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
圖片丨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品,在餐桌上幾乎天天都能見到。生薑作為調味料,做菜時一般和肉類一起食用。不僅可以提鮮去腥,還能使菜裡有一股獨特的香味。是葷菜類烹飪時必不可少的。生薑作為要用,它可以排汗降溫、去除風寒、健脾胃、提食慾、防止腸胃炎。一般淋了雨或者感染了風寒,都會立馬熬一鍋紅糖薑茶,保你立馬祛除體內的寒氣,防止生病。生薑的作用多的那真是數不過來。但是生薑的味道很獨特,很衝,即使和別的材料摻和在一起,還是一下就能問出生薑的味道,喜歡的人喜歡的不得了,不喜歡的人聞到味就難受。
因為每次做菜都只會用少量的生薑提鮮去腥,所以一塊姜可以用很長好幾天。像小編家,有時會用完了就會忘了買,下次用的時候才發現家裡的已經用完了,再跑去超市只為買塊姜好像又不值當的,所以覺得很麻煩。所以小編覺得在家裡自己動手種點生薑還是很方便的。那麼接下來就聽聽小編如何在家種生薑的吧!
1. 種植時間
一般生薑的種植時間是在4月份下旬到5月份的上旬,因為生薑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比其他蔬菜的要求嚴格許多。小編到現在還記得,小的時候總是喜歡家裡很熱鬧,所以一般家裡種植農作物或者有事的時候沒家裡的叔叔親戚的,就會來家裡幫忙,那些哥哥妹妹們就會來家裡,熱熱鬧鬧的很好玩。記得小時候家裡種生薑,叔叔們就會去地窖裡拿出許多的姜種,去專門的地方清洗乾淨,在一起去地裡種。那是小時候的一種童趣,是寶貴的記憶。
2. 選種
在種植前要把腐爛的、乾癟的、發黴的姜塊剔除掉。若是姜塊太大的可以用手掰開或者用刀切開,弄開後傷口要用石灰石進行消毒。其實大塊的生薑也可以種植,只不過種植大塊的生薑,成本會相對的更高。如果要想他長得更快更好,還要進行催芽,用波爾多液進行浸泡,大約浸泡10分鐘左右就可以,之後放在裝油潮溼沙子的容器裡,蓋上保鮮膜。大概10天左右就能長出芽。但是如果在家中盆栽生薑,首先挑選生薑種子時就要注意,要選取有2~3個芽點的。然後將生薑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每一小塊上面都要帶一個芽點。把帶有芽點的生薑小塊栽入盆內,使用普通的園土就可以,需要自己再添加一些含有肥料的營養土,確保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如果沒有營養土,也可以用一些腐葉土,腐葉土的也是比較肥沃的,用來種植生薑還是綽綽有餘的。
小編覺得,無論是種植什麼農作物或者植物,都需要提前先了解一些植物的生活習性,把前期的準備工作做足,提前了解一下,防止在養殖過程中,缺少了什麼而影響了植物的生長。
3. 播種
處理好生薑後,至於播種就相對來說簡單多了,直接將生薑直接按入土裡,把芽露在外面,蓋上一層薄土,再澆透水就可以了。
4. 施肥與澆水
養殖生薑,肥料的選擇也挺重要,生薑最適合的就是大豆肥或者農家肥,一般會選則大豆肥,大豆選用黃豆肥,是一種非常好的氮肥。可以給生薑提供足夠的氮元素,氮肥能夠刺激生薑根部的生長, 促使植株的生長,葉片長得更好,接收更多的光合作用,提供的營養也越多,可以長出更多更大的生薑塊。一般對澆水,不能太幹也不能太溼,要澆透水但是不能有積水。
小編覺得,無論種植什麼也好,需要的都差不多,只是要注意許多的細節部分,每種農作物的生活習性都不一樣,這個時候就千萬要注意多留心,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有可能只是一個輕微的小動作,就會導致開不了花,結不了果。到最後一無所獲。種植生薑,方法非常簡單,但是前期對於生薑塊的準備比較麻煩,後期的照料也需要更細心。小編在此希望大家都能動手實際操作一下,親自體驗一下勞動的喜悅。如果大家覺得小編的方法實用,那就自己在家裡DIY一下吧,希望讀者朋友們都能夠在家裡種出「一桶姜山」!
您的每一次閱讀與點讚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如果你喜歡小編,那就在下方留言加關注吧。
本文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抄襲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