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魚草 可使魚麻痺

2021-03-04 植物圖鑑

醉魚草,斷斷續續的能開半年,夏日的水邊,醉魚草花序搖曳,蜂蝶環繞... 但這種植物,是絕對的危險品。


醉魚草,喜生於溼地、水岸

【 醉魚草 Buddleja lindleyana 】馬錢科 Loganiaceae >> 醉魚草屬

植物志上醉魚草的別名多的嚇人,閉魚花、樓梅草、雉尾花...比較有意思的是:

藥魚子——《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

這就很好玩了莫。醉魚草有毒,確實可以當作農藥使用,畢竟,人家是馬錢科的植物,著名的馬錢、鉤吻就屬於馬錢科。說是只要把醉魚草葉片、種子搗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魚麻醉,故有「醉魚草」之稱。

說是醉魚草、閉魚花,還以為取的是「閉月醉魚」之意,誇花好看呢,結果是麻醉、斃命。哪天你們要是見到,還是不要動手的好。

醉魚草倒是很吸引蝴蝶,熱鬧非凡,前幾年見到西溪溼地裡有一塊利用了醉魚草枝條柔軟的特性,編制了醉魚草灌木牆,野性和人工的有趣結合。

冬季的醉魚草

浙江這邊野生醉魚草,花小紫色,花冠管彎曲,只有蝴蝶、蛾子的長喙才能吸到裡面的花蜜。老枝上葉片對生,冬季新生的枝條上葉片卻是輪生。

屬裡比較有名的植物還有密蒙花,花冠不彎曲,是華南地區廣布的野生植物。此外還有不少園藝觀賞品種。

密蒙花

白花的醉魚草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相關焦點

  • 魚兒吃了也會醉的巴東醉魚草
    馬錢科(Loganiaceae)醉魚草屬(Buddleja)植物的統稱,原產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醉魚草這一名稱出自《本草綱目》,稱古時漁人採其花和葉搗碎投入水中,魚兒食之皆浮於水面,好似醉酒一般,任由捕撈,故稱呼其為醉魚草,也叫鬧魚花。巴東醉魚草是醉魚草屬的一種,因其模式標本採自湖北省巴東縣而得名。
  • 醉魚草是怎樣的植物
    一,醉魚草的植物學概況廣義的醉魚草是一個屬名,也是多種植物名稱。醉魚草屬是馬錢科的一個屬,該屬全世界約100種,我國有29種4變種,除東北和新疆外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如巴東醉魚草、互葉醉魚草、大葉醉魚草、醉魚草、川滇醉魚草、甘肅醉魚草等等,這些種類的特點是藥用和觀賞用。
  • 醉魚草真能把魚給「醉倒」嗎?美麗醉魚草身上的奇趣妙事!
    醉魚草原本是我國獨有的植物,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省份。在1843年的時候由歐洲的植物學家引種到了西方,從此走向了世界各地。現在馬來西亞、日本等亞洲地區以及美洲、非洲等地均有分布。 那麼醉魚草到底能不能把魚給「搞醉」呢?
  • 此野草能醉魚,山上很多,已經被「禁用」,建議收藏
    黃大叔說:「這種草和其它草不一樣,因為它全株都有毒性,花、葉、根莖都含有毒素,這些毒素溶解到水裡會對魚類產生麻痺的作用,被麻痺的魚就會自動的翻肚皮浮起來,不過這種草的毒素並不會將魚毒死,只是像喝醉了酒一樣,過一段時間等藥力過了之後,魚又會重新恢復生機,因為能醉魚,所以叫醉魚草。」
  • 【花】醉魚草
    【醉魚草】馬錢科 Loganiaceae >> 醉魚草屬 Buddleja不同分類體系裡將醉魚草歸入玄參科,這裡按照中國植物志為準。 醉魚草是落葉灌木,高可達3到5米,分支多,四稜形,而葉片並不濃密,所以枝條看起來可能會顯得的雜亂。但醉魚草花芳香而美麗,為公園常見的優良觀賞植物。
