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穩定化處理產物轉化機理及可利用價值揭示

2020-12-07 中國水網

前言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穩定化處理產物的土地利用的處置方式是解決汙泥處理產物出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形式,是實現汙泥處理產物有機質循環利用最重要的途徑。「處置決定處理,處理必須滿足處置要求」,要保證處理產物滿足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厭氧消化、好氧發酵為代表的穩定化處理是最匹配和最核心的處理手段,也是國內外汙泥處理工程廣泛應用的工藝。

包括德國工業標準(DIN4045)在內的多個文獻對汙泥穩定化處理給出了一致定義,即經穩定化處理後,汙泥中的固體物質、產生氣味的物質和病原菌得到減少;其內涵是處理後的產物不再腐敗發臭,不腐敗發臭的根本原因在於微生物對穩定化處理後產物的分解作用是緩慢的。已有研究表明,厭氧消化後的沼渣和好氧發酵產物富含生物腐殖酸,其主要成分為水溶性小分子的富裡酸和非水溶性大分子的胡敏酸,這類物質也被證實是微生物作用緩慢的物質。這類物質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是重要的有機碳源,對土壤保水保肥、農林作物增產有重要意義。厭氧消化和好氧發酵(包括產物陳化)不僅是簡單有機物的降解過程,也是這些穩定化物質的合成過程。這一穩定化過程同時也實現了對產物的滅菌消毒,滿足園林綠化等土地利用方式的基本要求並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故稱之為「有機炭土」或「生物炭土」。行業內也逐步認識到穩定化處理的重要意義和產物重要價值。

但是穩定化處理產物中的生物腐殖酸是如何形成的,穩定化又是如何衡量的,其產物價值又是如何體現的,國內尚無以實際工程為對象的研究。基於上述問題,本研究以國內實際運行的十餘座厭氧消化(包括高溫熱水解厭氧消化、與餐廚協同厭氧消化)和好氧發酵工程為對象,開展了汙泥穩定化處理過程的物質轉化機理研究,成果揭示了處理產物的穩定化特性和土地資源化利用價值,提出了與穩定化產物性質相一致的產物穩定化水平判定方法,為我國汙泥處理採用正確的方法和穩定化產物的土地資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 汙泥採樣點

本試驗的汙泥樣本來自於全國16座汙水處理廠的汙泥處理工程,其中,9座採用厭氧消化處理工藝,記為A1~A9,7座採用好氧發酵處理工藝,記為B1~B7;兩種汙泥處理工藝流程及採樣點分布如圖1所示。

1.2 樣品預處理與分析方法

1.2.1 樣品的預處理

各廠各採樣點的樣品先經冷凍乾燥(-56 ℃,50 Pa)24 h以上,至含水率低於5%,取冷幹樣品研磨,過80目(0.2 mm)篩網,棄去篩上物(主要為汙泥中的雜質或殘餘輔料),篩下物收集,依次放入密封袋中並編號,避光乾燥保存。

1.2.2 有機質的測定

腐殖酸和蛋白質的提取與測定:採用焦磷酸鈉鹼溶酸析法提取腐殖酸,具體步驟為:稱取0.5 g冷幹的汙泥粉末,置於250 mL具塞錐形瓶中,加入100 mL焦磷酸鈉與氫氧化鈉混合提取劑(0.1 mol/L Na4P2O7和0.1 mol/L NaOH),室溫下浸提14 h,浸提液為腐殖酸與蛋白質的混合液;量取50 mL浸提液,通過酸鹼調節(用2 M H2SO4調浸提液pH<3,80 ℃水浴30 min,此時有沉澱析出,室溫下靜置12 h,沉澱用0.45 μm濾膜過濾,濾液為富裡酸,濾紙上的沉澱再用0.1 M NaOH重新溶解為胡敏酸),分離出富裡酸和胡敏酸,並分別定容至100 mL,最後採用修正後的lowry法測定腐殖酸和蛋白質的濃度。

多糖的提取與測定:稱取0.1 g冷幹汙泥粉末,置於10 mL哈希比色管中,加入5 mL 2.5 M HCl,旋緊瓶蓋,置於哈希消解儀中,100 ℃下消解3 h,冷卻至室溫,加固體碳酸鈉中和液體(約0.6 g),直到泡騰停止;用蒸餾水定容至50 mL,過0.45 μm濾膜,採用蒽酮-硫酸法測定濾液中的多糖濃度。

1.2.3 三維螢光光譜的測定與分析

蛋白質類和腐殖酸類物質是具有螢光特性的有機物,三維螢光(3D-EEM)圖譜能定性或半定量地分析這兩類物質的相對含量,從而將蛋白質的減量和腐殖酸的增量耦合起來。三維螢光圖譜採用三維螢光光譜儀(FluoroMax-4,Horiba,日本)測定。光譜數據使用Origin 8.5軟體進行繪圖,並使用ImageJ軟體(https://imagej.nih.gov/ij/)對光譜圖進行半定量分析。以牛血清蛋白、富裡酸和胡敏酸標準物質的螢光圖譜作為參照,分析樣品出峰位置所代表的螢光物質。

