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競爭文化:致善式創新能否打造手機產業的「海法城」

2020-11-30 腦極體

在戰火紛飛的中東土地上,有一個難得的和平家園——海法,這裡有著美麗的世界文化遺產巴哈伊空中花園,更重要的是,各種教派都能和平共處。

聽起來是否很不可思議?在現代經濟社會,競爭和對抗已經無處不在,以至於對許多人來說,對抗才是自然的。但,競爭文化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嗎?或者說,拋棄富有侵犯性的競爭文化,也可能擁有繁榮的經濟嗎?

讓習慣了叢林法則的競爭者來回答,自然是否定的。但在世界頂級的企業家與社會學家看來,這卻是一個可行的、互利共存的未來社會典範。西華盛頓大學傳播系教授麥可·克爾伯格就曾提出,時下的「競爭文化」從社會層面上看是不公平的,從生態層面上看是不可持續的,迫切需要發展相互合作的組織和方法。

恰逢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OPPO INNO DAY 2020)上,「躍遷·致善」的大會主題,正是對科技與人、競爭與合作的凝練與詮釋。

我們可以從OPPO這個如同海法城一樣的「異類」身上,窺見5G時代智慧型手機產業的發展規則。

尋路智慧型手機世界的海法城:論競爭文化的倒掉

競爭與對抗,幾乎是所有經濟活動的主題,智慧型手機賽道上更是一直硝煙瀰漫,競爭型字眼從未缺席。新品發布會上PPT的數字碾壓,隔空喊話友商,甚至社交媒體針鋒相對等等,一個接一個餵飽了吃瓜群眾。但無處不在,就意味著不可避免嗎?

顯然不是,OPPO,就是那個鬥獸場中的「異類」。 細心的朋友可能早就發現了,OPPO是智慧型手機廠商中為數不多不會主動點名友商,發布會只與自家過往產品做對比,被攻擊也很少辯解的企業。

一個「佛系」的存在,能夠提出「躍遷·致善」的主張,並不讓人意外,但圍觀者可能更好奇的是,為什麼對不合理競爭敬而遠之的OPPO,同樣也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成績。最近IDC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5G手機廠商份額顯示,OPPO以16.2%的市場份額在國內排名第二,在歐洲市場以396%的份額增長拿下第五。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在活動中,將「致善式創新」闡釋為5G時代OPPO的創新方向,OPPO為什麼這麼做,又是否能給整個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潛力?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

麥可·克爾伯格教授認為,之所以會出現白熱化的競爭文化,是對其所產生的社會和生態問題的不恰當反應。而OPPO的「致善」選擇,自然也應該回到其所在的生態環境中去尋找答案。

首先,大家應該都發現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流量紅利早已過去,消費者換機越來越理性,通過白熱化競爭快速爭奪用戶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與此同時,短平快的競爭路線也意味著沒有門檻,對手也可以用同樣的武器與招式回擊,這種競爭顯然是不可持續的。而告別了拼參數、堆硬體的傳統時代,智能5G的多終端交互與體驗創新更需要以人為本的理念支撐,來建立一個長久有活力的創新體系。所以說,伴隨著行業進入成熟穩定期,尋找新的產業文化自然成為應有之義。

另外,5G背景下的技術創新與市場發展更需要產業鏈各種角色的參與,在技術標準、智能製造、理念普及、應用探索等等各方面追求開放協作。其中,業務和體量都很大的頭部手機廠商,更有能量推動行業從對抗主義轉為互惠合作。

而且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舊競爭觀念不符合大多數用戶的興趣和價值觀。近年來,網際網路上興起的反對狼性文化、拒絕不正當宣傳、呼籲關注老年人使用智能機問題等等討論熱潮,無不說明用戶在心智層面的變化,不再接受相互排斥的逐利文化,開始期待變革。

而一直注重人性關懷,曾經聘用聾啞人從事一線導購服務工作,打造老年人使用手機便捷體驗等等的OPPO,此時提出「致善」也是水到渠成。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哲學家,杜威和哈貝馬斯,都曾提出過「合作探究」模式。他們認為,傳統的對立模式會被理性、包容的集體解決問題模式取代,後者將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顯然,OPPO也正試圖藉助「致善」,嘗試為整個產業探索出一條用合作雙贏,讓各方潛力最大化的新發展模式,通向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海法城」。

