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魚草的植物學概況
廣義的醉魚草是一個屬名,也是多種植物名稱。醉魚草屬是馬錢科的一個屬,該屬全世界約100種,我國有29種4變種,除東北和新疆外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如巴東醉魚草、互葉醉魚草、大葉醉魚草、醉魚草、川滇醉魚草、甘肅醉魚草等等,這些種類的特點是藥用和觀賞用。狹義的醉魚草僅指醉魚草這一個植物。這裡就談談醉魚草這種植物。
1,名稱和分類地位
醉魚草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很多,在《本草綱目》中還記載為閉魚花;在《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中記載為癢見消;在《中國樹木分類學》中記載為五霸薔;在《中國藥用植物志》中記載為陽包樹;在《雲南植物志》中記載為雉尾花;在《安徽藥材》中記載為魚鱗子;在《江蘇植物藥材志》中記載為藥杆子;在《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中記載為防痛樹;在《中國土農藥志》中記載為鯉魚花草;在《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中記載為藥魚子;在《湖南藥物志》中記載為鐵帚尾;在《閩東本草》中記載為紅魚皂;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中記載為樓梅草;在《福建中草藥》中記載為魚泡草;在《廣西本草編》中記載為毒魚草;在《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記載為錢線尾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落葉灌木。
2,分布和生長環境
醉魚草這種植物主要分布於我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路旁、河邊灌叢中或林緣。
3,外形特點
落葉灌木,高度1-3米,莖皮褐色,小枝有四稜,稜上稍有窄翅;嫩枝、葉片背面、葉柄、花序苞片都有密集星狀毛和腺毛;單葉對生,萌生枝上葉互生或接近輪生,葉片膜質,卵形、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邊全緣或有波狀齒,表面深綠色,背面灰黃綠色,葉柄長2-15毫米;
穗狀聚傘花序頂生,長4-40公分;苞片條形,長達10毫米,小苞片條狀披針形,長3毫米左右;花紫色,芳香,花萼鍾狀,4裂,花冠長10-20毫米,花冠管彎曲,花冠裂片4個,
4-10月開花;
果序穗狀,蒴果長圓狀或橢圓形,長5毫米左右,無毛,有鱗片,基部有宿存花萼,種子無翅,小,淺褐色,8月到第二年4月結果。
二,醉魚草的主要用途
第一,醉魚草植株比較高,葉片排列整齊,花序大型頂生,紫色鮮豔,可以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第二,醉魚草全株有小毒,它的花、葉含有醉魚草甙、柳穿魚甙、刺槐素等多種黃酮類成分,在民間常搗碎投入河中能使魚麻醉,便於捕魚,故有「醉魚草」的名稱。
第三,它的花、葉、根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具有祛風除溼、止咳化痰、散瘀等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另外醉魚草全株可作農藥,防治小麥吸漿蟲、螟蟲等有效。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