿期到成熟期,大量麻雀遷飛到農田中啄食籽粒,使籽粒破損並發黴,同時傳播各種病蟲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有研究報導鳥害能使高粱減產超過50%。我國科學家通過大量田間觀察發現,麻雀對不同的高粱種子非常「挑食」:在571份高粱自然變異群體中,其中接近46.7%的高粱種子麻雀不喜吃。那麼麻雀的「挑食」行為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呢?
  • 農夫地頭張網一天捕6隻活鳥 斑鳩一隻賣20元(圖)
    近幾天,豎網在此的農夫陸先生也有些納悶,最近一周都沒有捕到活物了。那隻沒來得及從網上取下的鳥都快腐爛了、那些活捉的斑鳩都已經肥壯了。  一張約60米長、5米高的巨網和另一張約25米長的巨網呈「T」字形豎立在此,陸先生說已有一年左右。他已經忘了具體數量,只記得認得出來的有斑鳩、麻雀、啄木鳥……甚至貓頭鷹都難逃他的巨網,但因「長得奇怪、餵了幾天又不進食」,只能放生了。
  • 偷獵者蘆葦叢中張網捕鳥
    文/片 本報記者 王金強    細密的白色網上,一隻被網住的麻雀使勁掙扎,旁邊的一張網上,它的兩個同伴在掙扎中精疲力竭,最終死去。在德州市東方紅路長河公園對面,一片樹林和一片蘆葦地交會地帶,有人偷架五六張捕鳥網,22日下午,本報記者聯繫林業部門將其收繳焚毀。
  • 純種中華麻雀幾乎在中國絕跡,為什麼要進口麻雀?
    麻雀應該是我們最常見的小鳥了,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能聽到麻雀在外面嘰嘰喳喳的叫聲,在野外,麻雀也是分布最多的,特別是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麻雀的身影。然而,如今我們常見的麻雀卻大多都不是我國的原有種類,絕大部分都是從蘇聯進口的麻雀的後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曾經麻雀也有過一段浩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麻雀。
  • 中國進口數百萬隻外國麻雀,原中華麻雀為什麼幾乎滅絕了?
    麻雀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鳥類之一,除了南北兩極和雪山以及沙漠,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共有27 種麻雀,我國分布有五種,除由於麻雀最易出成績,所以麻雀受災最重。當然,打麻雀也不是沒有先例,1774年,普魯士國王排特烈大帝因為麻雀啄食櫻桃
  • 我多想聽到麻雀的叫聲
    隨著慢慢地走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是麻雀,沒辦法由於汙染太嚴重,原本土黃色的小麻雀也被燻成黑色的了,一會兒或許它們吃飽喝足了,便高興地飛上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這正常不過的鳥叫聲,居然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時代,是啊,我有多長時間沒有聽到它們的叫聲了?
  • 我國麻雀大多是從蘇聯進口的?研究發現純種中華麻雀幾近絕種
    一、麻雀的分類和分布麻雀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鳥類之一,除了南北兩極和雪山荒漠,地球各地基本都有分布,其種類也很多,全球共有二十七種麻雀,分別為:黑頂麻雀、索馬利亞麻雀、科爾多凡棕麻雀、南非灰頭麻雀、家麻雀、慄麻雀、阿拉伯金麻雀、黃腹麻雀、鸚嘴麻雀、灰頭麻雀、阿布德庫裡麻雀、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
  • 麻雀雖小也受保護 捕蛇老手販賣麻雀被拘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龔望平)明知麻雀是國家保護動物,義烏一對捕蛇夫婦依然從衢州龍遊同行那裡大量進購轉賣。近日,這對夫婦及其同行被義烏警方抓獲。  今年11月14日上午,義烏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上溪鎮沈宅村的沈某夫婦大量販賣麻雀。
  • 是誰在稻田裡多嘴——麻雀不背鍋
    它們像吃不飽似的,一刻不閒地用厚實的灰色嘴巴啄食稻穗上金黃的稻穀。攝/範忠勇看著被啄食得千瘡百孔的稻穗,你可能要發揮正義感罵上一句:「哼,可惡的麻雀!」呃,這真是六月飛雪好冤枉,要知道,這「作惡」的小鳥根本不是麻雀!其實,這些鳥是文鳥,如果你觀察得夠仔細,就會發現:它們當中有些背上有白色的縱紋,腰部是白色的,尤其是當它們起飛或露出腰部時,非常容易辨認,這就是白腰文鳥。
  • 1958年:全國開始捕殺麻雀
    麻雀,又名老家賊、家雀兒,也叫北國鳥,嘴短而強健,呈圓錐形,稍向下彎。初級飛羽9枚,外緣具兩道淡色橫斑。世界共有19種。中國產5種;其中樹麻雀為習見種 ,雌雄相似。麻雀屬晚成鳥,以吃糧食為主。中央政府得知此消息後首次提出了滅「四害」的概念——「四害」即蚊子,蒼蠅,老鼠和麻雀。為了響應反對美帝的細菌戰爭,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的偉大號召,全國掀起以除害來病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破舊立新,消滅「四害」,鍛鍊了人民,粉碎了敵人的細菌戰爭。
  • 稻田養魚,怎樣防白鶴等鳥類啄食?教你5種方法,高效驅趕
    稻田養魚是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既可以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又能種出高品質的水稻和提高魚的產量,種養得好收益很高。但在種養過程中,常會出現白鷺、白鶴、翠鳥等鳥類取食田裡的魚,而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為雜食性,主要取食植物的根、地下莖、芽、種子、漿果以及昆蟲、魚、蛙、鼠類等。
  • 為5元錢去捕鳥!這幾位東北大爺的「鳥事」黃了
    導讀:為5元錢去捕鳥,這幾位東北大爺的「鳥事」黃了!瀋陽鳥市查獲上百隻野生鳥,捕鳥人稱「這些鳥是自己飛過來的」!在此次護鳥行動中,幾位年過7旬的東北「販鳥」大爺顯得格外醒目。一個人手上拿著10多個鳥籠子,裡面裝著蘇雀、黃雀保護鳥類。當記者問及一位大爺時,大爺說:「弄個籠子放在那,它自己就上來了!」,而另一位捕鳥大爺的回答則更為機智:「這些鳥是自己飛過來的,一開窗戶它就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