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述者蔣勳,傳播者蜻蜓FM,全鏈路內容付費IP如何養成?

2021-01-15 吳懟懟

上世紀90年代,蔣勳在臺北、高雄用四年時間逐頁講解《紅樓夢》。南方周末的報導裡,蔣勳被稱之為「紅樓夢班主任」,其高雄班成員是販夫走卒,臺北班成員是臺灣政經大佬的太太或者兒媳。

林青霞也是臺北班的一員,她曾撰文說:「聽了蔣勳的有聲書八年,跟他學了些對美的鑑賞和文學寫作知識,他的聲音能安定我的心,仿佛跟他很熟悉,其實見面並不多。」

2010年,蔣勳在上海泰安路的「春深讀書會」裡,給大陸企業家的太太們講紅樓。蔣勳的聽眾越來越多,從幾十人到幾百人不斷擴散開來,不過,這種布道式的傳播,範圍終歸是有限的。

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之後,以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為代表的音頻平臺崛起,以得到、知乎為代表的知識付費平臺嶄露頭角,優質音頻內容開始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也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蜻蜓FM的運營人員,包括蜻蜓董事長張強在內,數次拜訪蔣勳,表達獨家籤約蔣勳一系列音頻節目的誠意。張強的太太是蔣勳粉絲,耳濡目染,從細說紅樓夢,到西方美術史、中國文學史等等,張強也在不知不覺間被蔣勳的講述所吸引,成為其聽眾、讀者,亦是畫迷。

蔣勳的節目也契合了蜻蜓FM發力人文類付費內容的調性,於是乎,後來就有了蔣勳正版音頻全集首度集結。圍繞蔣勳展開的,除了關於美學的音頻形態傳播,還有諸多衍生的用戶服務出爐。我把這個探索所形成的IP稱之為「後內容付費時代的全鏈路產品」。

01

年過古稀的蔣勳仍然在推廣美學和文化藝術的路上。

最近的一次是,以「天地有大美「為主題的特別展覽和藝術講座,前者蜻蜓FM深度參與其中,後者由蜻蜓FM主辦,既是一場藝術講座,也是作為主播的蔣勳與其聽眾的線下互動交流契機。

蔣勳畫畫多年,他曾說,文字使我們的觀察偷懶,也使我們的表達能力逐漸退化。畫畫使我們觀察、思考、表達,使我們更像一個健全的人,有很細密的觀察能力,有很清楚的思考能力。

這次是蜻蜓FM、佳士得聯合蔣勳一起完成其大陸首次個展。展覽以蔣勳的藝術人生為線索,展出其數年來的藝術創作、手稿文件、作品朗讀等,展覽中,許多畫作的說明銘牌上都印有音頻二維碼,也就是說,觀眾掃碼在蜻蜓FM收聽蔣勳對畫作的親口解說。

蔣勳的作品往往源自生活,畫作也不例外。蔣勳在他的《池上日記》裡曾提到,年輕的時候,他常常背著一隻背包,遊走於東部海岸。他走過巴黎,去了紐約,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人生走過風華,也走遍空寂,看遍所有的美景,也看過所有的榮枯。而今,從心所欲的他更願意回到池上——這是一處地處臺灣東部的小小村莊,寫作、畫畫、散步、讀經,以最少的物質需要過著最簡單的生活。「我找到自然的秩序,也找到自己內在呼吸的秩序。在這裡,那些靜得只能聽見呼吸的日子裡,你會明白孤獨即生活。」

蔣勳不止一次提到美學是回來做自己。香奈兒、賈伯斯這些人,其實都嗅到了下一步的趨勢要往哪裡走,他們知道自己的競爭力在哪。這往往不是左腦強的大學裡永遠考第一名的人能想到的,它是右腦的直覺,這個直覺是對整個社會心理學的某種敏感度。

上海浦東圖書館的講座分享上,蔣勳又重申了每個個體的重要性。他說,「天地有大美」不止在講藝術,而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裡,發現世界上最珍貴的作品,其實是自己。「你比《蒙娜麗莎》畫作更珍貴,比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更珍貴,藝術不可能比人的生命本身更珍貴,生命如果不完整,去學鋼琴、小提琴,其實是沒有用的。」

02

蔣勳的身份有很多重,畫家、詩人、散文家,美學研究者和傳播者,交織匯總在一起,其實是善述者。不管是孤獨美學裡,蔣勳和自己的交流,還是講人生體會分享出來,其關鍵就在於講述。

