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雲與mSure的電錶變革,實現雲端功能診斷與監測

2020-12-03 電子發燒友

過去15年,電錶行業多次見證了自愛迪生和特斯拉時代以來從未有過的大範圍、大規模變革浪潮。從機械式電能表過渡到電子式電能表,隨後是自動抄表 (AMR) 系統,進而演變為高級計量架構 (AMI) 系統,不僅具有更高速度、雙向通信功能,並且能夠為中央資料庫提供大量數據,以便進行計費、故障檢修和分析。

電錶行業多次見證了自愛迪生和特斯拉時代以來從未有過的大範圍、大規模變革浪潮。每一次變革浪潮都給工作效率帶來了顯著的提升,並提供出色的投資回報率。毫無疑問是,企業效率也隨之明顯提升,例如數百萬電錶抄表所需工時驟減,抄表便捷(每個見過電力公司控制室的人都會深有感觸),保障工人安全(例如減少上門抄表被狗咬傷的可能),以及減少上門服務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除了這些優勢,AMI網絡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確保正確計量和核算所有的用電量。

不止是電錶計費 (Meter-to-Cash)

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相關法規日益完善、自定義服務需求增長,這些無不給電力公司帶來了更大壓力,需要同時做到:經濟高效地管理資產,提供一流的客戶服務以及實現操作流程的現代化。採用物聯網技術就是希望基於傳感器信息帶來各種可行建議,包括提供新服務、員工定位、零件庫存,以及管控和維護資產。

電力公司的運營管理仍然面臨著許多未解決的低效率問題,諸如逐個維護數百萬電錶的正常運轉、使用不完善的統計方法驗證準確度、中斷服務進行測試、過早更換電錶,或者根據使用年限來做更換決定等。

電錶健康,指尖掌握

許多年來,人們一直說電錶的測量技術已同質化,因此,我們將所有精力都用於通過分析可用電力數據來提供價值。倘若這些表被革新,通過新的診斷方法來升級測量技術,從AMI系統中獲取更多價值,讓現有智能電錶變得更加智能,那麼結果會怎樣?

這種技術可以非侵入式監控部署電錶的運行情況,包括電流和電壓傳感器的精度,還能更好地檢測電錶是否遭竊電,從而為電力公司節省大量的成本。

直接測量電錶狀態的智能技術通過識別不合規電錶、檢測電錶故障,以及確認和量化分析更多竊電事件,有助於快速準確地做出決定。電力公司隨後可以更有效地派遣員工現場處理,優化電錶更換決策,縮短竊電調查時間。

電錶健康監控——識別不合規和故障電錶

從前端到雲端的電錶分析解決方案

ADI公司在電力行業擁有豐富的專業經驗,目前開發的一款分析解決方案在電力公司電錶中採用實時診斷技術— mSure® —通過提供電錶運行數據實施分析服務。電力公司根據分析報告,可以直接採取行動,更好地保護收益、更有效地管理現場資源、降低設備成本並改善客戶服務。

mSure診斷

mSure是一種非侵入診斷技術,可以監控傳感器的精度和故障狀況。電力公司電錶採用ADI公司的全新電能計量IC,可以提供電錶運行數據。

支持mSure的電錶

支持mSure的電錶能夠直接實時檢查計量功能的精度。

基於雲的分析

分析服務結合各種數據源和數據歷史記錄,通過先進的電錶健康和收益保護模塊提供可行性分析。

圖1. 邊緣到雲分析

詳細探討ROI無需驗證電錶精度

相關法規有時要求在電錶生命周期內,所有安裝的電錶需查驗兩次精度,確認精度達到0.5%。如果一家電力公司安裝了1000萬臺電錶,那麼在這些電錶的生命周期內將會產生750萬美元的成本。如果拆除需測試的電錶,安裝新電錶,在實驗室中完成測試,然後將原來的電錶安裝給其他客戶,那麼每位客戶將產生75美元的成本。現場精度查驗則成本更高,也更加不便。支持mSure的電錶可以在現場運行時檢查整個計量功能的精度,既節約成本還改善了客戶服務。

延長電錶壽命

確定何時更換電錶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就是依據使用時長。為了確保可靠有效,必須在電錶將要發生故障前予以更換。因此,幾乎每一個報廢的電錶都仍然可用。準確高效地檢查電錶精度有助於電力公司更合理地做出更換決定。我們假設新電錶及安裝成本為100美元,如果將2年的使用壽命延長到15年,那麼在每個電錶的生命周期內可以節省10美元以上。

降低風險

如今的電錶製造商能夠提供極高的產品質量,但出於各種因素,還是始終在電錶發生現場故障和給客戶造成多收費的情況。許多PR部門和電錶管理員都曾遇到過多收費客戶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不滿的可怕經歷。支持mSure的電錶能夠一天多次執行後臺精度檢查,並在檢測到電錶精度變化時發出警報,從而可以迅速檢測出多收費情況,並在問題惡化之前予以解決。