OPPO用技術躍遷打開的產業藍圖:互惠文化的崛起

當然,身處戰場(至少目前看來依然是),一味善良並不足恃。因為如果你的對象是狼或蛇,善良就意味著自取滅亡。歸根結底,追求「致善」在倡導平等、共贏的同時,也代表著放棄利用權力來支配對手、左右用戶的能力。那麼,重建發展優勢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所以在一年一度最大的技術交流和展示平臺INNO DAY 2020上,OPPO就藉助諸多技術創新,讓「躍遷」——技術層面的引領與強大,成為「致善」的底氣與佐證。

先來說說今年的幾款創新產品:

又見AR:在INNO DAY上發布的OPPO AR Glass 2021,是OPPO的第二款AR眼鏡概念產品。相比於上一代產品,在佩戴體驗、光學方案、交互方式以及內容生態等方面都進行了提升。

萬物融合:OPPO CybeReal是一款AR超級應用,依託在OPPO雲上建立的數位化物理世界模型,以及基於手機IMU、GPS、Wi-Fi、藍牙等網絡數據信息和手機SLAM、AI識景算法,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全時定位和場景識別,用戶在手機上安裝了這款應用之後並開啟攝像頭,走到任何地點都能在攝像頭拍到的畫面中看到相應的信息,例如導航、商店活動、景點介紹等,打開了萬物融合的新世界大門。

未來摺疊: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搭載一塊最小6.7英寸、最大7.4英寸的無級OLED柔性捲軸屏,並通過OPPO自研的Roll Motor動力總成、雙矩陣嵌入式離合結構和自研的屏幕動態區骨架疊層,從而實現了幾乎「零摺痕」、如畫卷般自由伸縮的屏幕效果。收起時,如普通手機大小。展開時,成為面積更大的「平板電腦」,這是OPPO對手機終端形態探索的最新成果。

上述概念產品,以及即將發布的2個技術系統,相比去年展示的屏下攝像頭、AR眼鏡、智能手錶、5G CPE等等,不僅「加量不加價」,也讓人們看到了OPPO技術研發的爆發之年。

早在4G時代,OPPO的技術實力就不容忽視,雙軌潛望結構、瀑布屏、屏下攝像頭等等都曾給陷入創新瓶頸的業界帶來一股清新之氣。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 2019 年國際專利條約(PCT)申請數量排行榜顯示,OPPO全球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第五。

這些數字並不常被OPPO主動提起,正如OPPO 未來科技大會上所展示的成果與思考一樣,沒有搞「碾壓式」競爭,也不拼參數、追性能, 在融合了OPPO在閃充、5G、影像、軟體優化等領域的創新技術成果之後,今年的呈現,諸如AR打破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邊界,捲軸屏賦予了智慧型手機全新的可能性,所激發的不是消費欲、不是激發焦慮的「恐懼式創新」,而是更注重滿足人們對未來科技生活的嚮往和探索,解決科技應用中的痛點,通過產品創新提升消費者的體驗,進而描繪出人機共生的全新未來。

躍遷,在物理學中指的是原子從一個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個能量狀態的過程。而從這場大會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炫技」和「權力」,而是用科技來加持人對理想生活的想像,也代表了OPPO對產業未來發展路徑的另一重思考。

手機產業的新遊戲規則,意味著什麼?

這種源遠流長的創新文化,與OPPO的「致善」理念似乎隔著時空完成了一次呼應。不追求侵犯式的對抗與競爭,依然能做好科技產品,建構起獨特性嗎?OPPO用時間給了我們答案。

比起結果,我想讀者們更希望從邏輯層面去推演實力與致善的合理性:追求致善,堅持守善,真的不會成為企業參與市場活動的軟肋嗎?

目前看來,OPPO所倡導的「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為其帶來了兩種能量:

一是反脆弱。當一個企業不在意短期的攻擊,不過度反應,反而選擇以合作、理性的方式解決衝突,那麼必然不會陷入衝動決策的陷阱,也會讓損失最小化,並降低未來衝突出現概率。這種「反脆弱」的能力,對於當下身處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所有企業來講,都十分關鍵。

二是一體化。相比排他式的競爭,只有互惠主義才能夠催化出一個內部一致、相互促進的文化形態,從而讓參與者能夠彼此協作、相互依存,可靠地解決複雜而長期的問題,這正是底層研發創新所需要的。OPPO的科研技術人員告訴我,OPPO員工平時都在思考怎麼做好產品,不會爭強好鬥將精力放在攻擊與反攻擊上,因為技術上的很多努力往往需要五六年時間才能發揮作用。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也正是因為OPPO的善,員工才得以「抗幹擾」,保有長久的專注力,並互相協作,進而締造出未來科技大會上的種種黑科技,讓多年研發投入真正開花結果。

