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裡程碑:美國5G頻譜大拍賣進行中!「黃金頻段」軍用改商用

2021-01-18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從軍用轉商用,美國5G頻譜大拍賣進行中!5G策略的失守使美國不再是毫米波的堅定擁護者,轉而成為Sub-6的追隨者。5G爭奪戰現論輸贏,還為時過早。

美國5G頻譜大拍賣進行中!白宮和國防部周一公布計劃,獲準將3.45GHz-3.5GHz的5G中頻段頻譜,用於拍賣。

報導稱,預計2022年中期開始將原本用於軍事的這100MHz中頻段頻譜,用於商業用途,以擴大美國的5G網絡覆蓋。

一直以來,我國重點發力5G中低頻段,而美國此前更多專注於使用毫米波頻段(6000MHz以上)發展5G,且中低頻段(6000MHz以下,又稱Sub6G頻段)的部分優質資源主要由美軍方掌控。

媒體報導稱,此舉為美國,為5G之爭當初出錯的牌「亡羊補牢」。

拍賣5G「黃金頻段」,軍用改商用

這次美國政府要拍賣的 3.5GHz,屬於所謂的中頻段範圍,是以 Sub-6GHz 方案建設 5G 網絡的重要頻段,可以稱作是 「黃金頻段」。

雖然只有 100MHz 頻段,即 3.45GHz-3.5GHz,但也向 5G 運營商和商業公司釋放了積極信號,未來可能有更多中頻段資源放出。美國無線服務提供商稱,這是向郊區和農村用戶提供下一代5G 無線服務的關鍵。

川普政府表示,從4月份即開始與國防部合作,確定美國各地100GHz的連續無線頻譜,哪些可以在軍事和商業用戶之間共享。他們計劃在今年夏末之前制定出如何在不同利益相關者(軍事和商業用戶)之間分享頻譜的技術細節。

然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將開始起草相關規定,並就頻譜拍賣徵求公眾意見。拍賣可能在2021年12月舉行,預計從2022年夏天開始商業實體可以使用這些頻譜。

白宮顧問兼美國首席技術官麥可·克拉西奧斯(Michael Kratsios)表示,此舉「使我們能在不損害國家安全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5G頻譜的可用性」。

這段亟待拍賣的頻譜目前正被軍方用於高性能防禦雷達系統。這些系統包括防空飛彈系統和戰場武器的槍炮火力控制,以及武器系統的空中交通管制。

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Ajit Pai表示,「這是確保美國在5G領域的領導地位的關鍵裡程碑。」

「中頻段頻譜對 5G 來說至關重要,因其既提供地理覆蓋,又提供傳輸大量數據的能力。」

與此同時,FCC計劃在2020年年底前拍賣3.7GHz~4.2GHz頻段的280MHz頻譜。

頻段的擴充意義重大。不難想像,將軍用頻段開放給商用將大幅增加5G覆蓋。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頻譜分配方式,我國是工信部以牌照準許的形式平均分發給三大運營商。我國電信運營商是國營企業,頻譜資源歸國家所有,自然不存在頻譜的市場交易甚至拍賣。

而美國主要採取的方式是拍賣,市場競價。美國的頻譜拍賣,不管是四大運營商還是地區性小電信商都可以參與,最高可賣至數百億美元,賺的盆滿缽滿。就在今年年初,美國最大規模5G毫米波頻譜拍賣結束:總成交額75.58億美元!

頻段之爭,美國選錯了路?

