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語推行133年了,至今僅1000萬人學過,漢語適合做世界語嗎?

2020-12-06 歷史九點半

文 | 歷史九點半

全世界有233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近75億,現存使用的語言總數達5600餘種,除了漢語、英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俄語、印地語等幾大語種外,大部分語言的使用人口都很少,面臨著消亡危機。

這其中,漢語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總數達14億多,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英語定為官方語言。

圖: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圖

英語之所以能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語言,得益於當年大英帝國在全球的殖民統治,加之近現代以來,全球最發達國家美國的影響,英語成為當之無愧的國際最流行語言。

但這並不意味著英語最適合做世界語,英語也存在著很大弊端,比如工業革命以後,新生事物越來越多,英語詞庫越發龐大,大到很多新出的單詞,連英語系國家的人自己都不認識了。甚至一個土生土長的英語系國家的人,都很難看懂幾百年前的英文。

圖: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地區分布

於是,為了世界各國持不同語言的人更方便快捷的交流,133年前的1887年,世界語誕生了。所謂世界語,即是針對各國語言存在的弊端,一種人為發明的最適合供全世界各國人交流使用的語言文字。

世界語的發明者是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柴門霍夫本身就是一位語言天才,他精通波蘭語、德語、俄語、希臘語、法語、英語、拉丁語等幾乎所有歐洲大語種。正是由於對各大語言的精通,才讓柴門霍夫突發奇想,能否創造一種新語言,消除在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真正做到世界說一家話,世界人民一家親。

圖:柴門霍夫博士

於是,在28歲那年,柴門霍夫綜合了歐洲各語種的特點,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發明了世界語。世界語共28個字母,每個字母只發一個音,且音值始終不變,沒有不發音的字母,讀音和書寫完全一致。每個詞的重音固定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學會了二十八個字母的發音並掌握它們的拼讀規則,就可以讀寫出任何一個單詞。據說,稍微用功的人兩周左右就能掌握世界語,普通學習者幾個月也差不多可以用世界語交流閱讀。

世界語發明出來後,由於簡單易讀易學,且邏輯性強不易產生歧義,很快就得到國際認可,被推廣至全世界。清朝末年,世界語傳至中國,初被命名為「萬國新語」,後採用日本叫法,沿用至今。當時的文化界名人志士,都在積極推廣世界語,成為了中國的一門學科。

圖:世界語發明者柴門霍夫博士(中)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萬人在使用和學習世界語。但相對於全球近75億的總人口,這個數字仍然是微不足道的。那麼,既然世界語易學易讀、使用方便邏輯性又強,而且又得到全球機構背書,為何推行至今133年了,還是沒法普及呢?

說來,世界語也有缺點,比如它包含了六個在ASCII編碼中沒有的字母,對於現代資訊時代來說,不利於電腦輸入。再比如世界語主要是參考了西歐各語種發明的,缺乏吸收其他各大語言的優點,比如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

此外,世界語是新發明的語言,不像漢語、英語等缺乏母語人口基礎,讓大家缺乏學習的動力。還有就是世界語發明至今,英語已經在全世界廣泛使用了,而幾個主要發達國家又都是英語系國家,因此更沒有動力去學一門新語言。

圖:世界語字母表

憑空創造一種世界語,推廣難度可想而知了,其實相對於新創世界語,最好的方法還是選一個當今已經廣泛使用,擁有強大母語基礎的語言做世界語,比如使用國家最多的英語和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那麼我們來看看,英語和漢語哪個更適合做世界語。

英語和漢語都有優缺點,比如英語缺點是更新迭代太快,需要不斷地造新字新詞,詞庫過於龐大,而優點是使用廣泛,語言也較簡單易學。而漢語的缺點是比較難學,文字複雜等,漢語的優點同樣也很多,比如掌握常用的幾千個漢字,就可以造出千變萬化的新詞語,無需新造漢字,這是英語無法比擬的。

圖:漢語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而且漢語作為「世界語」是有傳統的。如果把古代的東亞地區看作小世界的話,漢字早就是「世界語」了。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方言都不一樣,甚至不能互通。而有了漢字的存在,即便說的話互相聽不懂,寫出漢字大家也能認識,這就是中國語言的魅力。不僅在國內,東亞地區的日本、韓國、越南,古時候也是用純漢字的,幾個國家之間互相也聽不懂,但一寫字,大家就都能懂,這不很神奇嗎?