席慕蓉是這樣評價的:蔣勳是我們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他為我們開啟的,不僅是心中的一扇窗,而是文化與歷史場合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時光終將流逝,然而美的記憶長存。

去年,蔣勳所有音頻作品獨家籤約蜻蜓FM,善述者遇見了傳播者。以網際網路的方式,蔣勳關於中國古典文學、詩詞,中西方藝術史及美學,尤其是紅樓夢的解讀,得以影響更多的聽眾。

蜻蜓FM方面披露的數據顯示,《蔣勳細說紅樓夢》的播放量超過2.3億,這也使蔣勳成為了蜻蜓FM平臺上的「付費之王」。要知道,這是一個付費節目,而節目內容也並非當下熱點,這說明有不少聽眾聽了不止一遍。

有趣的是,蔣勳的節目用戶畫像男女比是4:6,而實際上,蜻蜓FM整體平臺上,男性用戶稍微偏多。喜歡蔣勳的是有付費能力和意願,她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注重個人精神追求,比如不斷學習以充實或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有藝術追求、愛好體育和休閒等等。

這類人群的崛起,其實也就說明了,為什麼蔣勳、梁文道等人的節目曾經相對小眾,但在網際網路世界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03

《蔣勳細說紅樓夢》系列作品引發大面積市場反饋之後,蜻蜓FM又接連推出《矮大緊指北》、《豔遇圖書館》、《局座講風雲人物》、《老梁的四大著名情商課》、《方文山的音樂詩詞課》等獨家付費音頻節目,領域也從人文歷史延伸至親子教育等垂直行業。

這些節目或多或少擺脫了流量思維的打法,所選擇的類型是陪伴型、關注人文成長型。但是我們看到,反而是專注用戶需求和內容質量本身,最終會帶來正向流量激勵。

我在此前文章( 高曉松與許知遠的「無用西東」)裡提到過蜻蜓FM總裁鍾文明的說法,類比出版行業,市面上實用性付費產品是暢銷書,而《蔣勳細說紅樓夢》、《矮大緊指北》等人文性付費節目是長銷書。暢銷書每年都在換,而實際真正考驗出版社的是長銷書而不是暢銷書。

細水長流的關鍵就在於洞察用戶之後能夠做好用戶服務。以蔣勳為例,一個生活體驗豐富的美學大師,一個深耕聲音市場多年的音頻平臺,形成主播開發+用戶服務。主播開發很好理解,用戶服務則包括線上直播、社群運營、線下展覽和講座等等一系列滿足用戶全場景體驗的產品。

我為什麼把這種全鏈路內容付費IP稱之為「養成系」,就是因為這首先是用戶端的推動。張強介紹說,蜻蜓FM搭建了專門的團隊對頭部主播粉絲進行社群運營,所以有關於節目上線、直播特輯、周邊活動等,粉絲能夠第一時間獲悉。所以,我們看到,蔣勳此次講座一票難求,也有聽眾是從外地趕來。

這種深度粘性是平臺和主播強綁定造就的,從主播挖掘、站內資源、工作室和品牌推廣,平臺同時扮演了製作方和宣發方雙重角色,單一購買關係的內容付費轉變成更為體系化的服務型內容付費。

內容付費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平臺和用戶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主播效應是一個樞紐,平臺需要思考如何豐富音頻節目產品線,其呈現形態不僅僅局限於線上音頻。

用戶則是在與平臺和主播的互動中成為粉絲,收聽且重複收聽並產生購買,同時自發成為節目的二次傳播者。就像電影、音樂等行業一樣,音頻付費同樣有可能走到工業化、精細化那一天。

