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志毅:國內偏光片上遊...

2020-12-05 電子信息產業網

11月20日—21日,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志毅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阮志毅強調,在「圍城」內的從業者要發揮自身優勢,深耕產品應用的著力點。而在「圍城」外的企業或者投資者,要評估好投資方向,重點關注偏光片上遊材料的發展機會。

國內偏光片市場存在較大替代空間

作為國內最優秀的偏光片解決方案和供應商之一,阮志毅對產業的發展歷程如數家珍。據阮志毅介紹,國內偏光片產業的發展是從1996年起步的,不過,那時候主要是以TN的偏光片為主,還不能做TFT。經過2001年溫州僑業建成一條TN/STN偏光片生產線,2004年緯達光電建成一條TN/STN偏光片生產線後,直到2009年,國內TFT偏光片產業才真正開始起步,但主要還是以窄入TFT偏光片為主。經過幾年的技術積累、國外先進設備的引進,以及專業人才的幫助,如三利譜、盛波這樣的國內企業先後建成了TFT偏光片生產線,國內偏光片產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

據統計,國內已有及在建G8以上產線近20條,全部達產後,產能將達3.7億平方米/年,其中1.5億平方米的需求是2018年以後新增的。

「根據國內G8以上液晶面板生產線的生產狀況,預計面板產能為1.8億平方米/年。而偏光片的產能是面板的兩倍,約為3.7億平方米/年。國內目前已經投產的偏光片產能為2.86億平方米/年。似乎尚無法滿足國內大尺寸LCD面板生產的需求。」阮志毅分析說。從數據來看,國內偏光片市場是有需求缺口的,而且存在較大發展空間。正是因為發展空間的存在,使得國內偏光片行業不斷成為投資熱點。

以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偏光片企業為例,三利譜以中小尺寸市場為主,主攻手機用偏光片;盛波以TV市場為主,主攻中小尺寸TV偏光片;南京LG也是以TV市場為主,但主攻大尺寸TV偏光片。阮志毅表示,如三利譜和盛波這樣的企業,因為規模和體量相對較小,所以都有擴大規模、增加產能的需求,這也與國內偏光片產業發展機會多相吻合。

國內偏光片行業成為投資熱點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企業開始關注偏光片行業,或投資,或轉型。

據公開的國內偏光片生產線投資意向項目數據,總投資金額超過100億元的項目就有3個。江蘇海安的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分兩期建設4條TFT-LCD偏光片生產線,年產8400萬平方米;四川成都的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分三期建設;安徽合肥的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規劃打造4條2500mm偏光片產線。

「我想用『圍城』來形容如今的狀況。城外的人看到國內偏光片市場好像很熱鬧,機會很多,但實際上,城內的偏光片企業正負重前行。」阮志毅感慨道,從國內市場的產能供需關係來看,確實是供不應求,但如果從國際範圍來看,偏光片市場的總體產能卻是供過於求的。目前,很多國外偏光片企業都瞄準中國市場,欲分一杯羹。從盈利狀況來看,由於偏光片產業的盈利情況跟面板的市場走勢相關性很強,面板價格不斷下探,特別是32英寸產品在最近一兩年更是跌破了成本價,從而導致偏光片的盈利水平較弱。有些企業雖然連續五、六年營收都在增長,且增速很快,但是利潤卻逐年降低,甚至開始負增長。從偏光片的原材料供應來看,目前70%以上的偏光片原材料都是國外進口,進口成本很高。雖然國內也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偏光片原材料的生產、研發,但都還處於起步階段,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國內偏光片市場到底是賽道還是跑道

偏光片市場的發展除了受到競爭壓力和盈利能力的衝擊外,還受制於上遊配套因素的影響。

阮志毅表示,偏光片產業的建設周期比較長,從基建、調試、良率爬坡到客戶認證,一般需要3到5年的時間。而且,還有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等特點,人員和團隊的穩定性也會直接影響到良率爬坡。此外,國內偏光片產業的利潤較低,不足5%,而偏光片原材料的發展空間大、利潤高,這或許也是偏光片企業的另一個發展機會。

「國內偏光片市場到底是賽道,還是跑道值得思考。在我看來,如今的偏光片市場是一個馬拉松的跑道,因為需要從業者不斷堅持,才能有所收穫,這個過程既漫長,又艱辛。不過,偏光片上遊材料市場則是一條新賽道,它可能投入高、風險高,但回報也相對很高。」阮志毅表示,雖然我國的偏光片上遊配套能力較弱,市場還是一片空白,但正是因為能力提升空間大,才有更多機會;正是因為市場存在空白,才擁有更多空間。未來,能不能在這個白板上寫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或者譜上一首好聽的歌曲,還需要從業者不斷探索和努力。