在全球5G測試你追我趕的同時,頻段之爭也是一個重點戰場。只有有了優質的頻譜資源,才能更好地展現出5G技術。

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把5G頻段分為FR1頻段和FR2頻段,這裡的FR就是Frequency Range的意思。兩者分別對應的是低頻和高頻。

在5G頻段方面,美國主要使用的是毫米波頻段,而以中國為代表的其他國家則主要採用的是Sub-6 GHz頻段。

FR1 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Sub 6GHz,低於 6GHz 的部分,其實這段頻譜已經把現在的2G,3G和4G所用的頻譜全部囊括在內了,而這部分將是5G當前的主流應用範圍,因為頻率越低,覆蓋能力越強,穿透能力越好。此次美國FCC要拍賣的頻段就屬於FR1頻率域。

由於 FR2 頻譜電磁波的波長是毫米級別的,故稱作毫米波(mmWave),嚴格來講毫米波頻段約為30-300GHz。毫米波的特點就是超大帶寬,更大的頻譜通道,傳輸速率快。

隨著5G的商用,近年來,美國對於爭奪5G領先地位的緊迫感日益強烈。

2016年7月14日,美國第一個正式發布5G頻率規劃,決定優先在28GHz、37GHz、39GHz、64GHz-71GHz共4個頻段發展5G。

可以看出美國主要押注在5G毫米波的部署,因其具有豐富的頻譜資源、連續大帶寬,規劃難度小等優勢,這樣可以避免與政府及軍方使用衝突。此前美國6GHz以下的頻段全部歸軍方使用,3GHz和4GHz頻譜大部分是美國獨有的聯邦頻段,特別是國防部廣泛使用的頻段。

美國防部5G報告中提到,3GHz和4GHz之間的頻譜波段主導了全球的5G活動,因為相比於毫米波頻譜,3Ghz和4GHz的傳播範圍得到了改善,能用更少的基站數量提供相同的覆蓋範圍和性能。

而毫米波的一大坑就是覆蓋範圍的問題,信號差,走在路上都會被樹木或是電話亭遮擋。物理中學過,電磁波頻率越高,容易被障礙物遮擋,因此覆蓋範圍也會受限。

利用一座基站的Sub-6GHz信號就可以繞過複雜地形,覆蓋面自然更大。

此前,谷歌對於相同範圍內、相同基站數量的5G覆蓋做過測試,採用毫米波部署的5G網絡,100Mbps速率的可以覆蓋11.6%的人口,以每秒1Gbps的速度覆蓋3.9%的人口。

在中國Sub-6標準中,相同的基站以每秒100Mbps的速度覆蓋57.4%的人口,以每秒1Gbps的速度覆蓋21.2%的人口。

測試結果對比:左圖是毫米波部署的5G網絡,右圖是Sub-6部署的5G網絡

來源:THE 5G ECOSYSTEM: RISKS & OPPORTUNITIES FOR DoD

我國為何主打Sub-6?

Sub-6GHz 是指頻率低於6GHz的電磁波,相比毫米波自然是低了很多,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自然也比毫米波遜色不少。但Sub-6GHz的優勢就是覆蓋範圍更廣,而且只需在原有4G基站上加裝5G基站即可,大大節省了部署成本。

我國幅員遼闊,5G建設必須考慮全面覆蓋和成本可控,採用Sub-6GHz進行前期建設也是出於覆蓋面和成本的考慮,因此Sub6更符合我國國情。

我國5G候選頻段分配方面,各大運營商的頻段劃分中除了N79達到4.9GHz,其他頻段基本都以2-3GHz居多。

此前有專業人士做了一個頻段分配圖。

來源:無線深海

其中國內三大運營商支持的頻段如下。

中國移動:2515MHz-2675MHz (頻段號:n41);4800MHz-4900MHz (頻段號:n79)

中國電信:3400MHz-3500MHz(頻段號:n78)

中國聯通:3500MHz-3600MHz(頻段號:n78)

從分配情況來看,3400MHz-3500Mhz分配給中國電信,3500MHz-3600MHz分配給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則在2.6GHz頻段和4.9GHz頻段上持續深耕。

另外,中國雖然專注於Sub-6G的深耕,但是並沒有放棄對毫米波的探索。

5G成「脫鉤」主戰場,美國轉戰Sub-6「亡羊補牢」?

