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動力系統企業消失?

2020-12-05 蓋世汽車資訊

電車匯消息:過去都是由零部件企業給整車企業提供電機配套,但是如今這一供需關係正在發生變化。數據顯示,2020年1-11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共有230家驅動電機供應企業,但是真正實現了批量裝機的企業不足此數據的一半,更有甚者,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申報的新產品電機供應商也是自己,在這樣的供應關係中,哪些電機會被優先採用不言而喻。即使車企的電機都是貼牌的,但也有一個不可否認的現象:第三方動力系統企業正在「消失」。

車企自產電機增多

以客車企業為例,2019年全部客車企業申報的新能源產品共有1093款,電機供應商有54家,其中配套產品數量超過10款的電機供應商有22家,配套產品數量最多的是綠控傳動。今年車企申報的新產品數量為575款,電機供應商有42家,配套產品數量超過10款的只有13家,而去年配套產品數量最多的綠控傳動今年只配套了36款客車產品。並且今年中車、宇通、金龍汽車、比亞迪、北汽福田等主流客車企業申報的新產品電機供應商均是自己。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是電機供應商數量在減少,另一方面車企也在有意扶持自己的電機裝配比例。對於車企的電機供應商是自己這一現象,有資深行業人士向電車匯表示,這些企業的電機多數都是貼牌生產的,它們自己本身不具備生產電機的能力,但是電控等組成驅動系統的其他零部件則是自己或專門設立的零部件公司生產的。

作為資源整合企業,整車企業發現多數第三方動力系統公司同樣是直接採購別人的電機來給自己提供配套,所以整車企業能夠用上自己品牌的電機也不足為怪。雖然電機的品牌顯示的是車企自己,但商用車驅動電機核心的技術或產品提供方目前也只有尼德科、精進電動、江特電機、寧德時代電機、中車電機等幾家企業。

電機企業賺錢能力減弱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整車企業與電機企業的關係是,整車企業購買第三方企業供應的動力系統(電池、電機、電控、轉向、空凋、制動系統、冷卻系統等),而這些部件就佔到了整車成本的近60%。但是隨著整車採購價格下探,迫使零部件降價,逐漸壓縮這些企業的生存空間。

從2015年開始,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被重視,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到了這個行業,門檻相對較低的電機領域成為了湧入者最多的領域,有數據顯示,當年新成立的電機企業就有近300家。

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資本市場的擴張速度。很快,電機市場就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不斷發生,從而導致電機企業大面積虧損。

電車匯統計了幾家電機行業的上市公司毛利率變化情況,發現從2015年至今,這些電機企業的毛利率逐漸收窄,尤其是近兩年降幅明顯。而這些都是電機行業中巨無霸的情況,在給整車企業供應電機過程中也更有話語權,它們的情況都如此,可想而知其他中小電機企業的情況。

正如今整車企業自產電機一樣,整車企業與電機供應商的關係已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機企業深度參與到整車的開發工作當中,最終整車開發完成後,車企的電機供應商搖身一變為自己了,雖然供應關係的事實沒變,但車企變成資源整合商後,電機企業只供應驅動電機,電控企業只供應電控,最終的用到整車上的驅動系統則是由車企自己組裝完成。如此操作之後,對於車企而言,零部件的成本降低了;而對於零部件企業而言,雖然利潤率降低了,但是深度綁定車企之後可以獲得規模效益。最終的結果就是第三方動力系統企業消失。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201202 發自北京