相關焦點

  • 每年近3億人為內容買單 蜻蜓FM、喜馬拉雅FM接連推付費音頻
    通常認為,移動音頻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廣告、付費音頻和虛擬禮物,其中,付費音頻是目前各家發展的重點。6月12日,高曉松聯合出品的付費音頻節目《矮大緊指北》正式登陸蜻蜓FM。就在前幾天(6月6日),喜馬拉雅FM打造的內容消費行業首個會員日的成績單也頗為靚麗:截至6月8日24點,召集342萬會員,期間會員共產生知識消費6114萬元。
  • 尬尷的蜻蜓FM:IP越來越紅,平臺「顆粒無收」
    而面對這個風口,蜻蜓FM的戰略布局則慢了許多。蜻蜓FM的COO肖軼在去年接受36氪採訪時坦誠:「過去幾年其實在業務策略上確實有些慢。」他表示,蜻蜓只要「改正錯誤,就還能夠追上」。蜻蜓方面在今年年初表示,尋找內容差異化是蜻蜓FM接下來要做的事,他們為知識付費增加了一個具體的註腳:通識付費。
  • 蜻蜓FM推出九大內容矩陣,全力打造中國最有品質的音頻內容平臺
    億歐11月5日消息,蜻蜓FM在北京召開「聲機·2018年秋季內容生態發布會」,在活動上,蜻蜓FM推出了全新的九大內容矩陣,3年投入10億的主播生態戰略,「兩齣一入」的國際化戰略,並宣布將全力打造「中國最有品質的音頻內容平臺」。
  • 拿下小米融資,蜻蜓FM如何突圍?
    深耕在線音頻9年,蜻蜓FM在行業內先聲奪人,但時過境遷,後進者喜馬拉雅在用戶規模上對其實現超越,低調的荔枝也成功「搶灘」,率先登陸美股。音頻「三國殺」中,蜻蜓FM似乎正處於下風。因而,捧得此輪「久旱逢甘霖」的融資後,蜻蜓FM將如何追趕與喜馬拉雅、荔枝之間的差距?面對波譎雲詭的市場競爭,蜻蜓FM又將如何突圍?
  • 開啟商業化模式 DuerOS與蜻蜓FM等內容方如何合作?
    其中重點提到,接下來將以內容+電商雙會員模式為始,探索商業化可能。新模式小度會員實現了內容會員與電商會員的跨界整合,在音頻內容領域,網絡音頻平臺蜻蜓FM是小度會員首家深度合作方。蜻蜓FM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強在演講中表示,在5G時代,蜻蜓FM將自身的內容和運營能力開放出來,根據小度助手的用戶畫像、場景、內容需求特徵,與平臺的內容、用戶標籤進行匹配,帶給用戶定製化的音頻服務體驗。在接受新浪科技等媒體採訪時,張強提到,會員服務主要採取分成的方式。
  • 蜻蜓FM:突然站在了入海口
    據說蜻蜓FM全平臺高曉松的節目音頻播放量已經超過50億次,他在卸任阿里音樂董事長一職之後,重新回到「手藝人」的身份定位,由他親自擔當主角的節目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再度和優酷牽手的視頻脫口秀「曉說」系列,還有一個是與蜻蜓FM合作的音頻欄目「矮大緊指北」,後者作為一檔付費內容甚至創下發布當月付費訂閱用戶突破
  • 蜻蜓fm APP體驗報告及產品建議
    蜻蜓.fm——隨走隨聽的娛樂神器。最全的有聲內容!最贊的收聽方式!最完美的用戶體驗!海量電臺、小說、播客,3000000多小時的有聲內容等著你,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聽不到!蜻蜓fm聽上癮,再也停不下來!【最in的收音機】 想要上下班、失眠、駕車、等土豪時不再無聊寂寞?蜻蜓.fm好聲音始終陪伴你! 想要隨時隨地知道娛樂八卦麻辣時事?蜻蜓.fm讓你時時刻刻漲姿勢!
  • 「耳朵」經濟熱潮下,蜻蜓FM卻愈發失意
    投稿來源:於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精品內容付費意識的增強,在線音頻市場在近些年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以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等為代表的在線音頻平臺大力發展音頻知識付費,引領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耳朵」經濟。
  • 蜻蜓、荔枝、喜馬拉雅:耳朵經濟的霸主之爭
    為了能讓平臺在市場上持續地運行下去,也為了給平臺帶來更多的用戶流量,豐富的內容是必不可少的。為此,各大在線音頻平臺在如何獲得更多內容方面可是毫不含糊。特別是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這三位行業大佬,更是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大量內容版權。
  • 月活不及喜馬拉雅一半 蜻蜓FM聯手硬體商突圍