當前,5G領域已成為中美「脫鉤」的主戰場。美國之所以一直在奮力打壓華為中興,是因為不希望他們獨享5G技術帶來的巨大紅利。

Sub-6 其實也可以稱為釐米波,華為公司在這方面擁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的5G標準。

中國在5G領域的領先有目共睹,而美國對中國5G的發展卻虎視眈眈。

來源:A National Spectrum Strategy to Lead in 5G

中國政府的支持是中國5G發展與建設的優勢。從中國的2G到4G發展建設來看,包括頻譜資源、通信基礎設施資源以及技術推動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每個國家的5G能力可以通過五個指標進行比較:

1頻譜可用性

2廣泛的5G試驗

3國家監管機構建立的5G路線圖

4政府承諾(例如,為5G實施鋪平道路的戰略文件和政策)

5行業對早期5G發展的承諾

在這些指標中,頻譜可用性影響最大,因為許多其他因素都依賴於可用性。中國通過採取一系列積極投資和頻譜分配措施,使得在5G領域的發展處於領先地位。

而美國對於為商業部門分配或共享政府擁有的頻譜存在很大的擔憂,但其毫米波的探索又存在著巨大的缺陷。需要更多的基站進行部署,成本大幅升高。

如果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的未來5G生態系統是建立在Sub-6中頻頻譜之上,美國也將面臨毫米波設備通用性的挑戰和Sub-6基礎設施安全問題。

隨著Sub-6成為全球標準,中國也逐漸走上了領先的地位。

美國欲轉戰Sub-6GHz

去年4月,美國國防部發布的《5G生態系統:對美國國防部的風險與機遇》報告指出,國防部作為一個在海外運營的政府實體,無論美國如何選擇在國內實施5G,國防部最終都必須學會在Sub-6 GHz的基礎設施上運營5G網絡。

美國毫米波方案的失敗,讓其轉向Sub-6GHz。這就必然要和華為、中興、愛立信等企業進行正面對壘。雖然美國在國際上打壓華為,但自己卻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設備建造商。AT&T,被拆分了;朗訊,從AT&T拆分後,被收購了;摩託羅拉,半死不活。

然而美國想要實現Sub-6頻段的商用,可以重新規劃政府的頻段或者共享這些頻段,但這兩個方式的時間都相對過長。因為清除頻譜佔用,再通過拍賣、直接分配等方式後再商用,通常平均需要10年的時間。雖然共享頻譜相較於前者是個稍快的方式,但也得需要花費5年以上的時間。

可以說,美國已經陷入了實現5G商用的困局。任正非曾經公開表示,美國在5G方面「押錯了寶」。開頭拍賣軍用頻段為民用也是為了轉換頻道,所做的努力。

華為恰恰是5G釐米波技術的領先者,也是5G技術標準的最大貢獻者,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要多次對華為出手。在過去10年裡,華為在5G研發方面投入巨大的資本,這使我們比競爭對手領先大約一年。

目前,華為已經建成5G基站20萬站,預計到今年年底,能夠建成80萬站,全面覆蓋340多個城市。

而與此同時,中國也在推進毫米波建設,就在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當中有兩個關於毫米波的內容。其實,毫米波5G與Sub-6GHz都是好東西,有各自的戰場,他們的優勢互補,共同推進5G產業的未來。

美國也顯然發現了在5G建設這方面的欠缺,欲借Open RAN鼓勵美國在5G方面的創新,促進競爭和擴大供應鏈。雖然美國在5G賽道上有所落後,但不可否認,美國依舊是不容忽視的重量級玩家。

