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尷的蜻蜓FM:IP越來越紅,平臺「顆粒無收」

2021-01-13 鞭牛士

來源:刺蝟公社,文:語境


剛剛過去的8月,荔枝、喜馬拉雅都相繼傳出了IPO的消息,猶如向行業裡丟下了兩枚小炸彈。


據自媒體「IPO早知道」消息,「荔枝」據稱計劃2019年內完成赴美上市,募資規模可能在1億美元左右。


和「新鮮」的荔枝相比,喜馬拉雅則是被傳IPO的「常客」。


2018年喜馬拉雅就曾4次被傳出「要上市」的消息,IFRAsia的最新消息稱,喜馬拉雅已安排了「5-10億美元的IPO」。儘管喜馬拉雅又一次否認了IPO計劃,從「傳聞」的融資體量來看,喜馬拉雅也是穩坐了行業第一的交椅。


在線音頻市場早已形成了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喜馬拉雅和荔枝熱鬧的「IPO」之下,尷尬的是「被剩下」的蜻蜓,特別是在蜻蜓FM還是三巨頭中最早誕生的情況下。


最早起飛的蜻蜓,如今該飛往哪裡呢?


音頻三巨頭「成長史」


「世界上最長的河是亞馬遜河,後來亞馬遜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商網站;世界上最大的寶藏發現者是阿里巴巴,後來阿里巴巴成了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那麼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將成為什麼?」


這個文案讓第五次創業的餘建軍怦然心動,於是,2012年8月,喜馬拉雅FM誕生了。


2012年對於移動電臺行業來說,還處在一個探索階段,蜻蜓FM率先靠自己的先發優勢,積累了第一批千萬級用戶。


2011年9月蜻蜓FM成立後,以聚合國內外3000多家電臺為起點,被稱為「網絡收音機」。在內容生產上,蜻蜓FM靠PGC內容起家,逐步邀請傳統電臺主持人、意見領袖和自媒體人入駐平臺。


與蜻蜓不同的是,喜馬拉雅選擇了有聲讀物和UGC模式作為起步內容。UGC生產模式讓草根主播擁有了自下而上的發展空間,且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品類。這是喜馬拉雅後來擁有海量音頻內容的基礎,與傳統電臺形成差異化。


兩家公司各自跑馬圈地,初步打開了在線音頻的市場。


2013年,蜻蜓FM獲得創新工場的A輪融資,喜馬拉雅FM在慶祝實現了App用戶過千萬的小目標。這一年,荔枝FM也加入了網絡電臺的行列。


同年,多聽FM、考拉FM也相繼成立,移動電臺開始形成市場規模。2014年,蜻蜓FM增加有聲讀物和財經、歷史以及脫口秀內容,拓展平臺的內容布局,進入多元內容時代。此時的蜻蜓還處在行業領先地位。


轉折點首先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蜻蜓FM和喜馬拉雅FM用戶先後破兩億,移動電臺在版權、主播資源、渠道、硬體等方面競爭十分激烈。蜻蜓因為組織內部的問題,以及行業洞察出了問題,導致被喜馬拉雅FM反超。


根據易觀報告,2015年度喜馬拉雅、蜻蜓、考拉和荔枝這四家平臺佔據了整個音頻行業80%以上的份額。緊接著,荔枝作為後起之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著行業老三的位置。

圖片來源:艾媒諮詢


2018年,荔枝憑藉「直播」突圍,迎來了另一個轉折點。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荔枝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了蜻蜓FM。


如今,喜馬拉雅和荔枝都放出了「籌備上市」的信號,而蜻蜓不僅沒有什麼動靜,而且,還在為繼續融資而努力。


喜馬借知識登頂,荔枝靠直播翻盤


目前,喜馬拉雅的激活用戶超5.3億,行業佔有率高達73%,早已成為音頻行業「最高峰」。


喜馬拉雅對有聲書的較早布局,為喜馬拉雅積累大量用戶。


根據2016年的公開數據,聽書用戶佔總用戶的45%,到目前為止,聽書仍然是喜馬拉雅最大的一個品類。喜馬拉雅副總裁殷啟明此前在接受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採訪時表示,有聲書在整個付費行業中漲勢比較好,用戶粘性非常強。


