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特下臺,美國解凍,中國晶片要起飛?

2020-11-29 騰訊網

川普的晶片政策,給中國的晶片企業提了一個大大的醒,也給美國晶片企業增加了大量的積壓庫存,"天下苦川普久矣",拜登上臺,這個情況是否會有所緩解?照目前的跡象來看,不一定,就算有短時期的緩解,也保不齊什麼時候再這麼來一下子。

從表面上看從10月開始,美國的晶片政策在逐漸解凍,包括部分美國晶片企業已經獲得向華為提供非5G晶片,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也有可能復甦,榮耀的剝離,很大程度上就是華為晶片上的戰略舉略,這個話題今天咱們不談。

經歷了生死考驗的國產晶片企業,在這兩年中已經清醒過來,看到了中國晶片的大方向,對於中國晶片的前途,每個人的心裡都寫著的四個大字:國產替代。

在這樣的全球晶片競爭格局下,我國要做的晶片自主可控,就必須擁有自主研發和生產芯力的能力。中興和華為的遭遇就告訴我們:核心科技是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

晶片行業涉及的領域很多,有集成電路,光電器件,傳感器的,也關係到晶片材料,設計軟體,晶片設計,生產封裝等產業鏈。

就晶片這個產品本身而言,也有好多種,比如存儲晶片,處理器,顯示晶片,基帶晶片等等。在這些晶片種類裡面,以存儲晶片的市場規模最大,在行業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25%,每年的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美元。我們常用的存儲晶片有PC機上的內存條,SSD,手機內存等。

雖然國內存儲晶片企業有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存儲,但是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中國市場基本被三星,東芝和威騰電子所壟斷,在NAND快閃記憶體行業,這三大巨頭幾乎佔領了99%的市場,而長江存儲這個國產品牌,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拿到餘下的1%,而就是因為我們突破了這1%,人家就不爽了。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存儲晶片的採購金額達到1059億美元,在這麼大的體量之下,國外晶片廠家還經常找各種藉口進行漲價,要麼說受疫情影響,要麼說工廠關停,其實這些只是這些晶片大廠隨意漲價,調整產能的藉口,而我們沒有自己的晶片產業,而又有大量的需要,只能接受。

前段時間本人一個做晶片供應鏈的同學介紹,他們公司現在積壓的晶片訂單超過1億顆沒辦法交貨,上遊的價格翻倍上漲,就算這樣,很多時候拿著現金還買不到貨,必須排隊。

嚴峻的形勢,逼迫國片晶片迅速成長,我國的晶片企業,除了武漢長江,合肥長鑫,華為海思,中芯科技,還有一個晶片巨頭也不可小覷,這家大廠就是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旗下的晶片產業主要有三大業務:存儲器、微控制器(MCU)、傳感器,而存儲晶片是兆易創新的核心業務,這裡面又包含了三類產品:Nor Flash、SLC NAND,DRAM。一起來看看兆易創新對這三類產品的布局。

Nor Flash: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功能機上使用的Nor Flash逐步被智慧型手機上的NAND替代,Nor Flash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小,美光等巨頭也逐步退出了這個市場,兆易創新瞅準這個機會迅速切入,順勢擴大產能,到2019年第三季度,兆易創新的市場佔有率已經排名全球第三,而且是少有的產品線能覆蓋消費電子、IoT、汽車、5G等應用場景的存儲企業。

Nor Flash真的沒市場了嗎?其實不然,雖然功能機退出了市場,但是可穿戴設備這幾年迅速興起,給Nor Flash帶來的巨大的增量,而且這個市場需要都是低容量的Nor Flash,主要為穿載設備提供觸控,存儲啟動和運作代碼的功能。比如蘋果耳機使用的是128MB的Nor Flash,而且安卓系的穿戴設備用的都是2-64MB的Nor Flash。

低容量的Nor Flash正是兆易創新最擅長的部分,市場佔有率和技術實力,讓它有了和國際巨頭同臺競爭的機會,其實,國際巨頭退出之後的市場空缺被兆易創新補上之後,再要反過頭來佔領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SLC NAND:

