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光纖導光的數字全息微形變測量系統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建立基於光纖導光的數字全息幹涉微形變測量系統,首先,利用1×2單模光纖耦合器將雷射源輸出光分為照明光和參考光,實現光路結構簡單、緊湊和穩定性好;然後,通過短焦距和長焦距準直透鏡分別對照明光和參考光進行準直擴束,使得參物光強度接近1:1,從而獲得高信噪比的數字全息圖。利用基於數字全息的雙曝光方法對鋼板的波長量級微形變進行實驗測量。通過全息記錄、再現及相位解包裹得到高精度的測量結果。實驗結果表明,建立的基於光纖導光的數字全息微形變測量系統具有光路簡單、穩定性好等特點,而且測量精度高。
關鍵詞:數字全息;光纖導光;形變測量;相位解包裹

0 引言
數字全息採用光電探測器作為記錄介質,計算機模擬參考光進行全息再現,可以獲取物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重構物體的三維形貌。該技術具有可處理相位信息、高效自動化、實時測量、穩定性高等諸多優點,近年來被廣泛研究和應用。特別在微形變測量領域,數字全息方法作為一種相干測量方法,具有非接觸、實時性、高解析度、全視場等特點,倍受眾多研究者關注。雙曝光全息幹涉法是典型的用於微形變測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將初始物光波面與變形以後的物光波面相比較。在記錄過程中對形變物面作二次曝光,一次記錄初始物光波的全息圖,一次記錄形變後物光波的全息圖。用原參考光進行全息再現,得到形變前後的兩物光波面相干產生條紋,通過分析條紋,了解波面的變化信息。目前,數字全息光路主要採用透鏡、稜鏡、波片以及空間濾波器等光學元件構建相干成像光路,而這些分離光學元件穩定性不高且體積大,非常不利於測量系統的小型化、穩定性,大大限制了全息系統的實際測量應用。
採用光纖波導替代全息光路中各種分立光學元件,使系統更加緊湊、穩定,此外光纖可繞曲、抗電磁、耐腐蝕的特點,使系統適於複雜環境、封閉結構、強電磁和強腐蝕等環境。因此,本文設計並建立了基於光纖導光的數字全息微形變測量系統。具體方法是,利用1×2單模光纖耦合器將雷射源輸出光分為照明光和參考光,同時通過短焦距和長焦距準直透鏡分別對照明光和參考光進行準直擴束,使得參物光強度接近1:1,以獲得高信噪比的數字全息圖。通過對發生了波長量級微形的鋼板進行實際測量,驗證了本文建立系統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1 雙曝光數字全息幹涉測量原理
數字全息原理如圖1所示。物參光在相機光敏面幹涉記錄,計算機模擬參考光,用菲涅爾-基爾霍夫衍射關係,對物光波進行數字重建,XY平面為物平面,xy平面為全息記錄平面,ηζ平面為再現平面,d』為全息記錄距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4920.htm


在滿足菲涅爾近似條件的情況下,再現物光波表示為:


