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列寧格勒戰役的勝利,可以說是蘇德戰場乃至於二戰的重要轉折點,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你可曾知道這場戰役勝利的背後,列寧格勒的軍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被德軍圍困的872天中,由於糧食短缺,爆發了列寧格勒大饑荒。那麼,你可曾知道列寧格勒大饑荒究竟有多恐怖嗎,全城的老鼠都吃完了,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一探究竟。
巴巴羅薩計劃
在二戰的時候,列寧格勒是蘇聯最大的工業中心和第二大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了攻佔這個戰略要地,1941年8月下旬,希特勒調集了32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4個摩託化師和1個騎兵旅的兵力,配備6000門大炮、4500門迫擊炮和1000多架飛機,向列寧格勒發動猛烈攻勢,揚言要在9月1日佔領列寧格勒。
然而,希特勒低估了列寧格勒軍民的抵抗意志,在朱可夫朱指揮下,列寧格勒軍民誓死保衛列寧格勒,直到最後一人。面對蘇聯軍民的頑強抵抗,德軍束手無策,只能改變計劃,選擇圍困列寧格勒。
圍困列寧格勒
當時,列寧格勒久攻不下,希特勒此時急著攻佔莫斯科,就將進攻列寧格勒精銳部隊逐步調離。希特勒宣稱:「我軍的目的在於包圍這個城市,用炮擊和連續不斷的空中轟炸,把它夷為平地。把這個城市接管過來的任何要求,將不予考慮,因為全市居民的生存和供應他們食物的問題,不能由我們也不應該由我們解決。在一場爭取生存的戰爭中,我們對這樣一個大城市的人口連一部分也不想保留。」
希特勒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列寧格勒,將城中的軍民全部餓死,最後列寧格勒不攻而破。為了這個殘忍的計劃,德軍對列寧格勒實行嚴密封鎖,不斷炮擊和轟炸該城。
列寧格勒大饑荒
由於德軍的猛烈轟炸,列寧格勒的大糧倉被炸毀,再加上德軍的圍困,上百萬人口的列寧格勒面臨嚴重的大饑荒。為了度過這個大饑荒,軍民統一分配糧食,每天只有可憐的150克黑麵包,但就這點口糧也不能保證人人都能領到。
在1941年冬季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列寧格勒人奇蹟般地在拉多加湖冰面上開闢了一道冰上公路,通過這條與外界聯繫的唯一「生命之路」,運進糧食,但是由於車輛可能被雪阻塞或當德軍的炮轟會造成湖面冰封的路面裂開而沉入湖中,因為在冬季死亡率非常高,因此亦被稱為死亡之路,因此,這條生命之路運進來的糧食等物質都非常有限。
隨著時間的推移,城中的糧食越來越少,列寧格勒大饑荒也隨之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都不能領到150克的口糧。為了活命,列寧格勒的人們先是吃樹皮,然後是野草,連墳地裡的野花也吃完了,甚至連寵物、老鼠和雀鳥也沒有放過。總之,人們餓極了,只要能吃的都不會放過,以至於最後城內出現人類同類相食的情況,列寧格勒警察因而組成一個特別師以阻止人類同類相食的情況發生,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結語
從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4,德軍對列寧格勒圍困了872天,嚴重地破壞了公共設施、水、能源及糧食供應,導致列寧格勒地區空前的大饑荒,造成至少50萬人死亡,就列寧格勒其中一個墓地就埋葬了50萬名圍城戰的遇難者。
戰後,列寧格勒圍城戰被列入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一些歷史學家更稱圍城行動為種族滅絕,是納粹德國滅絕蘇聯人民的戰爭的一部分。
2019年1月27日,俄羅斯紀念列寧格勒保衛戰勝利75周年,總統普京出席相關活動,並前往士陵園獻花。以史為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