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攻克技術難關,困擾世界發動機難題得到突破,美國:無力阻攔
有了如此大的成就,之所以我們國家能有現在的成就,都是我國科研人員在背後默默的付出得到的結果,面對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我國依然沒有後退一步,這次我們國家再次攻克技術難關,解決了困擾世界發動機的難題,當美國得到消息之後表示:我們已無力阻攔中國發展。
-
俄大飛機用上自己發動機,我國曾堅持拋棄國產化,浪費了大把時間
近段時間,俄羅斯公開了一個好消息,該國國產MC21大飛機,已經換上了國產的PD14發動機,完成了大飛機國產化的關鍵一步。對於這個消息,國內網友都是感慨萬千,要知道俄羅斯的MC21大飛機,跟我國的C919大飛機是同款機型,兩款飛機的研製時間也差不多,但俄羅斯卻先人一步實現了核心部件國產化,而我國的C919大飛機,到現在都還在使用外國發動機,受制於人。
-
我國攻克難關,小型核反應堆取得突破,核動力航母又見曙光!
據報導,我國最近正式啟動了玲瓏一號小心核反應堆項目,在核能源領域再次取得突破。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網友紛紛拍手叫好,一些軍迷更是直呼看到了國產核動力航母的希望。玲瓏一號是專門研究小心核反應堆,製造小型核電站的項目,如果能成功,無疑會讓我國核技術再上一個臺階,我國核動力航母也許也能加快議程。目前,我國的大型核電站技術已經十分豐富,相關技術也已經處於世界頂端。但同樣的,我們還有許多技術難關沒有攻克,小型核反應堆就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雖然玲瓏一號項目取得了一定突破,且政府十分重視,但畢竟才開始正式啟動,還不能妄下定論。
-
我國攻克碳-14標記關鍵化合物製備與標記技術難關
科技日報3月20日消息,3月20日,江蘇省江陰國家高新區發布了一項重點創新成果:該區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經過10年努力,攻克了碳-14標記關鍵化合物製備和標記技術難關,併集成應用多項現代先進技術,成功開發出用於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診斷用的關鍵緊缺原料藥尿素-14C和尿素-13C等,首次實現真正的國產替代進口,以滿足國內新醫藥、新農藥的研究開發需求。
-
我國正測試噴氣發動機,全世界最先進,美國至今未攻克難題
近年來,我國開始在民用飛機領域發力了,不僅研製出了C919中型客機,還與俄羅斯聯手研製起了CR929大型客機。一旦CR929大型客機研製成功,那麼全球民用飛機領域的布局,很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但是這兩款客機都需要國外發動機,所以我們需要突破。
-
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20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來臨
說到國產大飛機,其中的發動機是很多國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每次說到國產大飛機,就有人問:發動機國產了嗎?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其實在2015年航空發動機就正式被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隨後在次年便成立了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便統攬全局,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從頂層針對國產航空發動機,以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為我國的大飛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等研發大推重比國產航空發動機。
-
國產航發新突破,c919或將打破壟斷,中科院10年努力沒白費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經過自己的努力之下,在很多技術領域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雖然一些方面依舊做到了領先的水準,但還有一些技術存在著不足,其中航空發動機就是如此。雖然西方國家採取了技術壟斷,但是經過我國多年的努力之後,我國國產航發也是喜迎新突破,那就是C919或將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當我國傳出這樣的喜訊之後,也說明我國中科院1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航空發動機的重要性如今,航空發動機對一個國家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除了能用在民用方面,也能被用於軍事領域。如果一個飛機缺少發動機,也就意味著人失去心臟一樣。
-
攻克兩項技術難關,青島製造助力「天問一號」
技術實力雄厚在「天問一號」項目攻克兩項技術難關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當時,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即將海試,需要在潛水器頂部安裝一盤長達9000米的救生繩纜,一旦發生全部拋載還無法上浮的事故,就由母船通過這根繩纜把潛水器拉上來。接到任務後,海麗雅日夜攻關,最終交出了一條合格繩纜,不足「蛟龍」號重量的千分之五,但繩纜強度卻是同直徑鋼纜的5倍,是一根用創新技術鑄就的名副其實的「救命繩」。
-
俄專家對全世界宣布:中國發動機技術高明,已擺脫進口依賴
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現如今,我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也取得了技術突破,俄專家對全世界宣布:中國發動機技術高明,已擺脫進口依賴!,但我們培養出來了很多的人才,通過了多年的努力研發之後,我國在這方面的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航空技術方面,因為技術受到了限制,所以只能依賴進口,但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
當俄羅斯拒絕分享技術後,我國有沒有能力獨立完成C929客機研發?