縱觀人類歷史的漫長進程,但凡偏見、戰爭橫行,都是未成熟階段的表現。智慧型手機產業經過了紅利競爭期,駛入全新的5G賽道,自然也需要新的遊戲法則,來引領行業的有序發展。想要從針鋒相對轉變為互利共贏,「躍遷」與「致善」,既是方法,也是答案。

相關焦點

  • OPPO全球研發總部開工,致善式創新或成未來行業新風向?
    此次OPPO絕非為未來科技城豎起一座180米高的地標性建築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對OPPO萬物互聯時代的布局,以及對於未來科技城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先行區都有非常大的助力。未來科技城是一座圍繞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研發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研發等的高新產業集聚區。
  • 華僑城發力文化創意板塊 與騰訊旗下科技公司打造數字娛樂產業
    1月8日,華僑城文化集團與騰訊持股的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涉及IP運營、線下娛樂開發、產業投資和園區建設等多個領域。;作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城市文化運營商,華僑城文化集團在文化和旅遊產業、新型城鎮化方面居行業之首。
  • 深圳創新成長的文化基因
    2006年,深圳出臺國內首部改革創新法《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以立法形式規定創新失敗可予免責,向全社會宣示了深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決心、恆心。在這裡,恪守公共秩序已是人們的普遍共識,遵守國際規則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高揚法治精神更是創新深圳的突出優勢,深圳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營商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競合文化塑造開放基因,打造一個享受競爭的城市「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試驗田」「急先鋒」,深圳是中國主動擁抱世界、主動融入世界,率先與國際接軌的前沿陣地。
  • OPPO舉辦未來科技大會2020 以科技躍遷戰略推進致善式創新
    首次闡釋「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經歷新冠疫情,結合變動不居的商業形勢和OPPO公司本分文化核心價值觀,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在主題演講中首次提出「科技為人,以善天下」。他認為,科技創新如果沒有自我約束機制,沒有更高的理念做支撐,很可能成為一種負擔。通盤思考中國哲學「致良知」和西方人性哲學之後,陳明永提出「科技為人,以善天下」,意以給公司經營和科技創新提供一條校驗準繩,以糾偏各種追求短期效益的創新。同時,他提醒科技創新過程中要注意規避因恐懼落後對手而不關心人的需求的盲目式創新。
  • 聚合產業勢能 電子城高科籤署六方協議 共同推動北京光子產業創新...
    會上,北京電控與西科控股雙方,電子城高科與西科控股、中科創星、陝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北京燕東微電子有限公司、北京電控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六方分別籤署《共同推動北京光子產業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將致力於構筑北京光子產業"五個一"戰略生態模式,推動北京成為全球光子技術自立自強原始創新高地。
  • 文化流動是深圳文化創新的重要原動力
    深圳文化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關鍵在於文化創新的紮實推進。其中,文化流動是深圳文化創新的重要原動力,超前的文化戰略引領深圳文化創新,一流的文化產業驅動深圳文化創新,優良的文化環境孕育深圳文化創新。因此,創新是深圳文化最鮮明的底色。
  • 融創·森與海之城:解碼熱盤身後的未來共鳴
    這也恰好應證了「森與海之城」的項目定位:通過創新生活方式營造,其影響力勢必輻射全杭,成為具備城市影響力的大盤作品。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依託高端裝備製造、信息、金融、新能源汽車、健康、旅遊、文化創意和新材料在內的「7+1」新興產業發展格局,融創·森與海項目將成為風情科創走廊產業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 地方文化產業輿情周報(第27期)
    5、天津:濱海新區打造六大平臺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未來幾年,天津濱海新區通過打造政策服務、展示交易、行業服務、公共技術、投融資和人才交流六大平臺,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到2015年,形成10個以上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名牌文化產品,15個以上專業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力爭佔地區生產總值6%,打造中國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領航區。