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團網」我國研發5G晶片 美國放寬華為限制 瑞薩突發終止大聯大...

2021-01-12 騰訊網

我國成功研發5G毫米波晶片,打破歐美壟斷,成本下降98%

據科技日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6月15日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時實驗室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晶片與天線陣列能規模商用於5G系統。

據悉,5G毫米波載波頻率更高,信號帶寬更大。以60GHz頻段為例,每個信道的頻譜帶寬達到2.16GHz,相比之下4G-LTE頻段可用頻譜帶寬只有100MHz;同時毫米波受到的頻段幹擾更少,擁有超高的傳輸速率、超大的容量和極低的時延。由於頻譜特性原因,目前國內採用Sub-6GHz做廣域覆蓋,而毫米波頻段將會被用來做熱點場景增強,總體來看高低搭配優勢互補。

美國將修改禁令 允許華為與美企合作制定5G網絡標準

6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將修改禁止美國企業與華為相關的禁令,允許雙方在下一代5G網絡標準設置方面合作。

知情人士稱,美國商務部和其它機構已經批准了這項規則調整,目前正等待在美國聯邦政府官報(Federal Register,聯邦公報)上發布。

外媒預計,規則調整最早本周二就會發布。

上月,外媒曾報導過,美國商務部即將籤署一項新規,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合作制定下一代5G網絡標準。

瑞薩電子終止大聯大世平代理,全球僅保留三家分銷商

6月10日,半導體供應商瑞薩電子在官網發布公告,宣布終止與大聯大世平集團(WPI)的分銷關係,並與文曄科技(WT Microelectronics)達成了新的戰略合作。

瑞薩電子表示讚賞和大聯大世平集團的合作關係,並對其在生產線上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終止合作關係是為了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富昌電子(Future Electronics)、安富利(Avnet)和文曄科技(WT Microelectronics)三家分銷商上 。

文曄科技董事長兼CEO Eric Cheng表示:「很高興瑞薩電子能夠成為我們的主要業務合作夥伴之一。瑞薩電子擁有廣泛的產品線,包括微處理器、SoC、微控制器、電源,模擬以及成功產品組合參考設計解決方案。瑞薩領先的高度差異化產品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夠填補更多市場空白,滿足客戶在市場及應用中的需求。」