相關焦點

  • 基於FPGA的數字閉環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設計
    摘 要:光纖陀螺儀是一種用來測量角速度的傳感器。為了檢測調製解調電路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並提高陀螺的實際應用精度,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及其測試系統,能有效地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
  • 基於LabVIEW的光纖布拉格光柵動態解調系統
    基於LabVIEW的光纖布拉格光柵動態解調系統 為了實現光纖光柵動態解調的目的,採用了一種基於長周期光柵(LPFG)邊緣濾波特性解調光纖布拉格光柵(FBG)的動態應變檢測系統。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基於多芯光纖的雷射系統
    以下文章來源於光波常 ,作者刁新財、李佳文基於單芯光纖的雷射放大器受限於自聚焦等非線性效應,在功率提升方面遭遇瓶頸。使用大模場面積光纖可以提升放大功率,但較大的模面積會引入高階模式,在高泵浦功率下出現橫模不穩定影響光斑質量。
  • 基於FPGA的分布式光纖檢測系統設計
    城建施工、洪水侵襲、人為破壞、地殼運動等人為行為或者天災的破壞,都很容易造成光纖線路的故障。如何有效地保證光纖通信系統的可靠性,一直是一個有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本設計在光纖通信的基礎之上,通過對光纖通信監測系統的可靠性進行研究。以FPGA代替傳統的 MCU架構完成數據的採集和處理,能完成高速的實時數據採集,測量誤差小,工作可靠性高。
  • 【RT FORUM專欄】基於光纖光柵原理的地鐵道岔監測系統設計
    摘 要 :針對地鐵道岔監測問題,提出一種基於光纖光柵原理的監測系統。對目前的監測手段進行比較,對基於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的監測系統進行闡述,對轉轍機動作杆施加壓力,系統測試精度達土0.1 kN,有利保障地鐵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軌道交通行車的關鍵基礎設備—— 道岔,其運用狀態與行車安全暢通直接相關。
  • 上海光機所在單次曝光相移數字全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物理聯合實驗室研究員朱健強團隊利用費馬螺旋透鏡產生的渦旋參考光與被測物體的多重複制像進行幹涉記錄,進而實現了單次曝光相移數字全息成像,相關技術方案在可見光波段進行了實驗驗證。
  • 3分鐘了解光子晶體光纖
    由於具有優良的傳輸特性,光子晶體光纖迅速在全球受到重視。微結構光纖發展初期,其導光機制主要是全內反射導光和光子帶隙導光。近年來,人們發現空芯微結構光纖中還存在一種不同於光子帶隙的導光機理——反諧振導光機理。
  • 基於PZT壓電陶瓷的光相位調製!
    打開APP 基於PZT壓電陶瓷的光相位調製!PZT壓電陶瓷移相器也是各種幹涉儀器中的主要組成部件,它的精度將直接影響幹涉儀的測量精度。 當光纖作為光的傳播媒介時,如光纖微分幹涉儀、可調諧光纖雷射器等,光的位相會隨傳播的長度而發生變化。例如,把光纖纏繞到PZT壓電陶瓷上,在施加電壓信號時,壓電陶瓷產生微形變,從而改變纏繞在壓電陶瓷上的光纖的長度及折射率。當壓電陶瓷發生周期性微形變時,光纖長度周期性變化,則傳播光的位相也發生周期性的變化。
  • 光纖雷射水聽器的PGC實時全數字解調系統
    文章概述了基於麥可遜幹涉儀的光纖雷射水聽器的相位載波零差法(PGc)調製解調原理,通過數學推導及仿真,分析了調製信號和混頻信號的頻差是導致全數位化解調結果錯誤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該誘導因素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實現了基於DSP的1MHz採樣頻率下使用PGC方法的全數字實時解調系統。
  • 信息爆炸時代 全息技術數字存儲拓展想像空間
    在巨大的市場推動和需求牽引下,歐美國家和日、韓等國政府及研究機構對三維存儲技術和顯示技術的基礎研究也急劇升溫,新的材料、器件、方法與系統在近兩年不斷突破和問世。  曹良才指出,根據全息顯示採用的光波調製器件的工作原理,全息顯示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電壓驅動對光波調製器件寫入信號,對光的復振幅進行調製,如聲光調製器、數字微反射鏡、矽基液晶等空間光調製器。
  • 基於渦旋光模式分選器和環芯光纖的渦旋光通信系統
    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餘思遠團隊在渦旋光通信集成器件及光纖通信系統取得新進展。他們基於團隊發展的螺旋坐標光學理論而研製出的渦旋光模式分選器集成模塊、以及獨特設計的新型環芯光纖,採用8個渦旋(OAM)模式復用並同時結合波分復用、模分復用和偏振復用的多維復用技術,實驗演示了50 km環芯光纖傳輸的渦旋光通信鏈路系統。
  • 基於S3C44B0的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工程上通過光纖法-柏分析器,將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器輸出的光信號解調為電信號,再由電路系統進行處理。因此,如何控制光纖法-柏分析器工作、準確分析解調信號是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信號處理系統的基本問題。同時,常常作為特殊和重大應用領域的監測設備,對系統的智能化、網絡化等功能,也是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 多路數字視頻光纖傳輸系統的設計,軟硬體架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8711.htm項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項目名稱、項目的主要內容及目前的進展情況(1)項目名稱:基於
  • 解析基於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的高壓海底電纜
    1 海底電纜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1.1 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的定義和特點分布式光纖傳感器是利用光波在光纖中傳輸的特性,可沿光纖長度方向連續地傳感被測量(溫度、應變等)的信號傳輸系統。此時,光纖既是傳感介質,又是被測量的傳輸介質。傳感光纖的長度從一千米達上百千米,很適合應用在海底電纜的檢測中。
  • 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這些都是電力系統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紅外測溫儀、紅外成像儀、感溫電纜、熱電阻式測溫系統等只能對電力系統的局部位置進行測溫,無法為安全、經濟運行、高效檢修提供科學依據。而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能夠實現多點、在線的分布式測量,實現了運行設備的實時在線監測,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現場出現的高溫、燃燒、爆炸、火災等事故應急不備的問題。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SPIRIT所用的光纖陀螺尺寸僅為76mm(直徑)×66mm(高),重量454g,功耗1W,適用於衛星上有限的空間和電源條件。  2、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  諾格公司自1988年開始研製基於光纖陀螺的IMU系統,代表產品分為uFORS系列與FOG-200系列,前者精度低突出小型化特徵,後者精度高、應用於IMU、AHRS等軍用系統。
  • 基於STM32的光功率實時監測系統設計
    在各種光纖線路的監控維護系統中,光功率監測是最簡單、成熟,應用廣泛的方法,通過對通信光纖中分出的3%~5%的光功率進行實時監測,就能實時地掌握光纖通信線路的狀況,為光纖通信線路的維護管理提供依據。傳統的光功率監測系統首先是光進入PIN光電二極體後,產生了電流信號,且此信號與輸入光功率呈線性關係,最後經程控放大電路和I/V變換放大到所需電壓。
  • 長飛特種光纖系列之四:用於分布式測溫系統的多模光纖和少模光纖
    一、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需求   溫度是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溫度的測量非常重要。溫度變化的監測,可以有效的避免隧道、管線及高溫反應爐等安全隱患的發生,以及發生事故時協助救援方案的制定。然而傳統的測溫技術由於感溫電纜測溫精度和定位精度差等原因不能滿足要求;精確度較高的點式測溫儀或熱電偶又解決不了線性與連續監測的需要。
  • 基於LabVIW的光纖水聽器閉環工作點控制系統
    因此,其信號檢測比其它類型的光纖水聽器要困難得多。伴隨著光纖水聽器技術近30年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抗相位衰落的信號檢測方法[1~9],其中閉環工作點控制屬於主動相位補償的一種,具有簡單、線性度好和抗光源相位噪聲等優點[1,6],但是幹涉儀中壓電陶瓷(PZT)的引入,大大降低了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且操作不方便。
  • 基於LTC1068光纖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信號處理
    摘要 介紹了基於法拉第效應的光纖電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並利用開關電容濾波器LTC1068進行光纖電流互感器給出的測試結果表明,利用LTC1068進行二次側信號的處理方法實用有效,完全滿足測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