最後,阮志毅強調,在「圍城」內的從業者要發揮自身優勢,深耕產品應用的著力點。而在「圍城」外的企業或者投資者,要評估好投資方向,重點關注偏光片上遊材料的發展機會。總之,內外聯合、整合資源,大家一起考量,共同改善偏光片產業上遊供應鏈,改善國內偏光片供應的內循環態勢。

相關焦點

  • 三利譜:盈利拐點顯現 募資加碼超寬幅TFT-LCD偏光片
    創始人張建軍是國內偏光片領域的領軍人才,主持國內多條偏光片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具有豐富的研發經驗。成立十餘年來,三利譜研發團隊在創始人張建軍的帶領下,始終紮根於技術研究,摸索並掌握了製造偏光片過程中的關鍵工藝參數,在關鍵技術、配方、工藝訣竅和良品率控制方面都有較深的積累。
  •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25 來源:壹點網     北京時間03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LCD產業向中國轉移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上遊構成偏光片的光學材料,材料成本約佔偏光片全部成本的73%。根據IHS數據,2014年到2020年,我國偏光片始終存在著30%-50%的供應缺口,市場需求巨大,還需要通過大量進口偏光片才能滿足面板廠商的需求。四、國內偏光片廠商相對於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廠商而言,我國偏光片的發展是以盛波光電於1997年從美國引進一條偏光片生產線為開端的。其後2000年、2001年國內企業相繼生產TN/STN-LCD用偏光片。
  • 偏光片角度怎麼看_偏光片廠家排名
    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其中液晶電視用多層光學補償膜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0%以上,是國內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商主要的偏光片供應商。   日東電工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於五大部分:光電產品、工業膠帶、醫療產品、內部交易和其他,偏光片所在的光電產品每年佔總營收的比例達60%以上。
  • 偏光片中國規模47億美元 三利,盛波,LG化學,SDI等產業布局
    偏光片生產主要由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主導,我國臺灣的奇美、明基、力特等偏光片廠商也佔據了一定份額,我國大陸廠商則是由三利譜(48.840, -1.10, -2.20%)、盛波光電主導偏光片研發和生產。
  • A股:電子行業半年業績預喜超九成 三利譜偏光片龍頭蓄勢待發
    另外,包括金溢科技(002869)(762.25%)、天華超淨(300390)(580.00%)、大立科技(002214)(463.94%)等在內的25家公司預計中報淨利潤同比翻倍。分析指出,電子行業處在大周期起步階段,技術更新、需求增加以及供應鏈市場份額提升,這三股推動力量都在上升之中。三利譜(002876)是電子行業中報業績預增幅度最大的。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 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而液晶面板產業向國內轉移必定會帶動上遊產業鏈發展,偏光片作為液晶面板的上遊材料也將受益。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在國內偏光片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A股相關公司卻難以擺脫虧損現狀?由於偏光片生產技術門檻較高,目前主流的偏光片製造商仍集中在日韓,自2013年起,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為偏光片製造行業三巨頭,隨著中國臺灣和大陸偏光片產業的發展,三大巨頭的市場份額也從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66%,國內三利譜、盛波光電等企業市場份額從起步的0%上升為8%。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而液晶面板產業向國內轉移必定會帶動上遊產業鏈發展,偏光片作為液晶面板的上遊材料也將受益。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在國內偏光片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A股相關公司卻難以擺脫虧損現狀? 由於偏光片生產技術門檻較高,目前主流的偏光片製造商仍集中在日韓,自2013年起,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為偏光片製造行業三巨頭,隨著中國臺灣和大陸偏光片產業的發展,三大巨頭的市場份額也從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66%,國內三利譜、盛波光電等企業市場份額從起步的0%上升為8%。然而,相較於國內面板產能的市場佔有率,本土偏光片的供給關係仍較為緊缺。
  • 明基材:偏光板產業擴產不積極,預料偏光板還是供需吃緊
    明基材:偏光板產業擴產不積極,預料偏光板還是供需吃緊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29 來源:時報資訊     北京時間04月29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明基材:偏光板仍供需吃緊,部分尺寸調漲。
  • 偏光片成本佔整個液晶面板成本的10%-15%,偏光片廠三利譜被低估