瑞薩電子高級副總裁Chris Allexandre表示:「瑞薩電子全球分銷網絡不斷精簡,將專注於更少更精的分銷合作夥伴以支持瑞薩的增長戰略。我們不斷發展的渠道轉型戰略及更有針對性的領域使瑞薩能夠在大眾市場贏得更廣泛的客戶群,並投入更多資源以創造更多需求。同時通過精簡計算/伺服器領域的產品分銷渠道,我們將能夠為亞洲地區客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如今,提起華為便不得不將5G、晶片和美國制裁聯繫在一起。華為受到美國壓力和制裁的原因與5G技術有關。經過多年的產品研發,華為掌握了5G的關鍵技術,成為國家標準的管理者。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幫華為突破5G晶片核心技術,暴斃美國疑點重重
    如今談及華為就會和5G、晶片、美國制裁等聯繫在一起。華為之所以被美國打壓制裁就和5G技術有關。華為經過多年的研發,掌握了5G核心技術,成為行業標準的領導者。任何國家或人對美國產生威脅,美國都會想辦法打壓。
  •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今年以來,晶片領域動態不斷。國際端美國對我國晶片制裁打擊不斷,由此帶來了國內市場的發展熱潮,新增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屢創新高;行業端企業併購潮興起,包括英偉達、AMD等巨頭在內,紛紛傳出收購勁爆消息,攪動「一池春水」。對於經歷了疫情等眾多突發情況的晶片發展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11月份,行業又有哪些重磅消息呢?
  • 華為繞開美國生產晶片的成功機率有多大?
    KGSednc從供應商名單發現,華為在集成電路、光電器件和傳感器上均採購了美國元器件,射頻晶片、基帶晶片、通信晶片等也有從美企採購。除此之外,晶片設計中離不開的EDA軟體也需要美國企業供應。華為不具備在晶片設計軟體、關鍵晶片設計製造等能力。KGSednc縱觀整個半導體產業,終究脫離不了三個步驟:設計、製造、封測。KGSednc在電子設計軟體EDA工具仍被美國限制的當下,華為如何才能活下去?KGSednc華為能繞開美國生產晶片嗎?
  • 做好百米衝刺:光子晶片研發,這一次,我們絕對不能落伍
    趕在9月15日前,華為瘋狂從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購買晶片。 狂買晶片模式開啟,臺積電馬力全開,全天為華為生產晶片;聯發科更是賣力氣,給華為趕製晶片。 聯發科越想越氣,華為買我晶片,老美斷我財路,太憋屈了,跟著高通一起給老美提議:答應我們把晶片賣給華為!
  • 張首晟幫華為研發5G晶片,成功後卻在美國暴斃,他到底因何而死?
    ,如今世界各國如果想要在國家建設良好的5G網際網路那就必須向華為購買專利,包括但不限於美國,這就是科技實力的強大表現。5G晶片技術。當時華為也是看上了張首晟的能力,所以特備邀請他加入華為5G晶片的技術研發,當時的張首晟是中科院院士楊振寧的徒弟,也是楊振寧最看好也最有希望拿到諾貝爾獎的人,當張首晟決定加入華為的5G研發時,楊振寧這邊的人也在全力協助華為一起研發,最終在眾多科學家和技術人才的共同努力下,華為的5G技術也一天比一天成熟。
  • 潤和軟體成為日本Top1晶片商瑞薩電子中國區獨家戰略夥伴
    豪華晶片朋友圈」再次擴容,繼華為海思、Intel之後,日本排名第一的晶片商瑞薩電子宣布潤和軟體成為其中國區的獨家戰略合作夥伴,雙方高層也於近期分別在南京、東京兩地進行了友好互訪。合作深化:瑞薩電子將向潤和軟體開放國內全部八大業務領域2018年至今,以晶片項目開始,瑞薩電子與潤和軟體的合作範圍持續擴展,瑞薩電子看重潤和軟體完整的晶片級軟硬體設計驗證能力與高效率的Turnkey模式,有意將其在國內醫療行業、CNC(工業數控工具機)、人臉識別/語音合成、可攜式導航設備、智能家電/家居、家用機器人、智能監控(後端)、工業計算機等八大領域的業務全部開放給潤和軟體
  •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在這個21世紀時代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科技的發展,也正是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本來4g時代的存在已經讓人們享受到了快速與便捷,但時代一直是不停地前進,4g也很快將成為過去,因為5g已經出現並且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
  • 現在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究竟有何意義
    曾在1999年,時任我國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就指出我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 其中「芯」是指晶片,「魂」則是指作業系統。而造成「缺芯少魂」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尚未擁有一項其他國家無法替代的技術。不過這個情況,近年來正在逐步改變,尤其是華為的5G已經全球領先,這次的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助力「中國芯」建設再進一大步!
  • 老特下臺,美國解凍,中國晶片要起飛?
    從表面上看從10月開始,美國的晶片政策在逐漸解凍,包括部分美國晶片企業已經獲得向華為提供非5G晶片,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也有可能復甦,榮耀的剝離,很大程度上就是華為晶片上的戰略舉略,這個話題今天咱們不談。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美國升級管制全面斷供華為,華為40...
    華為40字回應5月15日,美國全面加強了對華為的技術壓制。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對此,華為通過心聲社區發文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本次公告只是計劃而非正式條例出臺,同時條例生效後上遊供應商仍有120天的緩衝期。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美國禁令生效,任正非以後該怎麼辦?
    8月17日,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正式出臺,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分別發表聲明,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並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地區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而這項禁令的正式生效日期就是9月15日。
  • 國產化,中國科學家研發量子晶片,美國不再是獨一無二
    要問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品牌,如果是幾年前,很多人都會說是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它們幾乎壟斷了全球手機市場,但如今要再這樣問,那麼就會多出一個中國華為,別的不說,華為近年來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是有目共睹的。但經歷過美國封殺事件後,大家都開始明白,如果想走得更遠,那麼手機必須擁有自己的「芯」。隨著5G時代的到來,華為開始再次發力,甚至開始超越老牌的蘋果和三星,在中國市場上,華為、蘋果和三星所佔份額開始出現較大的變換。
  • 我國的晶片製造水平如何?
    我國企業晶片製造水平的實情已顯露。隨著華為遭遇晶片製造劫難和中芯國際也被限制,我國晶片製造的真實水平可以說已經顯露無遺了。比如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這件事「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研發和建設因此而進行不下去之後還能在世界上排名第五嗎?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斷供的消息讓很多人氣憤不已,說到底還是我國在晶片行業的發展過於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它們想斷供晶片就可以直接下令,這時候我國的晶片企業就需要爭氣了,下面看看石墨烯碳基晶片概念股。
  • 我國研發國產發動機,擺脫技術限制
    而在我國現在發展的如火如荼的航空領域,其實也曾經歷過來自別的國家的技術封鎖,其實原因就在於,當時我們的中國技術並沒有達到可以獨立生產航天發動機的能力,而發動機對於太空梭來說,可謂是心臟的重要位置,而我們中國也只能被別人扼住了心臟,所以在航天技術領域才會一直依靠別的國家。
  • 美國再次出爾反爾!放寬對中國航司此前的限制,數量級翻倍
    據美國運輸部15號的消息稱,將放寬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這樣一來, 每周可以有4架航班飛往美國。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5號的時候,美國就發布了一條縮減航班的命令,將航班由此前的4個翻倍縮減到了2個,如今又放寬航班,如此反反覆覆,美國這是要鬧哪樣呢?
  • 華為轉機來了!
    9月15日,「晶片禁令」正式落地,凡是使用美半導體技術的企業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向華為出售晶片。 然而,隨著斷供華為的影響不斷擴大,尤其是東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半導體企業,為了不失去華為這個客戶,也可以說是為了不失去我國市場,開始加大科研攻關力度,降低對美企的依賴。
  • 美國打壓華為事件十問:為什麼我國半導體行業不必悲觀
    由於華為在美國沒有太多業務,所以本次臨時許可證延期雖然是最後一次延期,但影響不大。但隨之而來的第二條公告升級了對華為的晶片管制,美國商務部稱華為 「破壞」 實體清單,所以要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生產半導體。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我國正是因為沒有光刻機才在晶片領域受到美國影響比較大。如果我國要想在半導體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就必須攻克光刻機,但這難度非常大,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能借道超車,繞開美國核心技術的限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