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喝桶裝水,出外喝瓶裝水——生活中的我們現在經常喝包裝飲用水,可如果被問到這些水桶或者水瓶是什麼瓶子,我們卻只知道是塑料瓶。今天,小編就為你具體介紹包裝飲用水的包裝材料材質及其相關標準。
在水桶與水瓶的底部,都會有標註該塑料瓶的材質簡寫,我們能直接從標示知道其材質。如果需要進一步確證,可以使用紅外光譜儀對材質進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瓶身與瓶蓋的材質可能不一樣,瓶蓋需要強度較高,一般選用PP,而瓶身則根據透明度、成本等因素使用PET、PC、PP,水桶的密封圈一般為PE或者熱塑性彈性體,即合成橡膠。下錶針對不同部位列明了可能的材質與對應的英文簡稱。
針對不同的材質,國標中有對應的執行標準:
在解讀這些標準之前,小編先為你解釋部分名詞:
試樣經用各種溶液浸泡後,蒸發殘渣即表示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四種溶液為模擬接觸水、酸、酒、油等不同性質食品的情況。蒸發殘渣含量越高,表明在介質中可以溶出的物質越多,而這些溶出物質會遷移到所裝的飲用水後進入人體。因此蒸發殘渣越高,風險越高。
試樣經用浸泡液浸泡後,測定其高錳酸鉀消耗量,表示可溶出有機物質的含量。
取洗淨待測食具一個,用沾有冷餐油、乙醇(65%)的棉花,在接觸食品部位的小面積內,用力擦拭100次,棉花上不得染有顏色。四種浸泡液也不得染有顏色。
下表列明了不同材質衛生標準中涉及的指標:
這些標準對各種包裝材質的蒸發殘渣、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脫色試驗、感官這五個項目都有明確的要求。除此之外,針對不同材質的食品安全風險,各材質又有一些特定的衛生指標,例如,PC合成過程需要用到酚類物質作為反應單體,若反應不完全可能有少量單體殘留,因此其相關標準明確列出了對酚的限制;部分橡膠在合成過程中會有丙烯腈單體的加入,所以在橡膠的衛生標準列出了殘留丙烯腈的限制。
今天小編就先為您簡單介紹到這,如果您對包裝飲用水材料材質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內容,歡迎給我留言。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公眾帳號轉載,需註明引用出處:微信號smq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