蜻蜓FM在有聲讀物的布局已經落後於喜馬拉雅。


在2億多用戶的基礎上,喜馬拉雅積攢的IP資源也開始爆發,2016年,喜馬拉雅借知識付費的風,成為行業紅利收割機之一。


喜馬拉雅創始人餘建軍曾在接受《外灘畫報》採訪時說,「淘寶賣的是實物的東西,喜馬拉雅賣的是知識、技能。你可以把我們理解為聲音界的『淘寶』。」


2016年12月3日,喜馬拉雅FM舉辦首屆「123知識狂歡節」。公開數據顯示,當天的銷售額達到5088萬元。其中馬東的《好好說話》以555萬元成為單品銷量總冠軍,相當於淘寶「雙十一」第一年銷售額。去年,「123知識狂歡節」創下4.35億元的銷售記錄,喜馬拉雅坐穩了音頻第一把交椅。


2016-2018喜馬拉雅知識節消費記錄


在佔領知識付費認知優勢的基礎上,喜馬拉雅逐步完善自身的生態布局,形成了包括內容生產、主播培訓、內容分發的音頻生態圈。


而面對這個風口,蜻蜓FM的戰略布局則慢了許多。蜻蜓FM的COO肖軼在去年接受36氪採訪時坦誠:「過去幾年其實在業務策略上確實有些慢。」他表示,蜻蜓只要「改正錯誤,就還能夠追上」。


蜻蜓方面在今年年初表示,尋找內容差異化是蜻蜓FM接下來要做的事,他們為知識付費增加了一個具體的註腳:通識付費。


不過,隨著知識付費不斷降溫,喜馬拉雅也已經從知識付費向內容付費拓展,蜻蜓想要實現內容差異化其實很難。


面對喜馬拉雅這座大山,荔枝聰明地選擇了繞道而行。


在進行戰略調整時,荔枝方面認為,網絡音頻對於用戶來說不是學習進階的工具,而是維繫感情連接的社交方式。於是,荔枝抓住了「語音直播」的機會。


2016年10月,荔枝上線了語音直播功能。8個月後,直播打賞收入已經超過原先的廣告銷售業務。2018年1月,荔枝依靠語音直播讓營收穩定上升,月流水近億,同時荔枝宣布品牌升級,將「荔枝」替換原「荔枝FM」作為品牌名稱。


品牌更名體現了荔枝轉型的決心,荔枝也的確享受到了新機遇的紅利。現在,語音直播已經成為荔枝營收的主要來源。


既不能快速追上喜馬拉雅,又沒能像荔枝一樣殺出一條路,蜻蜓FM已經失去了它的先發優勢。


蜻蜓FM的尷尬


一直以來,蜻蜓FM的一個重要優勢是,它的PGC主流模式對音頻內容質量的保證。從2015年開始,蜻蜓啟動PUGC模式,用專業主播生產內容,但始終未開放UGC。2018年底,蜻蜓FM已籤約包含名人大咖、電視電臺主持人、素人主播在內的10萬名專業主播。


隨著音頻行業趨於成熟,用戶對於音頻內容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精品化PGC內容成為行業潮流。


野蠻生長的UGC模式,雖然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內容的豐富度,但也更容易成為版權問題和粗製內容的溫床。蜻蜓也曾經歷過和內容方的版權糾紛,其他平臺的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但是,蜻蜓現在的尷尬處境是:IP越來越紅,平臺「顆粒無收」。


蜻蜓沒有UGC內容,合作大IP的燒錢模式是平臺流量的保證。像《矮大緊指北》《蔣勳細說紅樓夢》《局座講風雲人物》《老梁的四大名著情商課》等大咖節目均播放量過億,高曉松、蔣勳、梁宏達、張召忠也被稱為蜻蜓FM的「四大金剛」 。