  • 【毒物百科】能夠麻醉活魚的醉魚草
    別名:毒魚藤、蒙花、癢見消、鯉魚花草、魚鱗子、鬧魚花、野江子。來源:本品是馬錢子科植物-醉魚草屬灌木,高可達3米。莖皮褐色;幼枝、葉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狀短絨毛和腺毛。成分:醉魚草全株有小毒,搗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魚麻醉,便於捕捉,故有「醉魚草」之稱。醉魚草含有刺激性揮髮油,花和葉含醉魚草黃酮甙、醉魚草甙、柳穿魚甙、刺槐素等多種黃酮類。PS:花、葉及根供藥用,有祛風除溼、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獸醫用枝葉治牛瀉血。全株可用作農藥,專殺小麥吸漿蟲、螟蟲及滅孑孓等。
  • 我國用醉魚草捕魚,或美化園林,為什麼國外卻不能隨便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這次我們來講講醉魚草。醉魚草是一種有點毒性的植株,放在水中,一旦魚類靠近,就會被麻痺,難以動彈。因此,在我國很多漁民都是用醉魚草來捕捉魚類的。可以說,醉魚草就是漁民的「福音」。醉魚草有毒,因此我國的農民還會把它當做農藥,專門毒去小麥上的害蟲。除此之外,人們還會把醉魚草當做一種園林美化植物,裝飾公園等地。當然,醉魚草也可以作為一味中藥材,對於祛風解毒有著顯著的療效。
  • 【識花】醉魚草
    捩花目科:馬錢科屬:醉魚草屬花期:4月-10月醉魚草的花語醉魚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植物,它在生活中並不常見,但是每當看見醉魚草的身影,就會給人一種堅韌不拔的感受,它顯得是那麼的與眾不同。醉魚草的名稱由來醉魚草叫做醉魚草,這個名字挺奇怪的,難道說醉魚草能醉魚嗎。答案還真是呢!
  • 搗碎能麻醉魚,花朵酷似薰衣草,這種醉魚草很多人都沒聽過
    自然界的植物可謂是奇特,大家都聽過薺菜、馬齒莧、馬蘭頭這些野草,但是醉魚草卻有很多人都沒聽過,這種草開花時酷似薰衣草,搗碎丟到水裡能麻醉魚,很多人都沒聽過,下面來了解一下吧。聽到醉魚草這個名字,估計很多朋友就想真能讓魚像喝了酒一樣「醉」?
  • 這草是捕魚好幫手,搓點葉扔水裡就能輕鬆捉到魚,漁網魚鉤都省了
    既能夠鍛鍊身心,釣到魚了還能飽餐一頓,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但是釣魚也是一件技術活,如果不會釣的話,可能老半天都釣不到一條魚。不過王大叔卻沒有這個擔心,因為他即使釣不到魚,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捉到魚,並且捉魚的方法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王大叔捉魚不用魚鉤、漁網,也不是電魚,就單純的弄點野草葉子或者野草根,扔到水裡就會有許多的魚自動自覺的浮起來。
  • 當魚遇上「醉魚草」,魚也「醉」了!
    作為觀賞植物,醉魚草有秀麗的葉片和優雅的株形,又有美麗芳香的花序,花期可以一直延續夏秋兩季。醉魚草的花序最常見的是粉紫色的,集開放在枝頭。盛花時節滿樹紫色,鮮豔奪目,氣味芳香,枝拱曲而細長,花序長而舒展,四面下垂。
  • 名貴苗木圖譜:舒筋活絡貼梗海棠樹和麻醉活魚醉魚草
    今天是名貴苗木圖譜的第四十三期,感謝大家關注支持潤天園林,今天為大家介紹兩個功能強悍的樹種,舒筋活絡貼梗海棠樹和麻醉活魚醉魚草。貼梗海棠習性:貼梗海棠樹,屬於薔薇科植物,果實可入藥,有舒筋活絡與和胃化溼的功能。