相關焦點

  • 把減振做到極致,記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中型商用車駕駛舒適性,早在2012年,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就啟動了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開發及應用項目。項目組成員黃遵國、曾令賢、李海雄(從左至右)三人正在研討中在項目負責人、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動力總成部動力總成一體化開發室NVH主任工程師李海雄的帶領下,該項目團隊歷時5年多時間,通過對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怠速舒適性、可靠性、輕量化、模塊化等內容的研究,推動東風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使東風商用車新一代中卡天錦D560成為國內外競品車型中動力總成懸下振動值最小的車型
  • 「龍擎」智造 東風商用車定義可靠整車的底氣
    這是東風商用車繼2019年11月發布龍擎動力品牌後,對一年運營成果的集中展示,充分彰顯了中國商用車企業在動力總成這一整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不懈探索成果,賦予了內燃機展承載更大行業價值的可能——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底蘊看整車的未來,業已成為心照不宣的共識。在快速迭代的排放門檻前,在追求高效的智慧物流中,龍擎動力品牌可以說是應勢而生,詮釋了中國全新一代「智造」的企業承擔與時代精神。
  • 共話新生態下的商用車發展之道 中國商用車新生態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商用車市場在第一季度打到歷史最低位,但是作為國計民生重要組成部分的商用車企業並未因此暫停,不僅在抗疫的戰場上屢建功勳,而且通過線上營銷、智慧服務等一系列應急方案迅速突圍,商用車市場尤其是卡車市場還不斷刷新歷史記錄,上演了一部絕地反擊的歷史大片。
  • 福特商用車電氣化,電子化,智能化戰略
    來臨時候,福特商用車是如何應對的呢?今天我們通過解讀福特最新在巴克萊汽車會議,瑞士信貸工業大會,美國銀行證券會議披露的報告來洞察福特商用車是如何應對變革的。在全球範圍內包括北美加入更多消費者消費得起的汽車產品序列通過Argo AI的世界級自動駕駛系統,建立新的面向客戶的業務福特當然明白要想商業成功,不是有戰略和方向核心必須要解決客戶需求和痛點,福特商用車(包括皮卡,卡車和箱貨)總結商用車客戶的六大核心需求
  • 東和邦泰:「商用車豎向雙目立體視覺智能限高防碰撞系統」
    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由企業自行申報,專家或行業媒體推薦,秘書處統籌資料收集篩選,由汽車電子產業專家委員會參照產品、企業、人物的創新性、創新類型、技術先進性,科技成果、智慧財產權、曾獲科技獎勵情況、企業技術經濟指標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評審。本屆汽車電子科學技獎從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6日,歷經五個多月的徵集,全程不收取任何企業的任何費用。
  • 攻堅克難 甲醇商用車發展再迎政策曙光
    因此,甲醇燃料可大幅改善重型商用車的經濟性。即相對於乘用車來說,甲醇燃料在商用車上的效益更加明顯。  如此有優勢的甲醇燃料,以往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吉利商用車研究院新能源動力部部長宋光輝告訴記者,一直以來,甲醇汽車低溫啟動以及甲醇供給系統的可靠性方面存在技術瓶頸。「純甲醇燃料在10℃以下冷啟動困難。
  • 新型商用車燃料電池驅動裝置
    將燃料電池用作動力裝置有利於商用車技術的發展。燃料電池在續航裡程和充電時間等方面明顯優於傳統蓄電池。為了實現相關技術的推廣,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該目標可通過調整燃料電池尺寸,推進標準化進程,以及提高系統可靠性而實現。Pierburg公司目前已開發出了全新的燃料電池產品,以此滿足未來商用車燃料電池驅動裝置在品質、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等方面的需求。
  • 這家500強企業又一個動力電池項目籤約
    上海蘭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蘭鈞」或「蘭鈞新能源」)是青山實業旗下企業,是一家集資金、技術、品牌、規模、供應鏈優勢於一體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在車用和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應用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規劃總監李雲強:收購是為了站在巨人的...
    這根煙囪倒下的地方,將建設總投資近 140 億元、規劃面積 1460 畝的濰柴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預計將於 2025 年全部建成。在這個產業園內,濰柴將打造涵蓋整車、整機、動力總成系統、電池、電機的新能源動力產業鏈。而這也仿佛昭告著濰柴轉型的決心。
  • 西門子攜手法雷奧打造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領域的全球領導企業
    · 致力於為全球大眾市場提供創新、經濟型的電動汽車高壓組件與系統 西門子日前與法雷奧集團籤訂協議,雙方將共同組建一家從事高壓動力總成業務的合資企業,從而在創新和經濟型高壓組件及系統業務領域佔據全球領導地位。
