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24日訊 省農科院的張博士最近有點煩,試驗田裡的新品種水稻即將成熟,可惱人的麻雀要將這成果奪走。在想盡辦法無果後,他們只有支起了大網。但是,愛鳥人士又有意見了。
大網張開專候麻雀
省農科院在石橋路德勝汽配市場後面,有兩畝水稻試驗田,而就在水稻田邊,幾十隻麻雀站在電線桿上,對試驗田裡的稻穀「虎視眈眈」。不過,這些麻雀不敢對稻田輕易下手,因為試驗田裡,有三張長10多米的大網,不少耐不住性子的麻雀,因觸網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昨日,有愛鳥人士向記者反映,雖然農科院種的是試驗田,稻種珍貴,但如此對待鳥類,是否手段有點殘忍?難道就沒有既可以保護自己的田地,又善待麻雀的辦法嗎?為什麼以前的農民在田裡搭個稻草人,也可以達到驅趕麻雀的效果呢?
麻雀戀上試驗田
帶著愛鳥人士的質疑,記者在完成現場採訪後,來到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作核所),這兩畝水稻是該所張小明博士所種。面對愛鳥人士提出的質疑,張小明博士也有些無奈,他表示這是唯一辦法了,他還不無擔心地說:如今,農科院的作物受到麻雀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了,原因就是周圍的田地越來越少,農科院的田地成了麻雀「眼中釘」。
問題一:試驗田裡種的是什麼水稻,麻雀吃掉一些不可以嗎?
作核所回答:這兩畝是試驗晚稻,別看只有兩畝,但這兩畝裡有1900多個品種,其中一些品種就幾株而已,麻雀一吃,等於這些品種就沒了。
問題二:很少在農民的田地裡看到這種搭網捕鳥的方式,是不是麻雀專吃農科院的稻田呢?
作核所回答:實際上,不是農民不捕鳥,而是現在農民不種田了。就拿農科院所在的筧橋鎮來說,以前田地很多,麻雀可以這邊吃吃那邊吃吃。可現在筧橋的田地幾乎只有農科院的。田地沒有了,麻雀也只能盯農科院的作物吃了。當然,這兩畝水稻之所以被這麼多麻雀看上,是因為裡面的品種生長情況不一,每幾天都會長出麻雀最喜歡的「嫩水稻」。
放鞭炮派人守都沒用
問題三:有沒有想過用其他辦法趕麻雀?這麼讓它們撲在網上死掉太殘忍了?
作核所回答:事實上,在拉網之前,我們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我們首先買來鞭炮放,用響聲嚇走它們,可是鞭炮放的時候效果好,放完了麻雀就回來了,總不能叫我們一天24小時放鞭炮吧,就算邊上居民沒意見,我們也出不起這筆錢啊。放完鞭炮,我們又派人駐在田邊,這效果比放鞭炮更糟,幾乎等於零。
張小明博士說,他理解愛鳥人士的感受,拉網的確是「下策」。他決定過幾天去機場看看,因為機場也怕鳥,因此會有專業的驅鳥機構,看看能不能學到驅鳥的好辦法。
●延伸新聞
機場防鳥術
在機場,對付鳥兒幹擾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作機場生態防鳥技術。
捕鳥網:200張捕鳥網將機場跑道圍得嚴嚴實實。捕鳥網重點防範的是麻雀等小型飛禽,每張網近3米寬、高2米。
氨水驅燕子:在跑道周圍升降帶燕子喜歡停留的地方擺放氨水桶,通過刺激性氣味使燕子不能靠近跑道。
電腦控制放炮嚇鳥:在外場,每隔20米,就有一個有長管子的煤氣炮裝置,只要在按鈕上輕輕一按,「嘭」的一聲響,鳥兒會迅速逃竄開。
切斷食物鏈:機場圍界外設高約60釐米,長10多公裡的鐵絲網,防止貓、狗、野兔等動物進入,從而使鷹、隼等大型猛禽失去食物;嚴格控制機場跑道附近升降帶草類生長高度,同時加強草地滅鼠、滅蟲工作,使鳥兒的食物鏈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