快閃記憶體晶片的一種,早期筆記本上的固態硬碟有一部分用的就是SLC NAND,容量小,而且價格高,但是壽命比較長。價格更優惠的MLC NAND和TLC NAND上市之後,SLC NAND逐漸被邊緣化,2018年,整個SLC NAND的銷售額為79億,只佔到NAND市場的2%。

不過,在網絡通訊,語音儲存,智能電視等行業,SLC NAND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巨頭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只是放慢了製程工藝升級的研發,目前,三星,美光等大廠的製程大都在20-30納米之間,而兆易創新即將攻克24納米工藝並投入量產,有望趕上世界巨頭的頂級水平。

DRAM晶片:

我國DRAM晶片行業,龍頭企業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合肥長鑫,兆易創新依託長鑫的力量,一起開展12英寸DRAM晶片的開發,一邊為合肥長鑫的DRAM產品作代銷業務,依此來構建自身的銷售和運營系,一邊也在募集資金進行DRAM晶片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主要涉及的產品有DDR3,LPDDR3,DDR4,LPDDR4系統DRAM晶片,將在2021年開始進入市場。

兆易創新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市場體量,不斷積累和發展,產品線從細分市場逐步擴展到主流市場,最終實現存儲晶片的國產替代。

除了存儲晶片之外,兆易創新還有另外兩項業務:微控制器(MCU)和傳感器。

MCU在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上面應用非常廣泛,因為在同一晶片上集成了CPU,RAM,ROM,I/O接口,MCU的功能完備,適用性廣,現在全球的MCU基本採用的是ARM Cortex內核,市場主要是瑞薩電子,恩智浦半導體,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巨頭的天下,所佔份額達到80%以上,要實現國產替代有一定難度。

由於ARM Cortex內核的架構專利授權成本比較高,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兆易創新開始採用開源的RISC-V架構進行MCN研發,並於2019年推出首款基於RISC-V內核的GD32V,並同時向客戶提供完整工具鏈,讓上下遊產業逐步擺脫國外企業的限制,進一步推動MCN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在傳感器業務板塊,兆易創新通過對上海思立微電子的收購,正式進入傳感器市場,現在主要的業務是指紋傳感晶片和觸控晶片,主要研發方向是屏下指紋技術,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解鎖方式從電容觸控逐步向屏下光學過渡,這個領域未來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目前在指紋識別領域,龍頭企業是深圳的匯頂科技,基本實現了國產替代,兆易創新想在短期內實現超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把MCU和觸控晶片進行整合,在客戶端就能形成更強的競爭力,採用這種多方布局,協同銷售並獲得成功的企業有歐菲光科技。

兆易創新在晶片行業的全方位布局,是現在中國晶片行業的一個縮影,國產替代進口已經是晶片行業的共識,也是未來幾年晶片發展的大趨勢,2020年-2025年,註定是中國晶片產業的起飛階段。現在國產的手機品牌已經逐步走向世界並且佔據了大部分市場,如果再把晶片全部國產化,中國企業掌握在這個行業真正的話語權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

