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快速,科技的產物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手機的網速也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自華為成功的研發了5G通訊網絡之後,我國的通訊技術已成了反超美國的存在,而提到5G,大部分人只知道5G會使手機網速變快,卻不知道使用的是什麼頻段,你知道5G使用的是什麼頻段嗎?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5G使用的頻段有哪些吧!5G頻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毫米波,一種是Sub-6,兩者相比較,毫米波的頻率範圍要大於Sub-6,其中毫米波的頻率範圍是24250-52600MhZ,而頻段相對較差Sub-6也叫釐米波,其頻率範圍是在450-6000Mhz。由於5G網絡對電的消耗十分巨大,華為根據目前技術的實際情況主推Sub-6技術,但在與其他國家合作時,部分國家表示想要推行毫米波這種技術,其中最具代表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日本等。
難道Sub-6就比毫米波差嗎?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毫米波和Sub-6各有各自的優缺點,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為什麼華為會主推Sub-6。其實原因很簡單,無線網絡的傳輸是根據頻率的高低來看的,頻率越高意味著傳輸的帶寬也就越高,寬帶越高,也就意味著該網絡的波長會比平常的網絡要短,其穿透性能會越低。簡要地說,就是我們平時用的4G網絡在傳輸速率上雖然會低於5G網絡,但是在穿透性能方面,卻是遠遠高於5G網絡。而華為為了確保5G網絡的覆蓋,在5G基站的密集程度更多於4G,若使用毫米波來建站,會大大的提高華為的投資成本,這也就是為什麼華為會選擇Sub-6為當前主流方案的原因。
為什麼美國選擇毫米波,而不是Sub-6呢?雖然美國的人口分布大多是地廣人稀,使用Sub-6相比之下更加合適,但是Sub-6目前被美國軍方大量佔用,民用通訊無法使用,想來這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抗議,為了讓民眾也使用到5G網絡,美國決定選擇毫米波
但是在近日,美國有新的消息傳來,據說是美方通訊委員會投票通過了一項決議,而決議的內容大致上是,從衛星公司買回3.7GHz-4.2GHz 頻段用於本國的5G建設需要97億美元,在權衡之下,美國決定還是使用Sub-6方案,因為毫米波的費用實在是太過於昂貴了,而且使用Sub-6,節省的費用不單單是97億美元這麼簡單。
想必大家都知道,華為推出麒麟990處理器,高通推出驍龍X55基帶晶片,在看到華為的麒麟990處理器不支持毫米波的時候,高通一度認為華為支持的是假5G,如今美國率先否定了這個方案,你們覺得高通還會認為華為是支持的假5G嗎?
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5G通訊的主流都會是Sub-6,若5G網絡投資的成本過大,這些都需要消費者來買單,你們覺得是毫米波好還是Sub-6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