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連曉東
11月1日,國家廣電總局頒布的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系統(簡稱CMMB)行業標準,即手機電視行業標準正式實施。手機電視產業鏈涉及廣電、電信等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及企業,國家廣電總局推出手機電視行業標準,廣電、電信雙方在手機電視業務上將如何分工與合作?廣電標準的手機電視終端能否順利拿到信息產業部的入網許可?這些問題迄今為止仍像謎團一樣,令產業界猶疑觀望。
廣電部門搶奪主動權
今年5月30日,國家廣電總局下達標準起草任務書,要求依據已有TiMi成果,起草中國手機電視基礎標準《移動數字多媒體系統——廣播信道編碼、調製和幀結構標準研究》,並要求於2006年底前形成標準草案。近日出臺的CMMB即是該計劃的進一步完善,已經出臺的是該標準最核心的信道部分,標準規定傳輸技術採用STiMi技術。
不僅如此,國家廣電總局還牽頭成立了CMMB工作小組,除了國家廣電總局下屬的廣科院等單位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興通訊、中星微、展訊等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龍頭企業也悉數在列。
「CMMB是指通過衛星和地面無線廣播方式,供7英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動便攜的手持終端如手機、PDA、MP3、MP4、數位相機、筆記本電腦等接收設備,隨時隨地接收廣播電視節目和信息服務等業務的系統。」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王聯副司長在10月25日舉行的2006中國國際數字多媒體廣播發展論壇暨技術與產品展覽會上表示。這是國家廣電總局對CMMB的定義。「全球移動多媒體廣播正在起步,這是一項十分有前景的業務,相信不久將成為傳播文化信息的渠道。」他說。
手機電視歸屬問題的複雜化源自於它天然便是移動通信業務、手機產品以及廣播電視技術和內容的結合體。從目前看來,對其定位的不同可以決定其歸屬:如果定位為增值業務,則理應歸屬信息產業部相關部門監管;如果定位為新媒體,那麼在我國就是一個涉及到更多政府部門的業務。國家廣電總局移動多媒體廣播的釋意顯然是從有利於自己的角度出發的。
當然,自去年以來的輿論中,有關手機電視是新媒體的呼聲更高一些,電信運營部門紛紛將自身地位由網絡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也是針對這一角色的變化。「這樣一來,電信運營商更被動了。」一位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
CMMB定下三年計劃
「CMMB的目標是利用此前說的STiMi天地一體的方式覆蓋全國,初步確定是利用大功率S波段衛星信號覆蓋全國範圍;利用地面增補轉發器同頻同時同內容轉發衛星信號補點覆蓋衛星信號盲區;利用無線電移動通信網絡構建回傳通道。統一標準,全程全網,形成以衛星大面積覆蓋為主、地面增補網絡為輔,無縫覆蓋的、單向廣播和雙向交互相結合的移動多媒體廣播網絡。」一位CMMB技術研究工作組成員向記者介紹。
《中國電子報》記者獨家獲悉,CMMB成立10個技術研究工作小組,分別為:總體組、業務和系統需求研究組、基本業務信源組、擴展業務組、協議和信令組、信道組、衛星組、運營支撐組、終端組和專利研究組。今年年底,CMMB的任務是要完成地面補點試驗網建設,完成組網、傳輸和信源、信道編解碼系統試驗以及終端樣機的開發;計劃2007年中完成地面補點示範網建設,開始運行試驗,同時完成終端產業化準備;CMMB計劃在2008年上半年啟用衛星系統,形成全國網絡,正式開始運營。
「2008年之前要做的是通過實驗加快確立自己的標準,2008年之後,立即將現有試驗網絡切換成本土技術。」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王聯副司長向記者證實。
其他標準仍有機會
