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豹的正經科普丨新的空間站與新的太空人

2020-10-11 小豹吃瓜

小夥伴們知道之前傳的很膩害的說2020年將是「中國航天大年」這件事麼?


2020年,含「中國芯」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成功建立;2020年,「天問一號」首戰出徵,踏上「繞、落、巡「三合一的「奔火之旅」;2020年,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榮耀歸來,中國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


說到「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太空試驗調試早已結束,也已經取得諸多重要科研和試驗成果


下一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開始新空間站的發射和建造工作,相關科研人員目前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

中國空間站示意圖


18名太空人加入航天隊伍


據小豹了解,我國將在未來兩年中進行多達11次的高密度發射,先後將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這三個艙室將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


之後的載人飛行任務仍將高密度實施,因為航天員要在空間站中長期在軌駐留,並且還要依靠它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並為後續空間站的長期穩定在軌運營做準備。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18名預備航天員已經在10月1日加入航天員隊伍,其中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今後他們將參加空間站運營階段各次飛行任務。

部分選拔太空人


至少12人進入太空


在空間站建造和調試期間,大概還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目的是在空間站的組建和調試工作中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項目,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兩年間11次高密度發射,空間站主艙段的升空將主要由長徵五號(胖五)完成,三個主艙段意味著胖五要出徵三次,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的8次發射或將分別由長徵二號f型火箭和長徵七號等完成。


綜合考慮了航天員的年齡、飛行經驗,身心狀態與後續的發展等因素,統籌搭配了4次飛行乘組,每個乘組是3個人,(暫定)是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這也就是說在未來兩年中,我國家至少會有12人次進入太空,參與空間站各艙段的建造和調試工作。

天舟貨運飛船


中國新式空間站


美俄歐等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雖然規模要更大,但它是多國參與的一個國際項目,而且先前傳出消息稱國際空間站的某些艙位漏氣,有些窗壁甚至已經出現斑點,俄羅斯航天局負責人聲稱國際空間站或於2024年被迫退役,這樣的話屆時地球外太空或將只有我國的空間站在運行。


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發射工作將在嫦娥發射之後執行。


不過目前我國的載人航天計劃並不只是空間站的建造調試和科研工作,還有載人登月等方面的計劃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就表示:在空間站的建造和調試同時,我們還在組織載人月球探測的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空間站內部示意圖


我國新式空間站的太空在軌建造將大大提我國的宇宙空間科學研究能力。目前我國科學家已經從航天醫學、航天生物學,到微重力流體物理學等十多個方向的科學研究已經在空間站科研計劃中「安排」上了。並且艙外還設計了「暴露平臺(可以用於進行艙外試驗)」和大型載荷掛點,支持開展空間站外暴露式科研實驗。