    北京時間11月0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三利譜(SZ002876),被低估的偏光片行業NO.1。正文:三利譜的發展和未來一:三利譜及其產品、經營模式簡介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Z002876)是國家級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坐落於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鎮,佔地10萬平方米。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偏光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LCD 偏光片行業國內最優秀的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排名前二。
  • 資訊:杉杉股份擬收購LG 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行業格局或將洗牌
    長期以來,LCD偏光片生產主要由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主導,我國臺灣和大陸廠商跟隨,但這一格局被杉杉股份打破。6月9日晚間,杉杉股份(600884.SH)公告擬出資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
  • 國產超寬幅偏光片產品蓄勢待發
    《紅周刊》:杉杉股份擬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公司股價大漲近50%,不過讀完杉杉股份的公告,我有一些偏光片行業的問題想問邱諍。邱諍:什麼樣的問題呢?雖然目前因為數據有限,無法精確計算出其淨利潤是多少,但至少可以看出,其盈利能力還是遠遠高於A股中主營偏光片業務的深紡織和三利譜。邱諍:沒錯,深紡織和三利譜兩家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合計僅約36億元,淨利潤合計僅0.7億元左右,當然無法與LG化學的LCD偏光片業務相比。
  • 解析投資:一文了解偏光片市場
    上遊構成偏光片的光學材料,材料成本約佔偏光片全部成本的73%。根據IHS數據,2014年到2020年,我國偏光片始終存在著30%-50%的供應缺口,市場需求巨大,還需要通過大量進口偏光片才能滿足面板廠商的需求。四、國內偏光片廠商相對於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廠商而言,我國偏光片的發展是以盛波光電於1997年從美國引進一條偏光片生產線為開端的。其後2000年、2001年國內企業相繼生產TN/STN-LCD用偏光片。
  • 未來中國偏光板廠三利譜、盛波光電利用地利及價格優勢佔領市場
    未來中國偏光板廠三利譜、盛波光電利用地利及價格優勢佔領市場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12 來源:鉅亨網     北京時間03月1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中國偏光板市場供需失衡 臺、陸廠搶大餅。
  • 國內偏光片企業加速布局 未來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行業發展趨勢為國產品牌發展帶動國內面板投資增長,進一步帶動上遊原材料的國產化。偏光片生產企業主要為日本、韓國企業,產能TOP3的分別為日東、LG化學以及住友。2019年全球偏光片產能共6.8億平米,若考慮外資在中國大陸工廠,中國大陸產能合計約2.4億平米,其中國內企業產能共7300萬平,國內企業自給率處於較低水平。國內超寬幅產線建設加速,已有部分2500mm產線在建,未來在裁切效率方面更具優勢。
  • 產業鏈 | 偏光片,這些乾貨你應該知道
    公司,LG化學以及三星SDI;日本排名第二,佔比約佔25%,主要企業包括日東電工、住友化學、三立子、寶萊等;臺灣地區的產能近年來隨著臺灣面板產業發展停滯而逐年下滑,目前產能佔比約為18%,主要企業包括奇美材料和明基材料,以及住友化學的臺灣子公司住化電子等;我國大陸產能約佔21%,主要企業包括LG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盛波光電、三利譜等。
  • 偏光片工作原理(附:2019年產業鏈匯總)
    某些偏光片企業,如LG化學等,可自產AG膜,但其他類型表面處理能力有待發展。而如力特光電,及國內盛波光電、三利譜等企業,尚未掌握TAC膜表面處理技術。表面處理技術即使在行業內也擴散較慢,因此擁有不同TAC膜處理技術的企業享有一定的市場。不同企業在TAC膜表面處理技術優勢各有千秋
  •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手機用OLED偏光片已批量供貨
    預測趨勢走向,解讀內幕,值得關注~3月26日,三利譜(002876.SZ)在互動平臺表示,手機用OLED偏光片已批量供貨,電視用OLED偏光片目前暫未批量供貨。此前,三利譜TFT偏光片是以中小尺寸為主,近年來三利譜將目標瞄向獲利更高的大尺寸偏光片市場。目前,三利譜光明廠區中小尺寸產能利用率接近飽和,子公司合肥三利譜產能釋放。產能釋放帶動公司收入與利潤持續快速增長。展望2020年,合肥廠逐步穩定後,有望給合肥廠帶來明顯利潤彈性。
  • 過度依賴進口 國內電視偏光片產能不足
    【中關村在線電視頻道原創】最近,有權威報告指出,2014年國內液晶電視偏光片自給率較低,主要依靠進口,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根據調研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本土面板廠,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等,對偏光片的實際需求規模為4800萬平方米。
  • 【深度】國產偏光片的潰敗、掙扎與重生
    深紡織A擬引進日東電工技術建設一條幅寬為2500mm,年產3200萬平米的偏光片產線,合肥三利譜寬幅1330mm偏光片生產線開始投產,實達集團成都偏光片項目開工,深圳興飛投資100億元開工西部首個偏光片超級工廠,中國臺灣偏光片供應商誠美材(原奇美)針對部分面板廠漲價5-10%。與此相對的則是外媒報導LG化學擬出售中國偏光片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