2018高曉松新節目《曉年鑑》


一位在北京負責產品業務線的蜻蜓員工告訴刺蝟公社,和頭部IP合作,「流量、營收都是關鍵的目標,都有一定效果」。


但是,這種合作模式,掙錢的大V,虧錢的是平臺。另一位蜻蜓的內部員工向刺蝟公社透露,長期和蜻蜓FM合作的高曉松,平臺平均每年要向其支付數千萬購買內容,並承擔數千萬推廣費用。但是賣課的收益有多少呢?只有內容成本的不到1/4。


流量可能有一定保證,但是在變現能力上是令人堪憂的。


這個情況可以類比於影視製作。電影製作方拍攝一部作品,常常需要高價籤約演員,藉助演員的IP效應為作品「站臺」。如果票房達不到預期,演員旱澇保收,但是製片方卻可能血本無歸。


相比之下,喜馬拉雅的生態鏈比較豐富,有非常多的UGC內容,不會完全依賴於大IP。平臺中海量UGC的內容,通過內容生產者的主動分享,還能從其他渠道帶來帳外流量。


另外,從蜻蜓FM頭部IP的節目可以看出,它主打的不是知識付費,而是人文類的內容。這是蜻蜓FM的一大特色,也是盈利能力不強的一個原因。


像得到、樊登這一類知識付費平臺有著自己精準的「知識導向」用戶群體,且大部分為付費用戶。而蜻蜓FM平臺相對缺少付費場景,即使用戶能夠獲得獲得豐富樣態的內容,但是他們並沒有培養起很強的付費意識。


蜻蜓的內部員工告訴刺蝟公社,團隊曾經嘗試去搭建付費課堂,但發現很難做起來。


蜻蜓未來會飛向哪


今年年初,肖軼在接受界面採訪時表示,蜻蜓FM在內容上還是走「品質內容,文化領軍」,並且著眼於「通識付費」,把門檻拉低,把費用拉低。


在流量上,蜻蜓方面提出了「全場景生態」,來應對流量寒冬。蜻蜓FM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及物聯網生態合作方,覆蓋到用戶幾乎所有的生活場景,從多維度的場景獲取流量。


如今,喜馬拉雅也並沒有把內容局限在知識付費上,並加強營收增長速度最快的泛娛樂生態;同時,他們也在通過智能硬體賦能場景化布局,讓內容精準地投放到不同場景。如果蜻蜓FM繼續獨立發展,它的生存空間可能會越來越狹窄,仍然受到喜馬拉雅的壓制。


除了獨立發展,蜻蜓還有其他路可走嗎?接下來會有幾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被喜馬拉雅收購,就像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趕集網的合併一樣。喜馬拉雅目前行業佔有率已經超過7成,而荔枝已經處於不同的競爭賽道,喜馬拉雅後面就是蜻蜓FM。音頻行業整體發展都較為平緩,如果喜馬收購蜻蜓FM,將會在音頻市場形成壟斷格局,佔據絕對優勢。


二是賣給有產業生態布局需求的巨頭。當前,在線音頻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下半場,市場競爭正逐步歸結為版權和內容資源的競爭,蜻蜓FM如果找不到獨立發展的空間,賣個行業巨頭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在北京負責版採引入的蜻蜓FM員工告訴刺蝟公社,版權庫是北京的關鍵項目,採購成本不小。如果蜻蜓FM被內容版權方或者內容製作方,例如掌握了大量有聲書書籍版權的閱文集團買下,對於蜻蜓FM來說等於打通了上遊的產業鏈,把IP和平臺捆綁起來,解決了最難的問題。