對3D-EEM光譜的定性分析通過螢光區域整合法(Fluorescence Regionalization Integration,FRI)進行。早期有學者將螢光光譜分為5個區;後續有研究者將螢光光譜進一步劃分為七類螢光區。在本研究中,參照七類螢光分區法,將三維螢光圖譜進一步歸類為2個區:複雜有機物區和簡單有機物區;複雜有機物區包括類富裡酸、類胡敏酸以及腐殖化中間產物,簡單有機物區包括類蛋白質以及蛋白質中間代謝產物。

參考Muller等的方法,在FRI法的基礎上,藉助Origin和ImageJ軟體對光譜圖進行半定量分析。首先,將得到的彩色光譜圖轉化為黑白圖,再利用ImageJ軟體讀取各區域的面積和螢光信號強度。根據式(1)計算各區域的螢光值:

Vf(i)=VimageJ(i)×∑2i=1S(i)S(i)(1)

式中 S(i)——區域面積;

VimageJ(i)——區域內螢光信號強度。

根據式(2)計算出的值稱為螢光複雜指數(Complexity Index, CI),即類腐殖酸與類蛋白螢光值的比值。

CI=Vf(2)Vf(1)(2)

CI指數反映了複雜有機物與簡單有機物含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料中易生物降解組分(蛋白質類物質)的減少和複雜、穩定組分(腐殖質類物質)的增加。該指數越大,說明簡單有機物降解越徹底,有機物腐殖化程度越高,也說明樣品的化學性質越穩定。