  • 給凍魚解凍時,直接泡水是不對的,教你一招,魚解凍快,還特新鮮
    文/奧奧給凍魚解凍時,直接泡水是不對的,教你一招,魚解凍快,還特新鮮!每次大餐的餐桌上都離不開魚,魚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很高,多吃魚對眼睛好,又不像豬肉,吃多了會發胖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凍魚的肉質肯定不如新鮮的魚好,吃起來也不會像原來那樣鮮,而且如果解凍方法不當,魚的口感更是大打折扣。那麼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住凍魚的新鮮度和口感呢?首先在凍魚的時候要先把魚洗乾淨,清理魚鰓和內臟。然後魚肚子裡一定要仔細清洗哦!最後再把魚放進冰箱之前記得用保鮮膜包起來。用保鮮膜是為了不讓魚接觸空氣,保持魚的新鮮度。
  • 這次,很可能是川普下臺前,最後一次對中國下手了
    川普又拿起了鐵鍬給老拜登挖了個坑。1月5日,川普籤署行政令,將8款中國應用軟體「拉黑」,禁止任何個人和實體與其進行交易。支付寶、掃描全能王、QQ錢包、茄子快傳、騰訊QQ、阿里巴巴旗下短視頻應用VMate、微信支付、金山軟體旗下WPS Office。
  • 美國民調:多數美國人希望讓川普提前下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0日報導,希望強行讓總統提前下臺的美國人比例達到了美國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上周美國國會騷亂事件後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儘管當選總統拜登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但多數美國人希望現任總統川普在此之前下臺。
  • 即將下臺的川普,下令封殺 8 款中國 App,包括 QQ...
    不出意外的話,2021 年 1 月 20 日將是美國總統川普下臺之日,距今只剩下十幾天的時間。然而,在下臺之前,川普並不消停。就在數個小時之前,美國東部時間 1 月 5 日,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和實體與 8 款由中國企業和控制的 App 產生任何交易。
  • 中國晶片產業為何老被美國「卡關」?外媒給出2個原因!
    圖表視界:最新數據顯示,自從華為、中興通訊被制裁後,中國半導體產業就掀起了一場「造芯(晶片)運動」,相關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成立。不過,外媒則分析評論稱,即便如此,中國半導體產業可能還面臨2大阻力,而這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被美國「卡脖子」的原因……01 中國晶片產業屢屢被美國「卡脖子」!
  • 冷凍要急,解凍要慢
    凍肉凍魚是很多家庭的必備食物,要想最大限度地留住它們的營養和美味,需要在冷凍和解凍方面掌握一些技巧。
  • 蔡英文要下臺了?超6萬人參加「秋鬥」遊行
    中國國民黨也派人出席了這次抗議活動。也是他們首次參加"秋鬥"活動。在現場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臺灣民眾打著"毒"和"反"兩個字,表明他們的訴求。還有許多臺灣民眾高喊口號要求"蔡英文立即下臺"。還有一位臺灣民眾在能夠充氣的氣球上寫著,希望"蔡英文下臺"的口號。還有臺灣民眾高舉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的照片,諷刺他的"賣臺"行動。
  • 美國封鎖中國晶片技術內心的脆弱。
    近兩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瘋狂圍堵中國高科技公司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背後內在的脆弱表現暴露無遺。但毫無疑問美國目前依舊是當今世界上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其科技技術的領先地位仍然是其他國家可望而不可及。正因為他們的高科技技術也讓他們科學界的思維更大膽,更富有科幻感。以至於在我們的思維中還是處於幻想中的科技畫面而在他們科學家們的心裡卻是一道未來不久將會被突破而成為現實的科學技術。
  • 美國富豪53年前被冰凍休眠,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結果如何
    人體冷凍休眠技術,是一項存在於科幻小說、電影中的科學技術,通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休眠很久,不僅容顏不老,而且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危害。早在53年前,一位美國富豪就被冷凍休眠,本來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但是這些年卻一直沒有聽到消息,那麼這位富豪的冷凍休眠結果又是如何呢?
  • 萬人齊聲吶喊要其下臺,川普擔心的事終究發生了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弘揚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視頻裡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壓在膝蓋下面,但是在他不斷的求救的時候,一同執法的另外3名警察竟然無動於衷。可見對於美國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已經呈現了一種假象。此事直接引起了美國反對種族歧視的民眾的強烈聲討,不僅僅是非裔的不滿。所以川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萬人齊聲吶喊要其下臺,該來的還是來了!