未來終歸是未知的,5G是一場馬拉松,只有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相關焦點

  • 紐西蘭跳過5G拍賣 直接分配3.5GHz頻段頻譜
    > 紐西蘭繼推遲5G頻譜拍賣後,宣布直接分配3.5GHz頻段頻譜,Spark和2degrees各持有60MHz,Dense Air持有40MHz。 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紐西蘭政府上周凍結了3.5GHz頻段未使用頻譜的出售。分配的價格沒有公布,但先前的拍賣底價為每10MHz 25萬紐西蘭元。
  • 美國最大規模 5G 毫米波頻譜拍賣
    在美股一周雙熔斷的「活久見」背景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拍賣毫米波頻譜,加速推進5G建設的舉措,就有頗有點抄中國「新基建」作業的味道了。不過「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們知道在上個世紀初的金融危機中,美國就是靠著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走出困境的,而面對本輪危機,美國把希望寄託於5G等新興信息化建設領域,也算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 曾為5G頻譜拍賣設計方案
    這是美國頻譜拍賣史上最大的價導致促使FCC後來改變了拍賣規則。,並根據理論設計了「同時增價拍賣」(simultaneous ascending auction)。」則將大批許可證同時拍賣。他是世界上領先的拍賣設計者,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他幫助設計了許多在世界各地進行的無線電頻譜拍賣
  • 德國:整個C頻段都劃分給5G
    隨著全球眾多電信設備商、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的集體推進,5G正在一步步走來,各個國家和地區也都已經/正在/即將進行5G頻譜的分配或拍賣。據最新報導,德國已經決定將整個C頻段(3.4-3.8GHz)劃歸給5G商用,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也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GSMA表示,頻譜是有限的資源,必須有效利用,C頻段對5G就非常重要,德國此舉有利於5G服務在全球的發展。
  • 從中國實踐看全球5G頻譜治理 GSMA關於5G頻譜資源最佳組合的建議
    因此,授權頻譜對於面向公眾提供價格合理的移動寬帶服務至關重要。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WRC-19將會決定今後十年5G毫米波頻譜在全球的落地與商用進展,必須予以高度關注,而我國將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GSMA指出,5G需要更寬的頻段來支持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流量。在主要的5G中頻為每個運營商提供至少80-100MHz連續頻譜和在重要的毫米波段中為每個運營商提供寬達1GHz連續頻譜將是對快速5G服務的最佳支持。在這方面,中國政府做了很好的示範。
  • 全球5G頻譜研究概述及啟迪
    為了在國際博弈和競爭中獲取有利地位,加快5G網絡試驗和商用的進程,各國紛紛著手為5G謀劃頻率資源,我國也於近期發布的《國家無線電管理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表示將「適時開展公眾移動通信頻率調整重耕,為 IMT-2020(5G)儲備不低於500MHz 的頻譜資源」[3]。
  • 【芯觀點】諾貝爾經濟學獎背後:解密5G頻譜拍賣的「貓鼠遊戲」
    如果我們要觀察主流歐美經濟學界是如何通過實踐帶動理論範式的不斷革新,那麼2020年的這兩位獲獎者的課題就是絕佳的研究對象——他們的科研成果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27年來的運作有極為緊密的關聯,兩人幾十年來都是FCC的座上賓,為FCC提供政策諮詢和大數據分析研究。
  • 頻譜是非常寶貴的資源,5G的頻段該如何劃分和重複利用呢?
    超高清視頻等大數據量實時傳輸的應用場景提出了高帶寬的要求(Gbps數量級),如醫療影像雲業務(即遠程醫療中一種典型應用)有超高清視頻的實時遠程傳輸的需求;又如未來隨著VR/AR(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技術的成熟與應用,將對大容量多媒體數據的低時延遠程下載和實時交互響應提出需求。4G移動通信網絡已不能滿足如上的應用需求,因而近期國內外的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積極開展5G網絡的相關試驗、試點工作。
  • 被譽為「5G黃金頻段」的700MHz到底能幹什麼?