2厭氧消化處理產物特徵及轉化機理研究

2.1 厭氧消化處理產物特徵分析

編輯:王媛媛

相關焦點

  • 住建部: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日前,住建部印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1.0.2本標準適用於城鎮汙水處理廠產生的初沉汙泥、剩餘汙泥及其他汙泥處理處置的方案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管理、環境管理及安全管理。1.0.3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 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規範》發布 將於8月1日施行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規範   1 範圍   本標準對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的一般要求、出廠、貯存、運輸、計量和檢查、處理、處置,以及信息管理等作出了規定。   本標準適用於對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工作全過程的管理。
  • 戴曉虎: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性及處理處置過程中暴露風險...
    已有《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泥質》(GB24188-2009)、《農用汙泥汙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等汙泥處理處置標準對糞大腸菌群、細菌總數、寄生蟲卵等進行限值控制,但尚未涉及到病毒的控制值。汙水廠汙泥處理處置環節中病毒的賦存、傳播、滅活及暴露風險還不夠清晰,需加強汙泥衛生化相關的基礎理論及技術方面的研究。
  • 汙水處理廠的行業概況及處理方式
    一、行業概況(1)基本情況汙水處理是利用一定的技術方法,將汙水所含的有機汙染物、固體懸浮物、氨氮、磷、細菌等汙染物分離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從而使汙水得到淨化的過程。除前述方式外,也可以通過OM方式,直接將汙水處理廠交由服務商進行專業化運營。根據中國數據,截至2013年底,我國採用市場化運營的城鎮汙水處理廠佔比為47%,即半數左右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實現了市場化運作。隨著國內汙水處理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化運作在效率、資金籌措等方面的優勢,該種方式將逐步成為主要的汙水處理廠運營方式。
  • 湖南:星沙汙水處理廠引入汙泥處理公司
    這些汙泥大多從其他汙水處理廠中搬運過來,生活著專門以有害物質為食的微生物,通過3個月左右的馴化過程,這些微生物就能活躍地處理汙水了。星沙汙水處理廠的專職化驗人員每日進行水質和工藝參數的化驗檢測,通過調節工藝參數為微生物創造理想生活環境,保持活躍程度。
  • 同濟大學李詠梅:過氧化鈣在汙泥預處理和汙水深度處理的應用研究
    目前,厭氧消化是一種汙泥穩定化處理的重要手段,能夠實現汙泥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處理目標。然而,我國市政汙泥有機質厭氧生物轉化率明顯低於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此外,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大量的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學品被使用後通過各種途徑排放到水體環境中,使得這些化學品成為汙水和汙泥中不可忽視的新型汙染物。在厭氧消化處理過程中如何有效解決上述矛盾是汙水廠運用厭氧工藝所面臨的重要難題。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對現代化的汙水處理廠而言,汙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汙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複雜、且花費最高的一部分。一、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概覽近年來,住建部、環境部等國家相關部門先後頒布了《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HJ-BAT-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汙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等政策及指導文件,對汙泥處理及處置給出了推薦路線。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在環保行業裡,汙泥處理處置仍是一塊相對落後的領域。也是我國亟需加速提升的一個領域。伴隨城鎮汙水處理規模的擴大,汙泥作為汙水處理副產物也大量產生。按照城市汙水以乾物質計平均0.02%的含固率估算,可產生幹汙泥3.14萬噸/天。按照汙泥脫水前80%的含水率計算,每天產生溼汙泥15.7萬噸。全年以360天計,2014年全國年產生溼汙泥達5652萬噸。
  • 汙水處理廠環保督察監察要點|指南,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活性汙泥...
    、構築物的主要設計參數,核對主要的參數;   3、一般處理工藝全流程至少為幾小時,所以如提前通知,檢查時出水為前面幾小時的,甚至更長,或加水稀釋的;   4、檢查全流程水泵、加藥系統、設備等的運行情況;如對於沉澱池,可檢查出流堰口的流量,帶泥情況,表面負荷大小等;對於活性汙泥處理系統,可檢查汙泥膨脹情況,汙泥解體、汙泥反硝化、汙泥泡沫等情況;厭氧處理的溫度
  • 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的思考
    ;二是汙水廠的價值取向也有對提質增效有內在需求。第二、汙泥處理——全循環挖潛利用按照汙泥處理減量、穩定、無害和資源化的目標,上海汙泥通過幹化焚燒後,減量、穩定和無害基本做到,但資源化還有待提高,針對如何提高汙泥資源回收利用效率的問題,姚傑提出了兩點思考建議:一、提高能源自給率目前,汙水處理廠能源自給率較低,汙水汙泥中的能源利用率亟待提高
  • 李激教授|城鎮汙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運行評估與再提標重難點分析
    2.3 設備設施選擇與維護 對於執行一級A標準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從預處理到生物處理到深度處理,不僅流程長,而且設備多。汙水處理廠絕大部分設備設施需要24 h 連續運行,故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轉對汙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尤為重要。通過對100多座一級A標準的汙水處理廠關鍵設備設施的調研發現,設備設施選擇和運行過程尚存在一些問題。
  • HPB技術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中的創新與實踐
    HPB技術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中的創新與實踐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加及汙水收集率的提高,汙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另外,汙水處理廠還面臨著從一級B標準提升至一級A標準、準IV類或更高標準的任務。
  • 廣東:《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1.0.2 本標準適用於廣東省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城鎮地下汙水處理廠、汙水泵站、調蓄池等地下汙水處理設施的通風與臭氣處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管理。對於採用地面加蓋或半地下等方式形成有限空間的非全地下汙水處理設施的通風與臭氣處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管理,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歐美50%以上的汙泥採用厭氧消化處理,產生的沼氣轉化為電能可滿足汙水廠所需電力的33%~100%。但汙泥厭氧消化在我國應用的並不順暢。我國建設的約50 座汙泥厭氧消化設施中,可以穩定運營的只有20 餘座。主要原因是由我國汙泥泥質差、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低。我國汙泥含砂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低、汙泥可生化性差,消化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產沼氣率等指標普遍未達到國外標準。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的排放控制和汙水資源化利用,保障人體健康,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結合我國《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分年限規定了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廢氣和汙泥中汙染物的控制項目和標準值。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城鎮汙水處理廠水汙染物、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和汙泥的控制一律執行本標準。    排入城鎮汙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和醫院汙水,應達到gb8978《汙水綜合排放標準》、相關行業的國家排放標準、地方排放標準的相應規定限值及地方總量控制的要求。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 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
    為解決「垃圾圍城」和「生活汙泥」這一社會頑症,贊皇縣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勇挑社會責任,採用北京金隅中央研究院的最新研發成果,由金隅建都設計院總體設計,投資1.25億元,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泥,該項目建成後日可處理生活垃圾300噸,日可處理生活汙泥200噸,真正實現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將徹底解決「垃圾圍城」這一社會頑症,成為「政府的好幫手、城市的淨化器
  • 汙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汙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汙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汙泥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汙泥消化法具有穩定和滅菌、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最終產物無臭以及上清夜 濃度低等優點,因而特別適合於中小型汙水廠的汙泥處理。厭氧消化目的在於減少汙泥體積,穩定汙泥性質。
  • 汙水處理廠施工工藝流程
    汙水處理廠工藝流程二級解決:生物化學解決,廢水中的汙染物被微生物菌種轉化成汙泥。2、二級處理汙水生化處理屬二次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澱的懸浮物和溶解的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可分為活性汙泥法、AB法、a/o法、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池法、Cass法和土地處理法。現階段,大部分城市汙水處理站選用活性汙泥法。
  • 浙江省《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報批稿)
    2術語   2.0.1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 buried municipal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也稱地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構築物位於地面以下,設備操作區封閉,地面層可進行土地綜合利用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包括全地埋和半地埋等形式,汙水廠由地面層和地下廠區組成
  • 嘉興汙水處理廠日處理60萬噸汙水
    「我們處理好的水經過排海泵房,打到高位井,然後靠壓力通過長2.05公裡的深海排放管排入杭州灣,使城鎮內河水域基本實現汙染零排放。」汙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省、市環保部門在高位井安裝了很多取樣裝置,實時監測出海水質,「這是由第三方監管的。在我們排海之前,他們會自動檢測COD等數據是否符合國家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