全世界主要語言中,目前只有中文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比表音文字最大的優勢是,只要看到文字,你就能下意識的理解它的意思,完全不用管怎麼讀,這點和世界語要追求的其實很像。

圖:漢字的演化

大家認為漢語是最適合做世界語的語言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應該用世界語替代英語,成為國際普通話
    但是那麼多年過去了,世界語還是沒流行起來。這有悖常識啊,世界語簡單易學,大大降低了不同國家的人之間的溝通成本,沒理由不受歡迎啊。大家寧願花幾年十幾年去學一門外語,也不願意花一月去學世界語。這就像現在五千元性能強大的華為旗艦機,打不過幾萬塊一臺的大哥大。
  • 其實不是英語不是法語,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沒辦法,誰讓我們人多呢。還有英語的使用人數也是很多的。在聯合國規定的官方語言中,除了英語漢語,還有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不過大家知道世界通用語言是什麼嗎?估計很多人都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英語。但是其實並不是英語,也不是難學的漢語,更不是法語。其實很多人沒聽說過,世界上的通用語言其實就是世界語。
  • 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
    因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並不是英語,而是漢語。全世界以漢語作為母語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4億人,而將漢語作為一種「外語」來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在吸引著他們。在世界語言中,漢語的使用人數最多,第二是西班牙語,而英語的使用人數僅排第三。
  • 漢語能排第幾?看完就知道了!
    而隨著國家強大,世界各國開始學習漢語,甚至有些國家還將漢語作為他們的官方語言,最近一份有關於全球最容易學習的十大語言排行榜出爐了!那麼漢語能夠排在第幾名呢?看完就知道了!首先,世界上最容易學習的十大語言分別是弗裡斯蘭語、世界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葡萄牙語、挪威語、西班牙語、法語、南非語!而我國的漢語,被認為是全球最難學的語言,對此,大家是不是嚇到了呢?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韋氏拼音的創立者是1869年-1882年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湯瑪斯·法蘭西斯·韋德。韋氏拼音在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韋氏拼音所留下的影子。例如,北京在英文中讀作「Peking」,功夫讀作「kongfu」,豆腐讀作「toufu」。
  • 世界十大最容易學的語言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世界十大最容易學的語言。  1弗裡斯蘭語  這是荷蘭弗裡斯蘭人的母語,使用人口不到50萬。但它是英語最緊密的同胞兄弟,屬於小小的北海日耳曼語分類的獨特語言。可以這麼說,在8世紀的時候古英語和古弗裡斯蘭語分道揚鑣開始獨自的發展。
  • 漢語真成了「中世紀的茅坑」?
    2006年7月5日的《中國青年報》發表了題為《學術會議按慣例使用英語,漢語將淪為科學看客》的文章。說的是在中國召開國際會議,工作語言一律用英語,漢語靠邊站,讓好多參加會議的中國人聽不懂,沒有到達學術交流的目的。
  • 新中國語言文字發展歷程: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推行漢語拼音|70年...
    封面新聞記者 施詩晨 李雨心 語言生活的這些發展變化,與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有著密切的關係。縱覽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可以看出明顯地邁出了三大步: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通用」1949年至1980年,語言規劃主要完成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這是周恩來總理1958年在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報告會上所做的報告《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中提出來的。推廣普通話,是最為重要的語言地位規劃。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300年後的漢語是什麼樣子?這件事如果從一個較長遠的歷史跨度來思考(比如100年、200年、300年),它的嚴重後果將讓每一個中國人觸目驚心,那就是:漢語消亡,英語代替漢語。按照3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英語侵入漢語的速度,按照中國年輕一代對英語的崇拜對漢語的輕視,按照我國知識分子目前對待英語侵入漢語所持的麻痺麻木的精神狀態,不用300年,100年後,漢語將會消亡。原因何在?第一大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對外來語,不經翻譯漢化,直接以英語字母形式楔入漢語。
  • 中文究竟有多難學?美國教授:看我們的漢語試卷,中國人會做嗎?
    中華上下5000年歷史博大精深,而和我們的歷史一樣厚積薄發的,還有中國漢語。不可否認,一直到今天,漢語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每年無數老外為此抓破了頭,但卻依舊只得皮毛,不得精髓。其實,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完全是兩碼事。
  • 30年內100萬人上火星?火星移民計劃可行嗎?
    上面我們也說了條件如今是不滿足的,但是如今「火星移民」的計劃還是在實施,在2020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2050年前(也就是30年內)將100萬人送往火星」計劃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