「CMMB概念雖已確立,但標準還未完善,標準制定完之後還需要產業化過程,恐怕2008年之前要完成對接是任重道遠。」一位晶片製造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廣電部門也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風險,已特許北京地區進行DAB手機電視試點,萬一不成功,現在試點的DAB網絡可以承擔起為奧運提供手機電視業務的任務。而事實上,北京、上海、廣州在此前已經被批准實施DMB的試點,北京的DAB網絡與此前的DMB網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關係。
「大連也在向國家廣電總局申請DAB手機電視的試點。」記者在展會上了解到。北京鬆開口子後,各地廣電部門都在爭相申請DAB手機電視業務的試點。但記者獲悉,DAB是在音頻基礎上做的視頻,頂多只能開到5套視頻節目,很多廣電運營商真正想做的還是DMB網絡。
「DMB在韓國有成熟商用,晶片也相對成熟,國內手機企業和設計公司都在DMB上有一定的跟蹤,有的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而對於CMMB,標準還沒確定,無論是運營商還是製造商都還在等待。」德信無線負責手機電視項目的一位人士表示。由於各地廣電部門對DMB的積極態度,使得業界認為將來的CMMB會像傳統電視領域的中央電視臺那樣,而各地依然有自己的手機電視網絡。
「廣播電視系統一定需要有全國統一的東西,要支持全國漫遊,這樣就必須有國家的標準。現在廣科院的STiMi標準被定為國家廣電總局手機電視標準,但並不意味著其他標準沒有機會。」華視傳媒首席戰略官陳曉偉在會上表示。
「國家廣電總局推出了自己對手機電視的行業標準,但還不是國家標準,因為首先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還沒確定具體頻段呢!」一位業內權威人士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情況後來得到廣電部門的證實。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公開文件,CMMB標準適用於在30MHz到3000MHz頻率範圍內的廣播業務頻率。但之前有消息披露,天地一體的STiMi標準支持S波段和UHF/VHF波段,在衛星的S波段,我國目前已經確定2.6GHz頻段作為衛星覆蓋,通過衛星覆蓋和地面補點來做全國統一頻道的覆蓋。但因為S波段的頻率非常高,與3G的頻率比較接近,將直接涉及到頻率如何劃分的問題。
終端企業仍在觀望
在國家廣電總局對CMMB的日程表中,明年第三季度將提供商用CMMB手機電視的終端,但這直接涉及到這些終端能否得到信息產業部的入網許可。
在2006中國國際數字多媒體廣播發展論壇暨技術與產品展覽會上,記者看到深圳手機設計公司WeBook已經聯合上海富瀚微電子開發出了全場唯一一款完整的電視手機解決方案,不過用的是DMB制式。
當記者問及是否有手機企業表示願意購買此方案時,WeBook公司的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大家都在觀望標準的走向,標準定了,我們才敢動手幹。」
「在手機電視方面,我們依然是三種手機電視技術制式都在跟蹤,現在技術制式前景不明朗,我們需要同時跟蹤多種技術。」作為CMMB技術研究工作組單位之一的中興通訊手機事業部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據悉,中興通訊目前對DVB-H、DMB、DAB-IP制式都在跟蹤研究,同時也在緊跟3GPP研究基於行動網路的組播技術MBMS。「中興通訊跟蹤研發三種手機電視技術已經是沒有太大風險,因為中興通訊在海外市場的基礎還可以,可輸送海外產品,例如其DAB-IP終端就是提供給英國電信BT的。但很多國內手機企業和設計公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等標準明朗一些再說吧,我們現在更多在研究後端編解碼那部分,至於前端接收部分,到時候換一片前端模塊就行了。」WeBook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但事實上,每種技術的功耗不一樣,對手機其他部件的要求也很不一樣,要針對商用批量市場推出成熟產品,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終端企業如此謹慎,除了怕沒有市場外,最主要的還是怕若站錯隊伍,很可能其手機產品就得不到入網許可,要想流進市場只能以「黑手機」的身份。辛苦研發出來的產品只能以黑戶的身份流入市場,而且數量也不能保證,這對很多正規企業來說是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