雖然在今年年初,C919總設計師透露,CR929客機已經完成了初期的設計方案,整體研發計劃有有序開展,但是現在得到的消息是,因為俄羅斯不願意在研發過程中分享技術,導致CR929客機的交付可能會延遲,最終影響整個項目進展。其實看了這個項目也不難發現,我國和俄羅斯的聯合研發,其實就是我方出錢,俄方出技術,然後俄方來研發,我方來負責製造,最後共同將客機推向市場。
-
C919發動機國產發動機已立項 研發成功尚需時日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透露,在C919的專項認證中,已經對發動機的國產研發問題進行了安排,其型號為長江-1000,由中國商用發動機公司進行研發,目前已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但鑑於民用飛機發動機要求更高,因此預計研發還需要較長周期。
-
美國要拿商飛「開刀」,國產發動機或遭斷供,國產發動機也遇瓶頸
這也意味著,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客機項目將迎來巨大考驗。以商飛旗下的ARJ21客機來說,它配備的CF34-10A渦扇發動機是美國通用與日本JAEC聯合研發的產品,其中美國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除了價格昂貴之外,它的供貨渠道也完全被美國方面掌握。一旦美國發起貿易戰,進行技術封鎖,ARJ21產業鏈將全面陷入癱瘓。相對於ARJ21來說,C919客機也繞不開美國技術的限制。因為它配備的LEAP-1C發動機由CFM國際公司研製。
-
重大突破,我國國產發動機技術突破,殲20迎來好消息!
對於中國空軍而言,一直以來困擾著他們的問題就是發動機問題,因為國產發動機長期以來都沒有實現大的突破。到了21世紀,我們為了實現戰機現代化,向俄羅斯採購了蘇27發動機,並且這樣的採購活動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我國意識到這樣長期下去,隨著依賴性的加強,對我們是沒有好處的,所以我國進行了多款航空發動機的研發,目前性能最好的就是渦扇15。
-
我國自主研發的海底地震儀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
,我國海底地震觀測技術正式走向「萬米時代」。這一試驗的成功也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海底地震探測技術領域步入國際先進水平。 從1月25日至今,科考隊在挑戰者深淵共投放地震儀60臺,成功回收56臺,完成兩條地震剖面測線670公裡,最大深度達到10027米。此次實驗全部使用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海底地震儀,在深達萬米的深淵環境,國產科研設備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實現了工作深度和留海時間的突破。
-
直20攻克世界級難題,俄媒:多虧了技術封鎖
據介紹,直-20直升機近年來連續攻克世界級技術難題,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日前又攻克了旋翼防除冰這一關鍵技術,軍事專家指出,這意味著直-20終於徵服了高原難題,擁有了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而這將大幅提升陸軍的綜合作戰能力,對於高原地區的駐軍來說,直-20的技術成熟也能大大提升後勤補給能力。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彭壽用幾十年的心血給出了答案——他曾攻克浮法玻璃工藝裝備的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開闢了這一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三十餘年來,彭壽始終堅守在玻璃產業研究第一線,忘我工作,不斷奮鬥。
-
運20大飛機發動機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悄悄來臨
說到國產大飛機,其中的發動機是很多國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每次說到國產大飛機,就有人問:發動機國產了嗎?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其實在2015年航空發動機就正式被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隨後在次年便成立了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便統攬全局,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從頂層針對國產航空發動機,以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為我國的大飛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等研發大推重比國產航空發動機。
-
中國一小夥,攻克西方絕密技術,獲國家科技獎,獲得國家重用
在很長的時間內,飛機的發動機技術一直是西方國家最為保密的技術之一。對於西方的技術壟斷壁壘,我們也是倍感無奈,因此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發出真正的國產發動機,不再仰人鼻息。在這裡面,洪家光帶著手下的研發團隊經過五年的日夜拼搏,終於攻克和掌握了航空飛機發動機葉片滾輪的精密磨削技術。
-
高超音速發動機領先世界,汽車發動機技術卻不盡人意
好在有了秦嶺、太行等發動機的歷練,我國的航空發動機研發越走越順,如今渦扇15也已經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了!由於技術敏感,發達國家想方設法圍堵我們,比如「巴統」、「瓦森納協定」等技術管控措施都是針對我國的!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阻止我國獲取先進軍用發動機技術,另一方面可以也變相保護了我國軍用發動機生產企業的發展。由於缺少外來競爭,軍用發動機企業有足夠的利潤可以招聘人才,持續投入研發。
-
中國直升機發展從引進開始,國產渦軸發動機雖然可用但性能仍不足
而且當時引進的兩個大直升機項目中,一個是引進技術國產的4噸級直-9雙發直升機,另一個就是利用引進「超黃蜂」測繪仿製的直-8,還有配套製造的渦軸-8和渦軸-6渦軸發動機。而且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又開始與俄羅斯恢復了軍火貿易,我國陸軍和空軍又大量引進了米-17系列直升機,海軍則引進了相當多數量的卡-28和卡-31艦載直升機裝備新型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