  • 美國又助攻!繼天宮號和北鬥後,又要「幫助」中國實現晶片自主
    北鬥是怎麼回事,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在這裡就不介紹了,中國的外交官連說了17個窩囊。中國自主研發天宮號其實是被美國逼出來的,當初中國可以說是以很低的姿態想和美國合作,但是美國堅決不和中國進行合作。而美國因為諸多因素,在2024年以後將不再運行空間站。
  •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何孟德:少要入蜀 老不出川
    我在四川當總領事,是要促進兩國之間的理解,增進雙方繁榮,繼續擴大美國跟四川在商務、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是為了讓兩個偉大的國家有越來越密切和友好的關係。我希望四川和成都在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能保持四川的特色和味道。我一直非常喜歡川菜和花椒,覺得四川人的生活也有獨特的味道,希望四川可以保持這個味道。
  • 「莫裡森下臺」突然爆火,澳明白人給他指了3條明路,與中國相關
    光明網12月4日報導,近日,「莫裡森該下臺了」這一標籤在澳版推特上爆火,這也是繼澳洲山火後,澳洲網友再次喊話莫裡森讓其「下臺」。據悉,這次澳方網友列出了莫裡森的「3宗罪」:其一,澳國防軍虐殺阿富汗平民,莫裡森卻「拒絕賠償」。
  • 美國富豪53年前被冰凍休眠,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結果如何?
    人體冷凍休眠技術,是一項存在於科幻小說、電影中的科學技術,通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休眠很久,不僅容顏不老,而且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危害。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主人公羅輯、程心、章北海等人都進行過冷凍休眠,直接從過去一覺睡到了未來。這種技術相當於給主角開掛,幫他們一路度過許多難關。
  • 國產化,中國科學家研發量子晶片,美國不再是獨一無二
    要問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品牌,如果是幾年前,很多人都會說是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它們幾乎壟斷了全球手機市場,但如今要再這樣問,那麼就會多出一個中國華為,別的不說,華為近年來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是有目共睹的。但經歷過美國封殺事件後,大家都開始明白,如果想走得更遠,那麼手機必須擁有自己的「芯」。隨著5G時代的到來,華為開始再次發力,甚至開始超越老牌的蘋果和三星,在中國市場上,華為、蘋果和三星所佔份額開始出現較大的變換。
  • 美國晶片封鎖,何懼!只因有她——中國國寶級科學家,黃令儀
    前言美國曾有科學家說過:「美國可以隨時關閉中國發電廠的發電機,讓他們再也打不開!」美國憑什麼這麼狂!因為晶片在很長時間裡一直是我國的第一大進口產品,絕大多數是美國英特爾公司和AMD公司生產的。,打破了美國對晶片的壟斷夢,為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節省了至少2萬億元。
  • 50年過去了,世界首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他復活了嗎?
    但人生老病死是常事,沒有誰能抵抗這自然規律,也從未有誰真的長生不死過。不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已經實現,在醫學方面也有了重大進步,長生這一實驗,終於有了新的突破點。那麼現代醫學要怎麼實現長生呢?
  • 美國富豪53年前將自己冰凍,計劃在2017年「解凍」,如今怎樣了?
    美國富豪53年前將自己冰凍,計劃在2017年「解凍」,如今怎樣了?眾所周知,生老病死一直是一種自然規律,不管是誰,從出生開始,就是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即便古代有人為了追求「長生」而付出了很多,最後還是成了一捧黃土!
  • 中國之後普京也出手了,美國進入艱難季節!
    由於美國在南海對中國施壓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效果不說,反倒促使中國加速在南海的建設,提升了中國在南海的統治力。如今,南海局勢暫時緩和後,中國對日本開始反擊,這次反擊表明之前美國在南海的行動是失敗的,美國在亞太遏制中國雖然有階段性成果,但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反倒是中國還有力量反擊。
  • 美國GPS:我用40nm晶片;中國北鬥:我明年用22nm晶片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性的衛星導航系統只有4個,分別是美國的GPS,中國的北鬥,還有俄羅斯的格納斯,歐洲的伽利略。其中美國GPS最早,份額最高,目前還有80%+以上的份額,而中國北鬥建成最晚,7月底才正式全面完成,向全球服務,也正因為建成的時間晚,所以技術相比較為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