相信通過全體航天人的努力,我們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一定會邁得更穩,更遠。


聲明:素材來源《觀察者網》10月7日文章《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建空間站,航天員均已選定》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小豹的正經科普丨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下)
    嗨~小夥伴們在上一篇文章中,和小豹一起回顧了人類關於火星的初步探索歷程,20世紀60至70年代,人類完成了對於火星的飛掠及著陸[1] 素材來源:中國航天科普《太空探索》2019年第7期
  • 小豹的正經科普丨你一定要知道的小行星追「星」秘籍
    猜猜小豹愛豆是誰呢?作為一名合格的「 追星一族」要知道些什麼呢?咳咳咳,跑題了跑題了。。今天講的「追星一族」追的「星」是天上的小行星。不知道的就跟著小豹一起往下看吧~01先來認識一下小行星「小行星」和「行星」,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 每經15點 | 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目前國際空間站太空人...
    每經編輯:趙慶1丨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據澎湃新聞,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23時01分,大約經過27小時的飛行後,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4位太空人將在空間站上值守6個月。新加入4位太空人後,目前國際空間站人數擴大到7人。
  • 小豹的正經科普丨金星用八年的時間,畫了一朵五瓣玫瑰花
    小豹在開頭放的圖片是一張簡化的示意圖:雖然是在三維的情況下計算得到的軌道,但是當我們把視角移動到以黃道北極為中心的時候
  • 外媒攬要丨9月26日晚報:NASA太空人準備在空間站完成美國大選投票
    原標題:外媒攬要丨9月26日晚報:NASA太空人準備在空間站完成美國大選投票1、NASA太空人準備在空間站完成美國大選投票美聯社:美國大選將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計劃從空間站完成大選投票。
  • 太空人回到國際空間站,可怕漏氣了
    國際空間站(ISS)上的太空人已成功地縮小了小型空氣洩漏源的範圍,該洩漏源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託德在周二的美國宇航局簡報會上說,周一晚上進行的新一輪測試顯示洩漏發生在俄羅斯部分的一個服務模塊中。託德說:「我們將嘗試在故障排除計劃中提出更好的要點。」他解釋說,該團隊正在處理與以前相同的洩漏,而不是新的洩漏。
  • 俄太空人:國際空間站修補裂縫後仍在洩漏空氣
    (觀察者網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模塊艙日前出現長度為2-4釐米裂縫,機組臨時使用聚醯亞胺膠帶修補,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直播國際空間站機組與地面的通話顯示,修補後艙內的壓力繼續下降,且空氣流失的速度比修補以前更快。
  • 聯盟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運送新的機組成員
    美國東部時間今天凌晨1時45分,一艘聯盟號太空飛行器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飛船上有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凱特·魯賓斯和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和謝爾蓋·庫德·斯維爾奇科夫。截至發稿,太空艙已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太空人仍被封在太空艙內,進行各種檢查。
  • 探索太空丨長駐空間站的太空人如何解決飲水問題?
    【每日科技網】  剛剛過去的2020年發生了許多值得國人驕傲的大事,尤其是世人矚目的「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載譽歸來,實現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同時也代表了中國距離載人登月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 2020年十大太空飛行故事|SpaceX|太空人|國際空間站
    2020年,兩艘太空飛船從小行星上採集到珍貴的樣本;商業太空飛船能夠實現載人飛行;美國宇航局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創造了一項新的紀錄——女性太空人持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以下是2020年十大太空飛行故事:  1、SpaceX成功發射首位太空人
  • NASA: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 但不會對太空人構成危險
    據外媒BGR報導,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這促使太空人在尋找源頭時對空間站的一半進行封鎖。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這次洩漏不會對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的各個模塊將被封鎖,而美國宇航局將測量每個區域的壓力,以確定洩漏的來源。
  • 馬斯克「龍」飛船新內景曝光,太空人穿著T恤進入空間站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北京時間6月1日凌晨1點22分,搭乘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的兩位NASA太空人終於進入國際空間站,與等在那裡的太空人正式會面,標誌著SpaceX首次載人任務取得了又一裡程碑。
  • 新冠飛向宇宙?SpaceX老闆馬斯克確診,4名太空人進入空間站
    當地時間11月18日,瑞典電視臺報導,特斯拉CEO、SpaceXCEO兼CTO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在到訪瑞典後被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據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稱,他在瑞典逗留期間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但應該是被另一個來訪的美國人傳染的,馬斯克還發推文說他感覺很好,對他來說只意味著輕微的感冒。據此前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SpaceX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將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SpaceX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
  • 國際空間站新坐便器更考慮女性需求
    美國航空航天局花費2300萬美元為國際空間站打造了一座更能滿足女性需求的新坐便器。美聯社10月1日報導,新坐便器重約45千克,高71釐米,比空間站現有俄羅斯制坐便器輕40%、小65%。霍普金斯定於10月31日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工作。曾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女太空人香農·沃克說,舊坐便器沒那麼不好用,但細微改進能使女性感覺大不一樣。新坐便器仍以抽氣方式清除排洩物,可以收集尿液並加以處理,從中提取食用水。
  • 如果日本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殺害了法國太空人,該怎麼辦?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出現了一個流氓太空人。他偷了其他太空人的東西,還在乘坐聯盟號太空船逃離現場前,破壞了國際空間站並殺害了一名前來阻止他的同事。坦率地說,這將是一系列令人髮指的事件。毫無疑問,這個罪犯將受到懲罰。但是,應該由誰將這個人繩之以法?他又將在哪裡接受審判呢?
  • 太空人從空間站飄走了該怎麼辦
    首先,太空人一般不能自由浮動。在國際空間站外面,他們通過鋼筋編織的繫繩和太空飛行器相連,這繫繩的拉伸強度可以達到1,100磅。如果是兩個人離開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漫步,他們之間還會有繫繩相連。所以太空人想飄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其次,即使這根關鍵的繩子斷掉了,太空人們同樣有超完善的應急措施——噴氣式動力背包,人手一個背在背上,作為一個對艙外活動進行救援的簡單措施。
  • 中國選擇18名新太空人為發射空間站做準備
    中國太空人部隊成員合影留念。圖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局10月1日宣布,中國已為即將到來的空間站選擇了第三批太空人。18名新的太空人分為17名男性和1名女性。分別為人民解放軍空軍的飛行員中選出7名成為航天員。另外從航空、航天和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或技術人員中選出7名成為航天工程師。
  • NASA和SpaceX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商業太空人輪換任務
    「龍」號將由獵鷹9號火箭從39A發射臺升空,4名乘客將加速到約17000英裡每小時,並與國際空間站進行攔截。一旦進入軌道,機組人員和SpaceX任務控制中心將監控一系列自動操作,引導機組1號太空人到達他們在軌道上的新家。在軌道上飛行大約一天後,「龍」號太空人將進入對接地點,與空間站會合。飛船被設計為自動對接,如果有必要,太空人可以手動控制和駕駛飛船。
  • 兩名美國太空人結束國際空間站任務
    9年後重啟的載人航天項目如果兩名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那麼SpaceX將再次完成壯舉,不僅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還成功將他們接回地球。SpaceX也將被載入人類航天史冊。兩名太空人啟程時良好的天氣條件讓返程任務得以按計劃進行。
  • 空間站裡的太空人都在幹什麼?
    「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工作的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在天氣晴朗的夜晚用眼睛就能看見它。為什麼我們要花費巨資將國際空間站送入太空,還讓太空人長期駐留呢?也許下面這些關於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的日常工作能讓你對國際空間站的價值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