    作為最早入局者,蜻蜓FM(下稱「蜻蜓」)正試圖藉機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目前音頻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在40%左右,這與視頻、圖文行業近乎100%的滲透率仍有很大差距。」近日,蜻蜓內容副總裁陳強在某論壇廣播專場上表示。 據陳強透露,為提升市場滲透率,蜻蜓正全力打造全場景音頻生態。
  • 完成全場景生態1.0部署,蜻蜓FM做了些什麼?
    在蜻蜓FM「2019全場景生態發布會」上,肖軼表示蜻蜓FM成為國內首家生態流量月活躍用戶數破億的在線音頻平臺,並首次對外宣布總用戶數突破4.5億。 在當前蜻蜓FM開展的全場景生態布局中,合作夥伴包括智能音箱品牌、智能家居品牌、可穿戴設備品牌、手機品牌等。肖軼表示,希望通過對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生態的局部,完成對用戶「傾聽24小時」的覆蓋。
  • 不陪跑知識付費的蜻蜓FM,品牌新升級後怎麼飛?
    「知識付費興起後,外界對音頻業有了新的認識,但是,知識付費也有其局限性。」蜻蜓FM副總裁王韻坦言,知識付費的興起確實讓略顯沉寂的音頻行業煥發生機,但對於強調伴隨性的移動音頻來說,知識付費節目中高密集性的內容和信息,又難以持續和長久留存用戶。「音頻更多的意圖是讓人放鬆。」
  • 月活躍用戶數破1億 蜻蜓FM發布2019全場景生態戰略
    全場景生態,是蜻蜓FM對「流量寒冬」的前瞻性應對舉措,通過與移動網際網路及物聯網行業的深度結合,蜻蜓FM以音頻內容為核心,串聯上下遊產業鏈,構建出了全場景生態這一新型流量增長方式。  MAU破億,「全場景生態」打通行業壁壘  蜻蜓FM的全場景生態1.0布局,包含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和物聯網生態兩大部分。
  • 蜻蜓FM:計劃在兩到三年內上市
    (原標題:蜻蜓FM:付費音頻內容貢獻一半收入,計劃在兩到三年內上市)
  • 《蜻蜓FM》客服聯繫方法
    在使用蜻蜓fm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充值退款之類的,就可以聯繫蜻蜓fm平臺的客服進行解決了。那麼蜻蜓fm怎麼聯繫客服呢?很多小夥伴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客服的聯繫方法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蜻蜓FM楊廷皓:不愛講故事,卻能勾引你的耳朵
    作為國內第一款FM3.0的音頻APP,蜻蜓FM既是覆蓋全世界廣播電臺的聚合平臺,也實現了PGC(專業生產內容)點播和自製內容。你既可以通過它收聽各類電臺,也可以收聽蜻蜓自己錄製的節目。官方數據顯示,如今蜻蜓FM已突破2億用戶,日活躍用戶量1000萬,收錄全國3000多家電臺廣播,領跑競爭的第一梯隊。
  • 蜻蜓FM、喜馬拉雅FM為書迷給養伴聽價值
    越來越多的紙質書開始通過動畫、聲音、視頻或其他交互式的傳播方式來表現,「讀書」在當下,已經不是單純使用眼睛的行為,而是多維度的內容體驗。 「對於我來說,每天雙眼面對爆炸式的信息已不堪重負,靜下心來讀書充電已經成了我的一種奢望,」已經有兩年年聽書習慣的王女士說,現在我更樂意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去聽出一本完整的書,這能使我寶貴的時間在堵車、路上或者睡前的無聊和疲倦中產生最大的價值。
  • 產品分析 | 蜻蜓FM,更多的世界用聽的
    2015年,蜻蜓FM在行業首次提出PUGC戰略,大規模邀請傳統電視、廣播的主持人和時事軍事、財經商業、人文歷史領域等領域有專業建樹的意見領袖和自媒體人入駐蜻蜓FM並製作發布音頻節目。2017年,蜻蜓FM正式布局知識付費市場。接連推出了《蔣勳細說紅樓夢》、高曉松《矮大緊指北》、等一系列獨家付費音頻內容。
  • 《蜻蜓FM》定時鬧鐘設置方法
    不少小夥伴喜歡在晚上或者是休息的時候用蜻蜓FM來收聽一些音頻,如果擔心錯過時間,我們可以直接在蜻蜓FM中設置一個鬧鐘,這樣到了時間就會收到提醒了。那麼蜻蜓fm怎麼設置鬧鐘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定時鬧鐘的設置方法。
  • 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音頻平臺評測:想成為主播應該怎麼選?
    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音頻平臺,以及酷我、網易雲等音樂平臺,都有不少音頻主播。如何選擇一個長期耕耘的音頻平臺?平臺流量、內容版權、扶持力度等需要結合起來看。1、變現能力做網紅主播,希望被聽眾認可的同時,更需要穩定的收入來「填飽肚子」,所以變現方式是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