走獨立發展的道路,還是會另有變局,接下來,就看目前處於尷尬境地的蜻蜓FM如何選擇了。

相關焦點

  • 《蜻蜓FM》客服聯繫方法
    在使用蜻蜓fm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充值退款之類的,就可以聯繫蜻蜓fm平臺的客服進行解決了。那麼蜻蜓fm怎麼聯繫客服呢?很多小夥伴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客服的聯繫方法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蜻蜓fm APP體驗報告及產品建議
    蜻蜓.fm——隨走隨聽的娛樂神器。最全的有聲內容!最贊的收聽方式!最完美的用戶體驗!海量電臺、小說、播客,3000000多小時的有聲內容等著你,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聽不到!蜻蜓fm聽上癮,再也停不下來!【最in的收音機】 想要上下班、失眠、駕車、等土豪時不再無聊寂寞?蜻蜓.fm好聲音始終陪伴你! 想要隨時隨地知道娛樂八卦麻辣時事?蜻蜓.fm讓你時時刻刻漲姿勢!
  • 蜻蜓、荔枝、喜馬拉雅:耳朵經濟的霸主之爭
    但這些益處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褪色,企業受到來自市場的限制與壓力將會越來越多,能否長久繼續發展下去都是個問題。對於在線音頻這種靠聲音「吃飯」的行業更是如此。為了擺脫被市場淘汰的命運,讓企業能在在市場上過的更好,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可謂是費盡心思。當在線音頻領域中的玩家越來越多時,產品中不管是功能也好、服務也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
  • 《蜻蜓FM》定時鬧鐘設置方法
    不少小夥伴喜歡在晚上或者是休息的時候用蜻蜓FM來收聽一些音頻,如果擔心錯過時間,我們可以直接在蜻蜓FM中設置一個鬧鐘,這樣到了時間就會收到提醒了。那麼蜻蜓fm怎麼設置鬧鐘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定時鬧鐘的設置方法。
  • 蜻蜓FM楊廷皓:不愛講故事,卻能勾引你的耳朵
    作為國內第一款FM3.0的音頻APP,蜻蜓FM既是覆蓋全世界廣播電臺的聚合平臺,也實現了PGC(專業生產內容)點播和自製內容。你既可以通過它收聽各類電臺,也可以收聽蜻蜓自己錄製的節目。官方數據顯示,如今蜻蜓FM已突破2億用戶,日活躍用戶量1000萬,收錄全國3000多家電臺廣播,領跑競爭的第一梯隊。
  • 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音頻平臺評測:想成為主播應該怎麼選?
    聽書、聽電臺、聽直播已成為大眾現象,做音頻主播的人越來越多。當主播的第一步,就是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音頻平臺,以及酷我、網易雲等音樂平臺,都有不少音頻主播。如何選擇一個長期耕耘的音頻平臺?平臺流量、內容版權、扶持力度等需要結合起來看。
  • 蜻蜓FM小程序—「青蜻蜓」代表網絡音頻平臺首批上線
    (原標題:蜻蜓FM小程序—「青蜻蜓」代表網絡音頻平臺首批上線)
  • 「耳朵」經濟熱潮下,蜻蜓FM卻愈發失意
    在此背景下,在線音頻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湧入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隨著行業內各大平臺相繼喊出「上市」的口號,一場有關在線音頻行業「第一股」的爭奪戰正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也預示著業內將出現一輪聲勢浩大的「洗牌」。
  • 善述者蔣勳,傳播者蜻蜓FM,全鏈路內容付費IP如何養成?
    蔣勳的聽眾越來越多,從幾十人到幾百人不斷擴散開來,不過,這種布道式的傳播,範圍終歸是有限的。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之後,以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為代表的音頻平臺崛起,以得到、知乎為代表的知識付費平臺嶄露頭角,優質音頻內容開始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也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蜻蜓FM的運營人員,包括蜻蜓董事長張強在內,數次拜訪蔣勳,表達獨家籤約蔣勳一系列音頻節目的誠意。