先進的收益保護功能

在世界的某些地區,竊電現象是一個大問題,據美國東北集團報告,全球每年大約有價值960億美元的竊電損失。與其他竊電檢測方法不同, ADI公司的mSure技術基於始終開啟的電表傳感器測量功能,而非任何統計或主觀因素,因而能夠:

◥ 提供高可信度結果,減少誤報

◥ 檢測到之前從未遇到過的新竊電類型

◥ 確定存在竊電的單個電錶

◥ 檢測間歇性竊電(例如,在電錶員工下班時)

◥ 估測竊電量,有助於確定竊電調查優先順序

支持mSure的電錶實現收益保護的財務優勢視各個電力公司而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竊電量、竊電類型以及強制執法的能力。對於一家部署1000萬臺電錶的電力公司,倘若其非技術收益損失率達到1.5%,那麼竊電將造成6000萬美元的損失。假設將糾查竊電能力提高15%,那麼支持mSure的電錶就能在每臺電錶的15年生命周期內節省10美元以上。

結論

電力公司在考慮部署新電錶時需要考慮,在下一代電錶中增加電錶內診斷功能是否能提升其投資回報率。藉助支持mSure的電錶和ADI分析服務,可實現多方面改進,包括無需電錶精度查驗、延長電錶生命周期、降低風險,或者增加先進的收益保護功能。