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近年來,正海生物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先後被授予山東省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併入選2020年山東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立足生物材料打造國內領先的脫細胞技術平臺幾片白色的小薄膜,幾小瓶粉狀材料,在正海生物展廳內,記者見到了公司的產品。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我們在海向上增航線、擴倉容、拓中轉;在陸向上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港口連接的腹地不斷向內推進。物暢其流帶來的是流量,帶動的是發展。」李奉利說,應該利用好港口這個最大的比較優勢,充分用好國家給青島的賦能,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國際領先的物流樞紐港、智慧綠色港、金融貿易港、產城融合港以及郵輪文旅港,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賦能。」
  • 獻給杭州下一個未來|融創森與海之城未來國際生活發布會盛大舉行
    伸入群山,並被浦陽江所環抱的森與海之城,正是融創獻給杭州的下一個未來。在這個城市新興之地,這片逾5000畝的山水宜居大境中,打造一個功能複合的未來國際之城。他表示看好「森與海」國際生活樣板社區的模式,而融創是有能力來駕馭這樣的百萬級項目的。如今,融創已布局融創地產、融創服務、融創文旅、融創文化四大戰略板塊,其中,融創文旅以作為全球最大的文旅產業持有者、最大的文旅地產運營商,在全國布局了10座文旅城、39個樂園、4個旅遊度假區以及70個高端酒店。
  • 在與紐約灣、舊金山灣、東京灣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
    舊金山灣區成功因素包括:天然良港和發達的交通網絡為灣區發展奠定基礎;產業多中心化促進灣區城市發展均衡化;豐富的教育科研資源培育出創新沃土;高科技企業迅猛發展打造「科技灣區」;資金支持助力創新經濟快速成長;區域統籌機構促進灣區一體化發展。04東京灣區---產業灣區東京灣區位於日本本州島關東平原南端,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
  • 長穗合作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詩詞到戲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穿越了時空,跨域了地域,在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熠熠生輝。優勢互補,拓文化產業之「市」一個是「山水洲城」,一個是「千年商都」,利用好兩地各具特色、各領風騷的文化資源,是題中應有之義。包括電競、動漫、遊戲在內的數字娛樂產業是此次廣州文交會重點聚焦的領域。
  • 日本 動漫成第三大產業(國外文化產業面面觀(5))(圖)
    面對這股衝擊波,美國媒體驚呼自己的文化產業遭遇了第二次「偷襲珍珠港」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日本使用的不是槍炮,而是動漫和遊戲,日本的「口袋妖怪」、「遊戲王」、「皮卡丘」取代了「米老鼠」,成為伴隨新一代少年兒童成長的卡通形象。  迅猛發展的動漫和遊戲等文化產業在日本稱作「內容產業」。
  • 聚焦「重要窗口」 聚力龍泉復興 奮力打造一座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大力培育劍瓷產業,青瓷產業、寶劍產業被列入省十大歷史經典產業,龍泉青瓷小鎮和龍泉寶劍小鎮雙雙列入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如今的龍泉,劍瓷文化產品、文化產業、文化經濟迭代發展,特色競爭優勢加快形成,發展動能不斷積蓄,正以更加開放、更加立體、更加自信的姿態展現歷史文化名城的別樣風採。  30年來,我們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激發了加快發展的新興動能。我們始終堅持深化改革促發展。
  • 開園5年,海洋科學城入駐企業近千家 基本打造完成四大基地
    開園5年,海洋科學城入駐企業近千家 基本打造完成四大基地 2020-11-25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中法生態園 自然生態、產業生態、社會生態合一的智慧城鎮...
    成都中法生態園辦公室負責人韓煦告訴成都晚報記者,在神龍項目和洛帶鎮之間,將以目前已有的洛水溼地公園為基礎,打造一大片溼地水域——中法國際自然生態公園及兩個小型配套城市花園,這是該項目的「綠色心臟」。
  • 簡陽: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
    周雪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2日電 (吳平華 範宇)「產業功能區是打造區域經濟的新引擎,形成產業生態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空間主體……」5月13日,簡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19年第一次會議召開,總結了2018年全市產業功能區建設情況,安排部署了2019年重點工作。
  • 隆國強:國際時尚城的戰略意義
    青島提出建設國際時尚城,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的重大舉措。在供給側,時尚包括製造業、更多的可能是服務業,而且還不僅限於產業。原來做服裝,現在有了時尚的概念,服裝產業可能會變成時裝產業,那麼服務就更滲透在時裝產業的各個方面。而且除了產業以外,時尚還有更多內涵,比如一個城市的氛圍。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青島,一般用很「洋」、很「洋氣」——這其實就是青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