  • 大葉醉魚草 能醉魚的植物
    大葉醉魚草Buddleja davidii,玄參科醉魚草屬的植物,俗名為大衛醉魚草,很顯然這個俗名就是直譯學名。更有意思的是,以前的人們把醉魚草屬植物搗爛了之後放到河裡面,魚就被醉倒了,這就是名副其實的醉魚草啦。在國慶期間,我就注意到了大葉醉魚草,但是有點遺憾的是一直都未能近距離觀察。
  • 用草也能捕魚?信不信由你,有人用草真的捕到魚了呢
    前兩天的一個上午,我遇到一個同學拿了一把花色非常豔麗的草。因為這種草我沒有見過,所以,很好奇。於是問他拿這種草幹什麼用,誰知他竟然說「用這種草去捕魚啊」!他的這個回答著實讓我驚掉了下巴。在我看來,捕魚都是用的漁網,怎麼能夠用草捕到魚呢?同學見我有些疑惑,便對我說,不信你跟著我,看我能不能用草捕到魚!
  • 最古老的「捕魚」方法之一,如今被「禁用」,這野花能醉魚快收藏
    被這種「野花」捕捉的魚一般都是在水面上晃悠,如同喝醉了酒一樣,人稱——醉魚草!02醉魚草科普醉魚草是一種馬錢科的植物,植株高度一般3米左右,屬於灌木,開花很多,花序為穗狀聚傘狀傘形花序,生長在枝條的頂部
  • 大山上一植物,根能醉魚,棲息在樹幹的「蟲寶」一兩60元很是稀有!
    在農村原生態的野生魚有很多,人們為了抓魚想盡一切辦法,有用魚竿釣、用竹籃兜、用網兜,還有更殘忍的就是用電擊,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都一網打盡,這樣一來對魚會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但是在農村有這麼一種植物,它的根可以用來醉魚,既環保還不會造成魚的滅絕。這種植物就是酒藥花,學名叫醉魚草花、魚尾草、藥杆子等。它的根能醉魚,棲息在樹幹的「蟲寶」一兩60元很是稀有。
  • 農村一種奇特野草,搗碎了丟水裡能麻醉魚,卻少有人知它真正價值
    下面筆者就跟大家分享農村一種奇特野草,搗碎了丟水裡能麻醉魚,卻少有人知它真正價值。這種野草就是醉魚草,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很多朋友就在聯想,是不是這種野草能讓魚像喝了酒一樣「醉」了呢?實際上並不是讓魚喝醉酒了,而是這醉魚草有小毒(主要針對魚類動物),若是將這醉魚草搗碎之後丟到水裡的話,可以讓魚兒們麻醉,就像人打麻醉藥那樣,故而這種野草便被稱之為了「醉魚草」。而在以前捕魚的工具沒有現在這麼發達,農民為了捕魚方便,就常使用這醉魚草來捕魚。
  • 農村常見野草,搗爛丟水裡能麻醉魚,還有獨特的釀酒技藝
    這怪草叫醉魚草,聽到這個名字,估計一些朋友都會好奇,這怪草能不能讓魚「醉」?別提了,真的,就是這樣,雖然也不是那麼簡單,所以一起來了解下醉魚草吧。醉魚草是馬錢科醉魚草屬植物,說它是野草其實並不準確,與一般的野草相比,它更像樹,其植株一般高1-3米,屬於矮灌木。
  • 農村常見雜草,看著遭嫌,卻能用來抓魚,人稱「醉魚草」,很神奇
    醉魚草相信沒聽過的人會感到陌生,其在農村只能算是雜草,且不是很受待見,很遭人們嫌棄。醉魚草又被稱為藥魚草、毒魚草和閉魚花等,主要生長在南方溼熱地區,花期很長。在四月到十月,常能看到醉魚草在村口、魚塘、田邊生長,適應能力很強。在農村地區,醉魚草很常見。
  • 漁家人的5種「奇葩」做魚秘方,「醉魚」讓人想先來上三條
    其中這5種做魚秘方是陸地居民吃魚時很少使用的,但也是最富有海洋人民的做魚特色和民俗韻味。1、 最古老的辦法——曬生魚乾內陸居住的人們很少使用這種辦法制魚的,由於內陸居民大多食用的是淡水魚,而且一般都是食用活魚鮮魚,沒人會選擇把魚曬乾了再食用,而是直接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