  • 紅蜻蜓|紅蜻蜓官方網站|紅蜻蜓集團|紅蜻蜓品牌旗艦店
    紅蜻蜓|紅蜻蜓官方網站|紅蜻蜓集團|紅蜻蜓品牌旗艦店 2011-09-23 13:59:13 來源:網上輕紡城 紅蜻蜓官方網站:http:
  • 兒時的紅蜻蜓越來越少都去哪了?它們還會回來嗎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雨過天晴,美麗的紅蜻蜓就會風中起舞,年少的你會約上三幾個小夥伴去追逐、去打鬧、去嬉戲……可如今那種和諧的鄉村風景少之又少,甚至早已銷聲匿跡。因為我們共同追逐過的紅蜻蜓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喜歡的紅蜻蜓去哪了呢?
  • 後疫情時期的紅蜻蜓
    疫情緩解之後,紅蜻蜓的業務重點又重新回歸線下,將提升專賣店銷量作為近期工作的重點,曾經火熱一時的全員線上營銷也慢慢地平靜了下來。對紅蜻蜓來講,重回線下是必然的選擇。紅蜻蜓從2011年就開始涉足線上銷售,但一直沒有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後來,紅蜻蜓又成立了專門的新零售部門,但兩年多以來一直都是一個成本中心,並沒有做出很大的成績。
  • 每年近3億人為內容買單 蜻蜓FM、喜馬拉雅FM接連推付費音頻
    6月12日,高曉松聯合出品的付費音頻節目《矮大緊指北》正式登陸蜻蜓FM。就在前幾天(6月6日),喜馬拉雅FM打造的內容消費行業首個會員日的成績單也頗為靚麗:截至6月8日24點,召集342萬會員,期間會員共產生知識消費6114萬元。
  • 紅蜻蜓:電子商務將是業績爆發點
    6月29日,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由上交所主辦的「我是股東——紅蜻蜓投資者見面會」亦在當日舉行。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在交流中表示,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電子商務是未來公司業績爆發點之一。但他同時認為,電子商務對門店有影響,但不是致命的,O2O應該是「傳統產業+網際網路」。
  • 白水洞或紅蜻蜓
    那隻紅蜻蜓。是的,那隻紅蜻蜓,出現在這個時段這個地方。恍惚是夏日某個節氣後的一天,時陰時晴的中午。地方就在白水洞,那條叫棠溪的山溪邊,一個挺起的褐紅色石頭上。石頭之所以挺起,是因為被山洪豎立,後來溪水線又降了下去。紅蜻蜓歇在石頭頂部凹處,一動不動。
  • 紅蜻蜓官方商城:雙十二鞋類品牌電商優勢初現
    以鞋類品牌為例,經過多年的市場積澱,獨立電商平臺的發展勢頭後勁十足。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本月雙十二女鞋類目有紅蜻蜓、駱駝、意爾康和達芙妮四家鞋類品牌線上銷售量超過千萬。紅蜻蜓官方商城總經理李向武表示,雖然剛剛過去的「雙十二」未能重複「雙十一」的銷售輝煌,但營造「低價與品牌」平衡的品牌電商獨立平臺,還是取得了用戶的認可。
  • 紅蜻蜓:逼出來的「線上」轉型
    2019年,紅蜻蜓在企業的數位化改造提升方面投入頗多。不僅通過各大電商平臺努力銷售公司產品,而且對線下門店進行了大規模的數位化改造,為逐步實現數位化的智能企業創造條件。然而,剛剛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紅蜻蜓同樣身不由己地被捲入了疫情引發的經營危機之中。
  • 專訪紅蜻蜓新晉總裁錢帆:紅蜻蜓新時代下的二次成長
    「作為老牌鞋企,紅蜻蜓在過去的25年裡,一直堅持深耕行業,雖然當下運動風、瑜伽風、休閒風盛行,很多新品牌陸續湧現,給行業帶來很大挑戰,但是在下一個25年,紅蜻蜓依然會選擇堅守品牌,並探索新業態的發展。」紅蜻蜓選擇堅守的底氣,除了中國仍是最重要的皮鞋市場外,還在於公司的路徑選擇。
  • 蜻蜓FM:突然站在了入海口
    據說蜻蜓FM全平臺高曉松的節目音頻播放量已經超過50億次,他在卸任阿里音樂董事長一職之後,重新回到「手藝人」的身份定位,由他親自擔當主角的節目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再度和優酷牽手的視頻脫口秀「曉說」系列,還有一個是與蜻蜓FM合作的音頻欄目「矮大緊指北」,後者作為一檔付費內容甚至創下發布當月付費訂閱用戶突破
  • 走出國貨鞋類品牌寒冬,紅蜻蜓的數位化轉型路|雲棲數字樣板間
    在競爭激烈的鞋品牌榜上,紅蜻蜓以全渠道單品牌銷售額突破3.8億元,在類目榜上排名第四,這份成績不僅是為整個行業,也是為許多傳統的老品牌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近年來,國貨鞋類品牌一直處於寒冬之中,而紅蜻蜓卻敢於跳出框架,勇於思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