    事實上,700MHz 5G頻段並非一個全新頻段,而是5G NR的一個FDD(頻分雙工)頻段,上行頻段為703MHz~748MHz,下行頻段為758MHz~803MHz,頻段號為n28,是5G的低頻率頻段,被譽為5G黃金頻段,早在中國廣電正式商用之前,便已被其他國家電信運營商廣泛應用,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為日本Softbank的738MHz~748MHz和Docomo的728MHz
  • 【智庫聲音】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軍事借鑑
    黑傑克項目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於2018年發起的項目,旨在利用最新的商用低軌衛星技術構建起一個小型、安全、低成本、短周期的低軌軍事衛星通信星座,其能力與目前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軍事通信衛星類似[4]。通俗來講,該項目的基本套路是要將具有軍用特色的有效載荷裝到商用衛星平臺上。
  • 告別手機「轉菊花」,我們要靠 5G 毫米波
    據不完全統計,但看起來很有公信力的一個調查結果,人們在手機上最怕看到的三樣東西分別是:多年未聯繫的微信好友發來的「在嗎?」,使用年限超過兩年的手機顯示「電池電量低,請充電」和網絡不好的時候屏幕上轉動的「菊花」。
  •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5G市場關鍵發展動態
    在本季度中,5G商用發布的數量突破了100個的裡程碑,在季度末達到了102個。T-Mobile US在本季度推出了全球首個全國性5G SA網絡,從而使行業達成了另一個重要裡程碑。與此同時,隨著5G在Telia的部分北歐市場中普及,5G漫遊在第三季度期間成為現實。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本文將對毫米波頻譜劃分近況,毫米波終端技術實現挑戰及測試方案進行介紹及分析。 2、毫米波頻譜劃分 2015年,ITU-R WP5D發布了IMT.ABOVE 6GHz的研究報告,詳細研究了不同頻段無線電波的衰減特性。
  • Omdia觀察: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5G市場關鍵發展動態
    在本季度中,5G商用發布的數量突破了100個的裡程碑,在季度末達到了102個。T-Mobile US在本季度推出了全球首個全國性5G SA網絡,從而使行業達成了另一個重要裡程碑。與此同時,隨著5G在Telia的部分北歐市場中普及,5G漫遊在第三季度期間成為現實。
  • 美國無線電頻譜拍賣設計者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Milgrom)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將平分合約760萬人民幣的獎金。他們因發明拍賣概念被用於美國電信頻率的分配而著稱。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彼得·佛理德裡克森(Peter Fredriksson)在宣布獲獎人之後向媒體強調說,拍賣極度重要,他們發明的這些拍賣新形式在全世界服務於社會,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 5G頻譜研究現狀及展望
    為了在未來5G發展中搶佔先機,世界主要國家及相關企業紛紛加大5G研發投入,致力於5G需求、關鍵技術、標準及頻譜研究等方面,日本、韓國等國家也提出了本國5G商用時間表。同時,世界三大主流標準化組織ITU、3GPP、IEEE也先後啟動了面向5G概念及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旨在加速推動5G標準化進程。
  • 氣象工作者在與5G無線運營商的24GHz無線電頻段爭奪戰中敗下陣來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在埃及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中,氣象工作者曾呼籲對5G無線運營商使用的無線電頻段做出更嚴格的限制。
  • 【國際】加拿大貝爾公司執行長表示今年將增加28個5G市場
    關注「廣電獵酷」 關注廣電科技 來源:廣播與電視技術 翻譯:張曉曄 審稿:楊 宇 加拿大電信運營商貝爾公司的總裁兼執行長Mirko Bibic
  • 知料|古玩、車牌、5G,還有什麼是諾獎「拍賣理論」吆喝不動的
    1993年至1994年間,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牽頭為美國聯邦電信委員會(FCC)做拍賣設計,改革之後的首場拍賣就幫助美國政府獲得了6.17億美元的收入。在此之前,用於手機和其他通訊設備的頻譜資源分配曾經是一樁苦差——到90年代初,各大電訊運營商還要花大力氣通過多方遊說才能美國政府獲取無線電頻譜許可證,雙方均感到這種方式效率十分低下。
  • 涵蓋一系列新的通信技術 5G將為民用航空帶來新變革
    中國航空報訊:5G涵蓋了一系列新的通信技術,包括新的空中接口(簡稱空口)接入技術、多頻段MIMO天線以及更有效的波束賦型技術等。但是5G應該如何移植改造才能在飛機、機場、維修以及航空IT網絡中得以應用並發揮價值需要進一步探討。