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巴薩用過時的,希臘思維和羅馬作戰。贏得幾場戰役,他們就會和解。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在特雷比亞、特拉西梅諾和坎納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這些戰役中,20%的羅馬軍人陣亡。
相反,他們集中了他們的資源,把漢尼拔打倒在地,用費邊戰術在義大利南部孤立了他。例如,拒絕戰鬥,但卻騷擾他,而他們的軍隊的存在,阻止了任何羅馬盟友的叛變。然後他們派軍隊去西班牙和北非擊敗迦太基人。因此,他們教導地中海世界,在全面戰爭中戰略忍耐力的重要性。
雖然迦太基的指揮官,客觀上都是技藝高超、經驗豐富的將軍,但對僱傭軍的依賴意味著,他們永遠無法制定出,一套標準的戰術方針,他們的部隊必須保持忙碌,以防止他們變得不守規矩。這也影響了他們在遊行中的行動,部分原因是許多說的僱傭軍要求他們帶牲畜。
相比之下,羅馬共和主義者和他們的,盟友則更加同質化,並沿著同樣的路線作戰;3個方陣陸軍大陸軍、陸軍大陸軍、陸軍大陸軍呈方格陣型,騎兵在側翼,輕騎兵在前線。部分由於更多地使用士兵運送補給,羅馬人可以在機動作戰中,超過迦太基僱傭軍。
羅馬軍團開始時,只能前進和後退,缺乏靈活性。是由執政官領導的,他們每次選舉都更換指揮,因此不能按照他們的意願塑造軍團。相比之下,迦太基的指揮官,都是老謀深算的老兵,有著幾十年的經驗。隨著西比奧·非洲軍團的出現,軍團的戰術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利用自己的紀律性,將軍隊調動到側翼,嚴守紀律,以包圍敵人。
這幫助他們在拜古拉、伊利帕從迦太基手中,奪取西班牙控制權的戰役、大平原和扎馬的最後一場戰役,漢尼拔最終戰敗中獲勝。在他訓練騎兵的同時,西庇阿只是決定,增加一些更專業的騎兵,如努米底亞騎兵和伊比利亞騎兵;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是迦太基的盟友。他還從西西里人那裡得到了一個騎兵核心。
西庇阿也成為第一批長期,掌權的羅馬將軍之一,因此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他的軍團。西庇阿的軍隊,是久經沙場,訓練有素的半專業人員,在戰爭即將結束之際,他們成為了幾十年後,瑪麗安改革中湧現出來的職業,羅馬士兵的原型大多數人,會把瑪麗安改革與羅馬聯繫在一起。
在尤蒂卡戰役、大平原戰役和扎馬戰役中,西皮奧軍團的核心是第五和第六軍團。這些軍團是由倖存者組成的,他們在幾十年前,那場災難性的坎納戰役中,保持軍列,從漢尼拔的雙重包圍中突圍而出。不幸的是,羅馬懲罰了他們,因為他們倖存下來,流放到西西里駐軍,基本上再也沒有踏足過羅馬。
當西庇阿想要向迦太基開戰時,羅馬元老院並不十分支持這個想法,也不允許他進行任何大規模的招募。但他們還是讓他,在西西里島站崗,並把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給了他;他們基本上是羅馬的「敢死隊」。不難想像,當西庇阿出現時,他們是多麼渴望得到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