相關焦點

  •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一種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智能電錶領域,尤其是一種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 發明背景 物聯網是指利用局部網絡或網際網路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 百度雲引領ABC+農業時代 實現「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百度雲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三位一體,深入幫助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其功能幾乎已經涵蓋了目前人工智慧在農業應用的各個領域。在知名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發布的《中國雲生態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8》中,明確指出百度雲在產品上ABC全棧能力突出,在市場上布局能力強勁,雲生態正在加速落地等優勢。在農業的落地,也是百度雲生態建設的重要環節。
  • 基於容器雲的微服務架構實踐
    【編者按】微服務架構的誕生和容器技術的流行,幾乎是同時發生的,這並非偶然,而是網際網路時代倒逼傳統技術和架構而產生的變革,而以Docker為代表的容器技術則為微服務理念提供了匹配的實現機制,本文作者從什麼是微服務切入,詳細的介紹了微服務架構的優勢,最後從自身實踐出發,給出了微服務架構的雲端實踐。
  • 雲翌通信張變革:未來雲通信市場前景以及發展趨勢報告
    雲翌通信運營總監   張變革 雲翌通信張變革首先為我們詳細介紹了雲通信市場的發展歷程,電話系統是從1960年就已經開始的模擬系統電話另外一種雲端的模式,也是現在應用比較多,而且發展比較快速的一種模式。其優點是它無需布線、無需購買硬體,雲端部署,企業客戶只需要按照它所需要的功能進行開通相應的套餐就可以快速的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企業通訊系統。
  • 百度雲首創雲端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和檢索
    近日,百度雲在時光軸、足跡等原有圖片預覽功能基礎上全面升級,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首創雲端圖像搜索,讓雲端圖片預覽、查找和管理更加方便易用。更新升級之後,百度雲不僅能實現圖片智能分類、自動去重等功能,還能以圖搜圖,在海量圖片中精準定位目標。
  • LarkXR實踐匯:基於VR雲平臺的智慧教室建設|Powered by 平行雲
    它營造「沉浸、自主、體驗、互動」式學習環境,學習者通過VR體驗學習知識、技能,是傳統「以教促學」的學習方式的升級,促進了教育方式的創新和教學方法的變革。VR智慧教室是虛擬實境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可以通過智慧白板/黑板、智慧課桌、VR/AR眼鏡、大屏等,利用豐富的VR教學資源數據包,為師生打造互動、有趣的教學場景,讓書本的知識真正「活」起來。
  • 智能電錶硬體電路設計圖詳解 —電路圖天天讀(225)
    在我國,對用戶的電錶仍採用人工抄表的方法。這種原始的查表方法不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打擾居民正常生活 ,而且其精度差,電量數據需要人為讀數不能實時傳輸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一種基於設計單片機的智能電錶。電錶若以單片機為主體取代傳統儀器儀表的常規機械及電子線路,可以容易地將計算技術與測量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形成智能化測量儀表 。
  • 基於物聯網架構的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實際運行中,運檢部門迫切需要實時監測箱式變電站運行工況,及時發現設備異常狀態,快速搶修,消除安全缺陷,防患於未然。國內學者提出多種箱變智能監測裝置設計方案,基本技術路線是採用集中式數據採集設計方案,不便於功能擴展和信息集成。在設備狀態診斷方面,以分類和預測為主的機器學習技術成為主要研究方向。
  • 基於MATLAB的遠程信號分析與診斷系統的開發
    摘要:討論了MATLAB通過WWW實現異地信號分析的原理和關鍵技術,設計了基於MATLAB的機械設備遠程信號分析及遠程故障診斷系統。它集數值分析、矩陣運算、信號處理、仿真控制和圖形顯示等於一體,構成了一個方便的、功能強大的、界面友好的用戶環境和系統開發平臺,在故障診斷等眾多工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2,3]。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Internet/Intranet技術已成為遠程信號分析與處理系統開發的理想平臺,然而,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基於WEB的遠程監測、分析與診斷,非常困難[4]。
  • 湖南雲端組態軟體開發-河北藍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雲端組態軟體開發一、行業現狀針對目前大棚發展的趨勢,提出了一種大棚智能監控系統的設計。根據大棚智能監控的特殊性,需要傳輸大棚現場參數給者,並把者的命令下發到現場執行設備,同時又要使上級部門可隨時通過互連網或者手機信息了解區域大棚的實時狀況。基於RS的智能大棚監控系統使這些成為可能。
  • 萬億級結構監測市場下,「觀雲智能」推出準確率達99%的智能監測系統
    事實上,可以通過實時監測環境因素、橋梁荷載及結構件的應力應變與位移來及時評估橋梁結構安全性。有一家創業公司「觀雲智能」,自研了傳感器、數據採集與無線傳輸模塊、雲端數據分析平臺組成的一體化系統,可實時監測橋梁、隧道、堤壩、油氣管道、風塔等的結構安全。「觀雲智能」2017年成立於美國,團隊由機械、土木、電子、材料工程等背景成員和多名商業顧問組成。
  • 百度雲推出雲端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
    百度雲近日在時光軸、足跡等原有圖片預覽功能基礎上進行了升級,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推出雲端圖像搜索。新增圖片智能分類,以圖搜圖等功能。據了解,當用戶把大批照片上傳至百度雲上,可實現自動智能分類。用戶只需在網盤的圖片分類下點擊「人物」、「食物」、「自然風景」等標籤,圖片即可按照相關分類標籤集中呈現。
  • 視博雲韓堅:雲端上的中國夢
    據悉,今年並非是視博雲第一次參展CJ,去年視博雲就曾攜其雲遊戲平臺亮相,當時「雲遊戲」這種超前沿的遊戲模式對於玩家們來說完全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短短一年時間過去,視博雲已經在全國近二十個省市落地雲遊戲平臺,為千萬級用戶提供優質雲遊戲服務。CJ期間,視博雲CEO韓堅也分享了他的「雲端上的中國夢」。
  • 基於物聯網的電錶信息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一種基於物聯網的電錶信息採集系統。 內容說明 本發明屬於電力數據採集領域,具體的說,涉及國網電錶遠程採集的一種基於物聯網的電錶信息採集系統。 發明背景 作為經濟規劃的一部分,國家電網在2009年7月確定了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
  • 達闥科技雲端光譜儀獲光學期刊權威獎項,可用於病毒基因檢測技術|...
    來源:鈦媒體摘要:雲端AI手持拉曼光譜儀,就是基於高頻面掃拉曼技術,利用微機電系統(MEMS)掃描鏡的精確定位特性,可以實現選定區域上的點陣測量,獲得整個表面的拉曼信號,用於多點測量、精確分析,以揭示樣品的異質性。
  • 鐵道27.5kV電纜接頭芯溫監測系統方案研究
    3)智能化、物聯網技術隨著在線監測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電氣化鐵路對「智慧鐵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加快了智能牽引變電站、萬物互聯互通理念的進程。本文基於智能變電站和物聯網相關技術,採用IEC 61850規約、雲服務等實現各接口的標準化和信息的實時共享,加快了設備狀態檢修的效率;同時也便於系統的擴展及升級,對電氣化牽引供電的RAMS提供了數據支撐。
  • 基於5G+雲+AI技術將重塑泛網際網路形態
    對此,華為雲中國區副總裁胡維琦從雲服務商角度,暢談了5G+雲對網際網路業務的改變以及怎樣抓牢機遇。 5G+雲,重塑泛網際網路形態 首先,在5G這條高速公路上,由於帶寬將不再是制約瓶頸,雲端強大的計算力將得以充分利用,促使移動應用加速從終端側向雲端匯聚,客戶端與服務端的邊界將逐漸模糊。
  • 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
    高級量測體系AM(I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主要功能是授權給用戶,使系統同負荷建立起聯繫,使用戶能夠支持電網的運行。AMI是許多技術和應用集成的解決方案,其關鍵技術和功能主要包括:(1)智能電錶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電價是電力改革的關鍵。
  •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的關鍵技術」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顯著提高早期診斷「老年性痴呆」精準性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9-07-01  瀏覽:
  • 一部手機相當於兩部,天翼雲手機幫你實現
    什麼是雲手機?所謂雲手機,就是將雲計算技術運用於網絡終端服務,通過雲伺服器實現雲服務的手機。其實就是深度結合了網絡服務的智慧型手機,這類手機憑藉自帶的系統以及廠商架設的網絡終端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眾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