  • 2019開年大招 濰柴動力13G卓越動力上市
    【卡車之家 原創】2019年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濰柴動力「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日下午,濰柴動力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中國商用車動力系統的突圍與超越「濰柴動力13G發布暨卓越動力系統上市儀式,這是濰柴動力2019年打響的第一炮,贏得了開門紅。
  • 揭秘獅橋:中國首家商用車大平臺是如何煉就的
    如今,羅賓遜位居世界500強企業之列,是全球最大的公路貨運企業之一,也是北美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其沒有一輛卡車。當前,在中國物流市場上,無車承運平臺已經成為常態,各個平臺開始探索利用技術構建全周期、多場景、智能化的商用車服務平臺。獅橋深耕商用車行業8年,起家於商用車融資租賃,逐步圍繞商用車發展車後服務、二手商用車交易等業務。
  • 盤點2020年 駱駝商用車電池成績單令業界矚目
    來源:時刻頭條繼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等14家分子公司獲得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履責評價5A級企業後,在近期的福田汽車、一汽解放等知名車企年終表彰大會上,駱駝股份再次獲得商用車領域各大車企多項榮譽表彰。
  • 吉利商用車遠程LNG重卡牽引車斬獲這項節能大獎
    贏就贏在起跑線 2020年,隨著國六實施以及環保政策的趨嚴,天然氣重卡市場大火,眾多商用車企業也因此加大了投入精力。不少LNG重卡新品在這一年脫穎而出。 自2019年上市遠程M100甲醇重卡,吉利商用車對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探索,並不滿足於現狀;當然不能放過市場紅利期,順勢也推出了遠程LNG重卡牽引車。
  • 現有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國家標準解讀
    但在早期的發展中,動力電池相關的標準僅有行業標準QC/T743-2006作為參考,缺乏權威性及廣泛性,行業監管的門檻不清晰。為了滿足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零部件企業、檢測及認證機構等各方面的需求,建立體系完整、水平適中、利於產業的電動汽車標準勢在必行。圍繞電動汽車產業,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出臺了一系列的國家標準。
  • 這家500強企業又一個動力電池項目籤約
    磷酸鐵鋰年內首次提價;又一家鋰電材料企業創業板IPO獲受理;三大千億級鋰電巨鱷已集結,該領域藍海變紅  據瀟湘晨報報導,11月21日,2019年營業收入2626億元、在2020《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29位的 青山實業,與浙江嘉善縣人民政府達成上海蘭鈞16GWh鋰電池項目籤約,預計年底開工建設。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5億元人民幣, 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 堅持走質量發展之路的昆明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組圖)
    雲內動力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發動機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內燃機行業排頭兵企業,國家第二批創新型試點企業及雲南省首批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部認定的「國家乘用車柴油機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骨幹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目前,雲內動力總資產68億元。
  • 博格華納推出福萊納8級商用車風扇驅動
    近期,博格華納熱能系統(BorgWarner Thermal Systems)首次為福萊納卡斯凱迪亞(Freightliner Cascadia)在北美推出的8級商用車所使用的DD13和DD15發動機提供Visctronic風扇驅動裝置。
  • 動力電池觀察:寧德時代811已穩定供貨,力神電池首次擠進第三
    2、第二梯隊市場排名持續波動第二梯隊電池企業,配套乘用車企業較多的,整體排名相對靠前;僅依靠商用車的企業排名起伏較為明顯。由於10月份商用車的產量大幅增長,主要裝載商用車的電池企業裝機量有所起色。但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放緩,不少電池企業的裝機情況都在下降,積極開拓用戶的企業裝機情況相對較好。10月份,力神發力,進入第三名。
  • 在中國市場越做越好 這家德國零部件企業堅持的是什麼?
    一周內,兩大國際商用車巨頭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先後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近年來,國際品牌紛紛加快在華的本土化進程,這其中,有的品牌已在中國實現全面本土化,早已「入鄉隨俗」的TA們,已經與中國商用車行業深度融合在一起。 「本土化」做得好的國際品牌,在中國的日子過得都不會差,如果要找出在中國市場「本土化」做得最好的品牌,克諾爾商用車系統一定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